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正反问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反问句,教材编排,偏误分析
正反问句论文文献综述
薛亚敏[1](2018)在《正反问句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反问句是汉语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句型。正反问句不仅是当前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难点。迄今为止,学界对正反问句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尚不够充分。有鉴于此,我们尝试结合留学生语料资源,一方面对留学生口语中正反问句的习得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另一方面对相关口语教材对正反问句的编排情况进行深入考察。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对正反问句的教材编排和教学策略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孙鹏程[2](2018)在《泗阳方言“AA”“AAB”式正反问句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泗阳方言中的部分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可构成"AA""AAB"式正反问句。这种"AA""AAB"式结构可在句中充当谓语、状语或补语。这种特殊形式正反问句的产生运用与语言接触、语言变异、词汇扩散等原因相关。(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04期)
王琴,姜浩[3](2017)在《正反问句性质表达及功能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反问句采用谓词性成分重迭形式对一个命题正反两方面进行询问,显着句法标记是谓语或谓语中一部分肯定和否定并列重迭。正反问句疑问程度一般为信疑参半的高疑问,也有低疑问、无疑问的正反问句。作为强制性疑问标记的"X不X"正反并列形式充当正反问句法形式标记时有条件限制。(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刘洋[4](2012)在《“X不X”式正反问句的多角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X不X”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句式结构。“X不X”结构是指“高不高”,“走不走”,“上不上”这类句式结构。这种结构多用于正反问句,并且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根据“X”的词性的不同或者该结构在句中位置的变化,它的应用又呈现出了复杂性。本文的讨论范围限定在“X不X”结构作为正反问句时使用的情况。“X不X”式正反问句是由“X”与其否定形式“不X”正反相迭而成的,它的基本语义是问话人需要答话人从问话中的两个并列的正项选项与反向选项中选择一项来作答。其中的常量“不”是重要的固定的组成部分,而其中的变量“X”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名词、介词,也可以是短语。“X不X”格式的句法功能是它可以在句中作谓语、作宾语、作状语、作补语,也可以单独成句。本文将从句法、语义、语用角度对“X不X”结构进行分析,并探讨“X不X”结构与“X没X”结构的异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探讨该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的语义功能,并进一步探讨该结构作为话语标记使用的情况。(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龙娟[5](2011)在《正反问句和“吗”字是非问句的对比分析及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汉语的疑问句系统中,正反问句和“吗”字是非问句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在历时上两者同源(黄国祥,1986;吴福祥,1997),因此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二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混淆现象。以前的研究多是分别对二者的句法形式或语用功能进行研究,较少系统地对这两种句式的句法形式和语用功能的异同比分析,未能有效解决二语习得中存在的偏误。本文主要运用邢福义(1996)小叁角理论,对正反问句和“吗”字是非问句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语表形式上,正反问句句式灵活,且常使用删略变式;“吗”字是非问句句式较少变式,表述以带有谓语修饰性成分的句式为主。语里意义方面,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疑问程度上,正反问句的疑问程度普遍高于“吗”字是非问句,前者以高疑问程度表达为主,即纯粹询问,表低疑问程度时,语气较为平和,多强调答案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表说服意;后者多为低疑问程度表述,语气强烈,表反驳、指责、训斥等语意。语用分布上,正反问句较为正式,多分布于书面语体;“吗”字是非问句较为口语化。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的偏误分析,提出如下教学对策:除分期分级教学外,通过简化教学手段等形式,消除留学生对正反问句的回避心理,主张通过主体所表达疑问程度的高低来选用疑问句式。(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方玲玲[6](2010)在《正反问句的句法特征及语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反问句,又称反复问句,是汉语里一种特殊的疑问句。它显着的句法标志是谓语或其它成分中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居一体。有学者将之描述为"A不A"问句(宋金兰,1993),也有学者将这种问句称为"X不X"问句(邵敬敏,1990;徐来娣,2004)。因为其中的X是个变量,可以代替若干种成分,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正反问句多以单句形式出现,句法分析侧重于"X不X"结构,因为这是句子的焦点部分。这种结构往往强调语义的选择性,要求回答者在语义上做出二选一的取舍。由于英语里没有这类结构。所以,本文讨论的语料皆取自汉语。(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许卫东[7](2005)在《山东招远话中的AA式和AAB式正反问句》一文中研究指出招远话是山东方言东区东莱片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所讨论的招远话中的正反问句,是与"X 不 X"这种正反问形式相关的一个现象(招远话中"X 没 X"正反问形式与普通话没有什么区别,本文不论)。笔者对招远话中运用这种正反问形式的话语材料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分析,发现招远话中有多种词语可以在句中的谓语、状语、补语等部分形成"X 不 X"形式的正反(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05年05期)
王玉梅[8](2004)在《泗阳方言里正反问句的几种特殊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汉语里 ,正反问是由谓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构成的一种疑问句 ,常见有叁种句式。泗阳属北方方言里的江淮官话区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使得其方言既有江淮方言的特点 ,又有北方方言的某些成分。笔者发现 ,泗阳方言里的正反问句有其特殊的形式。(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04年09期)
正反问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泗阳方言中的部分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可构成"AA""AAB"式正反问句。这种"AA""AAB"式结构可在句中充当谓语、状语或补语。这种特殊形式正反问句的产生运用与语言接触、语言变异、词汇扩散等原因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反问句论文参考文献
[1].薛亚敏.正反问句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孙鹏程.泗阳方言“AA”“AAB”式正反问句考察[J].汉字文化.2018
[3].王琴,姜浩.正反问句性质表达及功能标记[J].韶关学院学报.2017
[4].刘洋.“X不X”式正反问句的多角度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5].龙娟.正反问句和“吗”字是非问句的对比分析及习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6].方玲玲.正反问句的句法特征及语义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7].许卫东.山东招远话中的AA式和AAB式正反问句[J].中国语文.2005
[8].王玉梅.泗阳方言里正反问句的几种特殊形式[J].语文学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