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安乐死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包括伦理学,医学、法学等学科在内的复杂社会问题。笔者首先对安乐死的定义、性质、历史发展进程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做了一番说明,然后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日益兴起的安乐死现象对上述各领域的传统理论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并进而把目光瞄准中国,分析在中国目前的历史条件下安乐死非犯罪化所存在的各种困难。通过对安乐死现象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的情法冲突的分析,得出法律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的结论。为缓解因法律固有局限性所引起的社会现实(包括安乐死)与法律之间的冲突,寻找到解决冲突的法律途径。因此,除去引言和结论外,本文正文分四章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第一章共分两节。第一节稍显庞杂,分别阐明了安乐死的概念、性质、基本种类划分及其与自杀、帮助自杀、自然死和尊严死等相关概念的区别。本节在对安乐死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见解。第二节分别从安乐死的古近代历史渊源,外国安乐死运动的发展和现状及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三方面来叙述安乐死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别从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法理学、刑法学的角度用四节内容来分析安乐死对这四个领域传统观念的挑战,并最终得出安乐死在应然的状态下应是可以实现非犯罪化的结论。第三章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从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医疗保健的发展水平,我国传统的以“孝”为核心的伦理观念和安乐死的立法环境、立法技术三方面来说明它们对安乐死非犯罪化形成的阻力,从而表明在实然的状态下安乐死的非犯罪化仍是任重道远。第四章在全面总结上述三章内容的基础上,引申到法律局限性的层面上,分析法律滞后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目前解决安乐死所处的尴尬情形的法律方案,并进而找到解决一切情法两难的社会问题的法律途径是类似判例的制度创新和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培养。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第一章 安乐死基本问题的理论分析第一节 安乐死的概念、性质、分类一、安乐死的概念和特征二、安乐死的性质三、安乐死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四、安乐死的分类第二节 安乐死的历史发展概况一、古近代安乐死思想及实践的历史溯源二、外国安乐死运动的发展与现状三、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第二章 安乐死非犯罪化的理论分析第一节 安乐死的生命伦理学分析一、对生命本质及人的科学认识二、安乐死符合患者的最佳生命利益三、安乐死体现了对主体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重视第二节 安乐死的医学伦理分析一、安乐死是医学伦理的大突破二、安乐死不会阻碍医学的发展第三节 安乐死的法理分析一、病人应享有选择死亡的权利二、医生实施安乐死的行为应看成是病人求死行为的延伸第四节 安乐死的刑法分析一、从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理论角度来分析,安乐死实质上不构成犯罪二、从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本质特征来分析,安乐死不构成犯罪三、从刑法的价值目标分析来看,安乐死不构成犯罪四、从期待可能性理论来看,安乐死应免责第三章 中国目前安乐死非犯罪化存在的困难第一节 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不平衡、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保健体系不完备第二节 我国以“孝”为核心的传统伦理观念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影响第三节 安乐死立法环境仍不具备且本身存在立法技术上的困难一、安乐死立法环境仍不具备二、安乐死立法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上的困难第四章 对情法两难现象的法律反思一、解决安乐死问题的法律途径1、颁发法院许可令,允许对符合条件的个别患者实施安乐死2、对实际发生的安乐死不予干涉,避免启动或终止刑事追诉程序3、对进入审判阶段的安乐死案件避免定罪二、法律存在局限性三、制度创新与法律人才的培养是解决法律滞后性的良方结论主要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安乐死论文; 自杀论文; 生命质量论文; 非犯罪化论文; 滞后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