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同种异体肾移植自1954年获得成功后,不论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工作均取得巨大进展。对于移植肾慢性排斥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现在多数学者认为是免疫性和非免疫性的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Theruvath等在临床研究中对移植肾慢性排斥的诊断基于以下四个方面:①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超过12个月;②组织光镜检查见有典型的病理学特征:移植性动脉病及移植性肾小球病;③免疫组化检查见C4d在管周毛细血管(peritubular capillaries,PTC)沉积;④在移植肾活检时,病人血循环中可检出新产生的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specific antibody,DSA)。根据移植排斥体液免疫理论,抗体会引起同种移植排斥。相关报道显示,(1)抗体引起肾移植的超急排斥;(2)导致与早期肾移植失败相关的C4d在肾小球沉积;(3)抗体是早期急性肾移植排斥的良好指标;(4)在826名发生肾移植排斥的患者中有96%的人群出现抗体;(5)33次不同的研究表明,抗体与肾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及肝移植的慢性排斥相关;(6)3个报告证实肺移植患者血液循环中的HLA抗体出现在细支气管炎性闭塞之前,以及HLA抗体出现在肾移植排斥前。此外,24个中心对1,629名患者的前瞻性联合研究显示,通过6个月的随访,发现抗体能够预测移植术后的移植失败(P=0.05)。同时发现,移植排斥患者血清中的HLA抗体的特异性并非都与供者抗原的特异性相同。此现象很可能因为特异性抗体已经被经历排斥的移植器官所吸附。内皮组织表达的抗HLAⅠ类、Ⅱ类或其他抗原的自身抗体对移植肾有多种影响,包括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认识这些特征并采取恰当的治疗需要活检检测C4d染色阳性及检测到循环抗体。实际上有经验的病理学家在回顾移植肾内皮组织C4d染色上就能够区分临床意义与病理学机制的不同作用。在新近出现的慢性体液性排斥何种治疗方法最佳,尚须进一步临床实验证实。目的:通过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chronic rejection,CR)患者移植肾组织C4d的检测,探讨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C4d沉积的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1、对象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患者活检标本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3~62岁,平均38.5±7.6岁。2、方法2.1 C4d的检测取慢性排斥反应患者移植肾活检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4d。以C4d在一半以上管周毛细血管基膜呈明亮的线性沉积判断为阳性。2.2 PRA的检测取患者全血5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on antibody,PRA),用电脑软件分析打印结果。2.3实验分组:(1)C4d阳性组:C4d在一半以上管周毛细血管基膜呈明亮的线性沉积判断为阳性。(2)C4d阴性组:管周毛细血管无C4d沉积,但肾小球系膜区、基底膜、肾小管基膜上可见C4d沉积。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实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的样本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以C4d在一半以上毛细血管基膜呈明亮的线性沉积判断为阳性。40例中,管周毛细血管(PTC)C4d沉积13例(32.5%),阴性组管周毛细血管无C4d沉积,但肾小球系膜区、基底膜、肾小管基膜上可见C4d沉积;PRA阳性19例(47.5%)。2、其中C4d阳性组PRA阳性者10例(76.9%),阴性者3例(23.1%),C4d阴性组PRA阳性者9例(33.3%),阴性者18例(66.7%)。C4d阳性组和阴性组中术后PR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性别上,C4d阳性组中男性6例,女性7例,C4d阴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两组在性别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龄上,C4d阳性组年龄为38.2±12.7岁,C4d阴性组年龄为39.2±11.1,两组在年龄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女性妊娠史上,C4d阳性组中有6/7(85.7%)有过单胎或多胎妊娠史,C4d阴性组中有8/12(66.7%)有过妊娠史,两组在妊娠史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移植次数上,C4d阳性组二次移植4例、三次移植1例,C4d阴性组二次移植1例,两组在移植次数比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热缺血时间上,C4d阳性组6.45±2.43分钟,C4d阴性组6.26±1.55分钟,两组在热缺血时间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冷缺血时间上,C4d阳性组10.19±2.20小时,C4d阴性组9.71±1.78小时,两组在冷缺血时间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肾移植术后抗排斥方案上,采用环孢素(CsA)/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激素(强的松)三联抗排斥治疗,C4d阳性组环孢素9例、他克莫司4例,C4d阴性组环孢素15例、他克莫司12例,两组在抗排斥方案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血清肌酐上,C4d阳性组507.5±142.7umol/l,C4d阴性组415.0±128.7umol/l,两组在术后血清肌酐比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移植肾组织PTC部位C4d的沉积同受者血清PRA存在正关联性,术后PRA阳性患者移植肾C4d沉积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2、慢性排斥患者PRA水平显著升高,表明移植肾功能减退有体液免疫因素参与。3、本实验表明,C4d为判断肾移植术后慢性体液性排斥一个有意义指标,在一些早期爬行肌酐患者,尽早行移植肾活检检测C4d,早期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能能够预防慢性体液性排斥的发生和发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C4d在人类异体小肠移植术后肠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10)
- [2].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补体C4d的相关性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9(04)
- [3].新趋势下电商美工教学创新分析——以《C4D三维渲染》课程教学为例[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21)
- [4].浅谈高职电商美工教学的创新实践——以C4D三维渲染课程为例[J]. 财富时代 2020(02)
- [5].C4d和供者特异性抗体检测在肾移植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7(01)
- [6].补体激活产物C4d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J]. 中华全科医学 2014(04)
- [7].补体C4d与膜性肾病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76)
- [8].移植肾活检组织C4d免疫组化方法的比较[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0(03)
- [9].肾小球内补体C4d沉积对免疫球蛋白A肾病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08)
- [10].浅谈Low poly风格在C4D软件中的应用[J]. 信息通信 2020(08)
- [11].急性排斥移植肾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C4d沉积[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8(11)
- [12].移植肾切除标本中C4d的表达及其体视学测定[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05)
- [1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C4d表达的特点及意义[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8(06)
- [14].巧借C4D实现3D打印的“建模”[J].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 2020(02)
- [15].急性细胞性排斥伴补体裂解片断C4d沉积对移植肾预后的影响[J]. 器官移植 2010(03)
- [16].体液性排斥反应患者移植物组织C4d沉积和浆细胞聚集性浸润初探[J].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09(02)
- [17].移植肾组织C4d沉积在慢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J]. 广东医学 2008(09)
- [18].免疫抑制剂对慢性移植物肾病大鼠移植肾C4d沉积的影响[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3(05)
- [19].慢性失功移植肾组织中C4d的表达与意义[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2(02)
- [20].移植肾组织中CD_(20)阳性B细胞浸润与C4d分子沉积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S2)
- [21].难治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C4d阳性表达的意义[J]. 临床军医杂志 2012(01)
- [22].C4d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临床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 2008(05)
- [23].用CINEMA 4D将“3D”融入“3D”[J]. 影视制作 2011(01)
- [24].C4D动画制作新利器IKMAX应用解析[J]. 影视制作 2019(11)
- [25].基于金字塔原理的C4D材质教学体系构建[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36)
- [26].用C4D制作商业级的路径运动绸缎效果[J]. 影视制作 2014(02)
- [27].使用C4D创建角色面部控制原则分析[J]. 科技传播 2018(04)
- [28].肾小球C4d沉积为IgA肾病的预后因子[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7(01)
- [29].补体C4d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沉积和意义[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06)
- [30].C4d在肝移植排斥反应中表达的意义[J].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