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镇地区古近系油气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车镇地区古近系油气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取心井岩心观察和描述为基础,并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和测试资料,对车镇凹陷古近系深层油气储层开展了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和形成机制的综合研究。车镇凹陷古近系深层储层系陡坡环境下发育的一套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近岸水下扇-湖底扇砂体及半深湖-深湖沉积,沉积成因类型丰富。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包括孔隙和缝隙两类,前者以次生孔隙和混生孔隙为主,见少量的原生孔隙,属超压环境下有机酸溶蚀作用的产物;后者包括构造裂缝、超压裂缝和成岩缝等,属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地温场、压力场和流体场的基础上,认为研究区目的层的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解四类。一般情况下,压实、胶结和交代对储层物性改善不利,而溶解作用则有利于储层质量的改善,另外研究发现,早期的胶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后来的压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改善储层也是有利的。根据成岩作用的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及镜下成岩矿物的类型、形成顺序、溶蚀作用的强弱、粘土杂基的类型和含量等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古近系目的储层大致分为中成岩A期和中成岩B期,其中,中成岩A期又可以分为A1、A2两个亚期;成岩相方面可分为强压实固结成岩相、碳酸盐胶结成岩相、不稳定组分溶解、溶蚀成岩相等3种。优质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包括构造、沉积、成岩和水-岩作用四种,其中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最大,构造作用则是控制和改造储层的重要因素,流体对储层的改造则是通过成岩作用来实现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深层碎屑岩储层成岩相类型及特征
  • 1.2.3 深层碎屑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1.2.4 深层碎屑岩储层成岩演化阶段划分
  • 1.2.5 工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关键技术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发育情况
  • 2.1.1 沙河街组(Es)
  • 2.1.2 东营组(Ed)
  • 2.2 沉积背景
  • 2.3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第三章 储层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沙四段岩石学特征
  • 3.1.2 沙三下亚段岩石学特征
  • 3.2 沉积相分析
  • 3.2.1 沉积物成分
  • 3.2.2 沉积物结构特征
  • 3.2.3 沉积构造
  • 3.2.4 单井相分析
  • 3.2.5 连井剖面
  • 3.2.6 平面相分析
  • 3.2.7 沉积相演化模式
  • 3.3 孔隙类型及特征
  • 3.3.1 原生孔隙
  • 3.3.2 混生孔隙
  • 3.3.3 次生孔隙
  • 3.4 储集空间形成机理
  • 3.4.1 溶蚀孔隙(次生孔隙)的成因机理
  • 3.4.2 裂缝成因机理
  • 第四章 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序列
  • 4.1 成岩环境分析
  • 4.1.1 地温场
  • 4.1.2 压力场
  • 4.1.3 流体场
  • 4.2 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 4.2.1 压实作用
  • 4.2.2 胶结作用
  • 4.2.3 交代作用
  • 4.2.4 溶解作用
  • 4.3 成岩相类型及特征
  • 4.3.1 强压实固结成岩相
  • 4.3.2 碳酸盐胶结交代成岩相
  • 4.3.3 不稳定组分溶解、溶蚀成岩相
  • 4.4 成岩阶段及成岩序列
  • 第五章 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
  • 5.1 构造对砂砾岩体储层的控制因素
  • 5.2 沉积作用对储层特征的控制作用
  • 5.3 成岩作用对储层特征的控制作用
  • 5.4 水-岩相互作用对储层特征的控制作用
  • 5.5 储层分类与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车镇地区古近系油气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