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瘀热病机的关系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瘀热病机的关系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瘀热病机是否参与影响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程,并分析瘀热病机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8月江苏省中医院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共165例,包括年龄、性别、临床分型、分期、分布、严重程度、病程、主要临床症状、肠外表现、主要并发症、辅助检查、治疗情况等,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为瘀热组与非瘀热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观察相关实验室指标,包括炎症指标(CRP、ESR)、凝血指标(PT、APTT、FIB、PLT)脂代谢指标(TG、TC、HDL、LDL),总结瘀热病机的临床特点。结果:1.瘀热组病程中位数及平均数均较非瘀热组长(P<0.05),严重程度重于非瘀热组(P<0.05)。2.两组CRP比较p=0.001<0.05,瘀热组CRP水平高于非瘀热组。3.两组凝血指标比较,瘀热组FIB水平高于非瘀热组(4.08±1.72VS3.17±0.80)。瘀热组血小板计数水平高于非瘀热组,(290.91±95.69VS 206.9±63.38)。结论:1.瘀热病机参与并影响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程,可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不同临床分型中。随着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发展,病程延长,出现瘀热病机的机率随之增加,平均病程3-4年。瘀热病机多见于中重度患者,瘀热互结又加重病情,令疾病缠绵难愈。2.瘀热组CRP水平高于非瘀热组,提示瘀热病机可能加重体内炎症反应, CRP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瘀热病机的参考指标之一。3.瘀热组FIB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均高于非瘀热组,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瘀热组体内存在高凝状态,FIB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可作为瘀热病机的参考指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一、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现代研究
  • 1、生活习惯
  • 2、遗传学说
  • 3、感染学说
  • 4、免疫学说
  • 二、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 1、诊断研究进展
  • 2、治疗进展
  • 三、溃疡性结肠炎瘀热病机的相关研究
  • 1、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名的认识
  • 2、古代医家对瘀热致痢的认识
  • 3、对瘀热论治的认识
  • 4、现代医学对清热凉血化瘀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入选标准
  • 1、西医诊断标准
  • 2、中医诊断标准
  • 3、病例纳入标准
  • 4、病例排除标准
  • 5、疗效标准
  • 四、研究方法
  • 1、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瘀热组与非瘀热组一般资料比较
  • 讨论
  • 一、瘀热组与非瘀热组临床指标差异的分析
  • 二、溃疡性结肠炎瘀热病机的形成
  • 三、溃疡性结肠炎瘀热病机的诊断
  • 四、溃疡性结肠炎瘀热互结的治疗
  • 五、溃疡性结肠炎诊治现状及中医优势
  • 六、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瘀热病机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