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恩·布斯与西方文学批评的修辞视角

韦恩·布斯与西方文学批评的修辞视角

论文摘要

作为当代西方著名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韦恩·布斯是一位在修辞和文学理论领域都卓有建树的“两栖学者”。布斯的修辞理论深刻地影响着其文学批评实践和理论。在他的学术观点中,西方文学和修辞思想传统上难解难分的关系尤其是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对修辞的回归同时得到了突出的体现。然而,这一对我们全面了解布斯必不可少的视角却几乎为国内研究西方文论的学者所忽略。长期以来,我国学者仅将他视为在叙事理论方面曾经有所建树的文学批评家,完全忽略了他不可割裂的双重身份,以及这一身份对理解其文学理论的至关重要性。为了将一位完整的布斯介绍给国内学术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修辞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包括小说叙事理论),同时也为了使我们意识到西方文学思想和修辞思想源远流长的复杂关系,本文拟从西方修辞(rhetoric)的角度,对其人其作及其理论实践的智力语境进行一番再审视和再解读。“Rhetoric”和“修辞”是一对“错位对应词”。在中西语境中,修辞的含义迥然不同。西方修辞的理论研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西方智力史上曾长期被接受为文学批评理论的出发点和框架。西方修辞强调话语效果,坚持修辞者与受众的互动是话语生成的唯一途径。修辞理论和话语理论几乎呈“同延”或“重合”关系。因此,侧重于文学产生的社会效果的研究,必须借重于修辞的视角。在当代西方,布斯是将修辞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实践及其理论建构的成功典范。从《小说修辞》的“内在批评”到《小说伦理》的“外在批评”,布斯对于修辞的关注是一以贯之的。布斯的文学批评理论有其历史局限性和诸多不足之处,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其一定程度上所代表的西方文学批评的修辞化传统。这一传统的历史渊源亦体现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雅克德里达、保罗·德曼、罗兰·巴特乃至特里·伊格尔顿等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大师均在修辞方面造诣极深。他们也都无一例外地将目光投向修辞的视角。可以说,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正在进行一场波澜壮阔的“修辞转向”(rhetorical turn)。以布斯的个案研究为一个“话点”和写作平台,并由此映射到西方文学批评的修辞化传统及其当代的最新理论成果,从而促使国内文论界、比较文学界正视、重视、审视这一重大的“修辞转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一、选题的理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内布斯修辞理论和小说理论研究概述
  • 三、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修辞、语言、话语、学术与文学批评
  • 第一节 西方修辞的起源
  • 第二节 西方修辞的定义
  • 第三节 西方修辞的概念化历程概述
  • 第四节 修辞的本质属性及其范围
  • 第五节 “说服”与“认同”—西方修辞的两大理论分野
  • 第六节 西方古典与当代修辞理论对“受众”的不同界定
  • 第七节 中西修辞观念之不同
  • 第八节 语言、话语、学术、文学批评与修辞
  • 一、语言的定义及语言观
  • 二、话语的定义及其修辞本质
  • 三、学术与修辞
  • 四、修辞与文学批评
  • 五、修辞与阐释
  • 六、中国文学批评的修辞视角概述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韦恩·布斯—在修辞与文学批评领域卓有建树的两栖学者
  • 第一节 布斯的生平
  • 第二节 布斯的学术身份
  • 一、英语教师与修辞学家
  • 二、布斯与“芝加哥学派”
  • 第三节 布斯—当代西方著名修辞学家
  • 一、布斯对亚里士多德修辞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 二、对表现修辞的重新解读
  • 三、修辞与现实
  • 四、三个现实世界的划分
  • 第四节 布斯的修辞思想基础
  • 一、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的修辞
  • 二、修辞的危机
  • 三、布斯对现代主义教条的严厉批判
  • 四、“同意修辞”—布斯修辞思想的核心
  • 五、“自我是自我集之场”
  • 六、修辞的目的
  • 七、“好修辞”与“坏修辞”的界定
  • 八、同意修辞“根据”(Warrants)
  • 九、伦理修辞与乌托邦式的“修辞之邦”
  • 第五节 反喻修辞理论
  • 第六节 布斯与文学批评的多元视角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修辞与叙事—《小说修辞》的再解读
  • 第一节 《小说修辞》的理论基源
  • 第二节 《小说修辞》的修辞
  • 一、论辩语境
  • 二、受众的构筑
  • 三、对现代主义小说观和新批评的批判
  • 第三节 修辞与诗学
  • 第四节 《小说修辞》之后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韦恩·布斯—当代西方伦理批评旗手
  • 第一节 重新定位伦理批评
  • 第二节 “互导”概念的提出
  • 第三节 当代西方美学与伦理批评之争
  • 一、引发论辩的背景
  • 二、论辩双方的主要观点及其论辩策略
  • 第五章 布斯的启示与西方文学批评的修辞化传统
  • 第一节 西方文学批评与修辞的传统渊源—历史与回顾
  • 第二节 肯尼斯·伯克—当代西方修辞与文学批评理论的集大成者
  • 一、伯克论修辞与文学形式
  • 第三节 当代文学批评回归修辞批评的趋向
  • 一、修辞与解构主义
  • 二、特里·伊格尔顿论修辞与文学批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Stay hungry.Stay foolish”,怎么译?[J]. 东方翻译 2015(03)
    • [2].乔布斯的“奶牛”[J]. 淮海文汇 2011(03)
    • [3].乔布斯生命中的“圣人”[J]. 青年教师 2012(03)
    • [4].韦恩·布斯:文学共导中的人性[J]. 书城 2018(12)
    • [5].乔布斯的另一面[J]. 法人 2019(07)
    • [6].别让“模式创新”冲昏了头[J]. 中外管理 2016(12)
    • [7].史蒂夫·乔布斯深谙开会之道 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J]. 商学院 2015(08)
    • [8].乔布斯的青春去哪了[J]. 杂文选刊 2020(04)
    • [9].追问“乔布斯之问”:教育本应为何[J]. 教育家 2020(13)
    • [10].正在创造乔布斯家族的劳伦娜·乔布斯[J]. 家族企业 2020(05)
    • [11].她这样的女性,即便没有嫁给乔布斯,也会过得很精彩[J]. 意林 2020(09)
    • [12].弥补乔布斯缺陷的女人[J]. 清风 2020(17)
    • [13].只招“笨”员工的乔布斯[J]. 课堂内外(作文独唱团) 2020(10)
    • [14].重读《乔布斯传》[J]. 新民周刊 2019(13)
    • [15].以改变之名——向乔布斯致敬[J]. 电脑迷 2011(21)
    • [16].“乔布斯”是“培养”出来的吗?[J]. 基础教育论坛 2012(08)
    • [17].写在乔布斯走后[J]. 电脑爱好者 2011(21)
    • [18].当Phone不再重要[J]. 电脑迷 2012(19)
    • [19].乔布斯的伟大和失败[J]. 基础教育论坛 2013(Z2)
    • [20].“制造”与“智造”[J]. 教育视界 2017(16)
    • [21].乔布斯之死……[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 2011(11)
    • [22].乔布斯的“复仇”[J]. 现代计算机(普及版) 2008(08)
    • [23].众人皆知的乔布斯[J]. 现代计算机 2010(09)
    • [24].乔布斯的伟大和失败——读《乔布斯传》[J].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 2013(14)
    • [25].乔布斯的妻子看品位,就看他的另一半[J]. 意林 2016(24)
    • [26].乔布斯的养父母[J]. 杂文选刊 2017(02)
    • [27].汪滔:他是“中国最像乔布斯的人”[J]. 东西南北 2017(07)
    • [28].一材多裁 有效使用素材[J]. 中学语文 2017(18)
    • [29].五十一个强光点[J]. 天涯 2017(04)
    • [30].苹果味鸡汤:乔布斯十句经典名言[J]. 东方文化周刊 2017(13)

    标签:;  ;  ;  ;  

    韦恩·布斯与西方文学批评的修辞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