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拉尔夫·埃利森是二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著名的小说《看不见的人》在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经典中的地位不可撼动。《看不见的人》以非裔美国人的文化和经历为背景,不仅被认为是非裔美国或美国的代表,还被认为对二十世纪及以后人类生存状态做出了中肯的评价。本论文试图采用马克思文学评论中的交往、异化和意识形态理论分析看不见的人在白人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交流失败形式和原因,从而揭示出主人公心理从幼稚到顿悟的成长过程。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埃利森生平和文学生涯,简单总结《看不见的人》情节并做出文献综述。第二章叙述了主人公与布莱德和诺顿失败的个人交流,揭示主人公试图通过自动服从与白人建立友好交流的破灭。第三章探讨了主人公与白人群体的交际失败,说明了通过依靠白人组织而进行交流必然会导致失败。第四章主要介绍主人公个人与内心的交流失败,从内在角度记录其在顺从与反抗间不停的内心挣扎。通过对主人公在白人控制下的社会中显形的交际失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失败第一来源于他自己对自己社会存在的认识不清,第二来源于白人统治的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弊病。主人公在交际的过程中忽略了与自己黑人团体的交流。看不见的人不懈地与白人进行交流体现了埃利森本人的人文主义关怀,他认为在美国社会中白人和黑人应该通过有效的交流进行融合。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看不见的人》的环形叙事[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2].解读《看不见的人》中的秘密——基于克莫德“秘密理论”研究[J]. 晋中学院学报 2016(06)
- [3].浅析反讽在《看不见的人》中的运用(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4(11)
- [4].从《看不见的人》中的“含混”和“抒情”看美国非裔身份认知之路[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7(02)
- [5].“白沙在涅”——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黑白意象[J]. 青年文学家 2017(11)
- [6].浅析《看不见的人》之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及效果[J]. 作家 2012(22)
- [7].《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身份探寻失败原因解读[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08)
- [8].基于《看不见的人》主人公的个体危机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 青年文学家 2015(06)
- [9].《看不见的人》中的多重隐喻与主题表现[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26)
- [10].《看不见的人》中的悖论[J]. 芒种 2014(14)
- [11].探讨《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因素[J]. 青年文学家 2014(21)
- [12].《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拉尔夫·埃里森成长历程分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06)
- [13].《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蕴赏析[J]. 作家 2013(06)
- [14].以《看不见的人》为例解读黑人探寻自我的理性化道路[J]. 山花 2009(08)
- [15].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黑人意识和象征手法[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1)
- [16].解析《看不见的人》中的布鲁斯音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04)
- [17].破灭的美国梦——试析《看不见的人》主人公寻梦之旅[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 [18].从成长小说视角解读《看不见的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10)
- [19].《看不见的人》标题的双重涵义及其现实意义[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02)
- [20].《看不见的人》中人物身份认同探讨[J]. 文学教育(下) 2009(02)
- [21].福柯空间理论下的《看不见的人》[J]. 海外英语 2019(19)
- [22].论《看不见的人》中主/客体的相互凝视与身份建构[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 [23].困顿中的挣扎与成长——试以威廉·詹姆斯的自我理论浅析《看不见的人》[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8(32)
- [24].《看不见的人》中的“眼睛”意象解读[J]. 长城 2014(02)
- [25].《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蕴刍议[J]. 芒种 2014(09)
- [26].论《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J]. 芒种 2013(23)
- [27].《看不见的人》:遮蔽与祛蔽间[J]. 长城 2010(02)
- [28].《看不见的人》与萨特的存在主义[J]. 长城 2011(02)
- [29].《看不见的人》中黑人习性的文化解读[J].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3(07)
- [30].从后现代主义视域下赏析《看不见的人》[J]. 鸡西大学学报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