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马克思主义亦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具体实践中被证明了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到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再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并与中国实际、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诞生了一系列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但是理论的东西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认识,并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发挥理论为大众服务的作用,其真正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出来。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大众化、通俗化和普及化,成为最大多数人的一种信仰和普遍掌握,才能体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和价值力度,为当前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服务。要想在现有的国情、世情和党情的环境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我国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机制还不完善,传播渠道和大众化的重视程度还有待于着力提高,一些理论专业人才和保障性的建设资金还不完备等等,这些诸多因素都会成为推进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以当前选题的背景,介绍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理论意义,总结国内对大众化的路径研究的概况,从而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式和可能创新点。第二部分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的概念和涵义,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各个概念、联系、内涵以及“三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路径研究。第三部分从早期经验对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为出发点,分别从三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概况和特点,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路径与革命实践,总结出早期经验对当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意义。第四部分通过对以上的论述,提出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新探索,即运用当代大众传播学的“5W”模式,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分别从传播因素的五个方面去完善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路径。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束语,对全文进行了最后理论总结。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召开,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的历史任务,理论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便随之不断深入,利用当代大众传播学的实践模式和科学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备和传播理论为平台,结合大众传播学中提出的传播活动“5W”模式,可以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本文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和环境下,通过对本课题概念和涵义的分析,并对以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再结合早期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经验和启示等等,探索出一种比较可行的发展路径,这对于提高当前人们思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2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的基本概念和涵义
  • 2.1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概念
  • 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区别
  • 2.3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基本内涵
  • 2.4 “三化”视域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路径
  • 3 早期经验对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 3.1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概况及特点
  • 3.2 毛泽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与实践探索
  • 3.3 早期理论传播的经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意义
  • 4 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新探索
  • 4.1 完善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
  • 4.1.1 传播主体应具有坚定性、使命性
  • 4.1.2 传播内容的政治性、通俗性、现实性
  • 4.1.3 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广泛性、渗透性
  • 4.1.4 着力提高传播对象--受众者的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
  • 4.1.5 传播效果要具有实效性、长期性、创新性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1(01)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现实与限度[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0(02)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新向度[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0(02)
    • [4].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5(03)
    • [5].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的文化传承[J]. 教育革新 2017(12)
    • [6].邓小平南巡讲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迪[J]. 科技风 2019(35)
    • [7].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结合性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34)
    • [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流媒体担当[J]. 新闻战线 2019(23)
    • [9].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充分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J]. 中共党史研究 2019(10)
    • [10].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首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峰论坛”综述[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1].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23)
    •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前提和核心[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
    • [13].客观规律与历史性:马克思主义科学概念的两重意蕴[J]. 科学社会主义 2019(06)
    • [14].分析马克思主义:方法与旨趣——大卫·利奥波德教授访谈录[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9(06)
    • [1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起始阶段的思想过程和文本特征——《马藏》第一部第一至五卷论要[J]. 教学与研究 2019(11)
    • [1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鲜明特征[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6)
    • [17].旅俄华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的新思考[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10)
    • [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 [19].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社会保障评论 2019(04)
    • [20].幸福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及实践向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 社科纵横 2019(12)
    • [21].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学术期刊主编高层论坛综述[J]. 社会主义研究 2019(06)
    • [22].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向度[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3].出场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转型的新视角[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11)
    • [24].加强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之基[J]. 四川党的建设 2019(23)
    • [25].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编委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03)
    • [2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征[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S1)
    • [27].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S1)
    • [28].马克思主义占领人类精神制高点的理论思考[J]. 长白学刊 2020(01)

    标签:;  ;  ;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