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蛋糕”做大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思考──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战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金光旭[1](2021)在《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还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将“必须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价值目标和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余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经“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探索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也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版”,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全新实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所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全面小康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融合了共同富裕要求和现代化目标的道路。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对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拓了新的空间,也使得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理论与实践逐渐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文围绕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问题共分八部分进行系统研究,由绪论、正文六章及总结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本章从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开始,系统阐述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并对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第三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主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进行研究,并深入研究列宁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第四部分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本章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关系的解析开始,论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是统一的整体,而后进一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最后系统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论文的第五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本部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开始,回溯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过程,并在新时代进入了强起来的新征程,在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方面,中国历经了民族独立、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同阶段。第六章立足现阶段,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在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民生福祉、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国依然面临着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国际政治格局挑战加剧等问题,阻碍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实现。由此论文进入了第七章的论述,本节主要论文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具体论述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更多更公平的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最终实现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杨勇[2](2021)在《KST旅游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KST公司主要负责全区旅游项目的投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与经营,涉旅网络电商项目开发、建设与经营,乡村旅游建设与发展。该公司在经营中存在业务业态不够丰富、资金资产使用效率相对较低、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保障能力有待提升、营运管理低效现象较为突出、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不足。本文在对KST公司的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研究企业发展战略角度入手,通过对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的学习以及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以PEST模型及SWOT模型为分析基础,对KST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KST公司存在以下问题:文旅融合程度还有待提升;旅游开发还不够均衡,产城景联动有待提升;旅游产品供给形态不够丰富;旅游宣传营销不够精准;旅游管理服务及智慧化水平有待提升。总体来看,KST公司具有一定优势。作为武隆区国有独资综合性旅游企业,KST公司在武隆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开发整合潜力优势。与此同时,随着武隆区建设全国优质旅游示范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步伐的加快,KST公司作为全区主导产业的国有企业和龙头企业,政策优势明显。但是公司存在着一些劣势,比如旅游业务收入占比较重,文旅融合程度还不够,旅游新业态开发还不够,过分依靠门票收入,大大削弱KST公司抗风险能力。结合KST公司的实际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明确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拓展为基本思路,以旅游业务为核心,以旅游配套服务、“旅游+”综合业务为“两翼”,持续推进公司市场化改革,通过分析优化制定了产业发展策略、人才队伍策略、市场营销策略、基础配套策略和资本布局策略,并制定了相关的企业战略保障措施,多角度实现战略优化。
张小艺[3](2020)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战略实施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氨酯是当前高分子材料中应用最广、品种最多的材料之一。聚氨酯材料的性能卓越,具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整个行业发展具有非常良好的前景。万华化学是我国聚氨酯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万华化学取得很大的进展,资本市场运作也非常成功。研究万华化学的财务战略,一方面可以对万华化学当前的财务战略进行评价,发现万华化学财务战略当前可以改进的空间,对公司的后续财务战略规划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另一方面也可以总结万华化学在财务战略方面的有益经验,对其他类似企业财务战略规划提供借鉴。本文以财务战略的文献综述入手,整理和归纳了当前国内外财务战略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财务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研究内容。本文介绍聚氨酯行业特征和万华化学的基本情况之后,使用哈佛分析框架对万华化学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万华化学当前财务战略内容进行解析,明确认识万华化学财务战略现状和可以改进的空间,进而提出面向未来的万华化学财务优化和相应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总结万华化学财务战略成功的经验,并对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战略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对研究现状的评述,介绍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介绍财务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基于企业生命周期、价值创造、可持续增长和基于核心能力的财务战略研究。介绍了财务战略矩阵和哈佛分析框架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通过哈佛分析框架对万华化学进行分析。介绍了聚氨酯行业发展历程和趋势后,对万华化学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面评价万华化学采用当前财务战略对企业现实情况的影响,总结当前财务战略正确的做法,发现其中可以改进的问题。对企业财务战略相关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提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总结万华化学财务战略成功的经验,为其他企业集团财务战略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彭大昇[4](2020)在《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大零售”战略研究 ——以JS银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内外部经营环境的深刻改变,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的盈利能力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公司业务由于业务模式成熟、同业竞争激烈、支柱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明显等原因,城商行越来越难以取得更大突破;而零售业务由于发展潜力巨大,成为近年来各家城商行研究、探索与实践的重点业务。特别是随着居民财富水平的不断提高,零售业务规模也持续扩大,城商行基于自身实际纷纷提出了零售战略转型的思路。其中,“大零售”理念被不断提出并被视为未来零售业务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实际上,“大零售”并非狭义的零售业务的集合,而是以客户为中心,整合银行现有资源,重新梳理后形成的一整套服务体系,不仅包括传统的零售业务,还包括其他相关业务,乃至与这些业务相关的支撑体系。本文选取JS银行为研究对象,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JS银行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内外部环境,从而引出JS银行进行零售战略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JS银行的优势、劣势和机会、威胁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组合战略与主要的战略选项。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大零售”战略角度,提出了JS银行今后的战略规划与具体措施,旨在为JS银行做强做大、做出特色提供一些建议,并为其他同类型城商行进行战略规划提供有益助力。
颜雄[5](2020)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配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哥达纲领批判》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分配思想,是当代中国认识贫富差距与管控贫富分化趋势的思想源泉和分析范式,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囿于纲领性文献篇幅,其中具有创造性的概念与命题并未得到具体阐释。因此,通过文献研究法以文本研究为主,对《哥达纲领批判》中体现马克思分配思想的主要文本再解读,回归文本以准确把握马克思分配思想实质,在理解马克思分配思想基础上探讨其当代启示。首先,阐明《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分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理清拉萨尔机会主义分配观点引起马克思批判的全过程,从历史维度把握马克思分配思想得以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其次,梳理马克思对拉萨尔机会主义分配观点的批判文本,通过马克思对拉萨尔分配观点的机会主义实质揭露,从理论维度把握马克思分配思想的批判式呈现。再次,阐释马克思论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原理以及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探讨未来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演进过程及分配原则,从科学社会主义视角把握马克思的未来构想。最后,立足我国当代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事实,结合马克思分配思想理性认识社会主义贫富差距问题,从现实维度探究马克思分配思想对于当代分配的启示价值。
高卢君[6](2020)在《哈佛分析框架下国际邮轮公司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邮轮行业的第一个黄金十年里,中国邮轮行业无论是在体量还是收益都有奇迹般的增长。且未来中国本土邮轮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但国内却没有与之匹配的邮轮公司或邮轮品牌来支撑未来国内邮轮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把握邮轮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国内邮轮行业发展前景巨大和邮轮公司发展遭遇的困境的矛盾,本文选择从财会角度对国际邮轮公司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内本土邮轮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建议。本文从交叉学科视角出发,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哈佛分析框架为主要工具,对国际邮轮公司的战略环境、战略选择与实施进行综合分析,揭示邮轮企业发展路径;其中战略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三个要素;哈佛分析框架主要从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四个维度构建框架模型,对国际上仅有的三家邮轮上市集团:嘉年华集团、皇家加勒比集团和诺唯真集团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在战略分析方面,利用PEST分析和SWOT分析对邮轮行业及邮轮公司发展战略进行全面解析;其次在战略选择方面,从职能战略视角进行会计和财务分析,选取关键会计信息分析三家集团会计信息质量;然后结合三家集团近四年的财务数据利用比率分析法进行横向和纵向财务分析;最后从战略实施的视角总结邮轮公司发展路径,根据战略、会计、财务分析结果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归纳出三家邮轮集团的发展前景即发展路径,并通过分析三家邮轮集团发展路径为国内本土邮轮公司未来不同阶段的发展提供建议。基于哈佛分析框架和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诺唯真集团是处于发展初期的邮轮公司,其发展路径可以为国内邮轮公司发展初创期提供相应的示范。在战略上,把握市场机会找准市场定位,扩大市场份额;会计核算上采用最新的会计准则进行确认计量;财务上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合理融资。皇家加勒比集团是处于成长期的邮轮公司,其发展路径可以为国内邮轮公司中期发展提供相应的示范。在战略上采取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战略,选择特定市场和产品重点突破,在吸引新游客的同时稳固其忠诚度;会计上沿用初期的会计制度;财务上注重成本控制,多渠道筹集资金来支持生产开发。嘉年华集团是处于成熟期的邮轮公司,其发展路径可以为国内邮轮公司长期发展提供相应的示范。在战略上采用横向一体化战略;会计核算上沿用前期的制度;财务上注重投资效率,合理利用资金新建或者收购更多的邮轮船队和品牌,进行多层次、多元化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集团化管理。
刘文霞[7](2018)在《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已经摆脱了物质匮乏,贫困落后的状态。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不仅生活得到显着改善,财产及财产性收入也取得较快增长。但是,从财产和财产性收入分布来看,快速增长的居民财产和财产性收入并不平衡,与同期发达国家相比也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为解决财产性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增长问题,我国在与其相关的制度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由于我国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依旧相对滞后,与财产性收入分配的需求之间依然存在很大矛盾,并且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尽早建立起健全与完善的多层次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加以解决。本文除导论以外,共有七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首先,本文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界定与回顾,涉及到的概念主要有: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等。其次,本文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一是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相关理论;二是发展经济学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相关理论;三是制度经济学中有关制度合理化的相关理论,具体涉及到交易成本理论、寻租理论、利益集团等理论。最后,本文对有关制度合理化的研究进行了简要述评,提出了本研究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又要借鉴其他相关理论。第二部分:分析我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特征。在这部分,主要运用国家统计局等相关数据与资料,分析并论证了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呈现的特征:不平衡增长。第一,财产性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增长;第二,财产性收入差距及其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断扩大。“增长”与“差距”的并存凸显了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主要特征。第三部分:探究我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不平衡增长的制度性原因。首先,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性原因:“公主共发型”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为财产积累的提供了制度基础;宪法与各种相关法律法规为居民财产的合法性提供了保障;多层次的交易市场为财产的多元化的投资提供了市场和投资工具;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为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分配依据。其次,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的制度性原因——制度不合理。制度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初次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财产积累不公平;再分配制度的有效性未得到充分发挥;非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也存在缺陷。第四部分:提出实现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平衡增长的关键——制度合理化。鉴于财产性收入增长具有正效应,但是财产性收入差距具有负效应,制度合理化的内涵应该是指能够促进“增长”与缩小“差距”的制度。从理论上来说,制度合理化能够解决财产性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平衡增长问题,因为制度合理化能够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也能够调节居民之间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制度合理化的发生机理是制度的稳定性、环境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人对利益极大化追求的努力三者之间持久的冲突。第五部分:进行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实证分析。这部分选取学者们公认的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日本、韩国和新加坡,通过对这些国家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基本做法的分析,得出值得借鉴的经验。第六部分:考察我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制度合理化的现状。这部分主要探究我国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的措施,进而分析制约我国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原因,一是制约初次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因素: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及微观工资增长机制、产权结构、市场化改革。二是制约再分配制度的因素: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与制度设计的完善程度欠缺。三是制约非收入分配相关制度合理化的因素:制度设计者的理性与偏好、制度变迁的“时滞”、制度的实施机制等。第七部分:提出促进我国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政策分析与建议。具体包括:初次分配制度合理化——提高劳动者收入;优化要素价格的市场环境;完善财产运营的各类相关制度。再分配制度的合理化——提高制度的有效供给;健全财产税、赠与税和遗产税制度;完善个人财产评估与登记制度。非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和合理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强化不平衡促进平衡发展战略;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在研究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方面尝试有以下突破:(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的理论去分析我国财产性收入差距问题。在坚持所有权是决定参与分配的最终杠杆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首先分析了财产性收入差距主要源于财产积累中的劳动报酬偏低,而广大中低收入者主要以劳动报酬为主;其次是特殊人群的收入畸高,加剧了财产积累的不平等。接着运用交易成本等理论论证了财产运营中由于各个制度缺陷导致了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改变这种财产及其财产性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实现制度合理化。(二)运用制度合理化的发生机理去分析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过程。本文认为财产性收入分配中从来不缺乏制度这一元素,唯一变化的是制度集合的选择,制度合理化的过程是制度稳定性、环境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及人对利益极大化追求的努力之间持久冲突的结果。我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原有的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集合已经显示出了许多不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弊端。与此同时,鉴于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具有正效应,而财产性收入差距具有负效应,因此必须变革原来的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以制度的合理化推动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与“缩差”,即实现其平衡增长。在研究过程中,本人深感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在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不足。其次,由于时间、能力及其条件的限制,本人对财产性收入的直接调研数据较少,文章中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或者其他二手资料。第三,本文只是对财产性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变迁做了粗略的研究,有关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具体制度设计和路径实现等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
徐文文[8](2018)在《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公平分配研究》文中指出公平分配自古是我们追求的美好目标,始终与人类社会发展形影不离。进入新时代,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总量上,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位;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奇迹”,如何公平的分配改革发展成果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同时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所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保障公平正义,已然成为当务之急。只有不停的寻找发展的最佳状态,才能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这一对矛盾。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下,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既为公平分配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也是指导当下发展行动的先导和衡量社会公平分配的标尺。当然,将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公平分配,不同于传统的平均主义,也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按需分配,更不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的按资分配。因此,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两个问题:一是分配连着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相对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的探讨不管是分析其本质还是寻找解决措施,都不能脱离我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不能离开按劳分配谈公平分配。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分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仅公平是相对的,差距也是相对的,最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长期过程。二是共享发展新理念导向下的公平分配具有特定的含义及现实针对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以共享发展完善公平分配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重点是发挥全社会各主体的能动性以完善共建共享的文化环境、制度保障和法治手段;关键是确保贫弱群体的利益共享。所以,明确问题、抓住方向,研究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公平分配对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公平看待发展为主线,紧扣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公平分配,以经济生活领域的收入分配为主要切入点,也兼顾其他领域的分配,共由五个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归纳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部分是总体概述。首先,阐明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明确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质。其次,从“分配”、“公平”、“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的要求”四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的本质进行了概述,把握住了本文的精髓所在。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了什么是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公平分配,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共享发展理念对推进公平分配的导向作用。第二部分从分配理论、分配制度和分配实践三个角度具体分析我国目前的分配现状以及这种现状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公平分配提供的可能性和促进性作用。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着重分析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分配实践三个方面与公平分配的关系及对逐步实现共享发展的实质性影响。不仅厘清了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本质要求,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共享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原则的关系。第三部分从现象与问题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分配不公问题,然后以观念、制度、市场以及其他因素四个方面为视角,又对此分别展开,具体分析了制约公平分配的原因。以理论和现实的为参照,从制约公平分配的主客观原因着手,直面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既发现问题又为下一部分提出对策做了铺垫。第四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紧扣第三部分,提出具体的优化路径。通过共享观念引导、共享制度组合、共享法治建设、多元主体共治四大路径展开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公平分配对策。这一部分关键所要强调的是公平分配的实现不能泛泛而谈,要有重点,要对准目标群体,共享制度建设是其中的重点环节。利用政策倾斜优先满足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贫困群体以及弱势群体的基本需求,才能实质性的把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分配实践,完善公平分配。
张娜娜[9](2017)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分配是人类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方式,而收入分配作为分配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人类获取经济收益的基本方式,它不仅直接关系着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是个人进行现实生产生活的直接物质保障,同时也是社会公平正义和发展进步的鲜明表征。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收入分配实践的意识反映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回应,它的形成发展不仅描绘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实践的动态变革实况,而且还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程度和进步状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思想巨幅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思想财富。当前在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但收入分配不公特别是收入差距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的新的历史阶段,梳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特征和经验,以期更好地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对合理控制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分配正义、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具体分配实践中所形成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分配思想体系。厘清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脉络,需要追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思想渊源,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和价值目标,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分配思想。其一,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分配思想的形成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是在继承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基础上而构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主要包括圣西门的按才能和贡献分配思想、傅立叶的“按比例分配”思想以及欧文的劳动券和按需分配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主要包括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直接和重要来源,同时,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资源。其二,在吸取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前提下,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论述了分配与生产的关系问题、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并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分配非正义问题的基础上,构想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个人消费品公平分配的原则,阐明了未来理想社会实现分配正义所追求的最终价值旨归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分配思想为中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渊源和基础。其三,前苏联作为将马克思主义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列宁和斯大林为代表,他们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形成的分配思想首次对如何开展分配活动、以什么方式进行分配做了思想探索和创新,特别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留下可供借鉴的丰富经验和思想启发。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实践在主观思想认识中的动态反映,从思想主体来看,它既包含了领袖人物和高层决策者的重要思想探索,又包含了作为党的集体智慧结晶的各种党的历史文献起草者们的贡献,还包含了众多经济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发展演进来看,在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具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全面梳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演变历程,核心就是要明晰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形势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伴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变革而不断自我革新、自我突破的发展脉络和图景。从整体来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奠基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这一时期,毛泽东、陈云、周恩来、李富春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蒋学模、薛暮桥、恽希良、于光远、苏星、乌家培等为代表的着名经济学者,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中对按劳分配内涵、性质、具体实现形式的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思想基调;第二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这一时期,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时任党的总书记的胡锦涛等几代领导集体和以蔡继明、刘国光、李松龄、程恩富、刘润葵、周新城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顺应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围绕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分配目标等问题而进行的思想探究和思维调整,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全方位突破与发展。第三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深化阶段。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正义性、继续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消除贫困和共享发展等一系列新主张和新理念,同时,理论界也就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持续性的讨论。新时期关于分配问题所形成的这些新的思想认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思想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梳理和描述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回溯和考察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路,最终的落脚点或目的是为了对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向着更高理论层面升华。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历经60多年发展历程,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经济学家们持续而深入的思想探讨与辨析中,已经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和分配理念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知,而且在与实践掘进的辩证互动中也逐渐迸发出了巨大的物质能量,获得了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居民收入增加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实践印证。从实践到思想再到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在向着更高阶段进发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主导性、包容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从初步孕生到突破发展再到深化完善,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结果,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观点堆砌,而是有一定的内在演变逻辑,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始终以维护劳动者利益为主线、以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为基本遵循、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诉求,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相依托、相适应,是研究和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内在规律,也是蕴藏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背后的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分配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审视和遵循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历史经验,立足于客观现实,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要继续强调和深化劳动者的分配主体地位的思想主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主张、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和追求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思想主张。总结和归纳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特征和经验,明确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机理,从而更好地预测和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实现更科学的发展。
何海琳[10](2014)在《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刘国光经济思想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主要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刘国光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分析。本文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计划与市场结合论、经济体制改革、双重模式转换、宏观调控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方法、批判新自由主义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进入新世纪后刘国光的经济思想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史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刘国光的经济思想进行研究,并提出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对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第一,刘国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刘国光曾多次参与党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文件的起草,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可以加深对党和国家重大经济决策和改革开放历程的认识;第三,刘国光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严谨学风是广大经济学人学习的榜样。
二、关于“蛋糕”做大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思考──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战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蛋糕”做大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思考──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 |
2.1 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
2.1.1 共同富裕 |
2.1.2 现代化 |
2.1.3 共同富裕现代化 |
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 |
2.2.1 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探索 |
2.2.2 人民至上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目标的根本立场 |
2.2.3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核心任务 |
第三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的理论学说 |
3.1.1 建立以资产公有制为根本的社会主义制度 |
3.1.2 设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
3.1.3 大工业生产体现现代化道路 |
3.2 列宁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
3.2.1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
3.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
第四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 |
4.1 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解析与逻辑澄清 |
4.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
4.1.3 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关系 |
4.2.1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 |
4.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势 |
4.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
4.3.1 非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 |
4.3.2 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主线,共享现代化成果 |
4.3.3 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
4.3.4 坚持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 |
第五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 |
5.1 新中国成立前的共同富裕思想与现代化探索 |
5.1.1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共同富裕思想 |
5.1.2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探索 |
5.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
5.2 毛泽东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石 |
5.2.1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
5.2.2 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内容 |
5.2.3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
5.2.4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指导下的成就 |
5.3 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扬帆起航 |
5.3.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开创 |
5.3.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继续发展 |
5.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界碑 |
5.4.1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
5.4.2 以区域振兴发展战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
5.4.3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
5.4.4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建设 |
5.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 |
5.5.1 提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
5.5.2 提出“共享发展”战略 |
5.5.3 提出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第六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成就与面临挑战 |
6.1 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就 |
6.1.1 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
6.1.2 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惠民基础得到改善 |
6.1.3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突破 |
6.1.4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
6.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困难与挑战 |
6.2.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 |
6.2.2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 |
6.2.3 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 |
6.2.4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挑战加剧 |
第七章 坚定不移走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 |
7.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
7.1.1 鼓励创新驱动,培育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
7.1.2 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共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
7.1.3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 |
7.1.4 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加速产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
7.2 探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路径举措 |
7.2.1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7.2.2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保障人民权益和福祉 |
7.2.3 坚持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7.2.4 增强公务员能力,保证现代治理效能 |
7.3 完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体制 |
7.3.1 收入分配机制改革 |
7.3.2 要素市场体制改革 |
7.3.3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
7.3.4 文化体制改革 |
7.3.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KST旅游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1.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企业战略研究 |
2.1.2 旅游企业战略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2 旅游企业管理理论 |
2.2.3 企业战略分析工具 |
第3章 KST旅游公司概述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2 公司现有战略介绍 |
3.2.1 业务发展战略 |
3.2.2 产品开发战略 |
3.2.3 市场营销战略 |
3.3 公司战略存在的问题 |
3.3.1 业务发展战略问题 |
3.3.2 产品开发战略问题 |
3.3.3 市场营销战略问题 |
3.3.4 管理服务战略问题 |
第4章 KST旅游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 |
4.2.1 优势 |
4.2.2 劣势 |
4.2.3 机遇 |
4.2.4 挑战 |
4.2.5 结论与解决思路 |
第5章 KST旅游公司发展战略优化 |
5.1 公司总体战略优化 |
5.1.1 战略定位优化 |
5.1.2 战略选择优化 |
5.1.3 战略思路优化 |
5.1.4 战略目标优化 |
5.2 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的实施策略 |
5.2.1 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
5.2.2 人才队伍优化策略 |
5.2.3 市场营销优化策略 |
5.2.4 基础配套优化策略 |
5.2.5 资本布局优化策略 |
5.3 保障措施 |
5.3.1 加强组织保障 |
5.3.2 强化政策保障 |
5.3.3 加强要素保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战略实施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企业战略与财务战略 |
1.3.2 财务战略研究理论基础、内容与定位 |
1.3.3 企业财务战略规划与制定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方法 |
2 财务战略研究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
2.1 财务战略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
2.1.2 基于可持续增长率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
2.1.3 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
2.1.4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
2.2 财务战略的分析方法 |
2.2.1 财务战略矩阵 |
2.2.2 哈佛分析框架 |
3 万华化学的哈佛框架分析 |
3.1 万华化学的战略分析 |
3.1.1 万华化学简介与行业发展现状 |
3.1.2 万华化学SWOT分析 |
3.1.3 万华化学SWOT交叉分析 |
3.2 万华化学的会计分析 |
3.2.1 万华化学报表结构分析与重要会计项目 |
3.2.2 万华化学关键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3.3 万华化学财务分析 |
3.3.1 万华化学报表趋势分析 |
3.3.2 万华化学财务比率分析 |
3.3.3 万华化学杜邦分析 |
3.4 万华化学前景分析 |
3.4.1 行业前景分析 |
3.4.2 公司前景分析 |
4 万华化学财务战略现状与问题 |
4.1 万华化学财务战略解析 |
4.1.1 万华化学筹资战略解析 |
4.1.2 万华化学投资战略解析 |
4.1.3 万华化学运营战略解析 |
4.1.4 万华化学分红战略解析 |
4.2 万华化学当前财务战略存在的问题 |
5 万华化学财务战略优化与具体举措建议 |
5.1 万华化学整体财务战略优化 |
5.1.1 万华化学针对当前问题的战略优化方向 |
5.1.2 万华化学财务战略优化重点与各方面系统结合 |
5.2 万华化学财务战略优化举措建议 |
5.2.1 万华化学融资战略举措建议 |
5.2.2 万华化学投资战略举措建议 |
5.2.3 万华化学运营战略举措建议 |
5.2.4 万华化学股利分配战略举措建议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局限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大零售”战略研究 ——以JS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战略管理理论 |
2.1.2 波特五力模型 |
2.1.3 SWOT分析法 |
2.1.4 零售业务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JS银行发展情况与不足 |
3.1 JS银行发展情况 |
3.2 JS银行在同业中的位置与存在的差距 |
3.2.1 资产规模及结构 |
3.2.2 存款规模及结构 |
3.2.3 盈利能力 |
3.2.4 资产质量 |
3.2.5 综合分析 |
3.3 JS银行与相近城商行的对比 |
3.3.1 资产负债情况 |
3.3.2 盈利能力 |
3.3.3 资产质量 |
3.3.4 资本管理 |
3.3.5 公司治理 |
3.3.6 网点布局 |
3.3.7 业务创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JS银行“大零售”战略转型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经济环境 |
4.1.2 金融环境 |
4.1.3 监管环境 |
4.2 行业环境分析——基于波特五力模型 |
4.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2.3 替代品的威胁 |
4.2.4 新进入者的威胁 |
4.2.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4.3 内部环境分析 |
4.3.1 业务能力 |
4.3.2 管理能力 |
4.4 SWOT分析 |
4.4.1 JS银行SWOT分析 |
4.4.2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组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JS银行“大零售”战略 |
5.1 战略目标 |
5.2 实施机制 |
5.3 业务模式 |
5.4 保障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配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1.1 拉萨尔机会主义对《哥达纲领》的渗透 |
1.1.1 提出“劳动创造财富论”和“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 |
1.1.2 维护容克贵族的土地垄断权 |
1.1.3 坚持“分配决定论” |
1.2 “铁的工资规律”及其危害 |
1.2.1 摈弃无产阶级革命 |
1.2.2 向拉萨尔机会主义教条倒退 |
1.3 提出机会主义“生产合作社” |
1.3.1 寻求普鲁士“国家帮助” |
1.3.2 “劳动人民民主监督”脱离社会实际 |
第2章 《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思想的批判式呈现 |
2.1 批判“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 |
2.1.1 劳动资料的分配决定物质财富的分配 |
2.1.2 劳动资料私有制引起分配的不平等 |
2.1.3 分配问题要回到劳动的社会性中讨论 |
2.2 批判“公平分配劳动所得” |
2.2.1 建立在生产性劳动之上的劳动所得分配 |
2.2.2 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才能公平分配劳动所得 |
2.2.3 公平分配劳动所得建立在社会必要扣除之上 |
2.3 批判“铁的工资规律” |
2.3.1 废除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平等实现的前提 |
2.3.2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阶级剥削合法化的表现 |
2.3.3 平等的实现在于消灭阶级差别 |
2.4 批判“生产合作社” |
2.4.1 资本和劳动的区分对立是马克思的理论范式 |
2.4.2 生产合作制度的价值在于工人阶级主导 |
2.4.3 在资产阶级法权下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 |
第3章 《哥达纲领批判》未来社会阶段原理及分配原则 |
3.1 过渡阶段的基本规定与分配特征 |
3.1.1 过渡阶段的基本规定 |
3.1.2 过渡阶段分配的基本特征 |
3.2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规定及分配原则 |
3.2.1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规定 |
3.2.2 “同量劳动相交换”的分配原则 |
3.3 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对资产阶级权利的超越 |
3.3.1 资产阶级权利平等下的事实不平等 |
3.3.2 实现资产阶级权利超越的条件 |
3.3.3 “按需分配”对资产阶级权利的超越 |
第4章 《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思想的当代启示 |
4.1 对当代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启示 |
4.1.1 当代分配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的 |
4.1.2 建构国民收入公平分配体系 |
4.2 对当代国民收入多次分配建设的启示 |
4.2.1 初次分配平衡三大经济部门分配关系 |
4.2.2 再分配缩小初次分配收入差距 |
4.2.3 三次分配体现社会主义人文关怀 |
4.3 对实施反贫富分化国家发展战略的启示 |
4.3.1 正确看待社会主义贫富差距与分化问题 |
4.3.2 破除贫富差距贫富分化意识形态认识误区 |
4.3.3 推进实施社会主义反贫富分化治理战略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哈佛分析框架下国际邮轮公司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来源及背景 |
1.1.1 选题源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以及重难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邮轮 |
2.1.1 邮轮旅游 |
2.1.2 邮轮经济 |
2.1.3 邮轮企业经营与管理 |
2.1.4 文献述评 |
2.2 哈佛分析框架与战略管理 |
2.2.1 战略管理 |
2.2.2 会计分析 |
2.2.3 财务分析 |
2.2.4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邮轮公司发展路径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3.1 邮轮公司发展路径分析模型设计原理 |
3.2 邮轮公司发展路径分析模型设计 |
3.2.1 战略分析设计 |
3.2.2 会计分析设计 |
3.2.3 财务分析设计 |
3.2.4 前景:发展路径分析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着名邮轮公司发展案例分析——战略分析 |
4.1 邮轮行业与上市公司 |
4.1.1 邮轮行业 |
4.1.2 邮轮上市公司 |
4.2 邮轮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4.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4.2.2 邮轮行业机会和威胁分析 |
4.2.3 总结 |
4.3 邮轮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3.1 诺唯真集团战略分析 |
4.3.2 皇家加勒比集团战略分析 |
4.3.3 嘉年华集团战略分析 |
4.3.4 战略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会计及财务分析——战略实施 |
5.1 维诺真集团会计及财务分析 |
5.1.1 会计分析 |
5.1.2 财务分析 |
5.2 皇家加勒比集团会计及财务分析 |
5.2.1 会计分析 |
5.2.2 财务分析 |
5.3 嘉年华集团会计及财务分析 |
5.3.1 会计分析 |
5.3.2 财务分析 |
5.4 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邮轮公司发展总体战略与前景分析 |
6.1 诺唯真集团市场渗透发展前景 |
6.2 皇家加勒比集团市场开发发展前景 |
6.3 嘉年华集团一体化发展前景 |
6.4 总结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国内邮轮公司发展的启示 |
7.1 邮轮公司发展路径分析 |
7.2 本土邮轮公司发展对策建议 |
7.2.1 发展初期,以市场渗透为核心充分利用财务杠杆 |
7.2.2 发展中期,以市场开发为主导注重成本控制 |
7.2.3 发展成熟期,多元化发展注重投资效率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一)国家摆脱了物质匮乏的状态,步入经济相对富裕的阶段 |
(二)居民收入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 |
(三)通过运营财产,居民可以获得财产性收入 |
(四)财产性收入差距日益突显 |
二、研究意义 |
(一)丰富了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理论 |
(二)促进了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探索与完善 |
(三)聚焦了收入分配公正合理的新方向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财产性收入性质的科学界定 |
(二)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
(三)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状态及影响因素 |
(四)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实现路径 |
二、研究述评 |
(一)已有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二)“点”层面的研究较多,从整体上研究的比较少 |
(三)在研究方法上较多地运用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工具 |
(四)立足于中等收入阶段的研究成果与数量较少 |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中等收入阶段 |
(一)中等收入阶段是世界银行对经济发展的一个划分阶段 |
(二)中等收入阶段的特点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属于中等收入阶段的政治经济学 |
二、财产性收入 |
(一)收入 |
(二)财产 |
(三)财产性收入 |
(四)收入、财产与财产性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 |
三、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 |
(一)财产性收入分配 |
(二)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 |
(三)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的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 |
(二)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 |
(三)新时代的共享发展理论 |
二、发展经济学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相关理论 |
(一)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理论 |
(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
(三)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四)缪尔达尔的“累计因果循环”理论 |
三、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合理化的相关理论 |
(一)交易成本理论 |
(二)寻租理论 |
(三)利益集团理论 |
四、理论评述 |
(一)发展不能彻底解决分配问题 |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理论为指导 |
(三)经济理论在中等收入阶段应重点指导人民富裕 |
(四)积极借鉴其他相关理论 |
第二章 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特征:不平衡增长 |
第一节 财产性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增长 |
一、财产性收入的绝对值与增速持续提高 |
(一)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绝对值与增速的变化 |
(二)不同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绝对值与增速的变化 |
二、财产性收入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 |
三、财产性收入在收入结构中增速最快 |
第二节 财产性收入差距及其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断扩大 |
一、城乡、地区、阶层之间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
(一)城乡之间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 |
(二)地区之间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 |
(三)不同阶层居民之间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 |
二、在收入来源结构中财产性收入差距增速最快 |
三、财产性收入差距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日益扩大 |
(一)财产的不平等程度远远高于收入的不平等程度 |
(二)财产性收入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呈扩大趋势 |
(三)财产性收入或将发展为收入差距扩大的主导因素 |
第三章 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不平衡增长的制度性原因 |
第一节 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的制度性原因 |
一、“公主共发型”基本经济制度为财产积累奠定制度基础 |
(一)“公主共发型”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
(二)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
(三)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极大提高了居民的财产积累 |
二、宪法与各种相关法律法规为居民财产的合法性提供了保障 |
三、市场化改革和多层次的交易市场促进了财产的多元化投资 |
(一)市场化改革为居民的财产商品化、资本化提供了平台 |
(二)多层次的交易市场使财产所有者处置财产成为可能 |
(三)股份制为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提供一种投资方式 |
四、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为财产性收入分配提供依据 |
第二节 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的制度性原因——分配制度不合理 |
一、初次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居民财产积累不公平 |
(一)劳动报酬偏低 |
(二)特殊人群的收入畸高 |
(三)财产运营的各类市场制度缺陷 |
二、再分配制度的有效性未得到充分发挥 |
(一)个人所得税的“逆向调节” |
(二)财产收入的税收征管及财产税征收制度漏洞 |
(三)分类征收的税制模式缺陷 |
三、非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存在缺陷 |
(一)城乡二元制度与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 |
(二)实现教育公平的制度欠完善 |
第四章 实现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平衡增长——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 |
第一节 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是调控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不平衡的有效途径 |
一、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内涵 |
(一)财产性收入增多具有正效应 |
(二)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具有负效应 |
(三)合理化的制度是促进财产性收入“增长与缩差”的制度 |
二、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能够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
(一)提供关于人们行动的信息 |
(二)为个人选择提供激励机制 |
(三)节约交易成本 |
三、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能够调节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 |
(一)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 |
(二)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 |
第二节 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及其发生机理 |
一、制度的稳定性 |
(一)稳定性是理解收入分配制度的关键 |
(二)稳定性是推进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协同因素 |
(三)稳定性具有条件性与阶段性 |
二、环境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 |
三、人对利益极大化的追求 |
第五章 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日本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经验 |
一、日本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概况 |
二、日本中等收入阶段的财产性收入分配状况 |
(一)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 |
(二)财产性收入引起的不平等急速加剧 |
(三)财产性收入对总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急速增强 |
三、日本中等收入阶段对财产性收入制度合理化的调控及其经验 |
(一)重视市场机制的调节 |
(二)注重个人所得税与财产税的征收 |
(三)保障且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
第二节 韩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经验 |
一、韩国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概况 |
二、韩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状况 |
(一)家庭财产性收入同发达国家相差无几 |
(二)土地投机与房屋投机引起房地产价格飞涨 |
(三)金融资产具有很高的集中度 |
三、韩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制度合理化的调控及其经验 |
(一)缩小工资差距 |
(二)运用税收进行调节 |
(三)落实金融实名制 |
第三节 新加坡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经验 |
一、新加坡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发展概况 |
二、新加坡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状况 |
(一)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多 |
(二)财富差距大于收入差距 |
三、新加坡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制度合理化的调控及其经验 |
(一)采取劳动工资收入稳定上涨的集体谈判机制 |
(二)将全民“居者有其屋”作为基本国策 |
(三)视廉洁为党和政府的第一生命 |
第六章 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
第一节 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制度合理化的现状 |
一、初次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现状 |
(一)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制度改革 |
(二)完善市场体系的各类相关制度改革 |
(三)财产运营的相关制度改革 |
二、再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现状 |
(一)全面取消农业税 |
(二)个人所得税改革 |
(三)财产税及其相关改革 |
三、非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合理化现状 |
(一)国民收入倍增战略与户籍制度 |
(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三)教育公平制度 |
第二节 制约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因素 |
一、制约初次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因素 |
(一)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与微观工资增长机制 |
(二)产权结构 |
(三)市场化改革 |
二、制约再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因素 |
(一)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 |
(二)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三、制约非收入分配相关制度合理化的因素 |
(一)制度设计者的理性与偏好 |
(二)制度变迁的“时滞” |
(三)制度变迁中的实施机制 |
第七章 促进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初次分配制度的合理化 |
一、提高劳动者的收入 |
(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
(二)建立合理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
(三)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
二、优化要素价格的市场环境 |
(一)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培育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
(三)健全完善和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治 |
三、完善财产运营的各类相关制度 |
(一)健全房地产制度 |
(二)完善股票相关制度 |
第二节 再分配制度的合理化 |
一、提高制度的有效供给 |
(一)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
(二)改变分类税制的征收方式 |
(三)个税扣除应该以家庭为单位 |
二、健全财产税、赠与税和遗产税制度 |
(一)重视财产税在调节收入中的作用 |
(二)确定房产税为财产税的主体税种 |
(三)开征赠与税和遗产税 |
三、完善个人财产评估与登记制度 |
第三节 非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的合理化 |
一、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二)实现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 |
(三)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衡配置 |
二、强化以不平衡促平衡发展战略 |
(一)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全面提升 |
(二)引导优质要素资源向落后地区流动 |
(三)推动产业扶贫,形成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 |
三、推进优质教育优化配置 |
(一)要持续不断地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
(二)要持续不断地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
(三)要持续不断地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8)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公平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3.1 辩证分析法 |
0.3.2 文献研究法 |
0.3.3 跨学科研究法 |
0.4 创新之处 |
1 共享发展理念与公平分配概述 |
1.1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及特征 |
1.1.1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 |
1.1.2 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特征 |
1.2 按劳分配与公平分配 |
1.2.1 分配与公平 |
1.2.2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
1.2.3 社会主义公平分配 |
1.3 共享发展理念提出了公平分配的新要求 |
1.3.1 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的理论指导 |
1.3.2 共享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指南 |
2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2.1 共享发展理念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理论为基础 |
2.1.1 共享发展理念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 |
2.1.2 共享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分配理论 |
2.2 共享发展理念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为前提 |
2.2.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2.2.2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
2.2.3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运行机制 |
2.3 共享发展理念以社会主义的分配实践为依据 |
2.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实践成效显着 |
2.3.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的分配差距及其趋势 |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分配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
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分配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不公的主要表现 |
3.1.2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公平分配提出了新要求 |
3.2 制约公平分配的观念因素 |
3.2.1 平均主义分配观根深蒂固 |
3.2.2 急于求成的求富观推波助澜 |
3.2.3 个人主义价值观扭曲蔓延 |
3.3 制约公平分配的制度因素 |
3.3.1 城乡二元体制尚未完全克服 |
3.3.2 社会保障制度尚需规范 |
3.3.3 税收制度需要完善 |
3.3.4 灰色收入诋毁制度尊严 |
3.4 制约公平分配的市场因素 |
3.4.1 市场竞争机制的两重性 |
3.4.2 行业垄断现象的存在 |
3.5 制约公平分配的其他因素 |
3.5.1 劳动者个人素质的差异和代际传递现象的存在 |
3.5.2 地区间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的悬殊 |
3.5.3 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 |
4 在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完善公平分配 |
4.1 树立共享发展理念是完善公平分配的前提条件 |
4.1.1 弘扬作为一种文化的共享发展理念 |
4.1.2 营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 |
4.2 健全共享制度是完善公平分配的重要保障 |
4.2.1 优化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分配制度 |
4.2.2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的调控机制 |
4.2.3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
4.2.4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和扶贫计划 |
4.3 建设共享法治是完善公平分配的有效手段 |
4.3.1 用法制规范市场规则以形成透明的分配秩序 |
4.3.2 用法律约束和监督权力以取缔各种非法收入 |
4.4 发挥全社会作用是完善公平分配的重要力量 |
4.4.1 巩固市场参与的基础性作用 |
4.4.2 发挥政府调控的关键性作用 |
4.4.3 发展社会公益组织的调节性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分配及相关概念 |
(一)生产的分配与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
(二)国民收入分配与个人收入分配 |
(三)个人收入分配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关系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溯源 |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
一、圣西门的分配思想 |
二、傅立叶的分配思想 |
三、欧文的分配思想 |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配思想 |
一、威廉·配第的分配思想 |
二、亚当·斯密的分配思想 |
三、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分配思想 |
一、分配与生产的关系 |
二、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 |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 |
四、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分配 |
五、分配正义思想 |
第四节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奠基 |
第一节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思想 |
一、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消费品的分配 |
二、对按劳分配原则要有全面的认识 |
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利益观 |
四、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实践中的分配思想 |
一、“公私兼顾”的思想 |
二、“劳资两利”的思想 |
三、生产资料的计划分配、统一调拨思想 |
四、消费资料的统购统销思想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实践中的分配思想 |
一、按劳分配原则的确立 |
二、初次分配中的相关思想 |
三、二次分配中的社会保障思想 |
四、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更加注重公平的思想 |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学界围绕分配问题的探讨 |
一、建国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研究历程 |
二、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性质与内涵的认识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改革中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分配思想 |
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
二、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
三、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 |
一、反思平均主义,重新强调按劳分配(1978-1987) |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987-1997) |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997-2002) |
四、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2002-2012) |
第三节 市场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 |
一、分配方式的突破: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思想的形成 |
二、分配理念的创新: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思维 |
三、分配关系的调整:统筹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
四、分配目标的确立: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 |
第四节 中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多角度探索 |
一、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认识 |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关系的认识 |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认识 |
四、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认识 |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深化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论述 |
一、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愿景 |
二、深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
三、消除贫困的论述 |
四、共享发展的论述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中的分配思想 |
一、社会主义的分配思路:推进共建共享 |
二、社会主义的分配侧重:缩小收入差距 |
三、社会主义的分配调整:分配体制改革 |
四、社会主义的分配理念:促进公平正义 |
五、社会主义的分配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新突破 |
一、在分配理念上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 |
二、在分配思路上具有更加明确的改革规划 |
三、在分配机制上注重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机制的协同 |
四、在分配领域里更多地惠及民生领域 |
五、在分配战略上提出为人民造福事业 |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探讨 |
一、关于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 |
二、关于劳动报酬份额降低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 |
四、关于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 |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成就 |
一、确立了社会主义分配方式 |
二、初步健全了社会主义分配机制 |
三、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
四、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
五、深化了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 |
六、共建共享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主导性 |
二、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包容性 |
三、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实践性 |
四、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渐进性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经验启示 |
一、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是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主线 |
二、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是分配思想演进的基本遵循 |
三、分配制度的演变与所有制改革相依托 |
四、分配规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联 |
五、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展望 |
一、坚持劳动者的分配主体地位的思想 |
二、体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 |
三、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的思想 |
四、体现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思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一章 刘国光学术生涯概述 |
第一节 刘国光的学术生涯简介 |
第二节 刘国光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
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应对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
三、在与多种经济思想的碰撞中发展充实 |
第三节 刘国光经济思想发展阶段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前,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
二、二十一世纪之交对宏观调控的研究 |
三、新世纪以来在批判和反思中进一步发展 |
第四节 刘国光经济思想特点 |
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 |
三、大无畏的革命批判精神 |
第二章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要经济思想 |
第一节 计划与市场结合论 |
一、市场机制和社会主义不是排斥的,具有存在的必然性 |
二、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相结合的模式 |
第二节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框架 |
三、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宽松的经济环境 |
四、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注意点 |
第三节 双重模式转换 |
一、双重模式转换的含义 |
二、两种模式转换是相互促进的 |
三、促进双重模式的转换 |
第四节 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论 |
一、抑制通货膨胀 |
二、治理通货紧缩 |
三、“软着陆”理论 |
四、双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 |
第五节 简要的评论 |
一、刘国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杰出探索者 |
二、刘国光是最早提出“双重模式转换”的经济学家,为两个根本性转变决策作出了先行的论证 |
三、刘国光是经济发展的稳健派 |
第三章 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第一节 学术界关于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争论 |
一、“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 |
二、公有经济是否低效论 |
第二节 落实贯彻“两个毫不动摇” |
一、公有制经济必须把握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
二、探索多种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途径 |
三、有序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
四、尊重市场规律,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第三节 简要评论 |
一、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
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资本营运理论 |
三、把遵循市场规律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相结合起来 |
四、对深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第四章 论新时期个人收入分配问题 |
第一节 学术界关于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讨论 |
一、关于是否存在两极分化的观点 |
二、关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原因分析 |
三、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效率关系的讨论 |
第二节 解决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基本思路 |
一、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
二、要重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性 |
三、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和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 |
第三节 简要评论 |
一、刘国光对公平和效率的认识是历史、具体的 |
二、刘国光对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三、刘国光对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建议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第五章 对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方法的反思 |
第一节 坚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
一、学术界对改革方向讨论的主要观点 |
二、刘国光关于改革方向的观点 |
第二节 改革要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推进 |
一、唯物论对改革的指导作用 |
二、辩证法对改革的指导作用 |
第三节 简要评论 |
一、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不走老路、邪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路 |
二、重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中国改革的指导作用 |
第六章 坚决批判和抵制新自由主义 |
第一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分析 |
一、警惕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教学中的干扰 |
二、对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盛行的原因分析 |
三、新自由主义实质 |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主要经济观点的批判 |
一、反对全面私有化,掉卫社会主义公有制 |
二、要尊重市场规律,但不能迷信市场 |
三、批判极端的自由化,强调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第三节 应对新自由主义挑战的建议 |
一、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舆论导向 |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 |
第四节 简要评论 |
一、引起社会各界巨大的反响 |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经济学的正确走向 |
三、有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繁荣发展 |
第七章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 |
一、立场上,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
二、方法论上,唯物辩证法是基本的方法论 |
三、内容构建上,要系统地梳理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的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理论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二、社会主义本质 |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四、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五、宏观经济调控 |
六、对外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正确处理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
一、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主流和主导 |
二、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经济学 |
三、要防止两种教条主义 |
第四节 关于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教学的建议 |
一、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方向的教学方针 |
二、要重视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 |
三、要提高师资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
四、要保证高校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 |
第五节 简要评论 |
一、刘国光是对政治经济学科建设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思考的经济学家 |
二、刘国光关于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是符合实际的,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
三、刘国光关于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结论 |
一、刘国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
二、通过对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可加深对党和国家重大经济决策和改革开放历程的认识 |
三、刘国光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严谨学风是广大的经济工作人学习的榜样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关于“蛋糕”做大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思考──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战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D]. 金光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2]KST旅游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D]. 杨勇.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战略实施改进研究[D]. 张小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4]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大零售”战略研究 ——以JS银行为例[D]. 彭大昇. 山西大学, 2020(01)
- [5]《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配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颜雄. 南昌大学, 2020(01)
- [6]哈佛分析框架下国际邮轮公司发展路径研究[D]. 高卢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7]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研究[D]. 刘文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8]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公平分配研究[D]. 徐文文. 辽宁大学, 2018(04)
- [9]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D]. 张娜娜. 兰州大学, 2017(01)
- [10]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D]. 何海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