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胡止痛片提取工艺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于定荣,翁小刚,杜茂波,李丽,刘颖,陈畅,王海林[1](2021)在《正交设计优选元胡止痛方乙醇提取工艺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优选元胡止痛方的乙醇提取工艺,为元胡止痛方的醇提工艺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乙醇浓度、溶剂体积、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按正交表L9(34)进行正交设计实验;通过HPLC法同时测定其指标成分延胡索乙素、欧前胡素的含量,以加权法进行评判,优选其最佳醇提工艺。结果:各因素对元胡止痛方乙醇提取效果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B>C>A>D;B、C及A起主要作用,其中提取溶剂(B)、提取时间(C)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乙醇浓度(A)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提取次数(D)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选出的元胡止痛方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A3 B3 C3 D2,即以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h为最佳。验证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元胡止痛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冯向东,王戈,刘直臻,张钧稳[2](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元胡止痛片中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元胡止痛片(醋延胡索、白芷)中延胡索乙素、水合氧化前胡素、白当归素、欧前胡素、8-甲氧基异欧前胡内酯、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ODS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B)0.12%磷酸水溶液(pH=6.0),梯度洗脱(0~20min,25%A;20~40 min,25%~70%A;40~60 min,70%A);波长273 nm,流速1.0 mL·min-1;柱温40℃;进样体积15μL。结果延胡索乙素、水合氧化前胡素、白当归素、欧前胡素、8-甲氧基异欧前胡内酯、异欧前胡素进样量分别在测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5%、95.9%、92.8%、99.7%、96.7%、95.1%;RSD分别为3.9%、3.2%、3.0%、1.6%、4.2%、2.8%。结论本法结果准确,便于操作,可作为元胡止痛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许海玉,侯文彬,李珂,申业,唐仕欢,郭非非,张晶晶,吴宏伟,王萍,苏瑾,周荣荣,李亚卓,王岚,王磊,贡磊磊,杨洪军,刘昌孝[3](2019)在《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质量标志物发现与应用》文中指出中药质量标志物是中药质量控制的新概念、新模式,将引领中药质量发展新方向。其中,如何表征中药整体质量属性及其生物学效应,是质量标志物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此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质量标志物发现与确证的研究思路,即通过"化学指纹-代谢指纹-网络靶标-生物效应-中医功效"多维关联系统筛选候选中药质量标志物,在此基础上,基于"肠吸收-活性评价-数据挖掘"体系建立中药质量标志物与生物活性之间精确定量模型并明确其贡献度。以元胡止痛片和心速宁胶囊为案例,介绍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常金花,刘天琪,李申,刘翠哲[4](2018)在《元胡止痛片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3种成分测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元胡止痛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3种成分含有量。方法元胡止痛片氨水-甲醇-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分析采用Diamonsil Plu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20 mmol/L乙酸铵(冰醋酸调p H值至6.3)(A)-甲醇(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检测波长280 nm(延胡索乙素)、300 nm(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柱温35℃。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3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5510.985。延胡索乙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分别在2.108105.40μg/m L(r=0.999 8)、3.501175.04μg/m L(r=0.999 9)、1.21460.72μg/m L(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99.1%、100.3%,RSD分别为1.6%、1.3%、1.8%。聚类分析聚为2类。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元胡止痛片的质量控制。
王欢[5](2017)在《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中药对照提取物,一种非单一成分的中药标准物质,一般含有药材的多个主要活性成分,能够全面、科学地评价相应药材的质量。与对照品相比,对照提取物易制备,价格低,且稳定性好,可以大大减少单体对照品的使用,不仅节约中药稀有资源,还能降低检验成本;与对照药材相比,对照提取物可以省去前处理环节,操作简单。但目前中药对照提取物在药典中被收载的品种较少,因此对于中药对照提取物的研究开发应用仍然具有很大的空间。近年来,有关延胡索的基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质量标准等研究,前人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有关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报道甚少。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研究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建立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并将延胡索对照提取物应用于延胡索药材、饮片以及含延胡索的中成药制剂的质量评价中,为探索以对照提取物作为标准物质的质量评价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同时测定延胡索提取物中多种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节pH值至6.1)为流动相,选择C18 AQ色谱柱(250mm×4.6 mm,5.0μm)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研究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制备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研究其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进而建立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并以延胡索对照提取物作为混合对照品测定药材及相关制剂中多个成分的含量。成果:通过优化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工艺,确定了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并制备了 6批已知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达到60%的延胡索对照提取物。建立了延胡索药材(含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了原阿片碱、巴马汀、小檗碱、脱氢紫堇碱、海罂粟碱、延胡索乙素、四氢小檗碱、延胡索甲素及脱氢海罂粟碱9个生物碱的含量。对延胡索对照提取物包括薄层鉴别、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三项在内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其质量标准草案。将延胡索对照提取物应用到与延胡索相关的薄层鉴别中,并与用对照药材鉴别相比,结果一致;将延胡索对照提取物应用到延胡索药材(含饮片)及醋延胡索配方颗粒的含量测定中,并与用化学对照品测得的含量结果相比,差别较小。表明以延胡索对照提取物作为标准物质的质量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及全面性,可继续完善研究进行推广应用。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延胡索对照提取物,反用到有关延胡索的质量评价中,可以代替单一对照品及对照药材,全面地评价延胡索的质量,为以中药对照提取物作为标准物质的质量评价模式提供了研究基础及参考依据。
刘涛,冯晶晶,李鹏程,王彬彬,唐玉,周蔚昕,徐玉玲[6](2017)在《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方法以延胡索乙素、欧前胡素含有量及转移率为指标,综合评分法对元胡止痛软胶囊、口服液、胶囊、片剂的提取、浓缩、精制、成型工艺进行比较。结果各工艺过程中两种成分的转移率有所不同,其综合评分的差异也较大。其中,提取工艺以软胶囊最佳,浓缩工艺以口服液最佳(离心前后延胡索乙素转移率为75.48%,但未检测出欧前胡素),成型工艺以胶囊最佳,并且胶囊综合评分最高。结论元胡止痛系列制剂中胶囊剂的工艺最理想。
冯凯[7](2016)在《元胡止痛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金属元素测定研究》文中提出2010年版、2015年版《中国药典》明确记载了元胡止痛胶囊,其主要构成是延胡索(醋制)、白芷两味中药组成,主要功效是理气、活血、止痛,主要作用于各种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效果明显。目前许多人对元胡止痛片进行研究,所选取的只是一个或是某几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特别是其质量控制更是如此。本文结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在元胡止痛胶囊原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补充了其质量控制方法,探索并建立符合中成药特点的、科学规范的、质-效相关性较强的元胡止痛胶囊综合质量评价系统,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元胡止痛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改进了元胡止痛胶囊中以延胡索乙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延胡索对照药材和白芷对照药材作为对照的薄层色谱法(TLC);对不同厂家元胡止痛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全国不同厂家不同批次元胡止痛胶囊中延胡索乙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发现不同厂家制剂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分析了将浸出物检查引入元胡止痛胶囊为代表的中成药制剂常规检查项的意义,论证浸出物检查的重要性。2.元胡止痛胶囊的指纹图谱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建立延胡索和白芷的指纹图谱,分别标定出9个共有峰,以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为指标,克服了薄层鉴别中不同斑点之间量的比例难以确定的问题,可更加客观地评价生产原料、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以补充目前药典中元胡止痛胶囊尚未有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通过针对组方药材建立的指纹图谱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厂家元胡止痛胶囊中延胡索药材相似度较大,但一些特征峰的峰面积有一定差异,而白芷药材质量差异较大。3.元胡止痛胶囊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测定为了解市售元胡止痛胶囊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建立铅、镉、砷、汞、铜及铬等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测得元胡止痛胶囊中铅、镉、铜含量有不同程度超标,砷、汞、铬含量符合要求。现行的元胡止痛胶囊质量标准尚未有铅、镉、砷、汞、铜及铬含量限度的测定方法,本研究为元胡止痛胶囊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本论文对中药复方制剂元胡止痛胶囊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填补了元胡止痛胶囊质量评价体系的空白。通过更加完善的质控体系的构建,实现对药品生产规范性的有效监控,防止非法投料,使元胡止痛胶囊品质得以保障,这样才能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
朱海琳[8](2015)在《元胡止痛方相关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元胡止痛方是由醋制延胡索和白芷组成,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痛、肋痛、头痛和痛经等。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元胡止痛方相关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元胡止痛制剂多成分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及溶出度实验,旨在从这三个方面建立评价元胡止痛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方法,评价不同剂型、不同来源、不同批次的元胡止痛制剂质量一致性,并研究同一处方的系列品种采用通用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多成分含量测定指标成分分别是延胡索中的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去氢延胡索甲素以及白芷中的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实验分别对17批不同厂家批次的元胡止痛片、17批次软胶囊、1批滴丸以及2批胶囊进行了多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符合2010版药典中规定的含量测定标准,但其他四个成分含量存在显着差异。指纹图谱实验采用相似度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三种分析方法分别对10个厂家的片剂、同一厂家17批软胶囊的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指纹图谱中的15个共有峰进行结构鉴定,其中12个成分来自延胡索,3个成分来自白芷;10批元胡止痛片指纹图谱相似度值范围在0.505-0.988之间,可以将样品分为三类;聚类分析结果将10批样品分为3大类;主成分分析采用三个主成分代表15个共有峰信息,将10批样品分为四类,分类结果主要受延胡索成分影响,三种分析方法对10批次样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结合三种分析方法结果可以将10个厂家样品按照质量差异分为三级,说明各厂家之间片剂质量存在差异性。胶囊剂的相似度值范围在0.963-0.967之间,均大于0.95,表明该17批样品相似度比较高,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成分结果可以进一步显示批次之间的差异。溶出度实验考察了不同pH的溶出介质,确定pH5.0比较合适。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生产厂家的片剂溶出情况差异显着,同一厂家的不同批次片剂溶出度实验显示其中仅1个厂家的3个批次样品溶出曲线均显示相似,其他2个厂家的3个批次样品中各有一个批次样品溶出曲线相似性较差,6个批次的软胶囊中仅有一个批次的样品溶出曲线相似性较差,其余均显示相似,说明不同批次的片剂溶出情况存在差异,软胶囊大部分批次的样品溶出情况比较一致。以上实验结果说明,目前仅一个含测指标的质量标准并不能有效控制元胡止痛样品质量,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可以较为全面的评价不同来源批次的样品质量,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与主成分分析方法三种分析方法用于评价指纹图谱,可以更全面、深入的进行分析评价,溶出度实验结果说明元胡止痛制剂厂家、批次间溶出度差异显着,在制剂稳定性方面各厂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宋国清[9](2015)在《正交试验法优选元胡止痛片提取工艺》文中提出采用了L9(34)正交试验方法,选择了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4个考察因素,对元胡止痛片的元胡、白芷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结果论证了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实际生产。
冯静[10](2013)在《元胡生物碱成分及其在元胡止痛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元胡中的生物碱成分分离方法,并建立了测定元胡止痛片中生物碱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以提高元胡止痛片质量评价方法的水平。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进行了与元胡有关的文献整理,对元胡的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元胡止痛片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采用硅胶柱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手段对元胡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共得到6种单体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质谱及物理化学性质对所得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然后进行了一测多评法测定元胡止痛片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实验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4种生物碱成分的线性范围考察;色谱系统精密度考察;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考察;方法重复性考察;加样回收率考察;四氢巴马亭、d-紫堇碱、四氢小檗碱、去氢紫堇碱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考察;待测成分色谱峰定位参数考察。通过上述方法学研究,建立了以四氢巴马亭为对照品,同时测定元胡止痛片中4种生物碱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用该法对10批元胡止痛片中4种生物碱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分别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计算其中四氢巴马亭、d-紫堇碱、四氢小檗碱、去氢紫堇碱的含量,比较外标法测定结果与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利用硅胶柱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元胡中成功分离获得6种单体成分,鉴定出其中5种,为海罂粟碱、四氢巴马亭、d-紫堇碱、四氢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分别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了10批元胡止痛片中四氢巴马亭、d-紫堇碱、四氢小檗碱、去氢紫堇碱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二者无显着差异。结论:上述研究工作的开展及所取得的各项研究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元胡止痛片质量评价方法的水平,可为完善元胡止痛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二、元胡止痛片提取工艺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胡止痛片提取工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正交设计优选元胡止痛方乙醇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饮片 |
1.3 对照品 |
1.4 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因素及水平确定 |
2.2 延胡索乙素及欧前胡素含量测定[1,11] |
2.2.1 色谱条件 |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4 线性关系考察 |
2.2.5 精密度试验 |
2.2.6 供试品溶液测定 |
2.2.7 稳定性实验 |
2.2.8 重复性试验 |
2.2.9 回收率实验 |
2.3 结果 |
2.3.1 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 |
2.3.2 工艺验证实验 |
3 讨论 |
(2)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元胡止痛片中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3 阴性样品溶液制备 |
2.3 专属性试验 |
2.4 线性关系考察 |
2.5 精密度试验 |
2.6 稳定性试验 |
2.7 重复性试验 |
2.8 回收试验 |
2.9 样品含量测定 |
3讨论 |
3.1 提取溶剂及时间的选择 |
3.2 流动相及柱温的选择 |
3.3 检测波长选择 |
(3)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质量标志物发现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质量标志物研究概述 |
1.1 质量标志物的关键科学问题 |
1.2 质量标志物发现原则和基本要求 |
2 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思路 |
2.1 基于物质的特有性、关联性和可药性的中药质量标志物初筛 |
2.2 基于中药药性相关生物效应的候选质量标志物发现研究 |
2.2.1 基于“化学指纹-代谢指纹-网络靶标”的中药质量标志物与生物活性之间定性关联 |
2.2.2 基于“肠吸收-活性评价-数据挖掘”的中药质量标志物与生物活性之间定量关联 |
2.3 基于成分敲入/敲除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确证研究 |
3 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探索研究 |
3.1 基于“化学分析-体内代谢-网络靶标”定性筛选元胡止痛片的质量标志物 |
3.2 基于“化学分析-体内代谢-网络靶标”定性筛选心速宁胶囊的质量标志物 |
3.3 基于“肠吸收-活性评价-数据挖掘”建立中药质量标志物与生物活性之间的精确定量关联 |
4 讨论与展望 |
(4)元胡止痛片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3种成分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溶液制备 |
2.1.1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1.2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1.3 阴性对照溶液制备 |
2.2 色谱条件 |
2.3 指纹图谱建立 |
2.3.1 精密度试验 |
2.3.2 稳定性试验 |
2.3.3 重复性试验 |
2.3.4 相似度分析 |
2.3.5 色谱峰归属 |
2.3.6 相似度分析 |
2.4 主成分分析 |
2.4.1 初始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 |
2.4.2 主成分得分与综合得分 |
2.5 样品含有量测定 |
2.5.1 线性关系考察 |
2.5.2 专属性考察 |
2.5.3 精密度试验 |
2.5.4 重复性试验 |
2.5.5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5.6 稳定性试验 |
2.5.7 样品含有量测定 |
2.5.8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前处理方法优选 |
3.2 色谱条件优选 |
3.3 样品相似性 |
(5)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药对照提取物的研究背景 |
一、中药对照提取物的内涵及发展优势 |
二、中药对照提取物研制的技术要求 |
三、中药对照提取物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延胡索的药学研究概况 |
一、基源 |
二、化学成分 |
三、药理作用 |
第三节 延胡索提取物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
一、提取工艺研究 |
二、纯化工艺研究 |
第四节 延胡索的质量控制研究 |
一、色谱与光谱技术 |
二、指纹图谱技术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延胡索原料的质量考察 |
第一节 延胡索药材及饮片收集情况 |
第二节 延胡索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考察 |
一、性状鉴别 |
二、水分检查 |
三、薄层色谱鉴别 |
四、含量测定 |
五、小结 |
第三章 延胡索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多成分含量考察 |
第一节 延胡索HPLC指纹图谱研究 |
一、仪器与试药 |
二、方法 |
三、延胡索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四、小结 |
第二节 延胡索多成分含量考察 |
一、仪器与试药 |
二、方法 |
三、专属性试验 |
四、耐用性试验 |
五、系统适用性试验 |
六、精密度试验 |
七、线性关系考察 |
八、重复性试验 |
九、准确度试验(以加样回收率表示) |
十、含量测定 |
十一、小结 |
第四章 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一节 原料选择 |
第二节 提取工艺研究 |
一、仪器与试药 |
二、方法 |
三、提取工艺研究 |
第三节 纯化工艺研究 |
一、仪器与试药 |
二、方法 |
三、初次纯化工艺研究 |
四、二次纯化工艺研究 |
五、延胡索对照提取物制备工艺的确定 |
第四节 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的制备 |
一、仪器与试药 |
二、方法 |
三、结果 |
第五节 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的成本估算 |
第六节 延胡索对照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质谱分析 |
一、仪器与试药 |
二、方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延胡索对照提取物质量标准的建立 |
第一节 延胡索对照提取物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
一、名称 |
二、来源 |
三、制法 |
四、性状 |
五、鉴别 |
六、检查 |
七、含量测定 |
八、指纹图谱 |
九、稳定性初步研究 |
第二节 延胡索对照提取物质量标准草案 |
第六章 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在延胡索药材及醋延胡索饮片中的应用 |
一、薄层色谱鉴别 |
二、含量测定 |
第二节 在醋延胡索配方颗粒中的应用 |
一、薄层色谱鉴别 |
二、含量测定 |
第三节 在元胡止痛片复方制剂中的应用 |
一、薄层色谱鉴别 |
二、含量测定初步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延胡索乙素含有量测定 |
2.1.1 色谱条件[8] |
2.1.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1.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1.4 线性关系考察 |
2.1.5 精密度试验 |
2.1.6 重复性试验 |
2.2 欧前胡素含有量测定 |
2.2.1 色谱条件[8] |
2.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2.4 线性关系考察 |
2.2.5 精密度试验 |
2.2.6 重复性试验 |
2.3 提取工艺比较 |
2.3.1 浸泡工序 |
2.3.1. 1 软胶囊提取液制备 |
2.3.1. 2 口服液提取液制备 |
2.3.1. 3 含有量测定结果见表1。 |
2.3.2 提取方法 |
2.3.2. 1 胶囊渗漉液制备 |
2.3.2. 2 片剂提取液 |
2.3.2. 3 含有量测定结果见表2。 |
2.3.3 白芷不同入药方式 |
2.4 浓缩工艺比较 |
2.6 成型工艺比较 |
2.7 总转移率比较 |
3 讨论和结论 |
(7)元胡止痛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金属元素测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 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现状 |
2 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2.1 中药生物指纹图谱技术 |
2.2 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技术 |
3 建模算法 |
3.1 分类方法 |
3.2 线性方法 |
3.3 非线性方法 |
4 元胡止痛方研究进展 |
4.1 制剂工艺分析 |
4.2 化学成分研究 |
4.3 药理作用 |
4.4 延胡索和白芷的协同作用 |
5 质量标准研究 |
6 立题依据、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 |
6.1 立题依据 |
6.2 研究背景 |
6.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元胡止痛胶囊的鉴别方法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对照药材与对照品 |
1.4 样品 |
2 方法 |
2.1 延胡索的薄层色谱鉴别 |
2.2 白芷的薄层色谱鉴别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
3.2 展开系统的考察 |
3.3 不同温度、湿度条件的考察 |
4 结论 |
第三章 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
1 试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样品 |
2 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厂家元胡止痛胶囊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测定 |
1 试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对照品 |
1.4 样品 |
2 方法 |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
2.4 色谱条件 |
2.5 提取方法的选择 |
2.6 检测波长的考察 |
2.7 柱温的考察 |
2.8 方法学考察 |
2.9 样品含量测定 |
2.10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提取方法的选择结果 |
3.2 检测波长的选择结果 |
3.3 柱温的考察结果 |
3.4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5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
3.6 数据分析结果 |
4 结论 |
第五章 元胡止痛胶囊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对照品 |
1.4 样品 |
2 方法 |
2.1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
2.4 色谱条件 |
2.5 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
2.6 选择提取方法 |
2.7 方法学考察 |
2.8 样品含量测定 |
2.9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结果 |
3.2 选择提取方法结果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
3.5 数据分析结果 |
4 结论 |
第六章 元胡止痛胶囊的指纹图谱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对照品与对照药材 |
1.4 样品 |
2 方法 |
2.1 延胡索的指纹图谱研究 |
2.2 白芷的指纹图谱研究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延胡索的指纹图谱研究结果 |
3.2 白芷的指纹图谱研究结果 |
3.3 指纹图谱的主成分分析 |
4 结论 |
第七章 元胡止痛胶囊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测定 |
1 试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标准溶液 |
1.4 样品 |
2 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测定条件 |
2.4 方法学考察 |
2.5 样品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2 样品测定结果 |
4 结论 |
4.1 药典规定 |
4.2 聚类分析 |
4.3 方法学验证 |
4.4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来源 |
4.5 关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的建议 |
第八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 不同厂家的浸出物含量 |
附录2 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图谱 |
附录3 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测定图谱 |
附录4 基于延胡索色谱条件下的元胡止痛胶囊指纹图谱 |
附录5 基于白芷色谱条件下的元胡止痛胶囊指纹图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元胡止痛方相关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课题来源 |
2 研究背景 |
3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元胡止痛方研究进展 |
2 中药质量一致性研究进展 |
3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元胡止痛制剂多成分含量测定 |
1 仪器与材料 |
2 液相色谱条件优化 |
3 元胡止痛片提取条件优化 |
4 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5 元胡止痛片多成分含量测定 |
6 元胡止痛软胶囊多成分含量测定 |
7 元胡止痛制剂不同剂型含量比较 |
8 小结 |
9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元胡止痛制剂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液相色谱条件 |
3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
4 元胡止痛片指纹图谱共有峰质谱解析 |
5 元胡止痛片指纹图谱分析 |
6 元胡止痛软胶囊指纹图谱分析 |
7 小结 |
8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元胡止痛制剂溶出度比较试验 |
1 仪器与材料 |
2 溶出度检测方法 |
3 不同溶出介质考察 |
4 不同厂家元胡止痛片溶出度测定 |
5 同一厂家不同批次元胡止痛片的溶出度比较 |
6 不同批次元胡止痛软胶囊的溶出度比较 |
7 小结 |
8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1 总结 |
2 讨论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正交试验法优选元胡止痛片提取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用仪器 |
1.2 原辅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提取工艺因素水平确定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 验证试验 |
2.3.1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验证 |
2.3.2 合格标准 |
2.3.3 检测结果对比 |
3 结语 |
(10)元胡生物碱成分及其在元胡止痛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综述 |
1.文献记载考证及原植物资源 |
1.1 文献记载考证 |
1.2 植物形态 |
1.3 药材性状 |
1.4 生物学特性 |
1.5 元胡产地与分布 |
1.6 常见伪品及混淆品 |
2. 炮制研究 |
3. 化学成分的研究 |
4. 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
4.1 冷浸法 |
4.2 渗漉法 |
4.3 热回流提取法 |
4.4 大孔吸附树脂法 |
4.5 微波提取法 |
4.6 超声提取法 |
4.7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5.药理作用研究 |
5.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5.2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
5.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
5.4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
5.5 抗肿瘤作用 |
5.6 其它作用 |
5.7 毒性 |
6.质量控制研究 |
第二部分 元胡生物碱成分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元胡总生物碱的提取与初步分离 |
2.2 元胡生物碱组分 A 的分离纯化 |
2.3 元胡生物碱组分 B 的分离纯化 |
2.4 元胡生物碱组分 D 的分离纯化 |
3. 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3.1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3.2 化学成分理化数据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一测多评法测定元胡止痛片中生物碱含量 |
1.药材与试药 |
2.方法与结果 |
2.1 方法原理 |
2.2 色谱条件 |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5 线性范围的考察 |
2.6 色谱系统精密度试验 |
2.7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
2.8 方法重复性试验 |
2.9 加样回收试验 |
2.10 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考察 |
2.11 待测成分色谱峰定位参数考察 |
2.12 样品测定结果 |
3.讨论 |
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3.2 提取方法的选择 |
3.3 指标成分的选择 |
3.4 流动相的选择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本研究创新点 |
第五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详细摘要 |
四、元胡止痛片提取工艺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正交设计优选元胡止痛方乙醇提取工艺研究[J]. 于定荣,翁小刚,杜茂波,李丽,刘颖,陈畅,王海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7)
- [2]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元胡止痛片中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J]. 冯向东,王戈,刘直臻,张钧稳. 中南药学, 2019(02)
- [3]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质量标志物发现与应用[J]. 许海玉,侯文彬,李珂,申业,唐仕欢,郭非非,张晶晶,吴宏伟,王萍,苏瑾,周荣荣,李亚卓,王岚,王磊,贡磊磊,杨洪军,刘昌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06)
- [4]元胡止痛片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3种成分测定[J]. 常金花,刘天琪,李申,刘翠哲. 中成药, 2018(09)
- [5]延胡索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研究与应用[D]. 王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6]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J]. 刘涛,冯晶晶,李鹏程,王彬彬,唐玉,周蔚昕,徐玉玲. 中成药, 2017(04)
- [7]元胡止痛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金属元素测定研究[D]. 冯凯. 山东大学, 2016(02)
- [8]元胡止痛方相关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D]. 朱海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2)
- [9]正交试验法优选元胡止痛片提取工艺[J]. 宋国清. 机电信息, 2015(02)
- [10]元胡生物碱成分及其在元胡止痛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冯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