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岗梅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llex asprella(Hook.et Arn.)Champ.ex Benth.的干燥根,为两广地区常用中草药,使用历史悠久,已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和《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咽消肿,散瘀止痛等功效,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热病津伤,口渴,咽喉肿痛,跌打瘀痛。对岗梅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研究较少,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岗梅,了解其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并为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本课题对岗梅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相关的药理活性初步筛选。野独活(Miliusa balaecae Fin.et Gag.)系番荔枝科(Annonaceae)野独活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和海南,民间多用于胃脘痛、肾虚腰痛。为了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活性先导化合物,本课题对野独活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相关的药理活性测试和评价。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对岗梅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成分分离,波谱技术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从岗梅根50%及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5个化合物,其中,皂苷11个:岗梅苷A(1),岗梅苷B(2),岗梅苷C(3),岗梅苷D(4),岗梅苷E(5),岗梅苷F(6)、岗梅苷G(7),3β-[(α-L-arabinopyranosyl)oxylurs-12,18-dien-28-oic acid(8),甜茶苷R1(9),3β-[(α-L-arabinopyranosyl)-oxyl-19α-hydroxyuran-12-en-28-oic acid 28-β-D-glucopyranosyl ester(10),oleanolic acid-3-O-β-glucuronopyranoside(11)。三萜类化合物4个:3β-Acetoxy-28-hydroxyurs-12-ene(12),坡模酸(13),2β,3α-dihydroxy-ursolic-acid(14),齐墩果酸(19)。其他类化合物10个:3-O-[6’-O-palmitoyl-β-D-glucosyl]-Stigmasta-5,25(27)-diene(15),3-O-[6’-O-stearoyl-β-D-glucosyl]-Stigmasta -5,25(27)-diene(16),赫酮甾醇3-O-β-D-葡萄糖苷(17),syringic acid(18),棕榈酸(20),正二十八烷(21),正三十一烷(22),正三十二烷醇(23),葡萄糖(24),β-谷甾醇(25)。上述化合物中,化合物1,2,3,4,5,6,7为新化合物。已知化合物中除化合物17、19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二、野独活的化学成分研究:从其8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23个化合物,其中,酚苷类化合物8个:miliusoside A(26),miliusosideB(27),miliusoside C(28),2-(4-hydroxylphenyl)ethyl-O-β-D-apiosyl-(1→6)-β-D-glucopyranoside(29),alangionoside B(30),cuchiloside(31),1-(α-L-rhamnosyl-(1-6)-β-D- glucopyranosyloxy)-3,4,5-trimeth-oxybenzene(32),3,4,5-trimethoxyphenol-β-D-glucopyranoside(33)。生物碱类化合物6个:Norushinsunine(34),Allantion(35),(+)-衡州乌药碱(36),(-)-N-甲基衡州乌药碱(37),Liriodenine(39),reticuline N-oxide(41)。其他类化合物9个:腺苷(38),尿苷(40),山柰酚(42),7,4’-甲氧基山奈酚(43),果二糖(44),蔗糖(45),葡萄糖(46),β-谷甾醇(47),胡萝卜苷(48)。在这些化合物中,化合物26,27,28为新化合物。已知化合物中除34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三、对从野独活中分离得到的9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抑制磷酸二酯酶的体外抗炎活性评价,结果显示,除化合物32对磷酸二酯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外,其他化合物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另对野独活中的4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对巨噬细胞摄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41能抑制细胞摄入LDL,并且化合物5在0.5mg/ml时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具有潜在的抗动脉硬化活性。同时对从野独活及岗梅中分得的7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初步筛选,实验表明,化合物27,31,33具有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对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活性。并且在同样浓度下,化合物27,31,33不显示细胞毒性,以上研究提示化合物27,31,33可用于防治神经损伤性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另外,化合物29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而化合物27具有一定的细胞保护活性,这两个化合物在结构上的差别是母核相同而芹糖的构型不同,都是苯乙醇苷上连有芹糖(1→6)葡萄糖,化合物29的葡萄糖上连的是β型芹糖,而27中的芹糖是α型;提示苯乙醇苷类化合物中α型芹糖可能有助于细胞保护活性的增强。四、本文还对近年来冬青属植物及野独活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为两属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冬青属论文; 岗梅论文; 野独活属论文; 野独活论文; 化学成分论文; 三萜论文; 皂苷论文; 酚苷论文; 生物碱论文; 活性筛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