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

试论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

(安徽省安庆市供电公司246000)

摘要:本文结合继电保护方案的问题表现,我们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建议:第一,分层配置方案的设置中,加强主设备的保护,如变压器、线路等保护;第二,自适应去调整保护定值和保护范围,避免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引发继电保护错误跳闸;第三,站内继电保护的测试涉及到光纤以太网性能测试,跨间隔数据同步测试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

0引言

在我国,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技术选择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进步。其中,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提升,需要追求稳定性与有效性的提升。而选择计算机技术是推动我国变电站得以实现自动化的保障所在。同时,选择计算机技术也让变电站过往集中式的分布向着分散式的方向发展,结合于继电保护测控装置等智能电子设备在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完善了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促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本文中,笔者将通过从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配置方案入手,来对智能变电站的配置方案进行分析认识,以此来更好地推动我国变电站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1继电保护方案的问题表现

电网发电的构成部分主要是发电机、变压器以及输电线路等装置。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在当出现电力故障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对设备进行切除保护。从而确保工作人员与装置的安全,实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继电保护依据功能可以分成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其中主保护不会受到系统运行形式的严重影响,能够迅速切除故障部件。而在主保护拒动形势下,主要由后备保护进行切除故障,防止因为单个保护部件和断路器发生故障,难以及时隔离故障,所以,后备保护是不可或缺的。

继电保护系统主要以切除故障作为目标,在切除故障之后不会反应电力系统的具体运行状况,甚至某些时候保护装置能够做出正确动作,但是电力系统却发生故障。而保护动作的判断依据就是本地测量的有关数据,仅仅要求继电保护器进行本地网络的保护,对电力系统造成影响的故障却未考虑,无法对运行形式出现变化的系统给予全面反映。保护装置间缺少有效的协调,无法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造成系统恶化。另外,常规后备保护尽管有相对较大的保护范围,可是该选择性的获取必须以牺牲迅速性作为代价,而且动作时间比较长,有时无法发挥保护作用。以往继电保护的配置中,在后备保护时限的整定方面必须遵循阶梯时限规则,为了可以确保选择性,所以后备保护有关动作的时限要到达数秒。而在电网规模与复杂程度变大形势下,要想时限后备保护间的密切配合比较困难,目前依然难以解决。针对利用后备保护系统,线路出现故障时变电站有关进线保护线路的保护拒动和开关拒动,在切除故障时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故障切除的范围也比较大。在规定的电网结构之下,线路的保护为了可以确保灵敏度的保护范围,防止下一电压等级的系统出现故障,线路保护就必须越级跳闸,这时上级和下级的保护整定配合就比较困难。在智能电网快速发展形势下,变电站完成了全景信息数字化与网络化,因此一定要进一步探索先进的继电保护有关配置方案,充分发挥出智能变电站信息特点。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

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使得继电保护模式从传统的模拟式走向数字式。智能变电站中的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使各个电气设备能够达到信息共享和交互性操作。在分层配置的继电保护方案中,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等安排在过程层,直接可以取得MU智能操作的数据信息和采样,不必经过过程层的交换机。多间隔的母线保护配置在间隔层,获得数据信息需要经过过程层的交换机。智能变电站的站域保护管理单元,在后台控制层。

第一,分层配置方案的设置中,针对于主设备的保护,如变压器、线路等保护,可以直接和MU智能操作箱进行信息交流,并且不受网络信息瘫痪的影响,进行脱机交换。在智能变电站完全实现了保护性能,消除了传统中继电保护人员对网络安全的担心。在该方案中,对后台控制进行了集中控制和决策,只要是对变电站的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和保护。这些设备包括,线路负荷保护,线路重合闸,电源备自投等。这些没款可以通过后备保护进行整体的配合,使原来分散到变压器、母线、线路等得保护的重复装置进行整合得以简化,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效率。很好解决传统中对设备保护动作时间过长、故障切除范围较大的问题。

第二,自适应去调整保护定值和保护范围,避免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引发继电保护错误跳闸。传统中保护定值由运行人员切换定区域,智能边站可以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保护定值,也可以由人工来进行定值调整,实际运行情况的考虑涉及到线路保护,旁路运行方式等。

第三,站内继电保护的测试涉及到光纤以太网性能测试,跨间隔数据同步测试等。由于继电保护装置的介质是光纤,采用的是数字电压和电流信号的输入方式,所以跨间隔数据同步性测试十分必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我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水平更为灵活与方便,也让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优势得以扩大。且在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能够有效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与智能化,以此来确保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继而满足社会大众的生活、工作用电所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健康,粟小华,胡勇等.智能变电站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配置问题及解决措施[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7):140-145.

[2]高吉普,张沛超,何旭等.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可靠性的自动分析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15):107-112.

[3]蔡超,陆于平,黄涛等.基于插值和时标变换的智能变电站保护数据重采样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9):80-85.

[4]周晓龙.智能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30(8):128-133.

[5]刘子成.智能变电站保护及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案的设计[D].江苏科技大学,2014.

标签:;  ;  ;  

试论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