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化速率论文-黄双双,霍常富,解宏图,王朋,程维信

矿化速率论文-黄双双,霍常富,解宏图,王朋,程维信

导读:本文包含了矿化速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激发效应,土层,有机碳矿化,碳同位素

矿化速率论文文献综述

黄双双,霍常富,解宏图,王朋,程维信[1](2019)在《表层和下层免耕黑土有机碳矿化速率及激发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发效应是调控土壤有机质分解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土层与激发效应的关系还不清晰.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试验,采用~(13)C葡萄糖标记和动态碱液吸收的方法,探究免耕农田黑土表层土壤(0~10 cm)和下层土壤(30~40 cm)有机碳矿化速率及其激发效应.结果表明:表层与下层土壤以单位有机碳表示的矿化速率并未发现显着差异.添加葡萄糖使表层土壤原有机质分解加快36.7%(正激发),但使下层土壤原有机质分解减慢12.4%(负激发).在整个培养期间(30 d),表层和下层土壤的累积激发碳量分别为3.14和-1.24 mg C·g~(-1) SOC,但由于新碳(葡萄糖)的补偿作用,即使在产生显着正激发的表层土壤中,仍表现为有机碳净积累.说明外源碳输入使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幅度甚至方向产生明显差别.这为今后免耕和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光敏,陈伏生,徐志文,刘娟,张扬[2](2019)在《间伐和林下植被剔除对毛竹林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中亚热带毛竹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原位和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不同间伐强度(25%间伐、50%间伐)和林下植被剔除对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间伐显着增加土壤氨化速率(P<0.01),但降低硝化速率(P<0.01);50%间伐显着增加土壤硝化速率(P<0.01),而林下植被剔除显着降低土壤硝化速率(P<0.01)。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氨化速率与有机碳(SOC)、全氮(TN)及全磷(TP)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硝化速率与SOC、含水量(SWC)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铵态氮(NH~+_4-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处理下的氨化速率均显着增加(P<0.01),而硝化速率显着降低(P<0.01)。25%间伐显着降低土壤净氮矿化和氨化过程的Q_(10)值,对硝化过程的Q_(10)值影响不显着;50%间伐对氨化和硝化过程的Q_(10)值影响均不显着;林下植被剔除对氨化过程的Q_(10)值影响不显着,但显着增加硝化过程的Q_(10)值。不同处理下的土壤氮矿化过程的Q_(10)值介于1.17—1.36之间。25%间伐和林下植被保留有利于毛竹林土壤氮素的供给。(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董清馨,张心昱,王辉民,付晓莉,郭志明[3](2018)在《氮添加对杉木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及酶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Cmin)及酶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选择亚热带杉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长期氮添加与室内控温培养试验,分析土壤Cmin及β~(-1),4-葡萄糖苷酶(βG)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野外试验设置对照(N0)、低氮(N1:50 kg N hm~(-2)a~(-1))、高氮(N2:100 kg N hm~(-2)a~(-1)) 3种处理,每种处理3次重复,室内培养设置10—40℃。结果表明:(1)氮添加增加土壤Cmin,为N2>N1>N0,但其Q10(Cmin)差异不显着。(2)氮添加增加βG的潜在最大反应速率(Vmax)和催化效率(Vmax/Km),且Vmax和Vmax/Km均为N2>N1>N0,而氮添加对半饱和常数(Km)影响不显着。Q10(Vmax)和Q10(Km)大小为N2>N1>N0且差异显着,但是Q10(Vmax/Km)无显着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30℃培养温度下,Cmin和全磷(TP)、硝态氮(NO-3-N)、有效磷(a P)、Vmax正相关; Vmax和TP、NO-3-N正相关,和p H负相关; Km和全氮(TN)负相关; Vmax/Km和p H负相关,和TP正相关。30—40℃培养温度下,Q10(Vmax)和p H负相关,Q10(Vmax/Km)和TN负相关。研究可为氮沉降背景下土壤碳素循环的生物化学过程对增温响应的模型提供重要参数。(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8期)

刘柏[4](2018)在《不同放牧方式对草地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氮元素作为草地的主要限制性营养因素,其循环速率直接决定了草地植物的生产力及其正常的草地生态功能。放牧是草地最主要的管理和利用方式,放牧家畜通过采食、践踏、排泄物回归等途径对草地土壤营养输入的数量、质量,以及土壤理化环境均会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过程和土壤氮矿化速率,调节草地氮循环。大量的研究工作已经检验了放牧强度对草地氮循环的影响,然而,不同放牧家畜种类及组合方式对草地氮循环的作用效应的研究比较缺乏。本研究分别在我国北方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叁种主要草地类型,开展了适度放牧强度下、不同放牧家畜种类及组合方式(牛单牧、羊单牧、牛羊混牧)对土壤氮矿化速率(反应草地氮循环速率的重要指示指标)的作用及机制分析,获得以下重要研究成果:(1)适度放牧强度下的牛羊单牧及混合放牧均能显着提高草地土壤氮矿化速率(除了在荒漠草原的羊单牧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着水平),且这种正效应在我国北方的叁种主要草地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均表现出了一致性的作用结果。(2)放牧对草地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作用效应在不同放牧家畜种类及处理组合之间具有一定差异,且这种差异依赖于不同草地类型;在草甸草原,牛或绵羊单独放牧比混合放牧具有更高的土壤氮矿化速率;在典型草原,羊单独放牧条件下的土壤氮矿化速率显着高于其他放牧方式;而在荒漠草原,各放牧处理组之间的土壤氮矿化速率无明显差异。(3)家畜放牧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对土壤氮矿化速率产生影响:选择性采食导致的禾草-杂类草比例的变化(表征了植物枯落物输入质量的变化),以及动物排泄物回归带来的草地营养快循环途径;其中动物排泄物的正效应在放牧提高土壤氮矿化速率中起到了主导作用。(4)所有放牧处理对叁种草地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均没有显着影响,因此,在本研究的适牧强度下,家畜的践踏行为可能没有通过改变土壤物理环境(即,土壤水分含量)对土壤氮矿化速率产生作用。综上,草地适度放牧利用对土壤养分循环速率具有明显促进效应。家畜放牧过程中,粪便等排泄物的营养归还是放牧提高土壤氮循环速率的主要机制。我们的研究建议:在草地管理中,采取适度的放牧利用能够促进草地养分循环速率,进而提高草地的生产性能;此外,除了放牧强度,草地放牧家畜的种类及组合方式也应该被进一步考虑到草地放牧管理中,因为不同种类的放牧家畜,即使在相同的放牧压力下,也可能会对草地带来明显不同的作用效应。(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胡仲豪[5](2018)在《冻融过程对天山森林土壤氮素动态及氮矿化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季节性冻融过程对北方温带森林土壤氮素的转化与流失具有重要影响。森林土壤氮素转化动态受水热条件、微生物类群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在秋冬季逐渐降温雪被覆盖、春季升温冰雪逐渐消融的过程中,北方高纬度、高海拔区域的土壤冻融现象频繁发生。土壤冻融交替导致的土壤团聚体破碎、凋落物分解、微生物死亡及类群变化可促进土壤氮素大量积累与释放,这部分土壤氮素能够被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直接利用或随融雪淋溶流失。冻结环境和冻融过程可以影响土壤养分矿化、养分周转等氮素转化动态,进而调控着凋落物分解、根系生长、群落的结构变化和系统功能稳定等生态过程。前人对北方林地,草地以及中纬度地区的农田等生态系统的土壤冻融过程及其生态效应已经有了较多关注,但对冻融过程土壤氮素组分、转化与流失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未知问题。本文通过在林地、草地、灌丛上设置系列监测样地,采用原位培养的方法,监测分析了冻融期天山林区不同群落表层土壤(0-15cm)的氮素动态及净氮矿化速率间的差异。旨在阐明季节性冻融及雪被如何影响天山林区土壤氮素的有效性,以及不同类型群落的土壤氮素动态对冻融过程的响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群落土壤的铵态氮(NH4+-N)含量、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基本与土壤(5 cm)温度呈正相关,深冻期林地土壤铵态氮含量低于其他群落类型,而硝态氮含量高于其他群落类型;(2)硝态氮(NO3--N)为天山林区季节性冻融期间土壤矿质氮的主体,占比达 78.4%。(3)灌丛土壤硝态氮流失风险较大,融化末期较融化初期灌丛土壤硝态氮含量下降了 64.6%;(4)在本研究区冻融时期对整体氮素矿化速率影响显着,群落类型对氨化速率影响显着;(5)天山林区土壤氮素在冻结期主要以氮固持为主。(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8-05-01)

徐苗苗[6](2018)在《丹江口库区玉米覆膜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氮流失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土壤氮矿化对土壤氮流失有重要影响。为了解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氮矿化速率在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深入认识土壤氮素循环机理,同时为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丹江口库区五龙池小流域玉米黄棕壤为例,利用原位土壤氮矿化实验和田间观测实验,通过平作覆膜(PM)、平作无覆膜(PW)、横垄覆膜(HM)、横垄无覆膜(HW)四个处理间的比较,分析玉米生长期内横垄覆膜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的变化特征,通过建立土壤氮矿化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的定量关系,揭示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等影响因素对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覆膜对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玉米生长期内,横垄覆膜土壤温度在苗期和拔节期前期高于平作覆膜和横垄无覆膜土壤;拔节期后期、抽穗期以及成熟期,横垄覆膜仅较平作覆膜、横垄无覆膜分别高1.32%、1.66%,表明覆膜条件下增温效果不明显;在拔节期后期、抽穗期、成熟期横垄覆膜土壤含水量较平作覆膜、横垄无覆膜分别高8.26%、23.42%,但苗期和拔节期前期横垄覆膜土壤含水量较平作覆膜、横垄无覆膜分别低4.3%、10.95%。(2)覆膜对土壤总无机态氮含量的影响:玉米生长期内,苗期横垄覆膜土壤总无机态氮含量较平作覆膜、横垄无覆膜低3.75%、7.23%;拔节期横垄覆膜土壤总无机态氮含量较平作覆膜、横垄无覆膜分别高13.42%、142.58%;抽穗期横垄覆膜土壤总无机态氮含量较平作覆膜、横垄无覆膜分别高9.37%、162.46%;成熟期横垄覆膜土壤总无机态氮含量较横垄无覆膜高295.41%。(3)覆膜对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玉米生长期内,苗期横垄覆膜土壤氮矿化速率较横垄无覆膜低6.36%;拔节期横垄覆膜土壤氮矿化速率较平作覆膜、横垄无覆膜分别高25.11%、119.19%;抽穗期横垄覆膜土壤氮矿化速率较平作覆膜、横垄无覆膜分别高9.38%、94.92%;成熟期横垄覆膜土壤氮矿化速率较横垄无覆膜高94.92%。(4)玉米不同生长期,横垄覆膜土壤氮矿化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之间的关系:土壤氮矿化速率与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和线性关系。苗期,土壤全氮含量1个因子进入最优回归方程,表明土壤全氮含量是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拔节期,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3个因子均进入最优回归方程,表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是拔节期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抽穗期,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2个因子进入最优回归方程,表明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是抽穗期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成熟期,仅土壤含水量1个因子进入最优回归方程,表明土壤含水量是成熟期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8-04-05)

朱光艳,胡同欣,李飞,赵彬清,孙龙[7](2018)在《火后不同年限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的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火干扰一直是我国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之一。氮是北方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养分元素,研究火干扰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对于深入探讨火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火后不同年限(3年、9年、28年)的重度火烧迹地,采用原位培养法,经过1个生长季的土壤氮素矿化采样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火后不同年限土壤的铵态氮(NH4+-N)平均值分别为82.99、93.27、108.38 mg·kg-1,随着火后时间的增加土壤NH4+-N含量呈递增趋势。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66、10.07、3.59 mg·kg-1,火后短期内NO3--N含量随着时间推移先增加再减小。火干扰后不同年限生长季土壤氮净矿化率(NMR)呈现出显着的季节动态变化,最高值出现在5月份为3.55 mg·kg-1,最低值出现在8月份为-1.96 mg·kg-1,不同年限NMR分别为1.20、-0.07、0.76 mg·kg-1,火后土壤NMR随着恢复年限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p H值与NMR呈极显着正相关,速效钾与NMR呈显着正相关,这说明p H值和速效钾是影响火后兴安落叶松林土壤NMR的主要因子。本研究将为深入揭示火后森林土壤氮库的变化以及火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于兴修,徐苗苗,赵锦慧,张家鹏,王伟[8](2018)在《丹江口库区覆膜土壤不同土层氮素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丹江口库区五龙池小流域玉米黄棕壤为例,利用原位土壤氮矿化试验,研究覆膜条件下0~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玉米生长期内,土壤氨化速率随土层加深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硝化速率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表现为10~20 cm>0~10 cm>20~30 cm,在成熟期随土层加深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土壤氮矿化速率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随土层加深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成熟期随土层加深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与无覆膜相比,覆膜会加快0~10 cm土壤氨化过程,也会提高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0~10、10~20 cm土层土壤硝化速率和氮矿化速率,但苗期覆膜土壤硝化速率、氮矿化速率均低于无覆膜土壤.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含量是0~10 cm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温度、含水量、全氮含量是10~20 cm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温度是20~30 cm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颜燕燕,林啸[9](2018)在《河口湿地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干土效应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闽江河口土壤氮矿化速率对干土的响应。[方法]选取闽江河口鳝鱼滩高潮滩秋茄[Kandelia candel(Linn.)Druce)]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咸草(Cyperus malaccensis)4种不同植被覆被的沼泽湿地采样,以这4种不同土壤的鲜土样与风干土样为供试材料进行室内培养试验,分析p H、水含量和NH4+-N、NO-2-N、NO3--N含量,研究干土效应对土壤氮矿化作用的影响。[结果]鲜土无明显的硝化作用,氨化作用是其主要的氮矿化来源。鲜土矿化速率表现为互花米草[2.63±0.48μg/(g·h)]>芦苇[2.39±0.05μg/(g·h)]>咸草[2.20±0.47μg/(g·h)]>秋茄[1.94±0.29μg/(g·h)]。而风干土复水试验结果表明,秋茄和咸草风干土的最佳复水时间均为4 d,而互花米草和芦苇则为47 d。[结论]该研究可为氮循环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张琳,王益,舒梦,张艺,李真[10](2017)在《火烧对黄土高原草地土壤氮素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封育是半干旱地区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的有效措施。封育后植被恢复会形成大量的凋落物,从而引起自然或人为火烧。火烧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养分动态。本文旨在探究火烧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地养分(特别是氮)循环的影响。[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封育34年的典型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新烧地、火烧后1年和火烧后2年的对照和火烧土壤样品(共计6个处理),比较分析土壤上层(0~5 cm)和下层(5~25 cm)总碳、总氮含量,无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氮素净矿化速率和氮素净硝化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火烧处理仅显着影响了上层土壤的性质。火烧显着降低了新烧地上层土壤的总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同时,新烧地上层的铵态氮、硝态氮、无机态氮含量和土壤基础呼吸显着高于对照,而火烧后2年则显着低于对照;土壤氮素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均随火烧年限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火烧提高了短时期内黄土高原典型草地土壤的氮素可利用性和微生物活性,有利于新植物的生长。(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矿化速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择中亚热带毛竹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原位和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不同间伐强度(25%间伐、50%间伐)和林下植被剔除对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间伐显着增加土壤氨化速率(P<0.01),但降低硝化速率(P<0.01);50%间伐显着增加土壤硝化速率(P<0.01),而林下植被剔除显着降低土壤硝化速率(P<0.01)。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氨化速率与有机碳(SOC)、全氮(TN)及全磷(TP)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硝化速率与SOC、含水量(SWC)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铵态氮(NH~+_4-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处理下的氨化速率均显着增加(P<0.01),而硝化速率显着降低(P<0.01)。25%间伐显着降低土壤净氮矿化和氨化过程的Q_(10)值,对硝化过程的Q_(10)值影响不显着;50%间伐对氨化和硝化过程的Q_(10)值影响均不显着;林下植被剔除对氨化过程的Q_(10)值影响不显着,但显着增加硝化过程的Q_(10)值。不同处理下的土壤氮矿化过程的Q_(10)值介于1.17—1.36之间。25%间伐和林下植被保留有利于毛竹林土壤氮素的供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矿化速率论文参考文献

[1].黄双双,霍常富,解宏图,王朋,程维信.表层和下层免耕黑土有机碳矿化速率及激发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李光敏,陈伏生,徐志文,刘娟,张扬.间伐和林下植被剔除对毛竹林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3].董清馨,张心昱,王辉民,付晓莉,郭志明.氮添加对杉木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及酶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8

[4].刘柏.不同放牧方式对草地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作用及调控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5].胡仲豪.冻融过程对天山森林土壤氮素动态及氮矿化速率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8

[6].徐苗苗.丹江口库区玉米覆膜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北大学.2018

[7].朱光艳,胡同欣,李飞,赵彬清,孙龙.火后不同年限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的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

[8].于兴修,徐苗苗,赵锦慧,张家鹏,王伟.丹江口库区覆膜土壤不同土层氮素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8

[9].颜燕燕,林啸.河口湿地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干土效应响应[J].安徽农业科学.2018

[10].张琳,王益,舒梦,张艺,李真.火烧对黄土高原草地土壤氮素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

标签:;  ;  ;  ;  

矿化速率论文-黄双双,霍常富,解宏图,王朋,程维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