论文题目: 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文艺学
作者: 周兴华
导师: 夏中义
关键词: 茅盾,文学批评,矛盾,价值
文献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茅盾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从事文学批评工作60年,留下了300多万字的批评文章。他的批评理念与批评活动,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内容,而且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不过,若从发生学的角度去看茅盾的文学批评,其意义便不止于文学事业本身,他在具体观点上呈现的“矛盾”表征一方面显示了时代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则折射出了茅盾的窘境和困惑,它所蕴含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思想史意义不容忽视。 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既表现在他的文学理念中,也表现在他的具体批评实践中。重“功利”而轻“学理”的观念导致了功能的放大和本体的缺失——观点变形摇摆,话题断裂转移,也导致了他的作家作品批评在艺术的“门外”与“门内”徘徊,在“我”与“我们”之间游移。这种轻重失衡、前后不一的“矛盾”,要具体的表达层面又体现为“表”与“里”的相悖——语气的冲突,暧昧的言说,有意的回避。它所形成的意味复调不仅透射出茅盾内心的困惑和迷惘,甚至还潜藏着价值的两极。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的出现,一方面源于他在“文学与政治”、“审美与实用”、“个人与集体”之间选择的悖论,一方面又与他在“职业与兴趣”、“位置与距离”、“身份与立场”之间不断调整又不断遇到阻拒的心理冲突有关,这种悖论与冲突造成了茅盾文学批评在理论上的缺失和美学上的贫困,但却生成了思想史上的巨大价值。作为历史的文献,它记录了批评窗口的时代风云,为社会、文学及批评发展留下了具体的实证;它为中国文学批评的百年历程提供了一份个人证词,表征了思想史落实到个体身上时那种矛盾重重的同化与顺应;它也浓缩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悲剧,在思想史上留下了一个人格的缩影。
论文目录:
导言
一、问题的发现:他者与自我评价的反差
二、研究角度:文献发生学视野下的批评心路
三、切入之点: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
四、思路与结构:时间线索和三大板块
上编 同体异象:茅盾文学批评中的“变”与“小变”——纵向观察中的“矛盾”表征
第一章 功利之“重”与学理之“轻”:茅盾文学理念的变化之“轴”
第一节 与时俱进:文学使命的时代变形
第二节 前后不一:文学观点的功利性摇摆
第三节 薄此厚彼:文学学理探讨的断裂与实用主义转移
第二章 艺术“门内”与“门外”:茅盾作品论的发展之“脉”
第一节 从导读到批评:渐入艺术之门
第二节 文学特性与文学理解:艺术门内的关注要点
第三节 概括评介与诗意品评:艺术门口的两极言说
第四节 文学技术解剖:自外于艺术之门
第三章 “我”与“我们”:茅盾作家论的演变之“征”
第一节 “自己”与“别人”:他者的启示
第二节 “我”与“我们”:立场演进的标志
第三节 阵营的“外”与“内”:茅盾特定时段的精神之旅
中编 内外冲突:茅盾文学批评中的“显”与“隐”——聚集分析中的“矛盾”意义
第四章 姿态与心理:茅盾文学论争中的显隐两重奏
第一节 申辩与诤言:境遇未明时的真诚告白——“革命文学”论争表征的心理意义
第二节 调和与倾斜:权威影响下的立场变异——“两个口号”论争映射的内心秘密
第三节 大批判氛围与学术语调:淡化政治的政治表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争中的苦心与无奈
第五章 尺度与言说:茅盾作品论的复调意味
第一节 意义强调与美的缺失:审美活动中的非审美标准
第二节 理性的困惑与矛盾的表达:艺术魅力前的尺度失灵
第三节 直言观点与曲意解说:文本背后的另一种声音
第四节 保护他人与忧及自身:政治语式的双重含义
第六章 “裂隙”内外:茅盾作家论的学术两极
第一节 “内在需要”与“文学识力”:心灵与修养的无意组合
第二节 注目之点与盲视之域:观念对审美的有意遮蔽
第三节 “史论”的笔法与作家论文体的创设:效果追求的双重收获
下编 前因后果:茅盾文学批评的延伸思考——互文参照中的“矛盾”分析和价值评估
第七章 选择的悖论: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生成的母体与分蘖
第一节 文学与政治:目的的非本体性倾斜——茅盾文学理念分析
第二节 审美与实用:价值的双重悖反——茅盾作家作品论分析
第三节 个人与集体:参与的勉为其难——茅盾文学论争表现分析
第八章 调整的阻拒: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的发生学分析
第一节 职业与兴趣:自我实现的坎坷之途
第二节 位置与距离:文学观照的定位调整
第三节 身份与立场:角色转换的内心冲突
第九章 历史的文献:茅盾文学批评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时代的记录:批评窗口历史轨迹
第二节 个人的证词: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流”演化的百年历程
第三节 人格的缩影: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悲剧
结语
一、反观自身:新意何在?
二、推及批评:对当下的启示
附录1
附录2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4
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批评研究[D]. 伊克巴尔·吐尔逊.华东师范大学2006
- [2].寻找一种言说的方式[D]. 雍青.武汉大学2006
- [3].中国现代印象批评研究[D]. 王青.南京师范大学2007
- [4].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D]. 胡俊飞.华中师范大学2015
- [5].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研究[D]. 吴亚南.华中师范大学2015
- [6].世纪之交的文学批评新潮[D]. 刘雪松.吉林大学2009
- [7].夏志清文学批评研究[D]. 汤振纲.山东师范大学2009
- [8].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 阎嘉.四川大学2002
- [9].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D]. 周敬山.复旦大学2003
- [10].1898~1927:西方文学理论早期引介研究[D]. 李锋伟.河南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茅盾与李箕永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创作比较研究[D]. 金春仙.中央民族大学2003
- [2].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茅盾为例[D]. 陈晓兰.复旦大学2003
-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 齐成民.复旦大学2003
- [4].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D]. 庄桂成.华中师范大学2004
- [5].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合法性问题[D]. 王军.华东师范大学2004
- [6].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D]. 范国英.四川大学2006
- [7].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两副镜像[D]. 池大红.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