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震防灾信息化名片印制完成(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杨志刚[2](2020)在《王号昌:把安全绘成最美的精彩》文中研究表明他积极推进大亚湾安全生产宣教工作,为打造具有浓厚大亚湾特色的安全文化名片竭尽全力;他策划并编撰的一系列安全科普读物和安全动漫视频被全国各地转载,在平凡的基层安监工作岗位上唱响了新时代安全发展主旋律,他就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精彩。2005年,王号昌调入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安监分局(以下简称大亚湾安监分局)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里,他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在局办公室、安全综合科还是其他科室都能够恪尽职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熊云[3](2017)在《数字化背景下纸质材料的设计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化时代下,数字媒介的兴盛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与接收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艺术设计活动。纸质材料作为过往主流的信息组织与表现的载体,在数字虚拟形态的鲜明优势特征的对比下似乎相形失色。人们甚至提出了彻底取代纸质形态的消极的极端尝试。不禁引发出对此现象的深入思考,提出了纸质形态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可否被取代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过往研究的局限性,通过四章的篇幅,就纸质形态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可否被取代的问题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并且就问题产生的原因、否定回答的理由以及现象引发的反思与启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首先,文章简要的介绍了纸质材料与纸品设计的基础知识,概括了造纸的历史沿革、纸种分类与现代工艺表现手段,分析了纸质材料与艺术设计相关的材料构成和一般特性,为后文论述纸质材料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设计表达能力奠定了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其次,文章立足于数字化的时代背景,通过从宏观抽象以及微观具体的角度分析和总结与纸质材料相关的时代特征,揭示出数字化背景对纸质材料影响的正负面共存。不仅阐述了数字化带来的以纸质媒介为主的存在危机以及纸品传统工艺的负面冲击,还举例探讨了数字化影响下纸品设计在设计形态和表现方式的积极改变,以及设计主体的关注重心与思维角度的转变。并且从中提出了纸质材料不仅是种物质材料更是一种设计语言的思想观点。然后,以纸质材料外在浅层的表现魅力为起点,深入分析数字化背景下具有实体的纸质材料的设计语义中的情感元素与交互体验塑造中体现出的内在深层的情感表达,以及材质特性、使用方式和传统工艺中透露的民族文化内涵,进一步论证了纸质材料作为一种设计介质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存在必要性和不可取代性,以及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发展潜力与生命力。最后以纸质材料及其在数字化背景下的窘迫处境为切入点,以小见大纵观整个传统材料,引发对现象的本质以及产生原因的反思。通过结合现代设计价值塑造的要求进行分析,突出传统材料作为设计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流失的严重性。并以纸质材料为启发,论述了传统材料的现代继承与诠释所需的设计模式转变,特别是数字虚拟形态中隐喻性的抽象应用。以思想为指导、方法为手段,才能突破以往偏重外在接触维度的局限,真正认识到数字化背景下外部因素的改变赋予的传统材料的内在设计语义,为传统材料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设计表达提供一些参考与启示。
王剑锋[4](2016)在《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设计作为调控城市空间环境、促进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政府、公众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城市设计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水平,其管理效率是否高效受到政府、理论界、社会团体的广泛关注。然而,现实中城市设计在我国管理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制度依据不足、理论指导不强、设计蓝图与实施管理脱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基于现实背景,论文从城市设计管理面临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出发,通过系统性的理论演绎推导,探寻建立了高效、协同、实时的城市设计管理理论框架,提出了城市设计管理协同的方法体系与实践机制,为解决城市设计管理现实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案例基础支撑,对立足国情特色的城市设计理论体系建立奠定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为此,论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诠释城市设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内涵阐释;从城市设计管理的作用对象、参与主体与运行过程等方面辨析了城市设计管理的内在复杂性,并以空间秩序论、博弈论、控制论作为理论分析基础,提出解决设计管理复杂性问题的应对思路与方法。继而通过协同论的剖析,指出影响城市设计管理系统运作的序参量主导因素,并分析指出系统协同放大效应与自组织规律产生的内在原理。以机制分析为基础,剖析管理协同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基本原则,围绕城市设计管理协同总体目标,从保障与约束机制、支撑机制、形成机制、实现机制等四个方面系统建构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理论框架,为后续方法应用研究搭建了理论平台。其次,基于理论框架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约束机制。协同约束机制作为城市设计管理的重要措施起到制度约束与政策调控的作用。在剖析设计管理协同约束机制的内涵基础上,梳理总结国内外城市设计管理制度保障与政策激励的主要经验与作法;针对我国城市设计管理的制度依据不足、政策激励调控机制不畅等问题,提出城市设计管理协同约束机制的创新策略与对策措施,引导符合城市设计意图与价值观的开发建设活动,以提高城市设计的制度性与适应性。再次,借助于协同论支撑原理的分析,指出协同支撑机制是城市设计管理的实践基础,是维系复杂系统协同运行的基础条件和必要条件。在分析城市设计管理协同支撑机制的内涵与作用机理基础上,从技术标准、组织管理、设计团队、信息技术等四个方面提出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支撑基础,在结合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每一方面协同支撑基础的构成、内涵与作用原理。第四,结合城市设计的过程理论研究,明确协同形成机制是构成城市设计管理系统的核心机制,决定了城市空间管理的具体形态、标准与原则等内容,是城市设计管理的本源。在分析城市设计管理协同形成机制的内涵、主要特征及主要阶段划分基础上,分析提出城市设计立项策划阶段强调与年度出让计划及重大项目引进协同,组织过程阶段注重城市设计组织的沟通协调并付诸实例予以探讨,评价决策阶段重视从内容和形式上做好评价决策环节的沟通协调工作,成果制定阶段强化城市设计成果与城市规划成果在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次的要求、标准相协同,形成可供操作管理的城市设计成果。第五,文章构建了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实现机制。基于城市设计管理协同机制理论框架的认识,指出协同实现机制的现实与可行途径是与城市规划实施体系协同;分析提出了城市设计管理实施与规划设计条件的协同机制,与项目规划审批的协同机制、与规划跟踪监督的协同机制以及与规划实施评价相协同的反馈机制等来实现城市设计的整体协同运作,并通过相关实践案例予以分析佐证。
徐文杰[5](2015)在《畲乡景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习总书记曾在2013年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到: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他强调,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景宁县作为省内一个偏远山区民族县,紧跟步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足于“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化名县”的战略思想,结合相关学科和理论实践,探讨适合民族地区美丽乡村的构建模式,同时,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转型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寻求一种新途径。本课题在研究畲乡景宁“美丽乡村”规划时,首先对国内外乡村建设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得出四大乡村建设启示和三层面影响因子,并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美丽乡村发展历程以及与地方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从物质层面形态和非物质层面形态对畲乡景宁“美丽乡村”的内涵作出合理解释;其次,基于民族区域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归纳了畲乡景宁乡村分布散乱小,垂直落差大,农业主导收入低,景观质量差,基础设施配备低等五个特点;提出了旅游型、生态型、文化型、产业型等四种不同条件村庄适宜的发展模式,并结合县域内已建的美丽乡村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当前畲乡景宁“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难点,以及可采取的解决措施;第三,从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产业经济、乡风文明四方面构建畲乡景宁“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用以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评价;最后,分别从县域层面、乡镇层面以及村庄层面阐述畲乡景宁“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人居环境提升、产业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培育四方面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要点及具体操作方法。
张露[6](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杨波[7](2014)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系统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对资源的依赖,提高城市竞争力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问题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是全球性的重要课题。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有利于实现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保持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系统、评价及实证研究。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明显创新。论文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系统,分析了压力系统、制约力系统、推力系统及支撑力系统如何共同推进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演化,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系统的反馈回路及其相互耦合作用。论文运用所构建的构造资源型城市转型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和选择,为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提供了支持。本文构建了由资源型城市效率评价体系和资源型城市效果评价体系两部分组成的资源型城市综合评价系统,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提供决策依据。论文以资源型城市为对象,进行了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与效果评价,得到了有重要价值的结论。本文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城市绿色转型系统,建立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系统的三维结构模型,模型分别从原因维、主体维和目标维三个维度对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系统进行分析,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原因、主体和目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系统的内涵及路径。论文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现状分析和SWOT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战略指导思想,并进行了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目标、措施和路径的研究,对该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参考价值。
王旭东[8](2013)在《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文中研究指明档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珍贵的社会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资源的价值只有通过开发利用使其服务于人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实现档案蕴藏的文化价值,能够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强化档案馆文化功能,更有助于社会文化发展与繁荣,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在文化强国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文化软实力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成为主要国民经济部门的条件下,充分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理应成为档案事业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的新方向。基于这个背景,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档案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借鉴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关注社会文化发展方向,观察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中涉及的主要概念、类型、意义,阐述了面临的障碍与困难,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利用方式,并对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对策和办法。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共五章:第一章:“档案文化资源概说”。主要分析了档案的文化价值,在分析“文化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文化资源”的定义,对其资源特性、类型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与意义”。主要给“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做了定义界定,说明了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客体,对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在各个层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第三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制约因素和档案馆面临的‘文化危机”’。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阻碍因素、不足和问题。并着重对档案馆正在经历的“文化危机”的具体表现和肇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内容”。主要从公益性开发利用与产业性开发利用两个部分提出了具体的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及内容。在公益性开发利用方式中,讨论了以档案馆为首要主体的编研、展览、文化活动、公共文化产品开发、社会教育等开发利用方式。在产业性开发利用方式中,主要对档案馆的文化商品开发活动,对文化产业部门进行档案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第五章:“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主要针对第三章所分析的各种阻碍因素和第四章的开发利用需要,认为应当加强档案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整合、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从观念、资源、信息化、制度、机构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档案界围绕档案与文化进行了为时甚久的讨论,但至今罕见专门以“档案文化资源”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的研究,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档案学研究者、实践者对这个问题的共同关注,以便更好地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使档案文化资源这一文化富矿能服务于我国的文化战略,服务于公众的文化需求。
张萌[9](2010)在《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规划研究》文中认为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业的兴起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是其中两个重要表现,并由此带来了物流和商贸领域的全新发展。传统的商贸物流是简单的通过商品交易带动物流运作,如何将商贸和物流紧密结合,兼顾对外贸易需求,更快实现转型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是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趋势。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便是切合这一时代机遇而谋求规划发展的。文章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阐述了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形成的原因及其功能特征,并且分析了当下研究现状和较为常用的MSFLB"五部曲"规划设计方法论,把该理论作为本文规划研究的主要方法。根据这一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分析。其中主要阐述了该区域的现状及相应需求,运用了比较分析法分析了其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而明确了规划目标和发展策略。由此按功能需求划分了相应区域,并结合这一具体划分情况,对土地、内部交通、绿化景观、配套设施和信息系统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研究。在这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遵循了一般规划研究的原则,同时也考虑到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实际情况。对以上规划研究后,也对项目建设本身的风险和预期效益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文章最后认为未来现代商贸物流将是一个国家重点支持且具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而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规划研究对我国相应区域的转型建设和未来发展来说都将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马嵘[10](2002)在《住宅产品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住宅作为人类生活空间的一部分,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正以其崭新的面貌步入人们的生活中,现代住宅的人们,对将来的住宅生活,有着许多美好的憧憬和展望。住宅产品的创新研究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住宅各方面的需求所开展的。住宅产品的创新是改进住宅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迎合市场需求的一种必然行为,是商品住宅畅销的一种必然措施。 本文从我国住宅产品的现状出发,以住宅产品创新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技术上对住宅产品的成品化创新、户型创新、环境健康创新、绿色生态创新、人文科技创新等住宅创新领域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文章从中国房地产和住宅产品的历史进程和现状出发,指出住宅产品的商品化是住宅产品创新的前提条件。同时引用了产品创新的基本理论,为住宅产品创新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进而,结合我国住宅产品的现状,分析了住宅产品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的基本手段。文章全方位地展示了影响住宅产品创新的诸多因素,重点探讨了住宅的生态环境、住宅的人文科技以及住宅产品成品化和户型等诸多方面的创新问题。构建了住宅产品创新的基本理论系统,建立了基本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产品创新设计的基本理念、模式、思路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嘉兴市多家房地产企业开发住宅产品的具体事例,对住宅产品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抗震防灾信息化名片印制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震防灾信息化名片印制完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家级实验室 |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
2.2 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协同创新理论 |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4 数据挖掘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1.1 萌芽起步阶段 |
3.1.2 集中建设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2.1 快速起步阶段 |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
3.2.3 重整复苏阶段 |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
3.3.3 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取原则 |
4.1.3 资料获取 |
4.1.4 分析框架 |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
4.3.5 林肯实验室 |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
4.4.6 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
5.1.6 小结 |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
5.2.4 小结 |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
5.3.4 小结 |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王号昌:把安全绘成最美的精彩(论文提纲范文)
热爱学习的“安全迷” |
推行“四高”安全宣教法 |
写好安全培训大文章 |
(3)数字化背景下纸质材料的设计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选题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纸质材料与纸品设计 |
2.1 纸质材料 |
2.1.1 纸质材料的历史沿革 |
2.1.2 纸质材料的一般特性 |
2.1.3 纸质材料的分类 |
2.2 纸品设计 |
2.2.1 概念界定 |
2.2.2 纸品的主要形态 |
2.2.3 纸品设计的工艺表现 |
第三章 数字化与纸质材料 |
3.1 数字化的概述 |
3.2 数字化时代的特征 |
3.2.1 信息全球化与文化同质化 |
3.2.2 造纸印刷的技术更新 |
3.2.3 阅读需求及行为习惯的转变 |
3.3 数字化对纸品的影响 |
3.3.1 “无纸化”的冲击 |
3.3.2 传统材料和传统造纸工艺的缺失 |
3.3.3 纸形态的设计改变 |
第四章 数字化时代纸质材料的设计语义 |
4.1 纸质材料的表现魅力 |
4.1.1 多重感官审美 |
4.1.2 无限表达可能 |
4.2 纸质材料的情感表达 |
4.2.1 纸的情绪 |
4.2.2 交互体验 |
4.3 数字化时代纸品设计的文化内涵 |
4.3.1 材质特性凝结的自然观念 |
4.3.2 使用方式构成的习俗符号 |
4.3.3 传统工艺积淀的文化怀念 |
第五章 纸质材料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
5.1 纸质材料的价值认知 |
5.2 传统材料与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
5.2.1 传统材料与现代设计的价值塑造 |
5.2.2 传统设计资源的继承与现代诠释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相关文献研究的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理论基础 |
2.1 城市设计管理理论基础 |
2.1.1 概念的形成——从城市设计到城市设计管理 |
2.1.2 概念的界定——城市设计管理的内涵 |
2.1.3 城市设计管理与规划管理、建筑设计管理的相关性 |
2.2 城市设计管理的复杂性分析 |
2.2.1 基于城市设计管理作用对象的复杂性分析 |
2.2.2 基于多元利益博弈的复杂性分析 |
2.2.3 基于城市设计过程控制的复杂性分析 |
2.3 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机理分析 |
2.3.1 协同论的认识 |
2.3.2 城市设计管理的序参量分析 |
2.3.3 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放大效应分析 |
2.3.4 城市设计管理的自组织规律分析 |
2.4 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机制理论构建 |
2.4.1 协同机制构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2.4.2 协同机制构建的基本目标 |
2.4.3 协同机制构建的主要原则 |
2.4.4 协同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约束机制 |
3.1 城市设计管理协同约束机制的内涵 |
3.1.1 制度保障机制 |
3.1.2 政策调控机制 |
3.2 国外城市设计管理制度保障机制简述 |
3.2.1 美国城市设计制度保障机制 |
3.2.2 英国城市设计制度保障机制 |
3.2.3 德国城市设计管理制度保障机制 |
3.2.4 经验小结 |
3.3 我国城市设计管理制度保障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
3.3.1 城市设计管理制度保障机制探索 |
3.3.2 存在的问题 |
3.4 协同约束创新策略与机制 |
3.4.1 确立城市设计的制度保障力 |
3.4.2 给予城市设计政策奖励措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支撑机制 |
4.1 城市设计管理协同支撑机制的内涵 |
4.2 技术标准协同 |
4.2.1 现实困境 |
4.2.2 技术标准协同的目的 |
4.2.3 技术标准协同的途径 |
4.3 组织管理协同 |
4.3.1 组织管理的现实条件 |
4.3.2 组织管理的内部协同 |
4.3.3 组织管理的外部协同 |
4.3.4 组织管理间的协同 |
4.4 设计团队协同 |
4.4.1 城市设计团队的组建 |
4.4.2 城市设计团队协同的基本特征 |
4.4.3 城市设计团队协同方式 |
4.5 信息技术协同 |
4.5.1 建立协同化的数字信息共享机制 |
4.5.2 建设可视化的三维仿真决策平台 |
4.5.3 推进网络化的城市设计管理创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形成机制 |
5.1 城市设计管理协同形成机制的内涵 |
5.2 立项策划协同 |
5.2.1 项目策划协同 |
5.2.2 设计机构遴选 |
5.3 组织过程协同 |
5.3.1 设计目标确立 |
5.3.2 综合调查分析 |
5.3.3 概念性设计构思 |
5.3.4 制定设计方案 |
5.4 评价决策协同 |
5.4.1 评价决策协同的参与主体 |
5.4.2 评价决策协同的主要内容 |
5.4.3 评价决策协同的主要方法 |
5.5 技术成果的协同 |
5.5.1 确立设计成果形式 |
5.5.2 城市设计成果层次和内容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实现机制 |
6.1 城市设计管理协同实现机制的内涵 |
6.2 与规划设计条件协同 |
6.2.1 设立城市重点地区规划许可条件研究机制 |
6.2.2 设立城市一般地区城市设计协同融合机制 |
6.3 与项目规划审批协同 |
6.3.1 确立城市设计审查重点与内容 |
6.3.2 设立规划方案设计审查沟通交流机制 |
6.3.3 设立设计审查部门沟通协同机制 |
6.3.4 加强专家审查评审质量 |
6.4 与规划跟踪监督协同 |
6.4.1 设立城市设计跟踪监督管理机制 |
6.4.2 设立与规划同步的城市设计验收机制 |
6.5 与规划实施评价协同 |
6.5.1 建立城市设计实施评价的目的 |
6.5.2 确定城市设计实施评价的主要内容 |
6.5.3 确立城市设计实施评价的主要流程 |
6.5.4 案例分析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畲乡景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对畲乡景宁“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 |
2 美丽乡村规划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辨析 |
2.1.1“美丽乡村”的由来 |
2.1.2 畲乡景宁“美丽乡村”的内涵 |
2.2 美丽乡村规划的基本理论 |
2.2.1 乡村地理学 |
2.2.2 生态学理论 |
2.2.3“反规划”理论 |
2.2.4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畲乡景宁“美丽乡村”建设特殊性研究 |
3.1 畲乡景宁县城概况 |
3.1.1 地形地貌局限性 |
3.1.2 生态环境优越性 |
3.1.3 民族文化唯一性 |
3.2 畲乡景宁乡村的特点 |
3.2.1 村庄分布散乱,规模小 |
3.2.2 空间布局垂直,落差大 |
3.2.3 农业产业主导,收入低 |
3.2.4 农居占地面广,景观差 |
3.2.5 基础设施民俗,配备低 |
3.3 畲乡景宁“美丽乡村”已建模式研究 |
3.3.1 旅游型村庄—李宝村 |
3.3.2 生态型村庄—根底岘村 |
3.3.3 文化型村庄—包凤村 |
3.3.4 产业型村庄—惠明寺村 |
3.3.5 小结 |
3.4 畲乡景宁“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 |
3.5 畲乡景宁“美丽乡村”建设难点 |
3.5.1 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
3.5.2 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 |
3.5.3 文脉延续与乡村更新的协调 |
3.5.4 经济基础与规模建设的矛盾 |
3.6 畲乡景宁“美丽乡村”建设对策 |
3.6.1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生态经济 |
3.6.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 |
3.6.3 开展村落知识教育,重塑保护意识 |
3.6.4 发挥民俗文化优势,培育多元产业 |
3.7 本章小结 |
4 畲乡景宁“美丽乡村”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原则的确立 |
4.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4.2.1 客观评价体系 |
4.2.2 主观评价体系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构造判断矩阵 |
4.3.2 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3 —致性检验 |
4.3.4 求判断矩阵 |
4.4 畲乡景宁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评价模型 |
4.4.1 指标标准化方法 |
4.4.2 综合评价 |
4.4.3 结果分析 |
5 畲乡景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5.1 县域层面“美丽乡村”实践研究 |
5.1.1 规划目标 |
5.1.2 规划原则 |
5.1.3 规划内容 |
5.1.3.1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5.1.3.2 人居环境提升规划 |
5.1.3.3 产业经济发展规划 |
5.1.3.4 乡风文明培育规划 |
5.1.3.5 畲乡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 |
5.2 乡镇层面“美丽乡村”实践研究-以鹤溪街道为例 |
5.2.1 现状概况 |
5.2.2 上位规划解读 |
5.2.3 规划理念 |
5.2.4 规划结构 |
5.2.5 规划内容 |
5.2.5.1 生态环境规划 |
5.2.5.2 人居环境规划 |
5.2.5.3 产业经济规划 |
5.2.5.4 乡风文明规划 |
5.3 村庄层面“美丽乡村”实践研究-以惠明寺村为例 |
5.3.1 规划理念 |
5.3.2 规划结构 |
5.3.3 规划内容 |
5.3.3.1 生态环境规划 |
5.3.3.2 人居环境规划 |
5.3.3.3 产业经济规划 |
5.3.3.4 乡风文明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不足 |
6.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 |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5.1 搭配偏误分析 |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资源型城市转型系统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系统的构成研究 |
2.1 城市系统与产业系统 |
2.2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子系统 |
2.3 支撑力、压力、推力与制约力系统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系统的运作研究 |
3.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系统运作 |
3.2 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系统运作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系统的仿真研究 |
4.1 系统动力学及其应用 |
4.2 构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4.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仿真实证分析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5.1 评价的理论 |
5.2 常用评价方法 |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综合评价系统研究 |
6.1 资源型城市效率评价 |
6.2 资源型城市效果评价 |
6.3 资源型城市效率与效果评价 |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证分析 |
7.1 综合现状分析与评价 |
7.2 SWOT分析 |
7.3 转型战略指导思想 |
7.4 经济转型分析 |
7.5 社会转型分析 |
7.6 城市转型分析 |
第八章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课题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档案文化资源概说 |
第一节 档案与文化 |
一、文化 |
二、档案的文化价值 |
第二节 档案文化资源的概念、特性及类型 |
一、档案文化资源的概念 |
二、档案文化资源的特性 |
三、档案文化资源的类型 |
第二章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主客体及意义 |
第一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 |
一、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分析 |
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
第二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客体 |
一、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主体——档案馆 |
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其他主体 |
三、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客体 |
第三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
一、有利于充分实现档案文化价值 |
二、有利于档案馆融入社会,参与国际文化事业 |
三、有助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 |
四、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
五、有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
第三章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制约因素和档案馆的“文化危机” |
第一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主观因素 |
二、客观因素 |
第二节 档案馆的“文化危机” |
一、档案馆文化身份难以获得认同 |
二、档案馆对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功能不显着 |
三、档案馆缺乏清晰的文化定位 |
第四章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内容 |
第一节 档案文化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 |
一、加强编研,探索新的编研方式 |
二、改进展览方式,贴近社会文化主题 |
三、围绕档案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
四、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
五、进行社会教育 |
六、其他开发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档案文化资源的产业性开发利用 |
一、档案馆与“档案文化产业” |
二、档案馆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商品化”开发利用 |
三、产业部门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五章 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
第一节 推进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与改革 |
一、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
二、建立档案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整合机制 |
三、探索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革新 |
四、推动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机构建设 |
第二节 提升档案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
一、观念建设 |
二、善用资源 |
三、信息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外案例和我国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
1.4 主要运用方法 |
2 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发展背景 |
2.1.2 功能特征 |
2.1.3 国外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开发建设情况分析 |
2.2 研究方法 |
2.2.1 目前规划设计分类参照 |
2.2.2 目前规划设计的原则 |
2.2.3 现有规划设计方法 |
3 规划区域现状和需求分析 |
3.1 规划区域现状分析 |
3.1.1 规划区域位置 |
3.1.2 规划区域区位分析 |
3.1.3 规划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
3.1.4 规划区域交通现状 |
3.2 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需求分析 |
4 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SWOT分析及战略研究 |
4.1 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SWOT分析 |
4.2 发展目标 |
4.3 功能定位 |
4.4 发展策略 |
5 功能设计规划 |
5.1 区域总体划分 |
5.2 功能分区划分 |
5.2.1 综合保税区 |
5.2.2 出口产业园区 |
5.2.3 内河码头联运区 |
5.2.4 消费品商贸区 |
5.2.5 国际物流园区 |
5.2.6 商务园区 |
5.2.7 居住区 |
5.2.8 公园 |
6 布局设计下的土地利用、内部交通和绿地景观规划 |
6.1 土地综合利用规划 |
6.2 内部交通规划 |
6.3 绿地规划 |
6.4 景观规划 |
7 布局设计下的配套设施规划 |
7.1 给水系统规划 |
7.2 排水系统规划 |
7.3 供电工程规划 |
7.4 邮政电信工程规划 |
7.5 燃气工程规划 |
7.6 环境保护规划 |
7.7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
7.8 综合防灾规划 |
8 布局设计下的信息系统规划 |
8.1 公共信息平台规划 |
8.2 电子口岸规划 |
9 商业计划下的风险防范和预期效益评价 |
9.1 风险分析和预防 |
9.2 商业运营管理方案 |
9.3 社会效益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住宅产品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
摘要(英文) |
第一章 绪论 |
1.1 住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 我国地产近十年的重大演变 |
1.3 我国住宅产业商品化的历史沿革 |
1.4 我国住宅产品创新设计的现状分析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6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住宅产品创新的理论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2 国内外研究成果简介 |
2.3 住宅产品创新的含义 |
2.4 住宅产品创新的模式与方法 |
2.5 住宅产品的创新技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住宅产品成品化创新 |
3.1 目前我国住宅消费市场的新需求 |
3.2 住宅产品半成品化的弊端分析 |
3.3 “全装修”住宅创新设计的概念及其优势分析 |
3.4 “全装修”住宅创新设计的新技术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
3.5 “全装修”住宅创新设计的实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住宅产品户型创新 |
4.1 目前我国住宅户型设计上的弊端分析 |
4.2 住宅产品户型的评价要素与设计指标 |
4.3 住宅产品户型设计的“简约”理念 |
4.4 住宅产品户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
4.5 住宅产品户型设计的实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住宅产品环境健康创新 |
5.1 目前我国住宅产品环境创新上的弊端分析 |
5.2 居住环境的概念 |
5.3 健康住宅的概念 |
5.4 环境健康住宅设计的原则 |
5.5 环境健康住宅设计的实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住宅产品绿色生态创新 |
6.1 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 |
6.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基本要求 |
6.3 绿色生态住宅创新设计的原则 |
6.4 绿色生态住宅的实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住宅产品科技人文创新 |
7.1 科技人文住宅的概念 |
7.2 科技住宅的发展现状分析 |
7.3 科技住宅的创新内涵及其贡献率 |
7.4 智能化住宅的发展方向 |
7.5 人文住宅的发展理念 |
7.6 科技人文住宅的实证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精品住宅建筑的创新设计 |
8.1 精品建筑的定义 |
8.2 “换代住宅”时代的到来 |
8.3 我国住宅产业数字化创新工程 |
8.4 精品换代住宅设计原则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住宅产品创新的实证研究 |
9.1 90年代嘉兴住房消费的发展情况 |
9.2 未来三五年嘉兴住宅消费的发展趋势 |
9.3 未来三五年嘉兴市住房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
9.4 中小城镇住宅建设创新活动的相关环节 |
9.5 住宅建设创新示范项目——金都景苑 |
9.6 “金都模式”的创新示范意义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0.2 未来住宅的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抗震防灾信息化名片印制完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王号昌:把安全绘成最美的精彩[J]. 杨志刚. 中国安全生产, 2020(12)
- [3]数字化背景下纸质材料的设计表达研究[D]. 熊云. 东南大学, 2017(04)
- [4]城市设计管理的协同机制研究[D]. 王剑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5]畲乡景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D]. 徐文杰. 浙江农林大学, 2015(06)
- [6]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 [7]资源型城市转型系统与评价研究[D]. 杨波. 天津大学, 2014(05)
- [8]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 王旭东. 云南大学, 2013(11)
- [9]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规划研究[D]. 张萌.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2)
- [10]住宅产品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马嵘. 浙江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