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文化与族群关系 ——爱新舍里镇的生态人类学考察

资源、环境、文化与族群关系 ——爱新舍里镇的生态人类学考察

论文摘要

本项研究基于作者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和文献资料的爬梳,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学科环境与社会方向的视野内,从民族社会学和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对爱新舍里镇锡伯族和汉族的族群关系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阐述了本文主要的研究主题、方法、选点依据及田野调查点概况。第二部分简述了解放前乌珠和依拉齐牛录锡伯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族群文化的变迁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同时,它也是新疆锡伯族“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角色模式和“重农轻商”传统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第三部分将近百年来汉族移民定居爱新舍里镇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概述了第二代汉族和第三代汉族的移民性土地开发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重点论述了“河南街”亚文化的特点和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第四部分通过文化或行为的涵化、社会结构的涵化、族际通婚这3个变量较为详尽的反映了爱新舍里镇锡汉族群关系从“互为边缘”到“多维互动”的实际状况。第五部分从“小生态环境”的固化、技术的进步和土地承载力的差异三方面深入探讨了爱新舍里镇锡汉族群关系变迁的生态人类学因素。结论可简要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是族群文化模塑和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是爱新舍里镇锡汉族群关系在从“互为边缘”走向“多维互动”。三是从生态人类学角度来看,“小生态环境”的固化、技术的进步以及土地承载力的差异是爱新舍里镇锡汉族群关系发生变迁的重要因素。本项研究不仅是边疆地区族群与环境关系的一个认识构建,同时也是生态人类学领域对新疆族群关系研究的初步探索。在调查点爱新舍里镇,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在锡汉族群关系中具备了边界线的认识功能,具有“区隔”的作用。因此,在研究族群关系时,不能忽略生态环境、资源与资源利用等对于族群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复杂影响,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它们对于特定小型社会族群关系的影响同样是多维度和重要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导论
  • 1.1 研究的主题、方法和选点依据
  • 1.2 调查点概况
  • 2. 解放前乌珠和依拉齐牛录锡伯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
  • 2.1 察地与察布查尔大渠
  • 2.2 山地与翁巴西制
  • 2.3 苇湖
  • 2.4 小结
  • 3. 汉人移民族群的形成与亚文化
  • 3.1 汉族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
  • 3.2 汉族第二代移民的定居与河南街亚文化
  • 3.3 棉花、包地与汉族第三代移民的涌入
  • 3.4 小结
  • 4. 锡汉族群关系:从“互为边缘”到“多维互动”
  • 4.1 文化或行为的涵化
  • 4.2 社会结构的涵化
  • 4.3 族际通婚
  • 4.4 小结
  • 5. 锡汉族群关系变迁的生态人类学分析
  • 5.1 “小生态环境”与锡汉族群关系
  • 5.2 技术进步与锡汉族群关系
  • 5.3 人口、土地承载力与锡汉族群关系
  • 6.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资源、环境、文化与族群关系 ——爱新舍里镇的生态人类学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