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伤性脑梗塞26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秀梅[1](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王秉恒[2](2018)在《脑外伤性脑梗塞67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研究分析脑外伤性脑梗塞67例的临床诊断方法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脑外伤性脑梗塞患者67例,其中9例患者表现出脑干损伤症状,11例患者表现出脑震荡症状,29例患者表现出脑疝征象,34例患者表现出继发颅内血肿症状,41例患者表现出脑挫裂伤症状。67例患者均需进行影像学检查,并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67例脑外伤性脑梗塞患者中,42例患者进行开颅手术治疗,35例患者进行单纯内科治疗;随访6个月-5年后,发现3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为植物状态生存,11例患者出现重残现象,26例患者出现中残现象,21例患者经治疗身体状况恢复良好。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常会出现大面积脑梗塞现象,进而加重患者的脑损害,加大治疗难度,影响治疗效果。
高磊[3](2017)在《外伤性脑梗塞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发生外伤性脑梗塞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32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和180例同期住院未发生脑梗塞的颅脑外伤患者的年龄、颅脑损伤程度(GCS评分)、血压、血液粘稠度、血小板计数(PLT)和体积(MPV)等因素进行调查和对照分析。结果年龄、颅脑损伤程度(CCS评分)、低血压、血液粘稠度、血小板计数(PLT)和体积(MPV)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年龄、颅脑损伤程度(CCS评分)、低血压、血液粘稠度、血小板计数(PLT)和体积(MPV)是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危险因素尽早中西医结合干预,积极预防治疗,可降低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元少鹏,麦剑培,廖伟强,陈耿树,胡建军[4](2016)在《外伤性脑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0例中重型脑外伤患者,其中48例出现外伤性脑梗塞(观察组),752例未发生外伤性脑梗塞(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休克、颅内血肿、D-二聚体水平、血沉、脑疝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60岁、脑挫裂伤、休克、脑疝、颅内血肿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二聚体[(1.02±0.49)mg/L]、血沉[ESR,(41.1±5.3)mm/h]、降钙素原[PCT,(0.189±0.03)]、平均血小板体积[MPV,(8.472±0.931)f 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4±0.36)mg/L、(33.0±3.7)mm/h、(1.172±0.04)、(7.243±0.615)f L],血小板[PLT,(208.72±57.84)×109/L]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33.93±36.1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沉、高D-二聚体、血小板功能亢进、脑疝、颅内血肿、休克、高龄均是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37.50%(18/48),显着低于对照组的78.86%(593/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积极采取早期足量补液,缩短止血药应用时间、动态监测脑血流量等措施以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成毅,张莲芳[5](2015)在《儿童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47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儿童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年龄3-14岁患儿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塞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均行头颅CI和MRI检查,其中局灶性脑梗塞(梗塞灶直径≤灶性脑)32例,弥漫性脑梗塞(梗塞灶直径>4 cm)15例;13例手术治疗开颅清除血肿、脑挫裂伤坏死组织或去骨板减压术,34例保守治疗予神经营养、改善脑血液循环、脱水和激素等药物治疗,12例明显蛛网膜下腔出血者予多次腰穿或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康复期均予针灸、高压氧等辅助治疗。随访6-13月,按GOS预后评分标准恢复良好38例(80.8%),中残6例(12.8%),重残2例(4.2%),无植物生存,死亡1例(2.2%)。结论:早期头颅CT复查或MRI检查有助于提高儿童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率,根据个体病情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谈山峰,陈兵[6](2011)在《外伤性脑梗塞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外伤性脑梗塞的出现直接影响着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是脑外伤后少见而又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混淆,常预后不佳,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难点,特别是大面积脑梗塞更是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近年来,随着CT和MRI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有关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的报道逐渐增多,且外伤性脑梗塞致残致死率又极高,已越来越受到神经外科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将重点介绍国内外在临床上对于TCI的诊断、治疗及进展。
李可建[7](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王福录,高廷军[8](2015)在《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做到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4年3月,神经外科颅脑外伤住院患者中,51例发生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外伤性脑梗塞发生率占同期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总数的3.9%。伤后12个月GOS评分1分7例;2分5例;3分10例;4分12例;5分17例。死亡及重残比率为43%。结论外伤性脑梗塞是导致颅脑外伤患者死残率增高的主要并发症,依据其发生、发展的特有规律早期预防,是减少外伤性脑梗塞发生率,降低死亡及重残比率的关键。
张胜冬[9](2015)在《外伤性脑梗塞400例临床诊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07年1月—2014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400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按照GOS回复标准对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评价,其中恢复良好的患者有100例(25%),中残的患者有130例(32.5%),重残的患者有70例(17.5%),植物生存的患者有30例(7.5%),死亡的患者有70例(17.5%)。结论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种类多而且复杂,因此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进行相关治疗,对降低患者的致残和致死率有着很大的效果。
张世强[10](2015)在《小儿颅脑损伤致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小儿外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6例小儿外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患儿全部为颅脑损伤所致脑梗死,出现单、双侧梗死灶,及一侧或双侧肢体的偏瘫,少部分伴有失语、中枢性面瘫等体征。除1例入院后2d出现大面积脑梗后死亡外,其余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外伤性脑梗死的患儿如果出现大面积脑梗死,预后极差。如仅为局限性脑梗死灶并伴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应尽早诊断,经药物及康复锻炼、高压氧治疗后,恢复效果良好。
二、外伤性脑梗塞26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伤性脑梗塞2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
六、类证鉴别 |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
三、中医综合疗法 |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一、脑卒中的定义 |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
四、西医鉴别诊断 |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
五、脑卒中的预防 |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三、诊断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剔除标准 |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技术路线图 |
二、器具选择 |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
四、治疗方案 |
第三节 观察指标 |
一、基本资料 |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
三、统计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
一、两组性别比较 |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
三、两组种族比较 |
四、两组证型比较 |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
一、整体康复 |
二、辨证康复 |
三、形神合一 |
四、被动康复 |
五、自我管理 |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
第三节 病案举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外伤性脑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PTCI诊断标准 |
1.4 疗效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ESR、PLT、PCT等指标比较 |
2.3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
2.4 预后 |
3 讨论 |
(5)儿童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4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结果 |
3 讨论 |
(6)外伤性脑梗塞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
2 诊断 |
2.1 临床特点 |
2.2 影像学特点 |
2.3 鉴别诊断 |
2.3.1 与脑挫裂伤的鉴别 |
2.3.2 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脑梗塞鉴别 |
2.3.3 与局限性的炎症鉴别 |
2.3.4 与烟雾病鉴别 |
2.4 脑干梗塞的漏诊处理 |
3 治疗 |
3.1 原发伤的治疗 |
3.2 继发脑梗塞的治疗 |
4 问题与展望 |
(7)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范围 |
1.1.2 检索策略 |
1.2 检索结果合并 |
1.2.1 合并策略 |
1.2.2 关键类 |
2 文献选择 |
2.1 文献选择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文献选择方法 |
2.2.1 初筛 |
2.2.2 二次筛选 |
2.2.3 三次筛选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3.1 文献分组 |
3.2 文献分类 |
3.3 文献编号 |
3.4 文献登记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6.1 Q统计量检验法 |
6.2 固定效应模型 |
6.3 随机效应模型 |
6.4 漏斗图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6 失效安全数 |
7 效应指标 |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7.2 需治疗病人数 |
结果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有效治法筛选 |
1.2 有效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2.1 不良反应分析 |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6.1 纳入研究质量 |
6.2 发表性偏倚 |
6.3 临床异质性 |
6.4 待评价研究 |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7 后续研究 |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查新报告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详细摘要 |
(8)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诊断 |
1.2.2 治疗 |
2 结果 |
3 讨论 |
(9)外伤性脑梗塞400例临床诊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小儿颅脑损伤致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 |
2.2 成人外伤后脑梗死 |
2.3 老年人外伤性脑梗死 |
2.4 术后脑梗死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资料 |
3.2 治疗方法 |
3.3 统计学 |
第4章 结果 |
4.1 临床数据 |
4.2 临床表现 |
4.3 影像学表现 |
4.4 统计分析 |
4.5 典型病例 |
第5章 讨论 |
5.1 发病率比较 |
5.2 发病机制 |
5.3 临床特点及相关诊治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外伤性脑梗塞26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2]脑外伤性脑梗塞67例临床分析[J]. 王秉恒. 人人健康, 2018(04)
- [3]外伤性脑梗塞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A]. 高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大会暨2017年Fukushima浦东鞍区病变研讨会及培训班论文汇编, 2017
- [4]外伤性脑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元少鹏,麦剑培,廖伟强,陈耿树,胡建军. 海南医学, 2016(12)
- [5]儿童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47例临床分析[J]. 成毅,张莲芳.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5(06)
- [6]外伤性脑梗塞的研究现状[J]. 谈山峰,陈兵. 海南医学, 2011(04)
- [7]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8]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防治[J]. 王福录,高廷军. 中外医疗, 2015(22)
- [9]外伤性脑梗塞400例临床诊疗研究[J]. 张胜冬. 中外医疗, 2015(13)
- [10]小儿颅脑损伤致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 张世强. 吉林大学, 2015(08)
标签:脑梗塞论文; 脑卒中论文;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养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