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干旱胁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玉米干旱胁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论文摘要

玉米(Zea mays L.)不仅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和能源植物。在我国,玉米产量仅次于水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干旱胁迫是自然界中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及作物生产。我国有60%的玉米种植面积受到干旱胁迫,每年因旱灾而减产20%~30%,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及灾区人民生活。在玉米的生育期中,玉米苗期相对而言较为耐旱,适度的苗期干旱处理还可促进根系发育,增加玉米产量。而开花期前后受到干旱胁迫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抽雄开花期是玉米对干旱最为敏感的时期之一,搞清楚在这一时期干旱对玉米的伤害及玉米对干旱的适应和调节机制,对于培育抗旱玉米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以抽雄开花期的玉米为材料,利用玉米全基因组芯片检测了叶片在玉米植株受到干旱胁迫1天和7天时的基因表达谱;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1天和7天干旱胁迫下抽雄开花期玉米叶片的两个消减文库并对部分阳性克隆进行了测序分析。本研究还克隆了玉米基因ZmFtsH2A、ZmFtsH2B和Ⅱ型H+-PPase全长,并对它们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实验结果如下:利用玉米全基因组芯片(microarray)检测了抽雄开花期玉米在1天和7天干旱胁迫下叶片中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情况。该芯片包含了57452个玉米寡核苷酸探针,代表了3万多个基因。以处理和对照样品的信号值的比值不低于2倍的探针为有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在1天和7天两种干旱胁迫处理的玉米叶片中分别有195个和1008个基因呈现差异表达。在1天胁迫下的叶片中有102个基因表现上调,93个基因表现下调,上调的基因数占差异表达基因总数的52%;而在7天胁迫的叶片中有332个基因表现上调,676个基因表现下调,上调基因数只占33%。在两种处理下的叶片中则共有1144个基因呈现差异表达,其中有上调基因412个,下调基因732个,而在两种胁迫的叶片中均表现上调和均表现下调的基因分别只有22个和37个。通过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干旱胁迫1天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中,约有1/3属于信号传导类基因,参与细胞不同信号转导途径,表明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在玉米对干旱胁迫的早期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7天干旱胁迫下,大量的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特别是渗透保护因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如脯氨酸合成途径中的P5CS和P5CR基因表达上调而其降解途径的关键酶基因ProDH表达下调,海藻糖合成途径中的TPS和TPP表达下调而其降解途径的酶基因Trehalase表达上调,而参与棉子糖合成代谢的多个重要酶基因均受胁迫诱导上调表达。该工作表明,干旱对抽雄开花期玉米叶片基因表达的影响是复杂的,涉及到多条代谢途径,较长时间的干旱处理引起大量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并且以下调表达为主;脯氨酸积累和糖代谢变化在玉米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所得芯片杂交数据已提交至NCBI的GEO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获得的注册号为:GSE10596。分别以1天干旱和7天干旱处理的抽雄开花期玉米叶片cDNA为tester,正常生长的玉米叶片cDNA为driver,使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两个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的消减文库。两个文库的重组率均高于95%,插入片段集中在300—600bp之间。对两个文库部分克隆进行测序发现,文库中含有脱水素、蔗糖合成酶、甜菜碱醛脱氢酶、DRE结合因子等大量的抗旱相关基因,说明两个干旱胁迫下抽雄开花期玉米抑制性消减文库已经构建成功,且具有重要意义。在抽雄开花期玉米叶片消减文库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中,得到一条长为192bp的EST,使用同源性分析软件BLASTN检索NCBI的GenBank数据库发现该EST是玉米FtsH蛋白酶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以该EST序列为种子探针,检索玉米EST数据库,将得到的匹配序列进行拼接,得到两条contig(重叠群)序列,分别长为2510bp和2430bp,两条序列在核苷酸水平上的相似性为95%,均含有2034bp的完整的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是玉米的AtFtsH2-like(类拟南芥FtsH2)基因,被分别命名为ZmFtsH2A和ZmFtsH2B。根据电子克隆结果,分别在ZmFtsH2A和ZmFtsH2B的ORF两侧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以玉米c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含有ORF的cDNA片段,测序结果证实了电子克隆的正确性。将ZmFtsH2A和ZmFtsH2B的cDNA序列提交至GeneBank数据库,获得的登录号为EU257690与EU257691。ZmFtsH2A的cDNA序列长2510bp,包含217bp的5′非翻译区(UTR)和241bp长的3′非翻译区(UTR)以及一个2034bp的开放读码框(ORF);与其相类似,ZmFtsH2B的cDNA序列长2430bp,包含222bp的5’UTR和56bp长的3’UTR及2034bp长的ORF。两个基因均编码677个氨基酸,其蛋白序列相似性高达97%且均存在AAA结构域和Zn2+结合结构域等已知的金属蛋白酶FtsH家族的特征结构域。这两个基因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分别长为4420bp(ZmFtsH2A)和5187bp(ZmFtsH2B),均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所有内含子的边界都具有真核生物典型的内含子切除位点GT/AG序列,编码区所在的外显子部分长度完全一样,而两个基因最大的区别在于ZmFtsH2B的第1内含子(1785bp)远长于ZmFtsH2A的第1内含子(913bp)。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两个基因在玉米基因组中均是单拷贝的。表达谱分析表明两个基因在玉米的根、茎、叶、和雌雄穗中都有表达,但ZmFtsH2B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ZmFtsH2A。在PEG、盐、冷、ABA和MeJA处理下,ZmFtsH2A基因在玉米根和叶片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水平均没有达到2倍,而ZmFtsH2B基因仅在玉米叶片中受渗透胁迫和外源ABA的诱导上调表达,在其它情况下呈现组成型表达。为了分析ZmFtsH2A、ZmFtsH2B基因的生理功能,通过转基因技术分别获得了分别转ZmFtsH2A和ZmFtsH2B基因的烟草植株,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耐旱性分析。初步结果表明:两个AtFtsH2-like基因在烟草中表达并没有提高烟草植株的耐旱性。本论文还构建了18%PEG处理下苗期玉米叶片的消减文库,对部分文库进行测序分析时得到了玉米Ⅱ型H+-PPase基因的长为764bp的EST序列。以该EST为探针,检索玉米的EST数据库,经几轮电子延伸后得到仅是该基因3′端序列的1511bp长的contig。接下来从水稻的核酸数据库中找出这条contig在水稻中的同源基因,并以该基因的5′端序列为探针,再次检索玉米的EST数据库,将匹配的玉米ESTs进行拼接后得到另一条长为898bp的contig,该contig含有该基因的5′端序列信息。这样,我们电子克隆出玉米Ⅱ型H+-PPase基因的两端序列(中间序列未知),并依此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获得了该基因完整ORF的cDNA片段,并进一步利用3′RACE方法克隆了该基因的3′非翻译区序列。玉米Ⅱ型H+-PPase基因全长2974bp,包含一个长2400bp的通读框,编码含77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序列。该氨基酸序列同样具有H+-PPase蛋白的5个保守结构域,与拟南芥的Ⅱ型H+-PPase(AVP2)在氨基酸水平上具有89%的序列相似性,而与玉米Ⅰ型H+-PPase相似性却只有39%。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Ⅱ型H+-PPase在玉米基因组中是低拷贝的。表达谱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根、茎、叶、和雌雄穗中都有表达,其中在叶片和雄穗中表达强度比较高。Real-time PCR实验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转录水平受缺水、高盐和冷胁迫等非生物胁迫诱导上调,显示该基因可能参与植物对多种非生物胁迫的耐受反应,克隆的玉米Ⅱ型H+-PPase基因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耐旱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1.1 功能基因
  • 1.1.1.1 渗透物质生物合成基因
  • 1.1.1.2 胚胎晚期丰富蛋白基因
  • 1.1.1.3 植物水通道蛋白基因
  • 1.1.1.4 细胞抗氧化及活性氧清除相关基因
  • 1.1.1.5 蛋白酶类基因
  • 1.1.2 调节基因
  • 1.1.2.1 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 1.1.2.2 转录因子基因
  • 1.1.3 胁迫信号转导及诱导基因表达的调控
  • 1.2 差异表达基因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差异显示技术
  • 1.2.2 代表性差异分析
  • 1.2.3 cDNA-AFLP技术
  • 1.2.4 抑制性消减杂交
  • 1.2.5 基因芯片技术
  • 1.3 本工作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利用SSH和DNA CHIP技术研究干旱胁迫对抽雄开花期玉米叶片基因表达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玉米材料
  • 2.1.2 材料的培养和处理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玉米叶片总RNA的提取
  • 2.2.2 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实验方法
  • 2.2.2.1 叶片mRNA的分离
  • 2.2.2.2 cDNA的合成
  • 2.2.2.3 cDNA的Rsa I酶切
  • 2.2.2.4 酶切后cDNA的连接
  • 2.2.2.5 两轮消减杂交
  • 2.2.2.6 两轮PCR扩增
  • 2.2.2.7 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
  • 2.2.2.8 对文库插入片断大小检测
  • 2.2.2.9 文库部分克隆的测序和序列分析
  • 2.2.3 基因芯片(DNA chip)实验方法
  • 2.2.3.1 荧光标记cDNA的合成
  • 2.2.3.2 芯片杂交
  • 2.2.3.3 芯片的扫描和数据分析
  • 2.2.3.4 定量RT-PCR验证芯片结果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干旱处理的鉴定
  • 2.3.2 叶片总RNA的提取
  • 2.3.3 SSH文库构建和EST序列分析
  • 2.3.3.1 双链cDNA的合成
  • 2.3.3.2 消减杂交后两次PCR的结果分析
  • 2.2.3.3 SSH文库的质量分析
  • 2.2.3.4 EST序列分析
  • 2.3.4 DNA芯片杂交结果分析
  • 2.3.4.1 芯片杂交结果
  • 2.3.4.2 Real-time PCR对芯片结果的验证
  • 2.3.4.3 短期胁迫诱导的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 2.3.4.4 长期胁迫诱导的渗透调节物质代谢相关基因
  • 2.3.4.5 芯片数据的获取
  • 第三章 玉米基因ZMFTSH2A与ZMFTSH2B的克隆及分析
  • 3.1 FtsH的研究进展
  • 3.2 实验材料
  • 3.2.1 植物材料培养
  • 3.2.2 菌株及质粒载体
  • 3.3 实验方法
  • 3.3.1 玉米FtsH2基因全长的克隆
  • 3.3.1.1 玉米双链cDNA的合成
  • 3.3.1.2 玉米FtsH2的电子克隆
  • 3.3.1.3 引物设计和PCR反应
  • 3.3.1.4 PCR产物的回收、克隆及测序
  • 3.3.2 玉米FtsH2基因组全长的克隆
  • 3.3.3 玉米FtsH2基因拷贝数的分析
  • 3.3.3.1 采用CTAB法提取玉米叶片基因组DNA
  • 3.3.3.2 Southern blot杂交步骤
  • 3.3.4 玉米 ZmFtsH2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3.3.4.1 RT-PCR分析ZmFtsH2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模式
  • 3.3.4.2 Real-time RT-PCR分析ZmFtsH2基因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模式
  • 3.3.5 玉米ZmFtsH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3.3.5.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5.2 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 3.3.5.3 ZmFtsH2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3.3.5.4 目的蛋白的SDS-PAGE电泳检测
  • 3.3.6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6.1 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
  • 3.3.6.2 DNA片段的回收和定量
  • 3.3.6.3 DNA片段的去磷酸化
  • 3.3.6.4 单链寡核苷酸退火和接头磷酸化
  • 3.3.6.5 外源DNA片段与载体片段的连接
  • 3.3.6.6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和转化
  • 3.3.6.7 重组质粒的鉴定
  • 3.3.7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遗传转化
  • 3.3.7.1 材料和培养基
  • 3.3.7.2 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
  • 3.3.7.3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遗传转化
  • 3.3.8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分子检测
  • 3.3.8.1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PCR检测
  • 3.3.8.2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RT-PCR检测
  • 3.3.9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耐旱性测试
  • 3.3.9.1 烟草植株的干旱胁迫
  • 3.3.9.2 生理指标的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玉米基因ZmFtsH2A和ZmFtsH2B的克隆
  • 3.4.2 ZmFtsH2A和ZmFtsH2B的序列分析
  • 3.4.3 ZmFtsH2A和ZmFtsH2B的基因组结构
  • 3.4.4 Southern blot分析
  • 3.4.5 玉米ZmFtsH2A和ZmFtsH2B的表达模式分析
  • 3.4.5.1 在玉米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 3.4.5.2 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
  • 3.4.6 玉米FtsH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3.4.7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3.4.7.1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3.4.7.2 RNAi干扰载体的构建
  • 3.4.8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获得
  • 3.4.9 转基因烟草的耐旱性分析
  • 3.5 讨论
  • +-PPASE的克隆及分析'>第四章 玉米苗期水分胁迫消减文库的构建与玉米基因H+-PPASE的克隆及分析
  • +-PPase研究进展'>4.1 H+-PPase研究进展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18%PEG处理下苗期玉米叶片消减文库的构建
  • +-PPase基因的克隆'>4.2.2 玉米Ⅱ型H+-PPase基因的克隆
  • +-PPase'>4.2.2.1 借用水稻核酸数据库电子克隆玉米基因H+-PPase
  • 4.2.2.2 RT-PCR获得基因ORF全长
  • +-PPase的3′末端'>4.2.2.3 3′RACE方法克隆H+-PPase的3′末端
  • 4.2.3 Southern bolt分析
  • 4.2.4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玉米苗期消减文库的构建
  • +-PPase基因的克隆'>4.3.2 玉米Ⅱ型H+-PPase基因的克隆
  • 4.3.3 玉米ZmGPP基因的序列分析
  • 4.3.4 玉米ZmGPP基因的Southern blot分析
  • 4.3.5 玉米ZmGPP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4.4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基因序列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附 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玉米干旱胁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