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社团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医学会为例

我国卫生社团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医学会为例

论文摘要

卫生行业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休戚相关,是事关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速度与该行业的管理水平、学术氛围、科研能力、学术交流质量、医务人员的培养及再教育状况有很大关系。卫生社团为面向卫生行业的科技性社团和行业性社团,其会员以医疗卫生行业的专业人员为主,也包括一些卫生行业的管理人员,卫生社团逐步在卫生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技奖评审、技术准入、鉴定评估等工作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卫生社团开展工作的情况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行业风气与行业管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虽然卫生社团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日渐凸显,改革开放以来卫生社团的发展也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时期,尤其是近十年来,卫生社团数量猛增,但政府对卫生社团的管理、卫生社团自身的管理及功能发挥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我国卫生社团管理现状及发挥功能情况与行业需求及国外社团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国内外关于NGO组织的研究、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以及社会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也是研究的热点,但大多数为宏观理论方面的研究,专门针对某个行业的社团,尤其是针对卫生社团的研究非常少。基于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对我国的卫生社团管理现状进行系统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阐述对卫生社团研究的意义,总结国内外研究综述,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所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我国卫生社团目前的状况进行梳理,总结我国卫生社团的管理模式、发展现状、承载能力及功能发挥情况。第三章,重点分析我国卫生社团在管理模式、功能定位、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国外经过长期发展、功能及管理比较成熟的社团进行研究,总结国外社团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并找出适合国内社团借鉴的管理运行经验。第五章,结合我国卫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谈一下在卫生社团管理及功能发挥方面个人的见解和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非营利组织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设计和基本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卫生社团管理的基本情况
  • 2.1 国家级卫生社团管理的基本情况
  • 2.2 地方卫生社团的基本情况
  • 2.2.1 医学会编制情况
  • 2.2.2 医学会管理体制
  • 2.2.3 医学会承担的职能
  • 2.2.4 医学会的经费状况
  • 2.2.5 医学会会长的行政职务
  • 2.2.6 地方卫生社团存在的不足
  • 2.3 卫生社团管理模式分类
  • 2.3.1 统筹管理式
  • 2.3.2 松散式管理模式
  • 第3章 我国卫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 卫生社团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1.1 政府对民间社团组织的发展极其矛盾,阻碍社团管理体制改革
  • 3.1.2 政府与社会的分工不清,社团组织的职能不明确
  • 3.1.3 目前缺乏扶持促进社会团体发展的措施
  • 3.1.4 卫生社团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 3.2 卫生社团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社团缺乏健康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3.2.2 社团照章办事的行事原则落实不到位
  • 3.2.3 开展活动中营利性活动较多,公益性活动较少
  • 3.2.4 发展会员、服务会员工作不到位
  • 3.2.5 对行业发展的管理、引领作用发挥不到位
  • 第4章 发达国家卫生社团管理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
  • 4.1 发达国家大型卫生社团组织的现状
  • 4.1.1 有较高权威性,充分代表从业人员利益
  • 4.1.2 有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保证社团组织的良性运转
  • 4.1.3 有强大的行业管理功能,对行业管理和发展作用巨大
  • 4.1.4 将为会员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真正将卫生社团建设成为会员之家
  • 4.2 发达国家卫生社团管理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4.2.1 社团管理模式的借鉴意义
  • 4.2.2 卫生社团功能发挥的借鉴意义
  • 第5章 促进我国卫生社团健康发展的管理思路
  • 5.1 理顺社团管理体制
  • 5.1.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尽快从“运动员”变为“裁判员”
  • 5.1.2 明确各上级主管单位分工,确保对社团管理到位
  • 5.1.3 逐步建立社团评估制度,实行秘书长聘任制
  • 5.1.4 为社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扶持力度
  • 5.2 卫生社团加强自身管理的途径
  • 5.2.1 健全卫生社团内部管理机制
  • 5.2.2 加强卫生社团人才队伍建设
  • 5.2.3 加强行业服务意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吸纳与增能:高等院校志愿服务类社团管理模式反思与改进——基于浙江省若干高校的实证调查[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20(01)
    • [2].大学生艺术社团管理工作优化策略探析[J]. 科技资讯 2020(05)
    • [3].“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社团管理创新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4].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社团管理平台的分析与设计[J]. 电子商务 2019(12)
    • [5].数字化校园背景下的社团管理模式探析[J]. 人才资源开发 2017(06)
    • [6].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社团管理模式调查分析及创新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04)
    • [7].强化社团管理提升活动效率研究[J]. 成才之路 2017(12)
    • [8].初探小学社团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 祖国 2017(03)
    • [9].“小而美”的品牌化发展——大学生社团指导工作案例分析[J]. 考试周刊 2017(33)
    • [10].依托国防类社团,促进高校综合素质培养的发展[J]. 长江丛刊 2017(24)
    • [11].独立学院社团管理的有效途径[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6)
    • [12].高校社团管理“3+”模式探析[J]. 才智 2020(01)
    • [13].高校社团管理对策研究[J]. 艺术科技 2019(03)
    • [14].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类社团管理问题与思考[J]. 科教导刊(下旬) 2017(03)
    • [15].新形势下积极教练技术在社团管理中应用的思路及途径[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06)
    • [16].少年宫专业社团建设与管理之“357”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10)
    • [17].艺术院校本科生党支部引入社团管理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3(32)
    • [18].基于辅导员管理的高职院校系部社团管理探究[J]. 广西教育 2014(19)
    • [19].小学社团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新课程(下) 2012(11)
    • [20].关于高校社团管理的有效途径[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4)
    • [21].我们一起走过——纪念《社团管理研究》创刊五周年[J]. 社团管理研究 2012(10)
    • [22].《中国社会组织》征稿启事[J]. 社团管理研究 2012(10)
    • [23].春华秋实:我们一起走过——《社团管理研究》编辑岁月[J]. 社团管理研究 2012(12)
    • [24].众包对高校社团管理的启示研究[J]. 淄博师专学报 2010(03)
    • [25].《社团管理研究》征稿启事[J]. 社团管理研究 2008(02)
    • [26].在杭高校武术社团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07)
    • [27].基于WebGIS的校园社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9(06)
    • [28].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 学周刊 2019(32)
    • [29].情感管理模式在高校社团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22)
    • [30].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研究型社团管理——以广西师范学院研究型社团为例[J]. 知识经济 2009(01)

    标签:;  ;  ;  

    我国卫生社团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医学会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