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是马克思留给后人的一个引起“世纪之争”的历史之迷,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成为二十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学术难题,人称社会科学的“歌德巴赫猜想”。由于马克思思想复杂性和多维性,时至今日对“亚细亚生产方式”学术界尚有分歧,因此,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思想的认识有着各种争论,涉及史学、经济学、哲学等不同学科,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本文从梳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演变,以及后人对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解入手,在此基础上归纳马克思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有着怎样的特征,并论证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具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特点原因及其表现,进而探讨对我国社会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分四部分。引言部分,分析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背景,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部分,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历史演变梳理,马克思理解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具有的特点以及后人对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解并给出自己的理解;第二部分,以中国为代表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社会具有特点原因,具有这些特点的表现;第三部分,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中国社会历史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一、"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争论(一) "业细业生产方式"概念演变(二)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征1、在所有制形式方面,存在着双重性的土地所有制2、在政治形式方面,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高度集权专制制度3、在社会组织形式方面,亚细亚生产方式采取村社制度4、在生产形式方面,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三) 后人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理解二、中国社会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特征(一) 具有这些特征的原因1、自然环境方面2、社会环境与制度环境(二) 突出表现1、在土地所有制方面,中国古代亚细亚社会土地是"国有",表面上属于国家,其实是属于"皇帝"2、在政治方面,中国古代亚细亚社会是一个高度集权的专制国家3、在社会组织方面,中国古代亚细亚社会村社制度久远4、在生产方式方面,中国古代亚细亚社会是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三、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一) 积极影响1、中华民族的中庸文化2、中央集权制国家(二) 消极影响1、中国封建社会处于朝代循环与"长期停滞状态"2、中国的经济影响结语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马克思论文; 亚细亚生产方式论文; 中国论文; 古代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