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盐微生物的分离及两株耐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耐盐微生物的分离及两株耐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论文摘要

耐盐微生物生存和培养于极端环境中,这种特殊的环境可能激活了该类微生物的某些沉默基因,从而产生结构特殊的蛋白,进而诱导出独特的生物代谢途径,使得其次级代谢产物结构新颖、种类繁多。因此,耐盐微生物是新结构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为了寻找耐盐微生物中的天才菌株(Talented strain)和结构新颖的活性化合物,本论文采用了化学与生物活性相结合的集成筛选方法,开展了生产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的耐盐微生物的研究工作。内容包括:耐盐微生物的分离与抗肿瘤活性筛选;活性菌株的初步评价、天才菌株的获得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单体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初步评价。采用海虾生物致死法、K562细胞的流式细胞术筛选模型、抗氧化及抑菌试验筛选模型,以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诱导,结合化学筛选,从19个分别采自内蒙古吉兰泰盐场和青海湖高盐环境的样品(其中13个泥样品,6个水样)中分离得到了174株耐盐微生物,从中筛选出3株活性菌,其中1株为天才菌株。采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通过解析波谱数据并结合理化常数阐明了从耐盐变色曲霉Aspergillus variecolor B-17中分得的49个化合物的结构: variecolortide A-C (1-3), variecolorins A-N (4-17), neoechinulin A (18), preechinulin (19), neoechinulin B (20), (21), dihydroxyisoechinulin (22), isoechinulin A (23), tardioxopiperazine A (24), tardioxopiperazine B (25), isoechinulin B (26), echinulin (27), Alkaloid E-7 (28), cryptoechinuline G (29), variecolorquinones B (30), variecolorquinones A (31), (2S)-2,3-dihydroxypropyl-1,6,8-trihydroxy-3-methyl-9,10-dioxoanthracene-2-carboxylate (32), emodin (33), physcion (34), questin (35), questinol (36), catenarin (38), erythroglaucin (39), rubrocristin (40), eurotinone (41), 2-methyleurotinone (42), flavoglaucin (43), aspergin (44), dihydroauroglaucin (45), 2-(1,1-dimethyl-2- propen-1-yl)-1H-Indole-3-carboxaldehyde (46), diisobutyl phthalate (47), butyrolactone I (48), halobutyrolactone A (49);从另一株耐盐微生物THW-18中分得的27个化合物的结构:halotolerantcerebroside A-C (50-52), cerebroside C (53), cerebroside D (54), (22E,24R)-3β,5α-Dihydroxy-23-methylergosta-7,22-dien-6-one(55), (22E,24R)-3β,5α-Dihydroxy-ergosta-7,22-dien-6-one (56), (22E,24R)-3β,5α,9α- trihydroxyergosta-7,22-diene-6-one (57), (22E,24R)-23-Methylergosta-7,22-diene- 3β,5α,9α-triol (58), cerevisterol (59), 3β,5α-dihydroxy-6β-methnoxyergosta-7,22- diene (60), ergosterol peroxide (61), ergosterol (62), demethylincisterol A3 (63), haloacetylaranotin A (64), bisdethiodi (methylthio) acetylaranotin (65), acetylaranotin (66), alterperylenol (67), dihydro-alterperylenol (68), altertoxin I (69), bis (2-ethylhexyl) phthalate (70), N-acetyltyramine (71), cyclo-(Tyr-Pro) (72), (15Z)-octadecenoic acid (73), (13Z)-hexadecenoic acid (74), benzoic acid (75), guanosine (76)。其中,生物碱类化合物1-17、醌类化合物30-31、丁内酯类化合物49、脑苷脂化合物50-52、甾醇类化合物56和含硫的环二肽类化合物64均为新化合物。利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形态学检测、MTT和SRB法,对所分得的新结构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新化合物1-3对K562细胞有弱的增殖抑制活性;新化合物4-17对P388、A-549、HL-60和BEL-7402细胞都具有较弱的细胞毒活性;新化合物30对多种人癌细胞及哺乳动物癌细胞有较强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新化合物31对人肺癌A-549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新甾醇类化合物56对HL-60有一定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在自由基清除试验中,新化合物17显示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新化合物1-14和31显示中等强度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新化合物64显示弱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已知化合物41-45显示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化合物18、20、22、23、26、28、29、32-40显示中等强度的自由基清除活性;67-69显示弱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综上,本文经活性筛选从174株耐盐微生物中获得3株活性菌,其中1株为“Talented strain”;通过对2株“Talented strain”中次级代谢产物的系统研究,共分离鉴定了76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25个。首次发现了3个结构新颖的蒽醌与二酮哌嗪类化合物聚合体新骨架化合物,其它新化合物中还包含3个分子中含有卤素的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这些新化合物均有一定程度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上述研究为抗肿瘤新药研究提供了微生物资源和结构新颖的筛选化合物,也为设计合成新的卤代药物提供了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耐盐微生物的分离与活性筛选
  • 第一节 活性筛选模型
  • 第二节 耐盐微生物的分离及活性筛选
  • 第三节 耐盐微生物的发酵条件摸索与化学筛选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节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盐真菌B-17 的次生代谢产物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一节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二节 化合物1-17 的生物合成机理
  • 第三节 化合物表征
  • 第四节 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 第五节 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第六节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耐盐菌THW-18 的次生代谢产物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一节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二节 化合物表征
  • 第三节 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 第四节 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第五节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1.实验仪器
  • 2.常用 TLC 薄层显色剂的配置
  • 3. 抗肿瘤活性检测方法
  • 4. 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结语与创新点
  • 本论文相关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耐盐微生物的分离及两株耐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