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古代史
作者: 金霞
导师: 黎虎
关键词: 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政治功能
文献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祥瑞灾异作为一种传统的政治理论与政治文化,较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社会,其主要政治功能在于为君主专制统治的合法性与权威性服务。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祥瑞灾异理论建构和普遍应用的阶段,祥瑞灾异对这一时期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有:第一,通过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有关文献的爬梳和整理,缕清祥瑞灾异思想的渊源、理论完善和升华的过程,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祥瑞灾异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力图揭示祥瑞灾异思想发展的脉络。第二,探讨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政治功能,这是文章的重点。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祥瑞灾异的政治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两汉时期祥瑞灾异所蕴含的表彰有德和谴告人君的特点较为突出,是君主和大臣之间互相制约的一种工具;魏晋南北朝时期,祥瑞灾异更多应用于维护统治者的合法地位,为王朝易代和政权转换服务。围绕着这个基本线索,本文从祥瑞灾异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皇权政治以及皇位嬗替、政权更迭两个大方面展开讨论。另外,由于祥瑞灾异还经常被作为一种政治工具与手段,在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争夺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同时祥瑞灾异又经常被政权的反对者利用,一些政治野心家用来为谋反寻找借口、制造社会舆论,农民起义领袖则用来动员群众、鼓动民心。第三,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祥瑞灾异不仅影响了政治的运作和发展,而且渗透到了礼仪制度层面。这一时期不仅各种弥灾性礼仪以及宗庙祭祀乐都带有强烈的祥瑞灾异色彩,而且国家祀典封禅礼和祥瑞、谶纬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祥瑞对封禅礼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四,由于祥瑞灾异在封建王朝政治运作中的特殊功能和性质,所以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设置专门的机构与人员进行管理。在中央太常属官太史是祥瑞灾异事务的主管机构,另外还有许多关涉机构配合管理事务的协同运作,这些关涉机构涉及中央与地方的诸多部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祥瑞灾异管理体制的运行基本上包括信息的收集、现象的解释、事务的处理三个层次,其过程逐渐规范化和系统化,为隋唐时期祥瑞、灾异管理的制度化打下了基础。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状况
三、基本思路与写作方法
第一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祥瑞灾异思想
一、何谓祥瑞灾异
二、祥瑞灾异思想的源流
三、两汉时期祥瑞灾异思想的理论完善和升华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祥瑞灾异的理解和认识
(一) 祥瑞灾异与天人关系
(二) 祥瑞灾异与圣德人事
(三) 祥瑞灾异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五、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祥瑞灾异的不同认识
第二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的政治功能
一、祥瑞灾异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皇权政治
(一) 灾异对皇权的约束与限制
(二) 祥瑞对皇权的巩固与支持
二、祥瑞灾异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位嬗替与政权更迭
(一) 祥瑞现象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位嬗替
(二) 祥瑞灾异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三、祥瑞灾异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斗争
(一) 祥瑞灾异与君臣斗争
(二) 祥瑞灾异与大臣斗争
(三) 祥瑞灾异与农民起义
第三章 祥瑞灾异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礼制
一、祥瑞灾异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礼乐
(一) 弥灾性礼仪
(二) 雅乐歌辞
二、祥瑞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帝王封禅
(一) 于典无据的礼仪——封禅
(二) 封禅与祥瑞的关系
(三) 封禅的性质及其对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的吸引力
第四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祥瑞灾异事务的管理
一、祥瑞灾异事务的管理机构
(一) 祥瑞灾异事务管理的专职机构
(二) 祥瑞灾异事务管理的关涉机构
二、祥瑞灾异管理体制的运行
(一) 信息的收集
(二) 现象的解释
(三) 事务的处理
余论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7-11-21
参考文献
- [1].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研究[D]. 柳称.南开大学2014
- [2].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D]. 李传军.北京师范大学2005
- [3].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南人北迁研究[D]. 王娟.上海师范大学2013
- [4].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D]. 尹建东.四川大学2002
- [5].魏晋南北朝隐逸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D]. 郭娜娜.南开大学2014
- [6].东汉至南北朝墓券研究[D]. 罗操.华东师范大学2015
- [7].魏晋南北朝家庭关系研究[D]. 王仁磊.郑州大学2010
- [8].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D]. 李卿.厦门大学2002
- [9].魏晋南北朝灾害研究[D]. 王亚利.四川大学2003
- [10].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及其变迁研究[D]. 吴海燕.郑州大学2003
相关论文
- [1].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 陈业新.华中师范大学2001
- [2].儒学传播与汉魏六朝文化变迁[D]. 夏增民.复旦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