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郑州市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科河南郑州450052)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290-02
【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康复指导,评价康复训练与护理对功能的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从心理、手术前准备到手术后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术后康复指导,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评价效果。结果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恢复快,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系统正确的康复训练与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后意义重大。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综合征。目前公认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有些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粘连,腰椎不稳,需再次手术,有学者认为这与围手术期的护理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和方法
本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2-66岁,平均44岁。其中单节段18例,双节段8例。突出型21例,游离型11例,脱出型7例。术前均行腰椎X线和CT或MRI检查,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
1.2疗效评定
按Nakai4级评分,优:症状及体征完全改善;良:病状及体征基本改善,劳累后偶有腰部及下肢症;可: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遗留轻度腰痛或下肢症状;差:治疗前后无改善。
2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病情,手术的必要性,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治疗护理措施,手术应有严密的计划和周密的准备,使病人情绪稳定,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心理护理应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2.1.2术前准备术前认真做好体格检查、X线照片和CT检查。手术区备皮、麻醉药皮试、术前一晚可酌情给予少量镇静药物,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术前1天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保持尿道固定、无菌、畅通。
2.1.3护理训练术前指导采取正确的卧位,卧硬板床休息,在手术前1-2d开始手术卧位训练。在术前2d训练床上大小便习惯。术前一周戒烟,并做深呼吸,预防肺部感染。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监测术后应保持平卧位,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出血较多的切口置橡皮引流或负压吸引,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术后认真观察下肢运动、感觉及直腿抬高运动。如有神经受压情况,并进行性加重,应立即手术探查。
2.2.2术后体位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后,至少由1-2名护士及医生协助、指导,将患者妥善安置于硬板床上,先平卧6h,6h后可翻身,背部垫一软垫,翻身时需直线翻身,防止扭曲。
2.2.3并发症的预防①脑脊液漏:多为切除黄韧带时硬膜囊操作所致,注意观察切口渗出情况,一旦发现有脑脊液漏者,应采取头低足高位,俯卧位,关闭或拔除引流管,加压包扎。②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2次,保持导尿管畅通。③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对卧床病人尽早开始呼吸能力锻炼,可采取吹气球和吹气泡等方法。④预防压疮和便秘:卧床期间勤翻身,多按摩(骨隆突处),保持床铺清洁干燥。给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粗纤维饮食,防止便秘。
2.3康复训练
手术后功能锻炼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巩固的重要措施,具体有以下方法:①术后仰平卧硬板床6小时以压迫止血,以后每两小时协助翻身1次。②术后第2天协助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从30°开始,以后逐渐增加次数及幅度。③术后5-7天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腰背肌锻炼能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和腰背肌力,对防止术后腰痛有着重要作用。④一般手术后3-4周,患者可起床活动,带腰围保护腰部,慢慢行走。但3个月内不宜做弯腰负重活动及重体力劳动。
3结果
术后,37例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其中2例因为麻醉药物引起恶心、呕吐、肌注胃复安后症状消失。平均卧床2-3周,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探Nakai评分,优32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
4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与手术成败密切相关。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术前心理指导和康复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稳定情绪,提高心理耐受力及适应术后的情况;早期功能锻炼既可以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又可以防止神经根由于周围组织的渗出导致的断发性黏连。随后的腰腹肌锻炼能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防止肌肉萎缩,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所以,手术是解除病人神经根受压、消除其疼痛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而护士能熟练掌握围术期及康复期的护理要点,并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功能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建国,张学会,张庆民.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康复训练[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