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P增长、资本深化与经济收敛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微观机制分析

TFP增长、资本深化与经济收敛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微观机制分析

论文摘要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推行了非平衡的发展战略,采取市场化的改革来促进经济发展。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甚至经济改革所取得的绩效已经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的奇迹”,但近来出现的一些地区差距扩大的迹象正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学术界对区域差距发展趋势,即是否存在收敛,以及如何才能实现收敛等问题,各位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往的研究主要从产出的宏观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本文则从经济增长收敛的微观因素和微观机制的角度来深化对中国经济收敛的认识。首先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将省际劳均GDP增长分解为劳均资本积累的效应和TFP的效应,接着以其两个机制为核心,分别进行了绝对β-收敛、俱乐部收敛和条件β-收敛的检验,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经济增长收敛的微观机制包括劳均资本和TFP两个收敛机制。二者的绝对β-收敛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1978—1989年共同推动了经济的收敛,而在1989—2004年却显现出发散的趋势。与TFP相比而言,劳均资本积累的作用更为突出。第二,不管是劳均资本积累还是TFP的绝对β-收敛均呈现出阶段性的区域性。中、西部内部各自的劳均资本和TFP在1978—1989年均呈现出明显的俱乐部收敛,在1989—2004年并没有发现该现象,而以往研究认为中西部在整个期间存在俱乐部收敛。同时,东部的TFP在整个期间并没有突出表现,只是在1978—1989年呈现出一定的迹象,而以往研究认为东部存在俱乐部收敛,我们仅仅观察到了东部的劳均资本在整个期间的态势。第三,在考虑开放条件下的经济收敛理论中,我们认为国际贸易、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变动、人力资本、储蓄率对劳均资本和TFP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劳动力增长率、国内贸易对二者都产生消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得出了新的结论:政府行为、城乡差距、城市化和结构冲击变量中的第二产业变动是把“双刃剑”,即:在推动劳均资本积累的同时,妨碍了TFP的提高。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学者关于经济收敛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关于经济收敛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文章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文章结构
  • 第四节 本文的贡献及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贡献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经济增长收敛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经济增长
  • 二、经济收敛
  • 第二节 经济收敛微观因素及微观机制
  • 一、新古典模型预测的收敛性
  • 二、技术扩散模型预测的收敛性
  • 第三章 经济增长收敛的计量方法
  • 第一节 一元密度函数的核估计
  • 第二节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介绍
  • 一、距离函数
  • 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 三、劳均产出的分解
  • 第三节 经济增长收敛理论框架
  • 第四节 基于面板数据的β-收敛计量方法
  • 一、面板数据简介
  • 二、绝对β-收敛
  • 三、条件β-收敛
  • 第四章 数据来源和指标说明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指标说明
  • 第五章 中国经济增长收敛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差异的描述统计分析
  • 一、中国经济增长差异的总体特征
  • 二、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
  • 三、中国经济增长差异的区域空间特征
  • 第二节 中国省际劳均GDP增长的分解
  • 一、中国省际劳均GDP增长的分解
  • 二、中国省际TFP增长的分解
  • 第三节 中国省际劳均资本积累收敛假说的检验
  • 一、模型设定
  • 二、绝对β-收敛分析
  • 三、俱乐部收敛分析
  • 四、条件β-收敛分析
  • 第四节 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假说的检验
  • 一、模型设定
  • 二、绝对β-收敛分析
  • 三、俱乐部收敛分析
  • 四、条件β-收敛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空间溢出效应视角下房价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基于中国35个主要城市的实证分析[J]. 现代商业 2020(16)
    • [2].大城市化会促进中国经济收敛吗?[J]. 现代经济探讨 2017(07)
    • [3].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收敛性理论研究述评[J]. 经济问题探索 2016(11)
    • [4].技术引进与地区经济收敛[J]. 经济学(季刊) 2008(03)
    • [5].物流业集聚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J].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9(06)
    • [6].我国典型的区域发展模式及其经济收敛分析——基于2000-2012年我国七个典型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3)
    • [7].劳动力跨省流动与中国省区经济收敛性研究:1986—2010年[J]. 学术研究 2012(08)
    • [8].从经济收敛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增长[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9(09)
    • [9].社会信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经济收敛模型的视角[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08)
    • [10].教育和健康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2(03)
    • [11].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关系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2(03)
    • [12].我国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J]. 经济纵横 2011(12)
    • [13].空间依赖、空间异质与京津冀都市地区经济收敛[J]. 地理科学 2010(05)
    • [14].环境污染与经济收敛关系的实证检验[J]. 统计与决策 2012(11)
    • [15].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收敛的门槛效应研究[J].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6(06)
    • [16].中国与东亚十国非对称经济收敛研究[J]. 财贸研究 2013(03)
    • [17].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机制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9(09)
    • [18].劳动力老龄化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性的影响及测算[J]. 当代经济 2016(23)
    • [19].安徽地区经济收敛性检验的实证分析——基于β收敛的空间模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20].空间计量视角下的中国经济收敛状态分析[J]. 数量经济研究 2019(02)
    • [21].“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经济收敛效应及中国影响的研究[J]. 科技与经济 2019(02)
    • [22].产业异质性、产业结构与中国省际经济收敛[J]. 管理世界 2015(06)
    • [23].人口流迁和生产率提升对经济收敛的影响——基于粤桂黔滇市域数据的分析[J]. 城市问题 2017(11)
    • [24].中国社会融资结构变迁与经济收敛的关系[J]. 财经科学 2017(10)
    • [25].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收敛的结构分解[J]. 资源科学 2016(12)
    • [26].长三角一体化经济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20(05)
    • [27].“10+3”经济合作中的收敛性检验[J]. 国际贸易问题 2010(08)
    • [28].中国税制结构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研究:经济收敛的视角[J]. 经济问题探索 2020(05)
    • [29].我国各区域间技术收敛对经济收敛的影响——基于技术收敛对劳动力工资收敛影响视角下的分析[J]. 生产力研究 2019(06)
    • [30].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地区经济收敛——基于1997—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 天府新论 2010(05)

    标签:;  ;  ;  ;  ;  ;  

    TFP增长、资本深化与经济收敛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微观机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