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饲粮养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酵母培养物,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
饲粮养分论文文献综述
郑珉[1](2019)在《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旨在评价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84头月龄接近、平均体重为(430±18.2)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精粗比6∶4),试验1、2、3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的精料中添加0.4%、0.8%、1.2%的酵母培养物。预饲期10 d,正式试验60 d。试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3组肉牛ADG分别提高11.0%、18.3%、15.9%(P <0.05),试验1、2组F/C分别降低8.5%、9.2%(P <0.05);试验1、2、3组肉牛对饲粮中NDF的消化率分别上升9.1%、13.3%、11.4%(P <0.05),ADF的消化率上升8.6%、13.6%、11.0%(P <0.05),试验2、3组对GE的消化率分别上升9.3%、7.2%(P <0.05)。此外,试验1、2、3组牛肉在试验期间的平均增重收入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1.0%、18.3%、15.9%,饲料成本分别提高4.0%、11.8%、13.3%,日均利润分别提高18.3%、25.1%、18.5%。表明,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显着促进肉牛生长和养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添加量为0.8%时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22期)
赵峰,仵天培,夏中生,农志坚,黄建烨[2](2019)在《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和非淀粉多糖酶及其组合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饲粮养分代谢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果寡糖(FO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和非淀粉多糖(NSP)酶及其组合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饲粮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选择1日龄雌性黄羽肉鸡1 800羽,随机分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 (Ⅰ组,对照组)、0.4%FOS (Ⅱ组)、0.5 g/kg BS (Ⅲ组)、0.05%NSP酶(Ⅳ组)、0.4%FOS+0.05%BS(Ⅴ组)、0.4%FOS+0.05%NSP酶(Ⅵ组),进行56 d的饲养试验以及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均能一定程度提高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其中Ⅱ、Ⅳ、Ⅴ、Ⅵ组ADG分别显着提高9.4%、9.9%、10.8%、9.1%(P<0.05),料重比(F/G)显着降低(P<0.05);试验各组均可以提高饲粮粗蛋白质的代谢率,其中Ⅲ、Ⅳ、Ⅴ、Ⅵ组分别比对照组显着提高9.0%、13.6%、13.1%、12.2%(P<0.05);Ⅴ、Ⅵ组饲粮粗脂肪代谢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Ⅲ、Ⅳ组粗纤维代谢率比对照组提高3.2%、5.5%(P<0.05);除Ⅴ组外,其他试验各组均显着可提高Ca和P的代谢率(P<0.05)。综上所述,在黄羽肉鸡饲粮中添加FOS、BS和NSP酶,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生产性能和饲粮养分代谢率。FOS与BS具有协同作用,两者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的效果。(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陈莹,张曦,孙照程,曹胜雄,钟兴文[3](2019)在《饲粮粗蛋白水平对0~6周龄茶花鸡2号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养分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水平对2~6周龄茶花鸡2号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养分代谢的影响。选用同期出雏、体况良好且体重相近的1日龄茶花鸡2号18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半。各处理组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7.00%、18.50%、20.00%、21.50%、23.00%的5种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0~6周龄茶花鸡2号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饲粮粗蛋白水平为20.06%时料重比最低,为2.01;饲粮粗蛋白水平显着影响饲粮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23.15%粗蛋白水平组显着高于17.44%和18.78%粗蛋白水平组(P<0.05),但与20.06%和21.45%粗蛋白水平组差异不显着(P>0.05)。综合对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代谢的各项指标评估,认为饲喂粗蛋白水平为20.06%的饲粮时,饲喂效果优于其他4组。(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杨致玲,杨文强,张拴林,刘强,郭刚[4](2019)在《过瘤胃脂肪对体外瘤胃饲粮养分降解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3×4两因素设计,在饲粮中分别设置低、中、高3个蛋白质水平和0%、3%、6%、9%的过瘤胃脂肪含量,共形成12组饲粮,蛋白质水平/过瘤胃脂肪含量分别为:低/0%(第1组)、低/3%(第2组)、低/6%(第3组)、低/9%(第4组)、中/0%(第5组)、中/3%(第6组)、中/6%(第7组)、中/9%(第8组)、高/0%(第9组)、高/3%(第10组)、高/6%(第11组)、高/9%(第12组)。通过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模拟人工瘤胃,对12组饲粮进行消化降解,测定过瘤胃脂肪对饲粮养分降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第9组粗蛋白降解率极显着高于第4、第5、第6、第7、第10、第11、第12组(P<0.01),显着高于第1、第3、第8组(P<0.05);第4组粗脂肪降解率与第1、第2、第5、第9、第10、第11、第12组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第6组差异显着(P<0.05),第3、第7、第8组粗脂肪降解率显着高于第1、第2、第5、第9、第10、第11、第12组(P<0.05);第9组无氮浸出物降解率极显着高于第4、第6组(P<0.01),显着高于第1、第2、第3、第5、第7、第8、第10、第11、第12组(P<0.05),第1组显着高于第4、第6组(P<0.05);有机物降解率第9组极显着高于第3、第4、第5、第6、第8、第10、第11、第12组(P<0.01),显着高于第2、第7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第1、第9组极显着高于第5、第6、第8、第10、第11、第12组(P<0.01),显着高于第7组(P<0.05),第2、第3、第4组显着高于第5、第6、第8、第10、第11、第12组(P<0.05);粗纤维降解率第1组极显着高于第9、第10、第11、第12组(P<0.01),显着高于第3、第5、第6、第8组,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8组显着高于第9、第10、第11、第12组(P<0.05);最佳添加量为中蛋白质水平下的6%添加量。(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敖翔,范明东,周婷,何健[5](2019)在《不同营养水平饲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7.22±0.2)kg的150头健康杜长大叁元杂种断奶仔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组:1)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负对照组,饲喂低营养水平饲粮;3)非淀粉多糖酶组,在负对照组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500 g/t。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断奶仔猪。预试期3 d,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正对照和负对照组相比,非淀粉多糖酶组显着降低了料重比(P<0.05);2)与负对照组相比,非淀粉多糖酶组显着提高了干物质、氮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P<0.05)。总之,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在低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提高了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降低了料重比。(本文来源于《养猪》期刊2019年04期)
赵洋洋,韩永胜,李伟,王晓玲,李建国[6](2019)在《不同蛋白质水平高精料饲粮对荷斯坦奶公牛育肥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高精料饲粮对荷斯坦奶公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197.07±11.11) kg和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牛9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头,各组间平均体重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分3个体重阶段(200~300 kg、300~400 kg、400~500 kg)进行。在每个体重阶段,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饲喂低、中和高蛋白质水平饲粮。在同一体重阶段各组饲粮能量水平相同,精粗比均为90∶10。试验期193 d。结果显示:1)试验各组各体重阶段及全期平均日增重(ADG)、干物质采食量(DM I)、可消化干物质采食量(DDMI)、DDMI/ADG和DMI/ADG均差异不显着(P> 0. 05)。2) 200~300 kg体重阶段,Ⅰ组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Ⅲ组(P <0.05); 300~400 kg体重阶段,Ⅲ组粗蛋白质(CP)的表观消化率比Ⅰ组提高了4.27%(P<0.05),Ⅰ组的NDF表观消化率比Ⅱ、Ⅲ组分别提高了16.06%和10.42%(P<0.05)。3) 200~300 kg体重阶段,Ⅲ组CP消化量极显着高于Ⅰ组(P<0.01); 300~400 kg体重阶段,各组间CP消化量差异极显着(P<0.01),Ⅰ组NDF消化量显着高于Ⅱ、Ⅲ组(P <0.05); 400~500 kg体重阶段及全期,各组间CP消化量差异极显着(P<0.01)。4)各体重阶段,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有所增加,但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 200~300 kg体重阶段,Ⅲ组血清甲状腺素(T4)含量显着高于Ⅰ组(P<0.05); 300~400 kg体重阶段,Ⅲ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着高于Ⅰ组(P<0.05),Ⅱ、Ⅲ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比Ⅰ组分别提高了8.63%和10.98%(P<0.05)。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6~12月龄不同体重阶段奶公牛的饲粮蛋白质水平建议值(干物质基础)如下:200~300 kg体重阶段,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5.00%; 300~400 kg体重阶段,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5.00%; 400~500 kg体重阶段,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4.00%。(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敖翔,周建川,周婷,何健[7](2019)在《棕榈仁粕饲粮添加碳水化合物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棕榈仁粕饲粮添加碳水化合物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50.45±1.91)kg的210头健康杜长大叁元杂种生长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负对照组饲喂棕榈仁粕饲粮,复合酶制剂组饲喂负对照组饲粮+1 kg/t碳水化合物酶(主要为α-半乳糖苷酶、蛋白酶和β-甘露聚糖酶)。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生长猪。预试期3 d,正式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与正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显着降低了末重和日增重,但与复合酶制剂组差异不显着(P>0.05);2)负对照组的料重比显着高于复合酶制剂组和正对照组;3)与正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和复合酶制剂组显着降低了干物质、氮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4)负对照组干物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显着低于复合酶制剂组;5)负对照组的大理石纹评分显着低于正对照组和复合酶制剂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5%的棕榈仁粕饲粮降低了生长肥育猪的末重和日增重,增加了料重比,而添加1 kg/t碳水化合物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分消化率,改善了生长性能,且对肉品质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养猪》期刊2019年03期)
李卫娟,薛白,李银江,王思宇,欧阳依娜[8](2019)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氮沉积和养分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氮沉积和养分排放的影响,以期为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饲粮配比和减少环境负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选用50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38月龄的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7.60%(组1)、9.49%(组2)、11.29%(组3)、11.56%(组4)和14.96%(组5)的饲粮,饲粮其他营养水平保持一致。试验羊进行19 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5 d。正试期从每组选择5只试验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羊在代谢笼中单笼饲养,采用全收粪尿法连续收集5 d粪便,并采集饲粮样品。结果表明:1)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粪干物质排放量无显着影响(P>0.05)。2)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氮摄入量呈显着或极显着增加(P<0.05或P<0.01);组3的氮沉积率极显着高于组1(P<0.01),其他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3)粪氮排放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加,组2与组1、组3差异不显着(P>0.05),其他组间差异极显着(P<0.01);粪钙排放量以组3最低(5.04 g/d),且极显着低于组5(P<0.01);粪磷排放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加,组1、组2、组3极显着低于组5(P<0.01),组4显着低于组5(P<0.05)。4)尿氮排放量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加,组2与组1、组3差异不显着(P>0.05),其他组间差异极显着(P<0.01);尿钙排放量以组3最低,为1.18 g/d,比组1、组5分别降低0.53和0.78 g/d;尿磷排放量组1显着低于组5(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5)粪尿氮排放总量组5极显着高于其他组(P<0.01),粪尿钙排放总量组3极显着低于其他组(P <0.01),粪尿磷排放总量组1、组2极显着低于组5(P<0.01)。6)粪氮占比为72.44%~42.06%,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尿氮占比为27.56%~57.94%,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粪、尿钙和磷占比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1.29%时,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的氮沉积最佳,粪尿钙排放总量最低;饲粮蛋白质水平在一定范围(7. 06%~11.56%)时对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粪尿磷排放总量无显着影响;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对钙、磷的排放以从粪中排放为主,多余的氮则主要从尿中以尿氮的形式排出。(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谭占坤,高瑞玲,商振达,李述方,刘锁珠[9](2019)在《盐酸不溶灰分作为指示剂测定藏猪饲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在饲粮中添加硅藻土提高盐酸不溶灰分(AIA)含量,研究采用AIA作为指示剂测定藏猪饲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选用5头体重(22.35±1.27)kg,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的藏猪,分别饲喂添加了0.6%硅藻土的玉米-麦麸-豆粕型饲粮,粉料。试验预饲期5 d,正式试验期4 d,自由采食与饮水。采用化学分析法分别测定饲粮及粪样中水分、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质与盐酸不溶灰分含量,计算养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藏猪粪样中初水分、结合水、粗灰分、粗脂肪与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9.69%、8.88%、13.65%、7.38%与16.37%;添加0.6%硅藻土后,饲粮及粪样中AIA含量分别为0.78%与3.40%,粪样中AIA回收率为97.73%;全收粪法与指示剂法测定的饲粮中干物质、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8.04%、44.74%、48.82%、77.03%与77.15%、42.78%、46.71%、76.15%,差异均不显着(P>0.05)。结果说明,在饲粮中添加0.6%硅藻土后,采用AIA作为指示剂测定藏猪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高原农业》期刊2019年02期)
刘景,方桂友,缪伏荣,叶鼎承,李忠荣[10](2019)在《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二元母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二元母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90头体貌相近、平均体重为(61.97±4.37)kg的长白×大白杂交后备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饲喂3种不同能量结构的等能等氮饲粮,3个组饲粮能量组成分别为:组1饲粮含有49.70%淀粉、2.81%粗脂肪(EE)和8.95%中性洗涤纤维(NDF);组2饲粮含有43.52%淀粉、5.68%EE和12.53%NDF;组3饲粮含有37.13%淀粉、8.73%EE和16.02%NDF。【结果】随着饲粮淀粉水平的降低和EE、NDF水平的增加,后备母猪日增重(ADG)呈下降趋势(P<0.1),料重比(F/G)呈上升趋势(P<0.1)。组1和组2饲粮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组3 (P<0.05),组1与组2间差异不显着(P>0.05)。随着饲粮淀粉水平的降低和EE、NDF水平的增加,血清甘油叁酯(TG)和总胆固醇(TC)浓度呈现增加趋势(P<0.1),血清葡萄糖(GLU)浓度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血清胰岛素(INS)浓度呈现下降趋势(P<0.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瘦素(Leptin)浓度组1显着高于组3 (P<0.05),组1与组2间、组2与组3间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过多降低后备母猪饲粮淀粉水平并提高EE和NDF用量,会降低后备母猪养分表观消化率、降低血清激素分泌,影响后备母猪生长性能。(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饲粮养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研究果寡糖(FO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和非淀粉多糖(NSP)酶及其组合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饲粮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选择1日龄雌性黄羽肉鸡1 800羽,随机分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 (Ⅰ组,对照组)、0.4%FOS (Ⅱ组)、0.5 g/kg BS (Ⅲ组)、0.05%NSP酶(Ⅳ组)、0.4%FOS+0.05%BS(Ⅴ组)、0.4%FOS+0.05%NSP酶(Ⅵ组),进行56 d的饲养试验以及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均能一定程度提高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其中Ⅱ、Ⅳ、Ⅴ、Ⅵ组ADG分别显着提高9.4%、9.9%、10.8%、9.1%(P<0.05),料重比(F/G)显着降低(P<0.05);试验各组均可以提高饲粮粗蛋白质的代谢率,其中Ⅲ、Ⅳ、Ⅴ、Ⅵ组分别比对照组显着提高9.0%、13.6%、13.1%、12.2%(P<0.05);Ⅴ、Ⅵ组饲粮粗脂肪代谢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Ⅲ、Ⅳ组粗纤维代谢率比对照组提高3.2%、5.5%(P<0.05);除Ⅴ组外,其他试验各组均显着可提高Ca和P的代谢率(P<0.05)。综上所述,在黄羽肉鸡饲粮中添加FOS、BS和NSP酶,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生产性能和饲粮养分代谢率。FOS与BS具有协同作用,两者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饲粮养分论文参考文献
[1].郑珉.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9
[2].赵峰,仵天培,夏中生,农志坚,黄建烨.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和非淀粉多糖酶及其组合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饲粮养分代谢率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9
[3].陈莹,张曦,孙照程,曹胜雄,钟兴文.饲粮粗蛋白水平对0~6周龄茶花鸡2号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养分代谢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9
[4].杨致玲,杨文强,张拴林,刘强,郭刚.过瘤胃脂肪对体外瘤胃饲粮养分降解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5].敖翔,范明东,周婷,何健.不同营养水平饲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J].养猪.2019
[6].赵洋洋,韩永胜,李伟,王晓玲,李建国.不同蛋白质水平高精料饲粮对荷斯坦奶公牛育肥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
[7].敖翔,周建川,周婷,何健.棕榈仁粕饲粮添加碳水化合物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品质的影响[J].养猪.2019
[8].李卫娟,薛白,李银江,王思宇,欧阳依娜.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氮沉积和养分排放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
[9].谭占坤,高瑞玲,商振达,李述方,刘锁珠.盐酸不溶灰分作为指示剂测定藏猪饲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J].高原农业.2019
[10].刘景,方桂友,缪伏荣,叶鼎承,李忠荣.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二元母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