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目前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评价,可为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长沙市为例,采用实地调查、空间分析与时间分析、数学模型、信息技术等方法,研究和分析了长沙市城市环境质量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长沙市城市演变实现了非理性向理性发展,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合理化。工业仓储用地与对外交通用地比重逐步下降,工业仓储用地面积由4.48%(1979年)下降到2.72%(2006年),对外交通用地面积由4.27%(1979年)下降到2.79%(2006年);居住、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则逐步上升,居住用地面积由21.2%(1979年)上升到25.5%(2006年),绿地面积由3.18%(1979年)上升到8.77%(2006年),道路广场用地面积由2.05%(1979年)上升到10.03%(2006年)。但是,各阶段城市用地扩展人口弹性指数均大于合理水平1.12,第一、二阶段高达2.48、3.22。2.长沙市城市环境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与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与二氧化硫污染趋势有所减缓,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排放量由0.237mg/m3(1996年)下降到0.110mg/m3(2006年),二氧化硫年均排放量由0.125mg/m3(1996年)下降到0.083mg/m3(2006年)但仍是困扰长沙市城市发展的主要大气污染物。3.长沙市经济环境质量稳步发展,2006年GDP达到1700多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到884多亿元。目前,三大产业比例模式: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4.长沙市城市质量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显示:压力系统中工业粉尘排放总量是影响长沙市城市环境的主因子,压力系统综合得分由-5.32(1999年)上升到3.67(2006年);状态系统中第三产业总值是影响长沙市经济发展的主因子,其综合得分由-4.57(1999年)上升到4.67(2006年);响应系统中园林绿地面积是影响长沙市城市人居环境的主因子,其综合得分由-5.57(1999年)上升到4.37(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