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山粮库 “龙头”粮库(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市人民政府[1](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21]1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州市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展改革委反映。2021年9月27日广州市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发展机遇第三节面临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工作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
刘璇[2](2021)在《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洪涝灾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灾害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不同程度的洪水的灾害,尤其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是最为严重。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大多都是通过史料记载的方式,进行清朝气候记录。如何模拟清朝时期的水旱灾害空间结构并分析赣江下游流域的水患灾害的洪水高度是当前环境规划与设计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主要难题。赣江下游流域是我国典型的汇水盆地区,是鄱阳湖入长江流域的重要水陆交通命脉。其研究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复原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系、湖泊、洪水高程对当今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显着意义。然而,在当今清朝时期的水环境研究中,大多都处于明清时期历史文献记载,分析明清时期的气候环境。本文以万寿宫为研究点,通过分析万寿宫的文化功能和环境功能,以文化功能分析了以治水英雄“许真君”的典型案例,以及万寿宫分布的发展历程。按照3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解析了万寿宫遗址的高程、坡度、河网密度等环境功能。依据现存万寿宫遗址识别了万寿宫空间分布规律,得出万寿宫临水特征。基于历史气候资料,运用综合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系统地解析了依据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的时空演化特征。识别了以万寿宫作为洪水高程到达点的空间洪涝灾害模拟,探讨了基于水神庙为古代水文站在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研究方法建议,为研究清朝气候和清朝水环境记录提供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其万寿宫文化功能的梳理,得出万寿宫作为水神庙的结论。从万寿宫文化角度,分析了许真君作为“为民除水患,镇蛟斩蛇”治理水患的人物事迹。分析了许真君其人生平治水的事迹,以及万寿宫建成的起源、历史、功能、文化。以许真君为“为民除水患水神”慢慢转变成“江西福主”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以许真君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万物有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通过田野的调查获得万寿宫遗址的基础数据,万寿宫作为水神庙大多都建立在治理水患的区域和水患频发的地区,其空间分布规律具有“临水”之特征,万寿宫遗址主要分布在临水的赣江下游流域。通过万寿宫遗址的环境功能分析得出三个结论:其一,万寿宫水神庙是古代水陆交通的航标。其二,出于文化景观的作用,万寿宫作为水神庙的代表性寺庙建筑。其三,万寿宫作为水文站具有古代水患灾害标记之作用。(2)通过实地考察,获取了万寿宫水神庙建成的地形、地貌、高程、坡度、河网密度等基础数据。经过27座万寿宫遗址的环境功能解析,得出万寿宫遗址大多处于低海拔冲积平原地区。万寿宫遗址高程大多都分布在20-30m。万寿宫遗址坡度范围大多都是适合人类生产生活的15°以内。基于河网密度值计算,万寿宫遗址分布大多在4-30 km/km2区间。(3)运用柯本气候分类法,从空间上分析得出赣江下游流域处于Cfa温暖带常湿温暖气候。基于历史气候资料,综合运用统计分析,运用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气候特征相关性R2为0.7182,表示赣江下游流域的各地区被解释变量的水旱灾害具有较高的可信程度。同时说明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的气候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赣江下游流域都处于Cfa温暖带常湿温暖气候,清朝时期各地区的水旱灾害对临近地区影响较高。(4)通过历史资料统计法收集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数据,运用滑动平均法、水患灾害等级法。结果表明:从1644年-1704年,大致是清朝初年至康熙前期,这一时期水旱灾害较为频繁,以旱灾为主,是清朝旱灾最为密集的时期。第二时间段是从1704年-1824年,康熙四十三年至道光四年,约120年时间,这一时间段赣江下游流域的城市又是水旱灾害多发期,水灾的频率高于旱灾。第三时间段为1824年-1911年,道光四年至宣统三年,约有84多年时间。这一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频发期,水灾频率明显大于旱灾频率。(5)基于史料量化数据运用小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小波分析的结果表明:0-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2.82a、4.75a。50-10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2.82a、4.75a。100-1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a、4.475a。150-20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75a、8a。200-2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75a、8a。由此得出,在250年的时间段内赣江下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周期为2a-8a。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是2-7a。说明清朝洪涝灾害周期性和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性大体一致。(6)基于清朝时期史料量化数据通过功率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清朝时期新干县水旱灾害的周期性为8.40a、2.50a、4.13a、3.58a、3.03a。清朝时期南昌市水旱灾害的周期性为8.33a、5.09a、4.14a。清朝时期南昌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13a、2.49a、5.06a、4.02a、3.95a、3.68a。清朝时期湾里区水旱灾害周期性为2.50a、5.03a、4.17a。清朝时期新建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13a、3.09a、4.14a。清朝时期安义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2.50a、4.17a、2.82a。清朝时期进贤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33a、5.03a、2.50a、3.64a。清朝时期樟树市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33a、5.03a、4.26a、4.15a、3.68a、2.70a、2.54a、2.27a。清朝时期丰城市水旱灾害周期性为5.08a、4.55a、4.41a、4.26a、2.68a。清朝时期永修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55a、7.14a、5.10a、4.41a、4.20a、3.97a、3.45a、2.25a。也就是说赣江下游流域洪涝周期性灾害和厄尔尼诺现象2a-7a出现的周期性大体相近。(7)清朝时期气候变化对万寿宫遗址研究实证分析,得出清朝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万寿宫遗址影响显着。因古代并没有水文站进行水文历史记录,故以万寿宫水神庙的高度作为水文站标高,运算Arc GIS空间智能计算,在不同的降雨条件下,进行了无源分析,计算了18次洪水灾害模拟,得出18种情景模拟下研究区洪水影响情况。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得出万寿宫遗址淹没区范围及受到影响的遗址的数量、受灾面积及空间分布。以最低水位吴城万寿宫黄海高程1米情景下进行空间模拟,得出淹没区面积184197hm2,占研究区总面积6.45%。以钱塘万寿宫黄海高程78米情景下进行空间模拟,得出淹没区面积2231949hm2占研究区总面积78.17%。并通过运用Arc Scene软件,进行水淹没演进模拟分析。(8)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清朝赣江下游水系复原。通过对古地图进行整理,通过其空间定位运用投影转换、赋予同名点以现代坐标的方法,对空间地图进行地图校正。基于WGS84地理坐标系,叠加1820年清朝江西省地图,矢量化提出赣江流域湖泊水系系统。通过的Arc GIS空间分析法,得出当今鄱阳湖面积缩小的结论,以及赣江下游流域弯曲处河流演变的研究结果。综上分析,本文基于原有洪涝灾害与现代降雨量拟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出基于空间上,以万寿宫水神庙为古代水文站标志站点进行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是新型研究理论机制创新。
刘文卿[3](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指出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贾晴波[4](2020)在《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研究》文中指出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地域约定的专有名称,属于专有名词的一类,由形式和意义两部分组成。形式包括语音形式、书写形式和构词形式。意义包括特征意义和命名意义两种。特征意义体现了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命名意义揭示了所在地域的人文地理特征。本文以语言学和地名学的相关知识为理论依据,运用调查、比较、描写和数据统计法对陇西县9镇8乡的3500个陇西县方言地名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揭示陇西县方言地名词语音、构词、命名理据和用字等方面的特点,进而对一些规律作了总结和说明。本文的重点是对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的调查、分类和描写,难点是对地名含义的考证和解释以及特殊的地名读音和用字现象的分析。本研究不仅为陇西县有关部门开展地名规范化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也为陇西县的方言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陇西县的概况,阐述了地名的研究现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材料来源及发音合作人信息。第二章是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的语音分析。首先介绍了陇西方言的声韵调、陇西话与普通话的比较及音韵特点,有利于分析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白读音和文读音的差异,解释其特殊读音和用字现象。然后整理了陇西县方言地名词中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连读变调、儿尾和子尾的音变,并总结了它们的音变规律。最后统计了陇西县地名词中的音节及平仄构成,便于后文构词形式的研究。第三章是陇西县方言地名词中的通名与专名研究。本章主要介绍了通名、专名及专名和通名的组合形式三个方面的特点。通名方面,主要运用数据统计法统计了陇西县方言地名词中的通名数量,共有94个,表示自然地理实体的通名有山、沟、屲、梁等39个,表示人文地理实体的通名有家、庄(子)、庙、院等55个。专名方面,主要分析它的构词特点,有单纯词作专名和合成词作专名两种。专名和通名的组合形式方面,有专+通、专+通+通、通+专等10种结构类型,以专+通和专+通+通为主。第四章是陇西县地名的命名理据。这一章主要结合地名的来历和含义对陇西县地名进行分门别类地归纳和总结,包括因自然地理实体要素和人文地理实体要素命名两大类。以自然地理实体要素命名又包含以山区地形,水域,特殊的地形或形象,自然资源,方位为名5个小类;以人文地理实体要素命名又包含以姓氏,人物,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文化景观,企业或单位名称,数字,美愿以及其他人文地理实体要素命名8个小类。本章内容揭示了陇西县以山地地形为主、水域地形为辅的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探求了陇西县地名背后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说等,分析了其承载的文化信息。第五章是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的用字。本章内容结合第二章的语音分析,分析了地名方言读音和用字的特点,并尝试着探求了其本字。例如陇西县方言地名词中“柯老”和“柯栳”一词的本字为“角落”,因当地人把似“角落”的地形称为[44 21]。同时指出陇西县方言地名中因读音、雅俗之分等原因造成的用字不统一、字形与原义不符及地名重名等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章整体概括地总结了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的特点,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朱萌[5](2019)在《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时空分布与空间量化研究》文中认为聚落作为人类居住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区域极高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松花江流域在中国历史中一直处于地缘性地理位置的区域,也处于传统中心文化的边缘地带,生态元素分散,具有文化特殊性,和断层性,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活动痕迹的叠加使松花江具有特殊且多元的文化基础和底蕴,其聚落的发展表现出与中原地区较大的差异,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是目前对于这一区域的古代聚落的研究很难达到完整和系统,也缺少足够的重视。为了提升历史区域文化带价值、促进区域的文化产业开发,本次研究以考古学相关挖掘成果为基础资料,借助基于GIS分析方法,从时空演进和空间特征两个方面,对松花江流域内的古代聚落的时空发展脉络进行梳理,通过量化解析其时空分布规律,客观的解读松花江流域内古代聚落的发展脉络,并对聚落空间形态特征进行量化分析,进而为实现对其遗产价值的可持续性保护提供依据。对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发展脉络的梳理和时空分布的分析方面,在对松花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和主导文化形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空间数据库和对流域内历史沿革的梳理,并按时期绘制聚落分布图,通过将不同时期聚落分布与相应历史地图叠加,量化描述各时期的聚落发展和分布情况,对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发展进行可视化表达和量化分析,直观图示化展现其发展进程和区域分布特征。并在完成对流域内聚落发展脉络阐述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分析其时空演进特征及时空演变格局的驱动力。对聚落的空间特征进行量化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对古代聚落各个时期的高程、坡度、坡向、离水缓冲区和离山缓冲区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聚落选址的影响情况;第二,建立空间指数模型对聚落空间进行建模分析,对各时期聚落进行优化分布研究,将多目标综合加权分析得到的优化结果与聚落实际分布进行比较,分析聚落分布的合理性及原因;第三,通过视域、资源域等参数对聚落构成形态进行分析,参考考古资料分析聚落分布形态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讨论经济形态、主导文化形态转变对聚落的影响,从而探寻不同时期聚落址构成形态及空间特征与主导民族文化价值体系之间的联系,填补在建筑史视角下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研究方面的空白,完善对中国传统聚落发展的认知。
郝跃翔[6](2019)在《包头转龙酒业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酒文化是中国历史传承中有着鲜明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草原人民更是有着独特的饮酒习惯和口味。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中央政府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酒驾入刑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白酒制造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全国白酒产量、销售额出现下降。与此同时,白酒消费偏好开始变化,传统消费者关注品牌的同时对品质的要求逐渐严格,而新一代消费者对地方本土品牌不再关注,转而追求更有时尚感和品牌价值的品牌。在面对政策收紧、消费者偏好变化的同时,区域白酒企业还要与国内高端白酒品牌和啤酒、葡萄酒、洋酒等产品激烈竞争,抢占地方白酒市场,因此,明晰未来竞争战略及其重点,业已成为区域性白酒企业迫在眉睫的重点任务。本文将包头转龙酒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为基础,旨在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包头转龙酒业公司的竞争战略与重点举措。首先,本文在回顾包头转龙酒业公司发展历程和评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包头转龙酒业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PEST分析法和五种竞争力模型,分别分析公司发展的宏观环境与行业环境,分析得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运用比较分析法,客观分析公司的资源与能力条件,得出公司的比较优势与劣势;再次综合运用SWOT分析法,明确提出公司的竞争战略是以成本领先聚焦战略为主、差异化聚焦战略为辅的竞争战略,战略实现重点分别是增强原料获取能力、保证公司原料价位低于竞争对手,加强传统酿造工艺和现代化生产设备融合、保证品质的基础上扩张产能;尽快依靠新媒体建立网络营销渠道,塑造品牌价值,打造高产品附加值的白酒制造企业,最后从转变经营理念、强化基础建设、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升级营销渠道、再塑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保障上述战略和重点得以落地的具体举措。对包头转龙酒业公司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有效的竞争战略可以帮助区域性白酒生产的企业增强竞争力。包头转龙酒业公司作为一家主营中低端白酒的区域性白酒企业,竞争战略选择将极大的影响未来公司的发展,针对包头转龙酒业公司竞争战略的分析,指出此类公司在竞争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更符合实际的竞争策略,可以有助于像包头转龙酒业公司这样的中小型白酒企业避开竞争劣势,发挥自身优势,把握住市场机会,增强公司竞争力。
曾现梦[7](2019)在《基于价值评估体系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快速扩张增量式发展,原工业区周边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旧工业区逐渐从城市“边缘区”变为不折不扣的“核心区”,原工业区的地块价值显着提升。基于政策鼓励下的厦门岛内工业外迁导致本岛出现大量工业遗留,政府推动下的“退二进三”使厦门岛迅速的实现了城市“高经济密度”的产业转型升级,工业遗存被“盲目式”快速更新。厦门目前尚未建立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体系,工业遗存更新是由政府的宏观控制、开发商的利益需求及设计师的主观经验为主导的更新,这种模式下的“主观式”更新在某种程度上给厦门工业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不可逆的损失。因此,从理性角度出发研究工业遗存价值为更新再利用提供量化支撑,对厦门工业遗存进行有效保护更新迫在眉睫。本文从资本构成角度对厦门工业遗存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归纳其在空间演变、群体布局及单体特色三个层面的发展特征。以国内外遗存价值评估体系研究现状及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外遗存价值评估体系研究现状,根据厦门工业遗存发展特征,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遴选出价值评价指标因子,以层次分析法为切入点,对厦门工业遗存评估体系进行建构,将工业遗存价值进行量化呈现。借此对厦门既有工业遗存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厦门既有工业遗存进行重要度等级划分。从实证角度出发对当前厦门工业遗存已更新的项目进行分析评价,从价值角度对更新现状提出建议。以期通过对已更新项目的研究分析总结经验,为后续工业遗存更新改造研究提供参考及借鉴。
石怀绶[8](2018)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重要思想》文中认为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源自于实践作为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而这一重要思想最早源于浙江省安吉县。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在座谈会上,村干部介绍了关停污染环境的矿山,然后靠发展生态旅游借景发财,实现了"景美、户富、人和"。习近平听后
何俊黎[9](2016)在《湖南水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水稻产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支柱产业,湖南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产区之一,水稻产业是湖南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因此,促进湖南水稻产业发展既有利于增进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也有利于湖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论文主要运用产业经济理论与技术,采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湖南水稻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及其机遇,事实上,湖南作为粮食大省虽然具有加速水稻产业发展的技术条件、自然禀赋条件和传统农产品市场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市场品牌度不高、种植规模偏小等不利因素或挑战。然后,重点分析了湖南水稻产业在研发、生产、加工、流通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国内外水稻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改善水稻生产条件,提高水稻生产利润;优化水稻加工条件,提高水稻附加值;构建完善的水稻流通体系,保障市场通畅;建立健全水稻产业服务与质量监管体系等建议。
李墨[10](2015)在《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储运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二五”期间,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就是建立并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粮食储运体系和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北大荒粮食集团是黑龙江垦区400亿斤粮食购销的主渠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研究北大荒粮食集团在粮食仓储与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可为北大荒粮食集团完善仓储与运输管理提供参考建议。依据北大荒粮食集团年度粮食储运汇总表(2010-2013年度)中集团本部与子公司粮食仓储数据以及集团粮食集港运输数据,利用图表法和对比分析法对集团粮食的储运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年限内:集团子公司2011年粮食的仓储量最大;在集团所有子公司中,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粮库的粮食仓储量最大;集团所有子公司与集团本部仓储的粮食种类主要是玉米与稻谷,大豆、高粱等仓储量较少;2012年运输的粮食总量最大,且运输量最大的港口是丹东港,物流排车逐数年增加。主要研究结论是:集团子公司与集团总部粮食储运的储粮种类少、仓储总量波动大、子公司之间粮食仓储数量不平衡;集团粮食的运输形式主要有散粮和包粮两种、物流排车数逐年增加,各港口运输量差异大。关于解决北大荒粮食集团储运问题的建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从更新粮食仓储设施、扩大子公司粮食仓储数量与丰富粮食种类方面完善粮食的仓储管理;二是从丰富粮食运输形式、扩大港口经营范围与扩展粮食物流渠道方面完善集团粮食运输管理。
二、龙山粮库 “龙头”粮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山粮库 “龙头”粮库(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万寿宫遗址研究现状 |
1.2.2 清朝时期气候研究现状 |
1.2.3 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
1.3 基于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 |
1.3.1 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现状 |
1.3.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模式和方法概念 |
1.3.3 基于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结构框架 |
1.4.4 研究创新点 |
1.4.5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概念 |
1.5.1 研究区概况 |
1.5.2 万寿宫的概念 |
第二章 万寿宫的起源、历史及建设形成的环境要素 |
2.1 万寿宫起源及发展史 |
2.1.1 万寿宫的起源 |
2.1.2 万寿宫的发展史 |
2.2 万寿宫祭拜主要的人物——许真君 |
2.2.1 许真君生平 |
2.2.2 许真君传说 |
2.2.3 许真君信仰由来 |
2.2.4 许真君的民间崇拜 |
2.3 万寿宫内的宗教仪式及主要活动 |
2.3.1 许真君崇拜活动——庙会 |
2.3.2 纪念许真君的朝圣活动 |
2.4 许真君为代表道家思想观点 |
2.4.1 “万物有道”观点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2.4.2 道家思想对当今的社会意义 |
2.5 万寿宫建设形成的环境要素 |
2.5.1 地形地貌特征 |
2.5.2 水文特征 |
2.5.3 气候特征 |
2.6 万寿宫建设形成的人文要素 |
2.6.1 交通活动 |
2.6.2 人类活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分布特征及环境功能分析 |
3.1 万寿宫的主要分布及特征 |
3.1.1 信仰万寿宫的族群发展过程 |
3.1.2 江西省内万寿宫分布 |
3.1.3 江西省外万寿宫分布 |
3.1.4 国外万寿宫分布、联系和特征 |
3.2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分布 |
3.2.1 新干县万寿宫遗址 |
3.2.2 永修县万寿宫遗址 |
3.2.3 丰城市万寿宫遗址 |
3.2.4 樟树市万寿宫遗址 |
3.2.5 进贤县万寿宫遗址 |
3.2.6 南昌市万寿宫遗址 |
3.3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时间序列分布 |
3.4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空间序列分布 |
3.5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与安义古道的关系 |
3.6 赣江下游万寿宫遗址高程分析 |
3.7 赣江下游万寿宫遗址坡度分析 |
3.8 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河网密度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朝小冰期水旱灾害时空演化规律 |
4.1 清朝时期的气候特征 |
4.1.1 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 |
4.1.2 清朝的历史 |
4.1.3 清朝温度和降水基本特征 |
4.1.4 清朝时期极端气候事件 |
4.1.5 清朝后期社会动荡 |
4.2 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
4.2.1 全球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
4.2.2 赣江下游流域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
4.3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分布规律 |
4.3.1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旱涝指数数据来源 |
4.3.2 水旱灾害等级序列 |
4.3.3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旱涝指数分析 |
4.3.4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总体旱涝指数分析 |
4.3.5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地区旱涝指数相关性分析 |
4.4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小波分析 |
4.4.1 小波分析应用于气候的原理 |
4.4.2 1644-1911 赣江下游流域小波分析结果 |
4.5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周期分析 |
4.5.1 功率谱分析的原理 |
4.5.2 基于史料数据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分析的结果 |
4.6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空间分布规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朝小冰期水旱灾害对万寿宫遗址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基于万寿宫遗址高程赣江下游流域淹没区分析 |
5.3 基于万寿宫遗址高程赣江下游流域淹没区空间分析 |
5.4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毁灭的原因 |
5.4.1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位 |
5.4.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冷与热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环境复原 |
6.1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清朝赣江下游水系复原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6.1.3 研究结果:基于GIS地理配准的清朝水系复原 |
6.1.4 万寿宫遗址在赣江下游流域的3D空间分布 |
6.2 鄱阳湖古代近代对比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清朝1820 年鄱阳湖水系面积 |
6.2.3 2002 年鄱阳湖水系面积 |
6.2.4 古今鄱阳湖水系对比 |
6.3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水系复原 |
6.3.1 赣江下游流域的河道提取 |
6.3.2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系复原 |
6.3.3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古今水系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结论 |
7.1.1 基于田野考察提出万寿宫遗址数据 |
7.1.2 提出基于万寿宫遗址分布的空间形式 |
7.1.3 基于万寿宫遗址进行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模式的可行性 |
7.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对当今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陇西县概况 |
1.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1.1.2 历史沿革 |
1.1.3 人口概况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国地名学的发展历程 |
1.2.2 甘肃省地名的研究现状 |
1.2.3 陇西地名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材料来源 |
1.4.1 研究对象 |
1.4.2 材料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 |
1.6.1 重点和难点 |
1.6.2 创新 |
2 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的语音分析 |
2.1 陇西县方言的语音特点 |
2.1.1 陇西县方言的声韵调 |
2.1.2 陇西县方言与普通话的声韵调比较 |
2.1.3 陇西县方言的音韵特点 |
2.2 陇西县地名中的语流音变 |
2.2.1 陇西县方言地名词中的连读变调 |
2.2.2 陇西县方言地名词中的儿尾 |
2.2.3 陇西县方言地名词中的其他音变 |
2.3 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的音节构成和平仄情况 |
2.3.1 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的音节构成 |
2.3.2 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的平仄构成 |
3 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的通名和专名研究 |
3.1 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的通名研究 |
3.1.1 表示自然地理实体的通名 |
3.1.2 表示人文地理实体的通名 |
3.2 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的专名研究 |
3.2.1 单纯词专名 |
3.2.2 合成词专名 |
3.3 陇西县方言地名词中通名与专名的组合形式 |
4 陇西县地名的命名理据 |
4.1 因自然地理实体要素命名 |
4.1.1 以山区地形为名 |
4.1.2 以水域为名 |
4.1.3 以特殊的地形或形象为名 |
4.1.4 以自然资源命名 |
4.1.5 以方位命名 |
4.2 因人文地理实体要素命名 |
4.2.1 以姓氏命名 |
4.2.2 以人物命名 |
4.2.3 以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为名 |
4.2.4 以文化景观命名 |
4.2.5 以企业或单位名称为名 |
4.2.6 以数字命名 |
4.2.7 以美愿命名 |
4.2.8 以其他人文地理实体要素命名 |
4.2.9 待考证的地名 |
5 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的用字 |
5.1 地名用字现象 |
5.2 地名用字与读音分析 |
5.3 陇西县地名规范化建议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陇西县方言地名词记音表 |
(5)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时空分布与空间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综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聚落研究的多维视野 |
1.2.2 国内外关于松花江流域发展历史研究概述 |
1.2.3 关于松花江古代聚落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其学术视角 |
1.2.4 研究综述分析 |
1.3 课题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相关概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GIS分析在古代聚落研究上的应用 |
2.1 GIS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 |
2.1.1 古代聚落空间数据库概述 |
2.1.2 古代聚落分布的可视化表达 |
2.1.3 GIS分析方法的应用性拓展 |
2.2 基于GIS的古代聚落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
2.2.1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相关数据准备 |
2.2.2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数据库的建立 |
2.2.3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要素的识别与分类 |
2.3 基于GIS的古代聚落的构成要素分析 |
2.3.1 古代聚落的点化分析 |
2.3.2 古代聚落的线状分析 |
2.3.3 古代聚落的面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的时空分布分析 |
3.1 松花江流域概况 |
3.1.1 松花江流域自然环境概述 |
3.1.2 松花江流域历史沿革及民族谱系概述 |
3.1.3 松花江流域民族主导文化形态分析 |
3.2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的时空分布 |
3.2.1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的量化统计 |
3.2.2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的时空演变 |
3.2.3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发展的重要时期 |
3.3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的时空演进特征 |
3.3.1 时间层面的滞后性和弱连续性 |
3.3.2 空间层面的区域差异性和整体协调性 |
3.3.3 时空演变格局的驱动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的空间量化分析 |
4.1 基于地形的空间特征分析 |
4.1.1 高程分析 |
4.1.2 坡度分析 |
4.1.3 坡向分析 |
4.2 基于邻域的空间资源分析 |
4.2.1 水系缓冲区分析 |
4.2.2 山脉缓冲区分析 |
4.2.3 资源域分析 |
4.3 聚落分布区域空间等级量化分析 |
4.3.1 基于指数模型的空间等级分析 |
4.3.2 古代聚落址空间指数模型的构建 |
4.3.3 古代聚落址空间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包头转龙酒业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
1.3.1 国内外关于酒类企业竞争战略研究综述 |
1.3.2 竞争战略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及工具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发展现状评述 |
2.1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发展历程 |
2.1.1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创建期(1977 年—1981 年) |
2.1.2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快速发展期(1982 年—1999 年) |
2.1.3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发展波折期(2000 年—2009 年) |
2.1.4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发展恢复期(2010 年—2018 年) |
2.2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发展现状 |
2.2.1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产品介绍 |
2.2.2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产品销售市场情况分析 |
2.2.3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经营情况 |
2.2.4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资产和人员状况 |
2.3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竞争战略定位存在不足 |
2.3.2 产品种类较少及品质有待提升 |
2.3.3 市场深耕措施不到位及新兴市场扩张效率不高 |
2.3.4 品牌影响力不足及扩张困难 |
第三章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地方白酒行业环境分析 |
3.2.1 行业特征分析 |
3.2.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3.2.3 行业发展趋势 |
3.3 机遇与挑战分析 |
3.3.1 发展机遇分析 |
3.3.2 发展威胁分析 |
第四章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竞争条件分析 |
4.1 资源条件分析 |
4.1.1 原料资源 |
4.1.2 技术资源 |
4.1.3 生产资源 |
4.1.4 渠道资源 |
4.1.5 品牌资源 |
4.1.6 管理资源 |
4.2 能力条件分析 |
4.2.1 原料获取能力 |
4.2.2 生产运营能力 |
4.2.3 技术创新能力 |
4.2.4 品牌影响力 |
4.2.5 公司文化能力 |
4.3 优势劣势分析 |
4.3.1 企业优势分析 |
4.3.2 企业劣势分析 |
第五章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
5.1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SWOT分析 |
5.2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
5.3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的竞争战略 |
5.3.1 成本领先聚焦战略 |
5.3.2 差异化聚焦战略 |
5.4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竞争的战略重点 |
5.4.1 成本领先聚焦战略的重点:降低中低端产品成本 |
5.4.2 差异化聚焦战略的重点:凸显品牌价值差异化 |
第六章 包头转龙酒业公司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举措 |
6.1 转变经营理念 |
6.2 强化基础建设 |
6.3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
6.4 升级营销渠道 |
6.5 再塑公司文化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价值评估体系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1.2.3 福建省工业遗存研究概述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界定 |
1.4 相关概念阐述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和研究价值 |
第2章 厦门近现代工业发展脉络 |
2.1 1840—1949年厦门工业发展 |
2.1.1 厦门外资工业发展 |
2.1.2 厦门华侨工业发展 |
2.1.3 厦门民族工业发展 |
2.2 1949年至改革开放初期厦门工业发展 |
2.2.1 厦门国营工业发展 |
2.2.2 厦门外资工业发展 |
2.2.3 厦门民营工业发展 |
2.3 厦门近现代工业遗存特征 |
2.3.1 厦门近代工业片区分布特征 |
2.3.1.1 依托港路发展的近代外向型海岛工业分布特征 |
2.3.1.2 依托陆路的内需型现代工业分布特征 |
2.3.2 厦门近现代工业遗存建筑群体特征 |
2.3.3 厦门近现代工业建筑单体特征 |
2.4 小结 |
第3章 厦门近现代工业遗存价值构成及评价体系 |
3.1 工业遗存的价值构成 |
3.1.1 国际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定义 |
3.1.2 国内法规体系下的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定义 |
3.1.3 国内学术界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定义 |
3.2 国内各城市工业遗存价值评价指标研究 |
3.3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方法 |
3.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思路 |
3.3.2 层次分析法对工业遗存价值评估的适应性 |
3.3.3 综合价值重要度梯度的合理性分析 |
3.4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
3.4.1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评估指标遴选 |
3.4.2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评估问卷发放 |
3.4.3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
3.4.4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评价体系的适应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厦门既有工业遗存概况及价值评估 |
4.1 厦门既有工业遗存价值概述 |
4.2 厦门既有工业遗存片区价值评估 |
4.2.1 样本容量选取 |
4.2.2 数据处理及等级划分 |
4.2.3 既有工业遗存的等级划分 |
4.3 各等级工业遗存片区概况及价值特征 |
4.3.1 一级工业遗存片区概况及价值特征 |
4.3.2 二级工业遗存片区概况及价值特征 |
4.3.3 三级工业遗存概况及价值特征 |
4.3.4 四级工业遗存概况及价值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价值评估体系的工业遗存再利用评价 |
5.1 双重价值导向的遗存再利用评价—以华美卷烟厂为例 |
5.1.1 华美卷烟厂发展概况 |
5.1.2 华美卷烟厂再利用策略及设计手法 |
5.1.3 华美卷烟厂更新再利用评价 |
5.1.4 华美卷烟厂更新再利用建议 |
5.2 多重价值导向的遗存再利用评价—以沙坡尾为例 |
5.2.1 沙坡尾工业片区发展概况 |
5.2.2 沙坡尾工业片区再利用策略及设计手法 |
5.2.3 沙坡尾工业片区更新再利用评价 |
5.2.4 沙坡尾工业片区更新利用建议 |
5.3 多重价值导向的遗存再利用实践 |
5.3.1 工艺公司发展概况 |
5.3.2 工艺公司遗存现状梳理 |
5.3.3 工艺公司遗存价值评估 |
5.3.4 工艺公司遗存再利用策略及设计手法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厦门近现代工厂统计 |
附录B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评估统计表 |
附录C 厦门工业遗存基础调研表 |
附录D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指标权重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重要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源自于实践 |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释义 |
(一)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 |
(二) 建好绿水青山, 造富金山银山 |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安庆的实践 |
(一) 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
(二) 利用丰富的山、水、林资源, 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养生 |
(三) 整合优势资源, 弘扬生态文化, 打造生态保护初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四、践行绿水青山, 造富金山银山 |
(一)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践行绿水青山 |
(二) 加快国土绿化, 建好绿水青山 |
(三) 以系统工程的思路, 治理与修复绿水青山 |
(四) 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 保护绿水青山 |
(9)湖南水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的概念 |
2.1.2 水稻产业的概念 |
2.1.3 水稻产业的特性 |
2.1.4 水稻产业的产业链分析 |
第3章 湖南水稻产业发展概述与分析 |
3.1 湖南水稻产业禀赋分析 |
3.2 湖南水稻生产发展分析 |
3.3 湖南稻米加工产业流通模式分析 |
3.4 湖南水稻生产区域综合能力比较 |
第4章 湖南水稻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4.1 湖南水稻技术创新问题分析 |
4.2 湖南水稻种植问题分析 |
4.3 湖南稻米加工产业问题分析 |
4.4 湖南水稻产业流通问题分析 |
第5章 国内外的水稻产业发展的案例启示 |
5.1 黑龙江省的相关经验及其启示 |
5.1.1 黑龙江省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的经验 |
5.1.2 对湖南水稻产业发展的启示 |
5.2 泰国的相关经验及其启示 |
5.3 日本的相关经验及其启示 |
第6章 促进湖南水稻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6.1 促进湖南水稻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6.2 促进湖南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改善水稻生产环境,促进水稻规模生产 |
6.2.2 创新水稻加工技术,优化加工产业结构 |
6.2.3 完善产业流通体系,拓展湖南品牌市场 |
6.2.4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产业现代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储运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北大荒粮食及粮食集团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粮食储运的研究 |
1.2.3 关于国内粮食储运监管研究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3.1 美国的粮食储运现状 |
1.3.2 加拿大的粮食储运现状 |
1.3.3 澳大利亚的粮食储运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储运现状 |
2.1 北大荒粮食集团简介 |
2.2 集团粮食仓储现状 |
2.2.1 集团子公司粮食仓储现状 |
2.2.2 集团本部粮食仓储现状 |
2.3 集团粮食运输现状 |
2.3.1 集团粮食运输总量 |
2.3.2 集团散粮集港发运量 |
2.3.3 集团粮食物流排车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储运存在问题及原因 |
3.1 粮食仓储存在问题及原因 |
3.1.1 粮食仓储设施落后 |
3.1.2 子公司粮食仓储效率不高 |
3.1.3 部分粮食品种收储量有限 |
3.2 集团粮食运输存在问题及原因 |
3.2.1 粮食运输局限于铁路运输方式 |
3.2.2 散粮运输港口少且运量差异大 |
3.2.3 粮食运输运力不足 |
3.2.4 粮食运输自动化程度低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解决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储运问题的对策 |
4.1 完善粮食仓储管理的对策 |
4.1.1 更新粮食仓储设施,建立智能保管系统 |
4.1.2 扩大子公司粮食仓储容量,建立智能出入库系统 |
4.1.3 利用智能粮库系统,丰富储粮种类 |
4.1.4 引入粮库安防系统,注重粮食安全 |
4.2 完善集团粮食运输的对策 |
4.2.1 开展集装箱业务丰富粮食运输形式 |
4.2.2 由北向南扩大港口经营范围 |
4.2.3 选择合作单位,进一步开拓粮食运输物流渠道 |
4.2.4 使用现代化工具,监管粮食运输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四、龙山粮库 “龙头”粮库(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31)
- [2]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D]. 刘璇.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陇西县方言地名词研究[D]. 贾晴波.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时空分布与空间量化研究[D]. 朱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包头转龙酒业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郝跃翔.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7]基于价值评估体系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D]. 曾现梦. 华侨大学, 2019(01)
- [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重要思想[J]. 石怀绶. 今日科苑, 2018(07)
- [9]湖南水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何俊黎.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10]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储运问题研究[D]. 李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