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宁波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论文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与创新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创新能力正成为决定一国(地区)在新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的关键因素,区域创新能力愈来愈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拥有强大的区域创新能力,是迎接这一挑战的必然选择,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更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根本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全国科技大会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宁波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积极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本文主要从提高宁波区域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出发,依据影响创新能力诸因素的权重,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宁波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对宁波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本文分三步研究:首先,从一般角度阐述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确定的理论、方法及评估结果;其次,结合宁波具体实际,运用层次分析法和部分权重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确定宁波区域创新能力的诸影响因素的权重,筛选出若干重要影响因素;再次,在以上基础上,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宁波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最后提出提升宁波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应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区域创新理论综述
  • 1.1 创新理论及其演变
  • 1.1.1 创新概念的提出
  • 1.1.2 创新理论的发展
  • 1.1.3 创新的区域特征
  • 1.2 区域创新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1.2.1 创新与经济增长
  • 1.2.2 创新与经济发展
  • 1.2.3 创新与区域发展
  • 1.3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已有研究的回顾
  • 2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1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概念分析
  • 2.2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优选
  • 2.2.1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选取的作用
  • 2.2.2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优选原则
  • 2.2.3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
  • 3 宁波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权重确定方法
  • 3.1 主观赋权法
  • 3.1.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3.1.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 3.1.3 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 3.1.4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3.2 客观赋权法
  • 3.2.1 客观赋权法指导下的部分权重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预备知识
  • 3.2.2 根据客观赋权法计算所得的主要结果
  • 4 宁波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 4.1 宁波的概况
  • 4.1.1 宁波的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
  • 4.1.2 宁波区域创新发展现状
  • 4.1.3 宁波区域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 宁波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 4.2.1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A 层面和B 层面影响因素的权重
  • 4.2.2 采用客观赋权法指导下的部分权重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确定C 层面影响因素的权重
  • 4.3 权重结果分析
  • 4.3.1 A 层面因素权重结果分析
  • 4.3.2 B 层面因素权重结果分析
  • 4.3.3 C 层面因素权重结果分析
  • 5 宁波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
  • 5.1 遵循原则
  • 5.2 提高宁波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
  • 5.2.1 加强宁波知识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宁波知识创新能力
  • 5.2.2 发挥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持续促进宁波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 5.2.3 培育适宜创新的环境,完善宁波创新环境建设
  • 5.2.4 重视挖掘优势创新潜力,巩固宁波创新力量
  • 6 结语
  • 6.1 简要总结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格局分析与未来展望[J]. 科技中国 2019(12)
    • [2].科技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24)
    • [3].推进陕西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04)
    • [4].高速铁路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 知识经济 2020(06)
    • [5].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结构及大国雁阵模式[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6].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提升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途径研究[J]. 商讯 2020(27)
    • [7].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 2020(04)
    • [8].2019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J]. 浙江经济 2019(20)
    • [9].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及发展对策研究[J]. 安徽科技 2018(04)
    • [10].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8(08)
    • [11].创新驱动战略视阈下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 [12].国内外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评述[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8(05)
    • [13].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测及差异分析[J]. 社会科学战线 2016(10)
    • [14].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报告——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5》[J]. 广东科技 2017(02)
    • [15].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互动发展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商场现代化 2017(03)
    • [16].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17(05)
    • [17].区域创新能力有关问题研究[J]. 企业导报 2015(24)
    • [18].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提升[J]. 中国科技奖励 2015(08)
    • [19].贵州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国排位上升2位[J]. 大众科学 2019(12)
    • [20].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对重庆和四川的实证研究[J]. 智富时代 2016(12)
    • [21].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 智富时代 2017(06)
    • [22].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分析[J]. 城市地理 2017(04)
    • [23].双一流建设下的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方法[J]. 知识文库 2017(16)
    • [24].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分析[J]. 商业时代 2013(27)
    • [25].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基于四个直辖市的对比研究[J]. 价值工程 2013(31)
    • [26].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分析——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J]. 安徽科技 2019(12)
    • [27].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J]. 安徽科技 2019(01)
    • [28].资源依赖、制度安排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空间杜宾模型[J]. 当代金融研究 2019(05)
    • [29].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30].区域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灰色关联分析——以中部六省为例[J]. 文山学院学报 2017(03)

    标签:;  ;  ;  ;  ;  

    宁波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