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邦国间“和难”述论

春秋邦国间“和难”述论

论文摘要

西周春秋处于权力下移交替的历史时期,王权衰弱,君权强盛,列国在这一时期不断寻求时机发展壮大,并且诸侯国之间的相互交往逐渐取代了西周时期与王室之间的交往方式,成为春秋时期的主流。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周天子由于权势的衰微而无力进行处理,但协调邦国关系却成为当时最为现实且重要的问题。战争虽然是直接的解决方式,但由于受到传统礼制、思想观念以及各国自身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和难”成为协调春秋邦国关系的主要方式。通过“和难”不仅可以调整邦国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当时社会稳定亦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试对春秋列国间的“和难”展开讨论,并以此为个案考察春秋时期的邦国关系。本文共分为七部分,除第一部分介绍学术史有关情况外,重点是第二至第七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溯源春秋之前的“和难”,并简要勾勒了春秋邦国之间发生“和难”的社会背景。第三部分探讨春秋“和难”的调解方诸类别。相关研究表明,周天子、霸主之国、婚姻之国、友好之国均可以在列国“和难”中发挥着调解、修好的作用,但在春秋不同时期其作用又有所不同。第四部分则是分析春秋“和难”的原则,春秋时期礼信、盟约及相关现实因素成为邦国“调解”的准则。第五部分是对“和难”所采取的形式进行梳理,其形式主要有会盟、坐讼以及临时决断等三种形式。第六部分则是探讨列国之间“和难”在春秋时期的作用。它首先发挥了协调邦国关系,起到纾难、修好、求成等作用;其次邦国之间和难对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稳定起到一定作用,故保障了春秋社会没有出现重大的政治秩序断裂,而依然在“周礼”中保持相对有序。第七部分则是通过春秋“和难”考察春秋列国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春秋列国并不是城邦式的关系,而依然是在以周王室为首的国家体系之中。综上,本文对春秋时期邦国“和难”的探讨,不仅是对当时历史的回顾与挖掘,更重要的是通过“和难”这一视角观察春秋时代的特征以及当时列国的关系问题,某种程度上,相关问题的探讨对于现代社会邦交理论的构建亦有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一、前言
  • (一) 学术史回顾
  • 1. 传统学术时期
  • 2. 近现代学术转型时期
  • (二) “和难”相关概念阐释
  • (三) 研究意义
  • 二、“和难”背景回顾
  • (一) “和难”溯源
  • (二) 春秋“和难”背景
  • 三、邦国“和难”的调解方
  • (一) 周天子
  • (二) 霸主(侯伯)
  • (三) 其他调解方
  • 1. 婚姻之国
  • 2. 友好邦国
  • 3. 其他调解国
  • 四、邦国“和难”的准则
  • (一) 礼、信的准则
  • (二) 盟约的准则
  • (三) 现实因素的准则
  • 五、邦国“和难”的形式
  • (一) “和难”形式之一:会盟
  • (二) “和难”形式之二:坐讼
  • (三) “和难”形式之三:临时决断
  • 六、邦国“和难”的作用
  • (一) 协调诸侯国关系
  • (二)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 七、从“和难”看春秋时期邦国关系
  • (一) 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
  • (二) 春秋列国关系并非城邦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猪春秋两季防疫改为四季防疫的重要性的调查研究[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01)
    • [2].春秋提梁盉[J]. 东方收藏 2020(01)
    • [3].古陶春秋[J]. 科教导刊(下旬) 2020(04)
    • [4].董仲舒求《春秋》之义法探析[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5].董仲舒《春秋》五辞发微[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6].程公说与《春秋分记》[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7].古陶春秋[J]. 科教导刊(下旬) 2019(04)
    • [8].春秋甚六镈[J]. 东方收藏 2019(09)
    • [9].戏里春秋[J]. 文物世界 2019(03)
    • [10].《才—春秋》[J]. 美术研究 2019(04)
    • [11].春秋 中国画[J]. 民族艺林 2018(03)
    • [12].如何订阅《档案春秋》[J]. 档案春秋 2018(09)
    • [13].《水墨春秋》[J]. 美术 2018(07)
    • [14].王安石《春秋》学思想探究——以《春秋》公案考辨为中心[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5].“档案春秋”微信公众号上线啦![J]. 档案春秋 2017(02)
    • [16].父子画家传春秋[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1)
    • [17].祭告制度与《春秋》的生成[J]. 文学遗产 2017(03)
    • [18].饱含深情写春秋[J]. 现代企业文化(上旬) 2017(05)
    • [19].春秋[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7(07)
    • [20].“五经”与中国传统价值观之十二 《春秋》:正名分而明责任(上)[J]. 名作欣赏 2017(07)
    • [21].“五经”与中国传统价值观之十四 《春秋》:正名分而明责任(下)[J]. 名作欣赏 2017(13)
    • [22].赵汸《春秋》学的师承渊源及其治学理念[J]. 齐鲁学刊 2017(01)
    • [23].《尚书》与春秋体系的德、礼思想对比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07)
    • [24].不忆春秋[J].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2017(05)
    • [25].《回望春秋》[J]. 美术 2017(04)
    • [26].《小院春秋》[J]. 美术 2017(02)
    • [27].家春秋系列之江南[J]. 武汉文史资料 2017(03)
    • [28].风雨春秋[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02)
    • [29].《春秋》何以名“春秋”[J]. 管子学刊 2017(02)
    • [30].鸟瞰春秋寨[J]. 学习月刊 2017(06)

    标签:;  ;  ;  ;  ;  

    春秋邦国间“和难”述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