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铁路环境控制系统节能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表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PAK CHOL[2](2021)在《夏热冬冷区的平壤铁路客运站节能改造研究》文中指出铁路运输是国家的重要交通手段之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脉。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朝鲜经济建设也正在进入迅速发展的途径。最近几年来朝鲜已经进入了新经济发展时期,同时国家重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从现状来看,朝鲜国土面积大部分为山区,因而铁路运输对于国家来讲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行业,但是传统的和新建的火车站之间差异不大,并没有设计理念的创新。而且火车站建成年限已久,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严重落后于当代社会要求,特别是候车区等功能空间的能耗问题非常突出。铁路客运站的室内热舒适度是衡量其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绿色设计的潜力也很大。如何进行室内空间节能改造保证热舒适度,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从空间设计和室内环境的角度出发,通过调研得出朝鲜火车站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区域气候特征和室内环境为主,火车站站房改造与模拟验证,从而得出为保证火车站室内热环境的新设计方法。并且为以后新建或对于老旧建筑的节能改造项目可以提供节能设计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平壤铁路客运站节能改造的研究,不仅可以减少建筑能耗,还可满足旅客对火车站室内环境的服务需求,提高空间利用率。本文以平壤铁路客运站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铁路客运站室内环境改善问题,运用现当代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知识,完成对平壤铁路客运站进行实际改造的应用实践以及理论验证研究,满足当代旅客对乘车环境的要求,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提供方法指导。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阐述研究背景与当代朝鲜铁路客运站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气候特征、空间布局、流线组织、室内环境的调研,得出平壤铁路客运站的能耗现状与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得出的对铁路客运站的调研结果,建立平壤铁路客运站的标准计算模型,采用分析与模拟结合的方法对标准模型从气候条件、室内环境感受等方面进行改造研究,得出其与建筑能耗及节能之间的关系,提出铁路客运站站房节能技术。然后,考虑作为公共交通建筑的火车站特点,从室内人员数及人员行为与建筑能耗之间的关系出发,以功能空间布局及流线组织为主,运用空间句法中的视域分析方法,采用Depthmap空间分析软件对平壤铁路客运站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平壤火车站的可达性评价及优化方案,将功能空间改造方案与基于气候适应的火车站房节能技术相结合,从而得出对平壤火车站站房的节能改造及设计方案,对朝鲜火车站新建或改建提供建筑设计依据。
樊葱[3](2021)在《考虑运营期费用的地铁区间纵断面设计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铁线路纵断面设计和列车节能操纵方案是决定能耗成本、维修成本的关键因素。由于考虑节能的纵断面设计和列车节能操纵相互影响,可在线路设计阶段对二者进行协同优化,借助列车自动驾驶技术在运营阶段执行所得操纵方案。相比单独优化纵断面方案和列车操纵方案,二者的协同优化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能耗成本和维修成本,进而节约运营期费用,对地铁系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地铁地下线,研究在不同维修模式下,考虑列车节能操纵的地铁区间纵断面设计优化问题。首先,在计划修模式下,通过同时优化列车节能操纵方案和纵断面方案,降低区间双向牵引能耗。随后,基于地铁车辆-轨道动力学仿真,量化纵断面方案和列车操纵方案对维修成本的影响,提出维修成本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状态修模式下同时节约能耗成本和维修成本为导向,对纵断面设计和列车节能操纵进行协同优化。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计划修模式下,针对列车操纵优化节能效果受线路纵断面制约的问题,本文同时对列车节能操纵方案和纵断面方案进行优化,建立列车节能操纵和地铁区间纵断面设计协同优化模型。模型以最小化区间双向牵引能耗为优化目标,在给定线路平面的前提下,求解满足《地铁设计规范》要求和实际约束的最优纵断面方案及列车节能操纵方案。由于协同优化模型具有强非线性和解空间大等特点,设计暴力搜索和伪谱法相结合的组合算法精确求解。案例结果表明,相较列车节能操纵优化模型和仅优化纵断面模型,协同优化模型所求方案的节能效果都更佳,区间平均节能率分别达20%和14%以上。(2)分析轮轨磨损影响因素,基于车辆-轨道动力学仿真构建轮轨磨耗计算模型,计算给定平面曲线半径时,不同纵断面方案和列车操纵方案下的轮轨磨损量,总结轮轨磨损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证明,不同列车运行速度和坡度下,轮轨磨损量存在差异。当曲线半径一定时,列车运行速度和线路坡度绝对值越大,轮轨磨损越剧烈,导致轮轨使用寿命减小,维修成本增加。为节约维修成本,有必要在优化纵断面方案和列车操纵方案时考虑减少轮轨磨损。(3)在状态修模式下,仅从节能角度优化纵断面和列车操纵可能导致闸瓦、轮轨磨耗加剧,增加相应维修成本。针对该问题,本文以能耗成本和维修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考虑能耗和维修成本的地铁区间纵断面设计优化模型,求解满足纵断面设计约束和列车定时操纵约束的纵断面方案和列车节能操纵方案。由于轮轨维修成本计算涉及因素众多,上述模型无法仅采用数值方法求解,设计车辆-轨道动力学仿真与暴力搜索算法、伪谱法结合的方法求解模型。实例结果表明,相比列车节能操纵优化模型,本文模型求解方案更利于降低运营成本,区间平均节约率达21%。此外,对比能耗最小协同优化方案,同时考虑能耗和维修成本求解的协同优化方案能进一步节约维修成本,区间平均节约率为9%,从而降低运营期费用。
何楚梦[4](2020)在《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目前在大型及特大型铁路客运站中进行了大量实践,但在当下,一方面部分客运站仍然存在着与城市空间整体关系较弱、能耗较大等问题,另一方面,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较多是从技术设备的角度出发,从建筑学本质出发的相关研究较少,导致在设计过程中绿色节能技术与建筑空间设计出现脱节,使最终的绿色建筑设计效果不够理想。在此背景下,从建筑学视角出发关注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理论及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结合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建筑空间特征,在适应周边环境、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及交通组织这几方面发掘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潜力,系统性地提出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并通过借鉴大量国内外优秀案例和软件模拟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最后把设计策略应用到白云站设计实践中,验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本文总结出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为:适应性设计策略、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和高效性设计策略。适应性设计策略通过客运站开放性活动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从建筑体形设计、复合化表皮设计和性能差异化空间组织几方面提高客运站气候适应能力,设置多维度连接通廊使客运站与城市空间形成有机整体。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围绕节能、节材、节水及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几方面展开详细研究,在节能方面,结合软件模拟分析客运站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和遮阳隔热设计,在节材方面,通过建筑造型和空间界面的简洁表达减少材料消耗,在节水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利用客运站大面积屋面系统的优势,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以及设置光伏发电装置对太阳能进行充分利用。高效性设计策略探讨了客运站对轨道上方空间、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立体绿化系统的设计,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通过强化公交优先的流线组织和空间导向性设计来提高客运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对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本文的研究系统全面地提出了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框架,完善了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对于指导设计实践有积极的作用。
刘彧[5](2020)在《杭海城际铁路机电工程项目节能管理改进研究》文中指出城际轨道交通是一种运行速度快、客运量大的交通方式。随着城市体量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际轨道交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城际轨道交通的用电量也越来越高,已成为城市的用电大户。在国家大力提倡和推行企业节能降耗、低碳高效的运行模式背景下,开展城际轨道交通领域节能研究,降低能源消耗,既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也是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城际轨道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节能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目前轨道交通节能管理工作尚在起步阶段,行业基础薄弱,缺乏完整系统的节能管理对策和措施。同时轨道交通行业涉及层面多而广,专业众多,尤其是近年来各种新的理论和节能技术发展,现有节能管理措施和手段,已不能满足当前轨道交通节能管理实际需求。随着国家对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加大和节能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开展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节能管理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在对国内外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节能管理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和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方法,对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节能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重点从管理流程优化、管理效率提升、节能管理效果评价、组织保障措施等方面研究提出了适合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节能管理的改进对策,结合杭海城际铁路机电工程实际,重点论述了杭铁机电工程节能管理改进对策在项目决策、设计、建设、运维等全寿命周期实施的过程,通过采用权重法和专家评分法进行节能效果评估,总结出设计阶段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增加考核激励机制,施工阶段时主张标准化作业、增强创新节能意识、优化设备选型要求,运营阶段时制度管理加节能管控双举措等管理改进方案,同时从组织领导、资金保障、技术支撑、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从而为国内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节能管理提供有效管理思路和方法,最终实现降本增效与轨道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靳聪毅[6](2019)在《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十三五”发展纲要、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的出台,我国铁路交通实现快速发展。铁路客站作为城市交通节点与活动中心,与城市、民众的联系正日益紧密,客站的规划设计将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与民众的出行活动;同时,伴随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交通出行、环境治理、资源开发等问题,积极推动城市紧凑化建设并提高交通参与量成为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客站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与城市的协同关系仍较为薄弱,站城协同效率有待提高。对此,本文立足当代城市紧凑化发展与高铁交通建设背景,以城市铁路客站为研究对象,以站城融合发展为研究主线,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从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系统探讨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设计定位、规划建设及站城协同方式等重要内容,并对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详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与优化建议。最后,结合对国内外客站案例的对比分析,探索了符合国情的新时代铁路客站的设计构想与发展方向。论文分四部分对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包括1、2两章,为论文的研究基础与背景,其中第1章为绪论,第2章则分析了推动站城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相关要素,明确了城市紧凑化发展对交通的迫切需求及铁路交通参与其中的重要意义。提出紧凑城市建设下的城区多元化发展、土地集约化利用、交通综合化建设、产业协调化布局是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而交通技术的进步与铁路客站的更新,亦迎合了紧凑城市的发展策略,成为推动站城融合的基础要素;论文围绕铁路交通与城市发展、民众生活的紧密关系,系统论述了持续推进站城融合的重要性,结合绪论中的研究成果,共同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做好研究基础。第二部分为第3章,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系统研究了客站的设计定位、选址规划、建设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等内容,明确了客站应以何种角色、通过何种方式介入城市并与之构建良好的协同关系。首先,客站的设计定位应考虑地区、城市及站域发展的综合需求,通过城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的不同选址来带动城市发展、改善交通环境、推动区域更新;其次,客站的建设布局应结合环境、交通等要素,以立体化或半立体化形态来完善客站的功能体系、提高站城协调能力;再者,推动站城融合亦要求二者在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建立多元化协同关系,通过构建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建设、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整体协同等方式,形成客站与城市、民众的整体协同关系,构建起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框架,为后文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第三部分为第4章,在明确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角色定位及与城市协同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研究。首先,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是巩固客站交通优势、强化站城交通协同的重要基础,通过站城道路衔接、全面引入综合交通并与客站形态良好结合,形成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并利用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构建提高内外交通的衔接、换乘能力;其次,在站内空间的开发建设中应注重对纵向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协调站内各功能空间的构成关系,迎合客站空间的立体化、复合化趋势;再者,在站外空间设计中应通过“强-弱”协调方式来处理站前广场与客站建筑的规划设计,通过立体开发与功能整合使广场融入周边环境并提高站房建筑的主体地位,形成主次有序、和谐统一的站外环境;最后,还要结合使用者需求来指导客站空间设计,从环境营造、服务提升、设施改善等方面推动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第四部分为第5、6章,论文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客站案例展开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围绕我国的交通节点型、日本的区域中心型、欧美的城市触媒型等客站发展模式,重点对其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总结出不同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可鉴之处,形成对我国铁路客站发展现状及站城关系的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研究,总结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理念、原则、流程及构建形态,对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与探索。综上所述,目前站城融合理念在我国铁路客站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较为分散,缺乏整体认识与协调组织,但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与高铁交通发展,其实施条件已日渐成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站城融合理念全面引导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是满足当下中国城市紧凑化发展、构建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迎合高铁交通建设需求的重要举措。论文归纳、整理了有关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内容,形成了相应的研究脉络与内容框架,并由此探索了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与发展方向,对当代铁路客站的更新发展及与城市协同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7](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8](2015)在《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隧道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隧道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中国隧道工程建设历程和现状、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对未来隧道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从钻爆法、盾构工法、沉管工法、明挖法和抗减震设计等方面对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从不同工法(钻爆法、盾构工法、TBM、沉管工法、明挖法)的角度对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详尽剖析;最后从运营通风、运营照明、防灾救灾、病害、维护与加固等方面对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为隧道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罗湘蓉[9](2011)在《基于绿色交通构建低碳枢纽 ——高铁枢纽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高度聚集带来了环境污染、空间混乱、交通阻塞等问题,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可以获得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高速铁路所具备的低碳化优势成为解决城市和交通问题的首选。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所带来大规模的高铁枢纽建设任务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进行指导。高铁枢纽是构建绿色交通网络的关键性节点,通过低碳型高铁枢纽的介入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符合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本质需求。因此,论文以构建“绿色交通”为出发点,以低碳型高铁枢纽为研究主体,探讨了基于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低碳型高铁枢纽的关键性要素;构建了低碳型高铁枢纽规划设计的研究体系;提出了系统化的低碳型高铁枢纽规划设计策略;展望了符合国情的低碳型高铁枢纽的建设构想。论文通过对绿色交通理念的借鉴,剖析铁路枢纽走向生态化发展的历程,分析了高铁枢纽的发展现状及基本模式,从而提出了构建低碳型高铁枢纽的必要性及其本质内涵。论文分三大部分研究系统性低碳化策略的原则与运用:首先,低碳型高铁枢纽的整体规划必须贯彻系统性的环境观。通过系统性的环保理念来指导场址选择,通过评价体系的介入以及环境影响模型使选址方案理性化;以节能理念指导枢纽地区的交通组织;以系统的环境观指导功能布局,强调集约化的土地利用、便捷高效的换乘模式、适宜的尺度及出入口位置的规划。其次,与城市的协调、共生是低碳型高铁枢纽外部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的核心要素,要实现对城市空间的延续和尊重,从城市的整体形态出发设计。第三,高效、低耗应作为内部空间的组织原则,强调高效的交通空间、人性化布置的商业空间、加大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通过高效的空间组织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论文通过对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代表性高铁枢纽建设实例的分析,总结和归纳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并进行横向对比,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低碳型高铁枢纽的评判体系。论文最后对构建适宜于我国的低碳化高铁枢纽的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李学[10](2010)在《中国当下交通建筑发展研究(1997年至今)》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交通运输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大规模的交通项目在建设中。中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并且,由于社会进步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客运现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比如,交通建筑由过去容纳单一的运输工具的模式逐渐转向为融合多种交通方式的新型交通枢纽综合体。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交通建筑的设计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和趋势。首先,文章对我国当下的交通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通过对1997年以来的交通建筑实例进行大量的调研和资料整理工作,分门别类的对各种类型的交通建筑进行分析总结,撷取最为典型的工程实例对其进行逐一的展开分析,并针对此十余年间的较为重要的关于交通建筑的学术研究进行梳理。在对当下交通建筑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我国交通建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我国交通建筑的发展要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交通建筑的设计模式相应也要进行转变,指出了新形势下的交通建筑出现了新的特点。比如交通建筑和城市形态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其中牵涉到交通和土地开发的一体化;交通建筑日益朝向枢纽化、综合化的方向转变;交通建筑和商业开发的关系愈加亲密;交通建筑由等候空间模式向通过空间模式转变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等等。
二、地下铁路环境控制系统节能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下铁路环境控制系统节能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夏热冬冷区的平壤铁路客运站节能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总结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铁路客运站的实地调研 |
2.1 朝鲜建筑气候特点 |
2.1.1 朝鲜气候的一般特征 |
2.1.2 建筑气候区划 |
2.1.3 平壤气候特点 |
2.2 影响人体热感受的因素 |
2.2.1 环境因素 |
2.2.2 个体因素 |
2.2.3 人体热能量平衡 |
2.3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3.1 平壤铁路客运站的概况 |
2.4 调研方法与方案 |
2.4.1 调研方法 |
2.4.2 测试方案 |
2.5 测试数据整理与分析 |
2.5.1 数据收集简介 |
2.5.2 室外环境参数测试 |
2.5.3 室内热环境测试 |
2.5.4 功能空间布置以及流线分析 |
2.5.5 问卷调查分析 |
2.5.6 综合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3 铁路客运站站房的节能改造 |
3.1 改造的意义 |
3.2 对现有平壤站站房的物理模型建立 |
3.2.1 计算模型的简化 |
3.2.2 室内热源设定 |
3.2.3 围护结构 |
3.2.4 通风 |
3.3 对物理模型的模拟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逐月能耗量分析 |
3.3.2 各系统能耗量分析 |
3.4 计算模型的改造研究 |
3.4.1 节能改造要素 |
3.4.2 节能改造要素的选择 |
3.5 各节能要素的能耗量分析 |
3.5.1 保温与隔热 |
3.5.2 窗户优化 |
3.5.3 遮阳 |
3.6 本章小结 |
4 平壤铁路客运站改造模型的提出与节能设计 |
4.1 对平壤站功能空间布局的分析 |
4.1.1 分析方法 |
4.1.2 平壤铁路客运站现状分析 |
4.1.3 分析结果 |
4.2 平壤火车站功能空间布局改造以及优化 |
4.2.1 火车站站房功能要素 |
4.2.2 平面模型的选定 |
4.2.3 平壤站功能空间布局的改造以及优化 |
4.3 基于节能技术的改造方案的确立及其能耗量分析 |
4.3.1 根据候车室旅客行为及建筑平面布局的改造方案 |
4.3.2 能耗量分析 |
4.3.3 根据运营模式下空间利用方式的改造方案 |
4.3.4 能耗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火车站现状与存在问题 |
5.1.2 节能要素的选择与能耗分析 |
5.1.3 火车站改造方法与能耗分析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调查 |
附录B 平壤站室外天气状况(2020年8月7日~8月10日)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考虑运营期费用的地铁区间纵断面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回顾 |
1.2.1 列车节能操纵优化研究 |
1.2.2 纵断面设计优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纵断面设计影响成本分析及计算 |
2.1 地铁纵断面设计概述 |
2.1.1 纵断面要素及设计目标 |
2.1.2 受纵断面设计影响运营成本分析 |
2.2 牵引能耗计算方法 |
2.2.1 列车受力分析 |
2.2.2 列车运动学方程 |
2.2.3 列车牵引能耗计算 |
2.3 设备使用寿命计算方法 |
2.3.1 闸瓦使用寿命计算 |
2.3.2 轮轨使用寿命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考虑列车节能操纵的地铁区间纵断面设计优化 |
3.1 问题描述 |
3.2 协同优化模型 |
3.2.1 优化目标 |
3.2.2 约束条件 |
3.3 算法设计 |
3.3.1 算法框架 |
3.3.2 暴力搜索算法 |
3.3.3 伪谱法 |
3.4 案例分析 |
3.4.1 基础数据 |
3.4.2 协同优化模型与列车节能操纵模型节能效果对比 |
3.4.3 协同优化模型与仅优化纵断面模型节能效果对比 |
3.4.4 考虑双向能耗的必要性验证 |
3.4.5 采用质点模型的可行性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考虑能耗和维修成本的地铁区间纵断面设计优化 |
4.1 问题描述 |
4.2 考虑能耗和维修成本的协同优化模型 |
4.2.1 优化目标 |
4.2.2 决策变量与约束条件 |
4.2.3 地铁轮轨磨耗计算模型 |
4.3 算法设计 |
4.3.1 算法框架 |
4.3.2 轮轨磨损数据库构建方法 |
4.4 案例分析 |
4.4.1 基础数据 |
4.4.2 轮轨磨损量仿真计算结果 |
4.4.3 协同优化模型与列车节能操纵模型优化效果对比 |
4.4.4 不同目标优化模型的优化效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2.2 国内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内容与依据 |
2.1 绿色建筑概念及特点 |
2.2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发展概况 |
2.2.1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出现 |
2.2.2 高架候车式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
2.2.3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
2.3 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对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启发 |
2.3.1 整体系统性理论 |
2.3.2 协调共生性理论 |
2.3.3 动态发展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5 生态效率理论 |
2.3.6 以人为本理论 |
2.4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
2.4.1 绿色建筑设计相关法规标准的解读 |
2.4.2 《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TB/T10429-2014的解读 |
2.4.3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潜力 |
3.1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1 功能集约发展 |
3.1.2 交通一体化发展 |
3.1.3 设计理念变革 |
3.1.4 结构技术进步 |
3.1.5 人们的出行要求提高 |
3.2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立体化的空间布局 |
3.3 适应周边环境的设计潜力 |
3.4 节能设计潜力 |
3.4.1 灰空间的易塑性 |
3.4.2 中庭空间的易塑性 |
3.5 节材设计潜力 |
3.5.1 大尺度空间节材设计潜力 |
3.5.2 表达地域文化的建筑造型节材设计潜力 |
3.6 节水设计潜力 |
3.7 节地设计潜力 |
3.8 公共交通高效换乘设计潜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适应性设计原则 |
4.1.2 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
4.1.3 高效性设计原则 |
4.2 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1 适应自然环境设计 |
4.2.1.1 整合自然景观的整体空间规划 |
4.2.1.2 形成良好过渡的开放性活动空间 |
4.2.2 适应地域气候设计 |
4.2.2.1 建筑体形设计 |
4.2.2.2 复合化表皮设计 |
4.2.2.3 性能差异化空间组织 |
4.2.3 适应城市空间设计 |
4.2.3.1 轨道两侧空间的多维度缝合 |
4.2.3.2 地下连接通廊改善自然采光 |
4.2.3.3 高架连接通廊与绿化景观结合 |
4.3 可持续性设计策略 |
4.3.1 节能设计 |
4.3.1.1 高架候车厅天窗采光设计 |
4.3.1.2 出站厅及站台改善自然采光设计 |
4.3.1.3 架空空间改善外部风环境设计 |
4.3.1.4 中庭空间改善内部风环境设计 |
4.3.1.5 建筑造型一体化的遮阳设计 |
4.3.1.6 隔热缓冲空间设计 |
4.3.2 节材设计 |
4.3.2.1 客运站用材现状分析 |
4.3.2.2 建筑造型的简洁表达 |
4.3.2.3 空间界面的简洁表达 |
4.3.3 节水设计 |
4.3.3.1 客运站用水分析 |
4.3.3.2 地面广场的雨水收集利用 |
4.3.3.3 屋面系统的雨水收集利用 |
4.3.4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 |
4.3.4.1 太阳能利用设计 |
4.3.4.2 地热能利用设计 |
4.4 高效性设计策略 |
4.4.1 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设计 |
4.4.1.1 高效利用轨上空间 |
4.4.1.2 高效利用地下空间 |
4.4.1.3 绿化系统立体化设计 |
4.4.2 交通流线高效组织设计 |
4.4.2.1 外部空间强化公交优先流线设计 |
4.4.2.2 内部空间强化空间导向性设计 |
4.5 设计策略综合运用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策略应用——以白云站为例 |
5.1 白云站项目概况 |
5.2 白云站适应性设计 |
5.2.1 适应周边自然环境 |
5.2.2 适应岭南地域气候 |
5.2.3 适应城市空间 |
5.3 白云站可持续性设计 |
5.3.1 节能设计 |
5.3.2 节材设计 |
5.3.3 节水设计 |
5.4 白云站高效性设计 |
5.4.1 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
5.4.2 空间流线的高效组织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杭海城际铁路机电工程项目节能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节能管理的相关方法与举措 |
2.1 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管理方法 |
2.2 节能管理的内涵 |
2.3 节能规范及标准要点概述 |
2.4 项目节能管理阶段及措施 |
2.5 项目节能管理的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杭铁机电工程项目节能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杭铁工程项目概况 |
3.2 杭铁机电工程项目构成 |
3.3 杭铁机电工程项目节能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杭铁机电工程项目节能改进方案 |
4.1 改进目的与原则 |
4.1.1 改进目的 |
4.1.2 改进原则 |
4.2 项目供电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
4.2.1 制动能量回收节能改进研究 |
4.2.2 直线电机降耗节能改进研究 |
4.2.3 电能质量评估降耗节能改进研究 |
4.3 项目车站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
4.3.1 环控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
4.3.2 照明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
4.3.3 电梯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
4.4 项目其它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
4.4.1 采用新能源技术降耗节能改进研究 |
4.4.2 车辆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
4.4.3 能耗评价节能改进研究 |
4.4.4 能源管理系统节能改进研究 |
4.5 相关保障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杭铁机电工程项目节能管理改进方案的实施 |
5.1 改进方案各实施阶段的实施 |
5.1.1 设计阶段的实施 |
5.1.2 施工阶段的实施 |
5.1.3 运营阶段的实施 |
5.2 节能管理的效果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化问题日益严峻 |
1.1.2 我国铁路交通步入快速发展期 |
1.1.3 铁路客站与城市发展的协同效率不足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紧凑城市(Compact city) |
1.2.2 站城融合(Integration of station and city) |
1.2.3 铁路客站(Railway station) |
1.2.4 协同方式(Cooperative mode)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紧凑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站城一体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关于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框架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及相关要素分析 |
2.1 城市空间的变革发展 |
2.1.1 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 |
2.1.2 城市产业结构的布局 |
2.1.3 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 |
2.2 城市铁路客站的沿革 |
2.2.1 萌芽阶段:以功能需求为主 |
2.2.2 成长阶段:彰显多样的风格 |
2.2.3 更新阶段:体现实用的价值 |
2.2.4 成熟阶段:建立高效的协同 |
2.3 我国铁路交通的全面发展与铁路站点的更新建设 |
2.3.1 普铁网络的优化 |
2.3.2 高铁网络的普及 |
2.3.3 铁路客站的更新 |
2.4 铁路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
2.4.1 铁路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完善环节 |
2.4.2 铁路客站是城市交通网络的支撑节点 |
2.4.3 客站枢纽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助力引擎 |
2.5 持续推进站城融合与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
2.5.1 符合紧凑城市的建设需求 |
2.5.2 迎合公交都市战略的实施 |
2.5.3 贴合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及协同方式研究 |
3.1 客站的设计定位分析 |
3.1.1 客站的区域定位 |
3.1.2 客站的城市定位 |
3.1.3 客站的站域定位 |
3.2 客站的选址规划分析 |
3.2.1 客站选址的影响因素 |
3.2.2 客站的选址规划模式 |
3.2.3 客站的选址规划原则 |
3.3 客站的建设布局研究 |
3.3.1 影响客站建设布局的各类空间要素 |
3.3.2 客站的建设布局模式 |
3.3.3 客站的建设布局原则 |
3.4 多元化的站城协同方式分析 |
3.4.1 交通层面:依托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体系建设 |
3.4.2 社会层面: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 |
3.4.3 环境层面: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的整体协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设计关键要素研究 |
4.1 日益紧密的站城关系推动铁路客站变革发展 |
4.1.1 影响客站变革发展的主导要素 |
4.1.2 站城关系的强化对客站发展的影响 |
4.2 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 |
4.2.1 与城市道路系统的有效衔接 |
4.2.2 全面引入城市公交系统 |
4.2.3 与客站空间形态的良好结合 |
4.2.4 协调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 |
4.2.5 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引入 |
4.3 客站交通流线的一体化组织 |
4.3.1 客站交通流线的构成 |
4.3.2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方式 |
4.3.3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理念 |
4.4 对站内空间的集中开发与综合利用 |
4.4.1 高效、快捷的交通空间 |
4.4.2 便利、舒适的服务空间 |
4.4.3 对纵向空间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 |
4.5 融入城市环境的站外空间设计 |
4.5.1 满足城市需求的站前广场建设 |
4.5.2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原则 |
4.5.3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模式 |
4.5.4 协调城市环境的客站建筑设计 |
4.5.5 站城融合发展下的客站建筑设计策略 |
4.5.6 “强-弱”协调设计概念的引入 |
4.6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客站空间设计 |
4.6.1 高效、协调的外部空间设计 |
4.6.2 动态、灵活的内部空间设计 |
4.6.3 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铁路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研究 |
5.1 我国铁路客站的“交通节点”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1.1 我国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1.2 “交通节点”模式的实例分析 |
5.1.3 “交通节点”模式的特点分析 |
5.2 日本铁路客站的“区域中心”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2.1 日本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2.2 “区域中心”模式的实例分析 |
5.2.3 “区域中心”模式的特点分析 |
5.3 欧美铁路客站的“城市触媒”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3.1 欧美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3.2 “城市触媒”模式的实例分析 |
5.3.3 “城市触媒”模式的特点分析 |
5.4 不同客站的规划设计特点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
5.5 不同的客站发展经验所带来的启示 |
5.5.1 构建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并良好衔接客站枢纽 |
5.5.2 强调客站功能的综合开发及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
5.5.3 注重对客站空间立体化、集约化、高效化的开发与使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 |
6.1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理念 |
6.1.1 可持续理念 |
6.1.2 协同理念 |
6.1.3 以人为本理念 |
6.2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原则 |
6.2.1 以协调城市环境为基础 |
6.2.2 以助力城市发展为目标 |
6.2.3 以满足民众需求为保障 |
6.3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构想 |
6.3.1 前期策划:基于城市需求引导客站设计定位 |
6.3.2 初期方案:依托设计草案体现站城协同关系 |
6.3.3 设计优化:推动客站各功能要素协调、整合 |
6.3.4 工程建设:降低对城市环境、民众生活的影响 |
6.3.5 运营管理与使用后评价:多方合作保障客站平稳运作 |
6.3.6 改造与更新:立足时代发展确保站城动态协同 |
6.4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功能结构关系 |
6.4.1 交通功能的强化与完善 |
6.4.2 客站空间的立体开发与综合利用 |
6.4.3 客站内外空间的开放式设计 |
6.4.4 城市功能的引入与整合 |
6.4.5 打造与生活接轨、与时代同步的客站空间环境 |
6.5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发展方向 |
6.5.1 城市中心的既有铁路客站 |
6.5.2 城市周边的新建高铁客站 |
6.5.3 串联城区的城际铁路客站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8)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 |
1 隧道工程建设成就与展望(山东大学李术才老师提供初稿) |
1.1建设历程 |
1.2 建设现状 |
1.3 技术发展与创新 |
1.3.1 勘测与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
1.3.2 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 |
1.3.3 隧道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进步 |
1.3.4 隧道工程结构新材料与运营管理的进步 |
1.4 展望 |
(1)隧道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
(2)隧道精细化勘测与地质预报 |
(3)岩溶隧道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
(4)水下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
(5)复杂及深部地层大型掘进机施工关键技术 |
(6)岩爆与大变形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
2 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 |
2.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提供初稿) |
2.1.1 设计理论 |
2.1.1.1 古典压力理论 |
2.1.1.2 弹塑性力学理论 |
2.1.1.3 新奥法理论 |
2.1.1.4能量支护理论 |
2.1.1.5 其他理论 |
2.1.2 设计模型 |
2.1.2.1 荷载-结构模型 |
2.1.2.2 地层-结构模型 |
(1)解析法 |
(2)数值法 |
2.1.3 设计方法 |
2.1.3.1 工程类比法 |
2.1.3.2 信息反馈法 |
2.1.3.3综合设计法 |
2.1.4 设计参数 |
2.1.5 小结 |
2.2 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
2.2.1 盾构隧道管片选定及设计 |
2.2.1.1 管片类型、接头方式的选择 |
2.2.1.2 管片结构设计 |
2.2.1.3 管片防水设计 |
2.2.2盾构的构造、设计与选型 |
2.2.2.1盾构主体设计 |
2.2.2.2 盾构刀盘刀具的设计 |
2.2.2.3 盾构其他部分的构造与设计 |
2.2.2.4 盾构选型 |
2.2.3 开挖面稳定 |
2.2.4 盾构掘进控制设计 |
2.2.4.1 盾构掘进参数控制 |
2.2.4.2 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
2.2.5 小结 |
2.3 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
2.3.1 沉管管段设计 |
2.3.2 防水与接头设计 |
2.3.3抗震设计 |
2.3.4 防灾研究 |
2.4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
2.4.1 明挖隧道基坑设计的主要内容 |
2.4.2 设计理论———土压力理论 |
2.4.3 设计模型 |
2.4.4 设计方法 |
2.4.4.1 围护结构设计方法 |
2.4.4.2 内支撑体系设计方法 |
2.4.4.3 基坑稳定性设计方法 |
2.4.4.4 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方法 |
2.4.5 其他 |
2.5 抗减震设计(西南交通大学何川、耿萍、张景、晏启祥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隧道震害 |
(1)隧道震害的类型 |
(2)隧道震害原因 |
(3)隧道震害影响因素 |
2.5.2 抗震计算方法 |
2.5.2.1 静力法 |
2.5.2.2 反应位移法 |
2.5.2.3 时程分析法 |
2.5.3 抗减震构造措施 |
2.5.3.1 抗震构造措施 |
2.5.3.2 减震构造措施 |
2.5.4 小结 |
3 隧道施工技术 |
3.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杨其新老师提供初稿) |
3.1.1 钻爆法施工的发展与现状 |
3.1.2隧道钻爆开挖技术 |
3.1.3 隧道支护技术 |
3.1.4 监控量测 |
3.1.5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
3.1.6 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控技术 |
3.1.7 小结 |
3.2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
3.2.1 盾构始发、到达技术 |
(1)盾构始发技术 |
(2)盾构到达技术 |
(3)端头加固 |
3.2.2盾构掘进技术 |
(1)开挖面稳定控制 |
(2)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
(3)刀具磨损检测 |
3.2.3 管片拼装技术 |
3.2.5 壁后注浆技术 |
3.2.5带压进仓技术 |
3.2.6 地中对接技术 |
3.2.7 特殊地层条件施工技术 |
3.2.8 盾构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刀具磨损问题 |
(2)管片上浮问题 |
(3)高水压、长距离、大直径盾构隧道问题 |
3.2.9 盾构施工新技术展望 |
3.3 TBM隧道修建技术(北京交通大学谭忠盛老师提供初稿) |
3.3.1 概述 |
3.3.2 TBM的工程应用 |
3.3.3 TBM制造技术 |
3.3.3.1 TBM刀盘刀具研制 |
3.3.3.2 大坡度煤矿斜井TBM研制 |
3.3.3.3 大直径多功能TBM研制 |
3.3.3.4 小型TBM研制技术 |
3.3.3.5 TBM再制造技术 |
3.3.4 TBM隧道地质勘察技术 |
3.3.5 TBM施工选型技术 |
3.3.6 TBM洞内组装及拆卸技术 |
3.3.7 TBM掘进技术 |
3.3.7.1 敞开式TBM掘进 |
(1)刀盘刀具设置技术 |
(2)不良地质段TBM施工技术 |
3.3.7.2 护盾式TBM掘进技术[373-379] |
(1)护盾TBM卡机脱困技术 |
(2)护盾TBM预防卡机技术 |
3.3.8 TBM长距离出渣运输技术 |
3.3.9 TBM施工测量技术 |
3.3.10 TBM支护技术[385-387] |
(1)衬砌与TBM掘进同步技术 |
(2)复合衬砌施工技术 |
(3)管片拼装技术 |
3.3.11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88-390] |
3.3.12 TBM新技术展望[337,388-391] |
3.4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地基处理 |
3.4.2 管节制作 |
3.4.3 管节沉放对接 |
3.5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
3.5.1 施工原则 |
3.5.2 围护结构施工技术 |
3.5.2.1 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
3.5.2.2 锚索支护施工技术 |
3.5.2.3 灌注桩施工技术 |
3.5.2.4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
3.5.2.5 钢板桩施工技术 |
3.5.2.6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
3.5.2.7 双排桩施工技术 |
3.5.2.8 微型钢管桩施工技术 |
3.5.2.9 SMW施工技术 |
3.5.2.10 旋喷桩施工技术 |
3.5.3 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
3.5.3.1 内支撑施工技术 |
3.5.3.2 锚索(杆)施工技术 |
4 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 |
4.1 运营环境 |
4.1.1 运营通风(长安大学王亚琼、王永东老师,兰州交通大学孙三祥老师提供初稿) |
4.1.1.1 隧道通风污染物浓度标准研究 |
4.1.1.2 横向通风研究 |
4.1.1.3 纵向通风研究 |
4.1.1.4 互补式纵向通风研究 |
4.1.1.5 特殊隧道工程通风研究 |
(1)高海拔公路隧道 |
(2)沙漠隧道 |
(3)曲线隧道 |
(4)城市隧道 |
4.1.1.6 通风控制模式研究 |
4.1.1.7隧道通风数值模拟 |
4.1.1.8 隧道通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4.1.1.9 隧道通风现场测试分析 |
4.1.1.10 通风理论及软件设计研究 |
4.1.2 隧道运营照明(西南交通大学郭春老师、长安大学王亚琼老师提供初稿) |
4.1.2.1 隧道照明光源研究 |
4.1.2.2 隧道照明适用性研究 |
4.1.2.3 隧道照明节能与安全研究 |
4.1.2.4 隧道照明控制模式研究 |
4.1.2.5 照明仿真计算及测试 |
4.1.3 隧道运营环境研究展望 |
4.2 防灾救灾(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长安大学王永东老师,中南大学易亮老师提供初稿) |
4.2.1 隧道火灾 |
4.2.1.1 隧道火灾发展规律研究 |
4.2.1.2 隧道火灾救援与人员逃生 |
4.2.1.3 隧道衬砌结构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
4.2.1.4 隧道路面材料阻燃技术 |
4.2.2 隧道防爆 |
4.2.2.1 隧道内爆炸 |
4.2.2.2 隧道外爆炸 |
4.2.3 隧道防水 |
4.2.3.1隧道水灾害机理研究 |
4.2.3.2 隧道水灾防治研究 |
(1)水灾害预报探测技术 |
(2)突水灾害的治理技术 |
4.2.4 隧道防冻 |
4.2.4.1 冻胀机理分析和冻胀力研究 |
4.2.4.2 寒冷地区隧道温度场 |
4.2.4.3 隧道冻害防治研究 |
4.3 病害(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隧道病害的种类 |
4.3.2 隧道病害的分级 |
4.4 维护与加固(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
4.4.1 衬砌加固 |
4.4.2 套拱加固 |
4.4.3 注浆加固 |
4.4.4 换拱加固 |
4.4.5 裂缝治理 |
4.4.6 渗漏水治理 |
5 结语 |
(9)基于绿色交通构建低碳枢纽 ——高铁枢纽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限定与阐释 |
1.2.1 绿色交通体系(Green Transportation Hierarchy) |
1.2.2 高铁枢纽(High Speed Rail Station)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1.4 论文的创新与研究框架 |
1.4.1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绿色交通的发展和低碳型高铁枢纽概念的引入 |
2.1 交通组织理念的变革和绿色交通的利用 |
2.1.1 交通组织理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2.1.2 绿色交通协调城市发展 |
2.1.3 绿色交通的利用 |
2.2 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历程 |
2.2.1 设计理念从技术走向生态 |
2.2.2 外部空间从对立走向共生 |
2.2.3 建筑形态从功能走向低碳 |
2.2.4 布局模式从复杂走向清晰 |
2.2.5 内部空间从巨型走向低耗 |
2.2.6 公共建筑空间形态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
2.3 高铁枢纽的建设现状及组织模式 |
2.3.1 高铁枢纽的建设现状及基本特征 |
2.3.2 高速铁路建设的一般原则 |
2.3.3 高铁枢纽的基本组织模式 |
2.4 低碳型高铁枢纽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 |
2.4.1 高铁枢纽的低碳内涵 |
2.4.2 高铁枢纽的低碳属性 |
2.5 建设低碳型高铁枢纽的必要性分析 |
2.5.1 是构建绿色交通的要求 |
2.5.2 是社会思潮变革的必然结果 |
2.5.3 对枢纽的高能耗特性的回应 |
2.5.4 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2.6 低碳型高铁枢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2.6.1 优化城市内部交通系统 |
2.6.2 与城市发展协调、共生 |
2.6.3 引导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的形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环境观引导规划布局与交通组织 |
3.1 系统环境观的内涵与组成 |
3.1.1 系统环境观的内涵 |
3.1.2 系统环境观的基本原则 |
3.1.3 低碳型高铁枢纽的规划设计应以系统环境观为导向 |
3.2 系统性的环保理念引导场址选择 |
3.2.1 适宜环境场址的影响因素 |
3.2.2 场址的选择影响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
3.3 系统性环保理念下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
3.3.1 高效的交通换乘系统 |
3.3.2 精明增长指导土地利用 |
3.3.3 改善周边城市环境 |
3.3.4 场址具有弹性和适应性 |
3.3.5 评价体系的介入和环境影响模型的运用 |
3.4 系统性的节能理念引导交通组织 |
3.4.1 交通规划理念的变革 |
3.4.2 影响交通组织模式的城市环境因素 |
3.4.3 系统性节能理念引导下枢纽交通的组织模式 |
3.4.4 系统性节能理念引导下交通组织原则 |
3.5 系统环境观引导规划布局 |
3.5.1 高铁枢纽的功能组成要素 |
3.5.2 影响规划布局的环境要素 |
3.5.3 环境要素指导规划布局模式的选择 |
3.5.4 应对环境导向的规划布局原则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与城市协调、共生的外部空间 |
4.1 协调、共生是低碳型高铁枢纽外部空间的核心要素 |
4.1.1 外部空间形态产生变革的影响因素 |
4.1.2 低碳型高铁枢纽外部空间的组成要素 |
4.2 协调、共生理念下的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
4.2.1 强调与城市空间的融合 |
4.2.2 强调空间发展的紧凑性 |
4.2.3 多样性提升高铁枢纽的使用率 |
4.2.4 开放性空间与城市发展共生 |
4.2.5 立体化绿化景观系统的构建 |
4.3 与城市协调、共生的外部空间构建原则 |
4.3.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运用 |
4.3.2 从城市的整体形态出发 |
4.3.3 延续城市外部空间发展趋势 |
4.3.4 城市景观的控制核心 |
4.3.5 空间尺度与城市空间协调 |
4.4 与城市环境协调的建筑形态创造 |
4.4.1 城市环境及时代背景影响建筑形态的生成 |
4.4.2 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建筑形态典型特征 |
4.5 协调、共生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策略 |
4.5.1 协调城市空间的无序性 |
4.5.2 新结构、新技术的运用 |
4.5.3 旧车站的改造和更新 |
4.5.4 地域性要素的引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效、低耗的内部功能空间 |
5.1 内部空间组织走向高效、低耗 |
5.1.1 高效、低耗是绿色交通理念的核心思想 |
5.1.2 高效、低耗的内部空间的主体构成要素 |
5.2 影响内部空间形态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
5.2.1 社会背景及思想的变革 |
5.2.2 功能发展推动空间形态的发展 |
5.2.3 细节设计辅助高效、低耗空间的组织 |
5.2.4 材料和技术的进步 |
5.3 高效、低耗的内部空间的组成要素 |
5.3.1 强调高效的交通空间 |
5.3.2 人性化布置的商业空间 |
5.3.3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
5.3.4 强调自然元素的引入 |
5.4 高效原则下旅客流线的组织 |
5.4.1 交通流线的组成 |
5.4.2 立体化的交通流线组织 |
5.4.3 交通流线组织原则 |
5.5 低耗原则下内部功能布局模式 |
5.5.1 集约化的功能综合体模式 |
5.5.2 立体化的交通综合体模式 |
5.6 低耗指导下的内部功能布局原则 |
5.6.1 提高内部空间的可达性 |
5.6.2 强调立体化的内部交通网络和功能组织 |
5.6.3 降低高铁枢纽的有害排放 |
5.6.4 行为分析及模型引入 |
5.7 高效、低耗影响下的内部空间形态的塑造 |
5.7.1 对城市日益开放 |
5.7.2 功能的复合性和协调性 |
5.7.3 空间的可视性 |
5.7.4 空间形态的灵活性 |
5.7.5 创新型结构的表达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高铁枢纽的发展模式及差异性分析 |
6.1 以中国为代表的“副中心”模式及特点分析 |
6.1.1 我国绿色交通构建现状 |
6.1.2 “副中心”模式的实例分析 |
6.1.3 “副中心”模式的规划及设计特点 |
6.2 以日本为代表的“核心型”模式 |
6.2.1 日本绿色交通构建现状 |
6.2.2 “核心型”模式的实例分析 |
6.2.3 “核心型”模式的规划及设计特点 |
6.3 以欧美为代表的“更新型”模式 |
6.3.1 欧美绿色交通构建现状 |
6.3.2 “更新型”模式的实例分析 |
6.3.3 “更新型”模式的规划及设计特点 |
6.4 不同发展模式下规划及设计的差异性分析 |
6.5 高铁枢纽差异性影响下我国的发展策略思考 |
6.5.1 促进各部门的良好配合 |
6.5.2 完善城市的快速公交系统 |
6.5.3 加强周边的物业开发强度 |
6.5.4 加大立体开发的强度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碳型高铁枢纽评价体系及规划原则 |
7.1 低碳型高铁枢纽与传统客运枢纽的差异性 |
7.2 绿色要素全程引导低碳型高铁枢纽的规划设计 |
7.2.1 可行性研究:注重经济性和生态性的良性平衡 |
7.2.2 初步方案:强调功能需求和实际条件的动态平衡 |
7.2.3 设计阶段:注重综合要素之间的协调共生 |
7.2.4 建设阶段:寻求建设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
7.2.5 使用及后评价阶段:依靠多部门的协调配合 |
7.3 低碳型高铁枢纽的评判体系的构建 |
7.4 低碳型高铁枢纽的规划设计原则 |
7.4.1 以集约的土地利用为基础 |
7.4.2 以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
7.4.3 以整体设计的运用为手段 |
7.4.4 以先进的生态技术为支撑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中国当下交通建筑发展研究(1997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一)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中国当下交通建筑发展综述 |
一、空港航站楼和铁路旅客站 |
(一) 客运量统计及其发展 |
1、空港航站楼 |
1)客运量统计 |
2)空港航站楼的发展 |
2、铁路旅客站 |
1)客运量统计 |
2)铁路的大发展 |
(二) 工程实例 |
1、空港航站楼 |
2、铁路旅客站 |
二、公路客运站和港口客运站 |
(一) 客运量统计及其发展 |
1、公路客运站 |
1)客运量统计 |
2)公路的发展状况 |
2、港口客运站 |
1)客运量 |
2)水路建设 |
(二) 工程实例 |
1、公路客运站 |
2、港口客运站 |
三、高速公路服务区 |
(一) 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
(二) 工程实例 |
四、地铁站与轻轨站 |
(一) 地铁与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
(二) 工程实例 |
五、城市公交换乘站 |
(一) 城市公交换乘站发展概况 |
(二) 工程实例 |
六、学术研究与学术活动 |
第三章 中国交通建筑展望 |
一、面向未来中国城市发展需要的新型交通建筑形态 |
(一) 交通建筑与城市 |
(二) 中国当下的城市发展 |
(三)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紧缩型城市 |
(四) 基于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紧缩型城市的交通建筑形态 |
二、基于紧缩型城市的交通建筑布点 |
(一) 交通建筑布点的网络化原则 |
1、城市群的交通布点 |
2、城市内部交通布点 |
(二) 交通建筑布点的可达性原则 |
(三) 交通建筑布点和产业化布局相适应的原则 |
(四) 交通建筑布点的土地开发与公共交通发展一体化的原则 |
1、城市规划的结合 |
2、日本采用城市土地开发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相互整合 |
(五) 各类交通建筑布点 |
1、铁路与城市的关系 |
2、机场分工协作和选址 |
3、港口建设及各交通方式联运 |
4、各交通方式衔接 |
5、地铁、轻轨站的布点 |
6、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布点 |
三、建筑综合体和新型交通建筑类型 |
(一) 建筑综合体-----交通建筑和城市的一体化设计的必然 |
1、交通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原则 |
2、交通建筑综合体的特征 |
3、建筑实例 |
(二) 交通枢纽 |
1、交通枢纽的分类 |
2、枢纽性交通建筑的布置原则 |
3、交通枢纽的交通衔接 |
4、交通枢纽和商业的衔接 |
5、交通枢纽和停车场 |
6、交通枢纽实例 |
(三) 各种交通手段的衔接和换乘—零换乘 |
1、“零换乘”的概念 |
2、换乘模式 |
3、换乘枢纽站的分类 |
4、换乘站的换乘客流量和组织形式 |
5、换乘时间和换乘距离 |
四、改扩建余地和设计灵活性 |
(一) 导致改扩建的因素 |
1、经济迅猛发展引发客流量的剧增 |
2、交通建筑内商业模式的更新 |
3、工艺流程的变更 |
4、经营管理的转变 |
5、交通体系统的升级 |
6、与城市的交互作用的加强 |
(二) 改扩建余地和设计灵活性 |
1、改扩建的优点 |
2、整体性的原则 |
3、谨慎规划、小心实施 |
4、灵活的设计策略 |
5、改扩建的方式 |
6、可生长的体系 |
7、改扩建期的营运问题 |
8、城市文脉 |
9、设计的灵活性 |
五、“等候空间”向“通过空间”的模式转型 |
(一) “等候空间”向“通过空间”的模式转变是我国交通建筑发展的趋势 |
1、欧洲交通建筑等候模式转变的历程 |
2、我国交通建筑等候模式 |
3、是交通组织方式的转变,更是生活方式的转变 |
(二) 影响“等候空间”向“通过空间”的模式转变的因素 |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2、交通的流动效率的提高 |
3、旅行时间 |
4、交通建筑功能角色的转变 |
5、管理方式的转变 |
6、出行旅客结构和出行特点 |
六、春节、黄金周等客流量骤变期间-----交通建筑发展无可逃避的难点 |
(一) 平时和非平时客流量的巨大反差 |
(二) 严重制约交通建筑的发展 |
(三) 应对春运的一种新的设想 |
1、应对举措 |
2、新的设想------“编外”的候车空间 |
七、节能、环保、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
(一) 节地-------高密度的开发模式 |
1、交通和土地开发一体化 |
2、向高层发展 |
3、向地下发展 |
(二) 节约能源 |
1、被动式节能------优先选择的策略 |
2、体型系数 |
3、空间温度分区 |
4、窗墙比 |
5、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 |
6、自然通风 |
7、自然采光 |
8、玻璃的选择 |
9、遮阳 |
10、通风塔的设置 |
11、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 |
(三) 节水 |
1、中水利用 |
2、雨水利用 |
(四) 节材 |
八、交通建筑经营管理模式 |
(一) 传统模式 |
1、客运亏损 |
2、“以站扶商”、“以商养站” |
(二) 交通运输民营和交通建筑民营 |
(三) 交通、土地开发一体化的商业模式 |
1、日本的模式 |
2、香港的模式 |
(四) 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一、 全文概述 |
(一) 1997 年至今中国交通建筑发展的特点 |
1、建筑、城市的空间一体化 |
2、交通建筑呈现综合性、枢纽性 |
3、交通建筑的内部空间组织 |
4、交通建筑的大空间特性 |
5、建筑造型的个性、多样化 |
6、生态化 |
(二) 学术研究成果的丰富与匮乏 |
1、学术研究的成果丰富 |
2、基于交通建筑总体的研究较少 |
二、基本结论 |
三、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我国空港航站楼统计表 |
附表二 火车六次提速表 |
附表三 我国城市地铁建设情况表 |
四、地下铁路环境控制系统节能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夏热冬冷区的平壤铁路客运站节能改造研究[D]. PAK CHOL.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考虑运营期费用的地铁区间纵断面设计优化研究[D]. 樊葱.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何楚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杭海城际铁路机电工程项目节能管理改进研究[D]. 刘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D]. 靳聪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7]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8]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5)
- [9]基于绿色交通构建低碳枢纽 ——高铁枢纽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罗湘蓉. 天津大学, 2011(05)
- [10]中国当下交通建筑发展研究(1997年至今)[D]. 李学. 中国美术学院,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