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LS-TE的路由算法研究

基于MPLS-TE的路由算法研究

论文摘要

MPLS是一种利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来进行快速数据包交换和路由的体系,它为网络数据流量提供了目标、路由、转发和交换等能力。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将IP地址映射成为简单的具有固定长度的标签,从而用于不同的包转发和包交换技术。MPLS-TE就是指在应用在MPLS网络上的流量工程。MPLS-TE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两个网络结点之间找到最优的数据传输路径,而这种最优传输路径的选择有可能是基于某种约束度量条件的。目前在基于MPLS-TE的路由算法中主要采用在Dijkstra算法基础上提出的CSPF算法,主流是采用配置相应管理距离的考虑用带宽作为约束度量条件、用时延作为约束度量条件、用带宽和时延作为约束度量条件、以及多约束度量条件下的路由算法。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讨论两种基于约束度量的路由算法,这两种算法分别是基于带宽约束度量的路由算法和基于多种约束度量的路由算法。这两种MPLS-TE路由算法均基于Dijkstra算法,它们将在本文中得到重点的分析和研究。本文首先从链路权重计算法则出发,在单约束度量的MPLS-TE网络中选取链路权重的取值方式作为研究重心,通过改良链路权重(考虑可用带宽)取值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约束度量的路由算法。在多约束度量的MPLS-TE网络中将综合考虑约束度量,在区别链路参数偏离情况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约束度量的路由算法。本文改进了两种新的基于带宽约束度量和基于多约束度量的MPLS-TE路由算法,其具体为:(1)基于带宽约束度量的路由算法:小型简易MPLS-TE网络中的改进Dijkstra算法。通过对算法的仿真可以看出在小型网络中,这种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鱼形路由的问题,从而提升链路的利用率。因为其参数简单、配置方便,因此这种算法对于小型MPLS-TE网络具有很好的可用性。(2)基于多约束度量的路由算法:多维空间逼近算法。这种算法即把每种约束视为多维空间中的一个坐标。通过对算法的改进来提升链路的利用率,同时在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上也有所改良。本文通过仿真软件OPNET对算法进行仿真比较,并分析了仿真数据。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可知这种多维空间逼近算法虽然提高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但其在防止路由堵塞和提高链路连接率方面具有较高的性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MPLS-TE 发展现状
  • 1.1.1 MPLS 技术综述
  • 1.1.2 MPLS 的基本工作过程
  • 1.1.3 MPLS-TE 技术现状及发展
  • 1.2 基于MPLS-TE 的路由算法概述
  • 1.3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应用价值分析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 MPLS-TE 的路由算法
  • 2.1 目前基于MPLS-TE 的路由算法分类
  • 2.1.1 路由算法简介
  • 2.1.2 基于MPLS-TE 的基础路由算法分类
  • 2.2 MPLS-TE 中的各种路由算法
  • 2.2.1 静态路由算法
  • 2.2.2 Bellman-ford 算法
  • 2.2.3 Dijkstra 算法
  • 2.2.4 基础路由算法比较
  • 2.3 基于Dijkstra 算法的CSPF 路由算法
  • 2.3.1 CSPF 算法的假设条件
  • 2.3.2 CSPF 扩散协议
  • 2.3.3 CSPF 虚拟链路的建立
  • 2.3.4 CSPF 算法更新的激活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SPF 路由算法改进研究
  • 3.1 CSPF 算法中的约束度量类型
  • 3.2 主要基于单约束度量的路由算法
  • 3.2.1 主要基于带宽作为约束度量的路由算法
  • 3.2.2 主要用时延作为约束度量的路由算法
  • 3.3 改进的带宽约束度量Dijkstra 算法
  • 3.3.1 鱼形路由问题
  • 3.3.2 Dijkstra 算法思想
  • 3.3.3 改进的带宽约束度量Dijkstra 算法
  • 3.3.4 鱼形问题改进算法的解决方案
  • 3.4 基于多约束度量的路由算法
  • 3.4.1 用带宽和时延作为约束度量的路由算法
  • 3.4.2 满足多种约束度量条件的路由算法
  • 3.4.3 BG 算法
  • 3.4.4 DCCR 算法
  • 3.5 多维空间逼近算法
  • 3.5.1 多约束度量多维空间逼近算法思想
  • 3.5.2 算法理论依据
  • 3.5.3 多维空间逼近算法实现
  • 3.5.4 算法性能比较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算法仿真及数据分析
  • 4.1 改进的带宽约束度量Dijkstra 算法的仿真
  • 4.1.1 算法策略及仿真
  • 4.1.2 改进的Dijkstra 算法仿真
  • 4.1.3 结论
  • 4.2 多维空间逼近路由算法的仿真
  • 4.2.1 仿真网络的配置
  • 4.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3 算法性能综合比较及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全文总结
  • 5.2 MPLS-TE 路由算法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分易”平台在《路由与交换实验课》中的应用[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3)
    • [2].互联网路由可信验证与感知分析技术[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06)
    • [3].EPON系统的三层路由及接口设计[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10)
    • [4].通信生产楼出局路由的建设方案探讨[J]. 广东通信技术 2020(10)
    • [5].一种电力通信网最大不相交双路由配置方法[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6(05)
    • [6].单光子量子路由的耗散影响[J]. 量子光学学报 2016(02)
    • [7].铁路数据网路由汇聚引发的路由迭代问题研究[J]. 铁道通信信号 2020(09)
    • [8].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路由算法综述[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0(04)
    • [9].面向物联网应用的能效感知路由[J]. 现代电子技术 2019(22)
    • [10].浅析三种路由的灵活应用[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6(05)
    • [11].基于反馈可信度的可信机会路由转发模型[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7(08)
    • [12].VLAN之间通信的两种实现方式——三层交换或单臂路由[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25)
    • [13].无线网络编码机会路由综述[J]. 信息通信 2016(08)
    • [14].ZigBee网络的路由算法分析[J]. 互联网天地 2015(07)
    • [15].互联网智能路由架构及算法[J]. 电信科学 2020(10)
    • [16].设计安全路由的3项基本要素[J]. 金融科技时代 2013(01)
    • [17].覆盖网随机路由方法[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3(05)
    • [18].浅谈软路由和硬路由[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02)
    • [19].自私路由及其解决方法[J]. 科技资讯 2008(29)
    • [20].强化学习框架下移动自组织网络分步路由算法[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20(04)
    • [21].基于维序路由的片上网络容错机制设计[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10)
    • [22].基于时变图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时间确定性路由算法与协议[J]. 通信学报 2020(10)
    • [23].空间延迟/中断容忍网络的接触图路由研究综述[J]. 软件学报 2019(02)
    • [24].协作中继节点选择的动态地理协作路由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7(02)
    • [25].基于多蚁群算法的电力通信网路由配置机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S1)
    • [26].单臂路由及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通信的比较[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06)
    • [27].路由优化的方式——路由重分布及其配置方法[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1)
    • [28].分段路由网络研究及其在流量工程中的应用[J]. 电信科学 2016(06)
    • [29].基于移动自组网一种稳定性增强路由的研究[J]. 微型电脑应用 2015(03)
    • [30].基于位置信息的车联网路由恢复方法[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8)

    标签:;  ;  ;  

    基于MPLS-TE的路由算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