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分配制度

论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分配制度

论文摘要

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分配制度是人民公社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也是与广大农民的利益最为相关的一项制度。但目前学术界专门研究这一制度的成果及为少见,因此,笔者以此为嵌入点,以时间为线索,具体阐述了农村人民公社粮食分配制度的产生和演变,同时深入分析了影响这一制度的原因,由于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传统的大同思想影响着广大干部和农民,“大跃进”运动使党误认为我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已经不是什么将来遥远的事情了”,五十年代初开始实施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几乎收走了农民所有的剩余,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冲击,新中国乡村权力结构的重新构建等因素对粮食分配制度的影响,使得我国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分配制度长期得不到改善,一直维持着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一方面支援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因为分配制度的相对平均,在一定程度上抚平了广大农民的民愤,维护了农村的相对稳定。当然,它的消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甚至是主要的,由于这种缺乏激励机制的粮食分配制度长期实行并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导致了中国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将人们引向以人口的多寡来分配粮食的轨道上,导致了六七十年代我国人口的急剧膨胀;并且农村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层干部掌握了粮食分配的大权,也为农村基层干部少干多占、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甚至违法犯罪提供了机遇。因此,这一制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分配制度严重脱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脱离了农村生产消费水平;脱离了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这些教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以生产力发展要求为客观依据,从我国生产力多层次性与不平衡性出发,循序渐进;必须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坚持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政策,坚持对农村社会稳定的保护政策;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才可能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避免做那些超越阶段的事情;必须正确处理好工农业的关系;必须抓住农民增收这个根本。本文通过对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探讨和分析,总结其经验和教训,领悟其有益的启发,寄希望能对我国当今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历代统治者对粮食问题的重视
  • 1.2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粮食问题的基本政策
  • 第2章 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分配制度及其演变
  • 2.1 农村人民公社粮食分配制度的构成
  • 2.2 农村人民公社粮食分配制度及其演变
  • 第3章 影响粮食分配的因素
  • 3.1 生产力因素的影响
  • 3.2 传统大同思想的影响
  • 3.3 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误区所带来的影响
  • 3.4 统购统销政策的影响
  • 3.5 政治运动的冲击
  • 3.6 乡村权力结构的影响
  • 第4章 对农村人民公社粮食分配制度的评价
  • 4.1 农村人民公社粮食分配制度的影响
  • 4.2 农村人民公社粮食分配制度的教训
  • 4.3 农村人民公社粮食分配制度的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论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分配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