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研究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研究

论文摘要

民间文学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有的记忆与文脉的传承。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祖国大地的不同生态环境中生存开发,繁衍生息的同时,也天才地创造了本民族绚丽多姿的民间文学艺术。然而,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浪潮,民间文学艺术受到了强势的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严重冲击,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局势。为此,国际社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国际组织、国家、传统部族及有关的专家、学者就开始致力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研究,在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上发出各自的声音,提出各种保护模式,一些国际组织和发展中国家也率先进行了立法尝试。但民间文学艺术通常年代久远,具体的创造者往往已不可考证;另一方面,民间文学艺术的创造者和保有人通常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权利主体所不具有的群体性特征。这些原因使得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要件内容并不符合现行知识产权法规则,导致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问题成为理论和实践中各种保护模式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本文正是以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为研究对象,分析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著作权制度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创造者和保有人利益方面的缺漏,指出建立集体权利主体模式的合理性,并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建构集体权利主体制度的具体建议。全文约四万字,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民间文学艺术概述”。首先,讨论的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术语使用和概念的精确化问题。“民间文学艺术”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群体创作的,反映该群体共同意愿、生活历史、风俗习惯及心理特征,代代相传并至今仍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文学和艺术。其次,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特征进行讨论。本文着重从主体角度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和把握,论述了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创造性和个体传承性两大特征。再次,在分析特征的基础上划分民间文学艺术的类型。以主体研究为视角,以群体的智力成果和个体的智力成果为划分标准,将民间文学艺术分为母型与子型。体现特定群体文化品质或文化遗产特性的基本范式或程式,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母型;这些程式化或范式的东西经过群体成员一代一代的个人的口传身授,并通过个人以具体的形态加以展现,这些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民间文学艺术的子型。依据民间文学艺术的母型进行再现、模仿、表演、汇编或演绎的群体成员即为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人。将传承人区别于民间文学艺术的创造者和保有人,对于明确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尤为必要。第二部分为“现行知识产权主体制度的利用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困惑”。本部分首先以著作权为例,考察了知识产权主体结构制度的历史演进和变迁过程。从“工匠”到“浪漫主义作者观”的出现再到“集体作者观”的勃兴,知识产权主体制度经历了由群体性主体到个体性主体再到二元主体共生并存的发展历程。然而,尽管如此,为西方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仍将个人主义主体观置于其核心地位,这种个体性的知识产权主体制度在促进西方国家知识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带来难题。在对知识产权主体结构制度演变过程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讨论了现行知识产权主体制度与民间文学艺术的冲突。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问题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障碍就在于,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和主导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所坚持的以个人为中心的主体制度与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创造性特征是相冲突的,使得现行知识产权法制度不可能为民间文学艺术的积极知识产权利益提供保护,并导致难以保障民间文学艺术的保存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民间文学艺术的具体创作者无法考证,这又与现行著作权法上关于作者身份的可确定性要求不相符合,现行著作权法上关于作者身份的定义是无法用来调整民间文学艺术这一集体创作成果的。民间文学艺术对个人主义的作者身份观提出了挑战。第三部分为“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针对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问题,各国学者提出了诸种建议模式,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也进行了相应的立法尝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即个人权利主体模式、集体(群体)权利主体模式和国家权利主体模式。个体权利主体模式是将民间文学艺术等同于普通个人作品,认为其在流传变异过程不清楚的情况下,应当推定最近的传承人为口头作品的著作权人;如果有记录整理者的介入,则可以确认整理后的作品为整理者的演绎作品或者为传承人与整理者的合作作品。但目前尚没有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在立法中采取这种模式。集体(群体)权利主体模式是将传统部族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现今,国际上已有不少关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及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作出了关于“集体权利”的规定。国家权利主体模式是将国家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同时授权具体的国家机构来行使权利。在对上述三种模式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别对几种模式做出了评介,并为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模式的合理选择引出思路,指出更为切合实际的做法是让民间文学艺术归于创造并保有它的部族,即采取集体权利主体模式。第四部分为“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首先阐述了民间文学艺术集体权利主体模式的合理性。而在实践层面,目前已有不少发展中国家率先做出了集体权利模式的立法和司法尝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权利主体模式具体制度的建构框架。首先以《乌苏里船歌》案为例,分析了制度设计应考量的因素,即在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具体制度的构建中,应当对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加以区别,分别确定各自的法律地位。结合传统部族的情况,一是要确定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二是要确定主体权益代表机构。我们应当将民间文学艺术归为创造并保有它的传统部族;对于在多个地域或部族中流传、保有,难以判断各自具体产生时间的民间文学艺术,可以由多个部族共同所有;对于那些已经遍传全国而又无法考证其来源群体的民间文学艺术,可以视国家为权利主体。确立民间文学艺术主体代表机构,则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流传地相对集中、分布于某一特定区域或民族的民间文学艺术,应当允许民间自发成立相关机构,管理成员的相关权利。对于那些流传地相对分散、跨区域或民族的以及全国性的民间文学艺术,则应建立起专门的主体代表机构代表传统部族行使和维护民间文学艺术的相关权利。此外,根据民间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传承、改编、搜集、记录、整理等几种行为的性质及其在实践中实施主体的不同,将民间文学艺术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传承人、改编者和采风者,并对其各自的法律地位分别予以讨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一、民间文学艺术概述
  • (一) 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界定
  • (二)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特征
  • (三) 民间文学艺术的类型分析——民间文学艺术的母型与子型
  • 二、现行知识产权主体制度的利用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困惑
  • (一) 知识产权主体结构制度的历史演进和变迁——以著作权为例
  • 1. 浪漫主义作者观的兴起:从工匠到作者
  • 2. 集体作者观的勃兴:二元权利主体
  • (二) 现行知识产权主体制度与民间文学艺术的冲突
  • 1. 知识产权个人主义与民间文学艺术群体主义的冲突
  • 2. 现行著作权法上的“作者身份”
  • 三、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一)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模式探索概况
  • 1. 个体权利主体模式
  • 2. 集体(群体)权利主体模式
  • 3. 国家权利主体模式
  • (二)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探索模式的评介
  • 四、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
  • (一) 模式选择——集体(群体)权利主体模式
  • 1. 民间文学艺术集体权利主体模式的合理性
  • 2. 集体权利主体模式的国际立法探索与司法实践
  • (二) 制度设计——民间文学艺术集体权利主体模式的建构框架
  • 1. 制度设计应考量的因素——以《乌苏里船歌》案为例
  • 2. 权利主体
  • 3. 代表机构
  • 4. 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法律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第三主体模式[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4(04)
    • [2].公平竞争审查主体模式探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3].双主体模式下校企教学建设探索与实践[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19)
    • [4].城市圈架构下的立法主体模式探究[J]. 法商研究 2009(05)
    • [5].论检警配合谈判主体模式的构建[J]. 辽宁警专学报 2008(06)
    • [6].我国农产品上游主体模式创新的产销一体化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14(05)
    • [7].关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J]. 现代商业 2014(24)
    • [8].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学生主体模式构建[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10)
    • [9].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J]. 文理导航(上旬) 2010(11)
    • [10].新型经营主体模式下春小麦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19)
    • [11].破产能力探析——兼论我国个人破产主体模式的立法选择[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11)
    • [12].中国乡村养老度假简述[J]. 品牌(下半月) 2015(05)
    • [13].论经济法主体的范围[J]. 经济视角(下) 2013(10)
    • [14].校企双主体模式下电子商务实训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 科技经济市场 2015(09)
    • [15].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主体模式探究——以实证调研为基础[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15(02)
    • [16].“主体之死”与文学情感论的悖谬处境[J]. 当代文坛 2014(04)
    • [17].校企双主体模式下“旺季”顶岗实践教学探索——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 2016(02)
    • [18].公共体育服务三中心主体模式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7(05)
    • [19].双主体模式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 微型电脑应用 2015(08)
    • [20].试析基于学生主体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 鸭绿江(下半月) 2019(09)
    • [21].学生为主体模式下音乐教学的有效方式探索[J]. 学周刊 2011(10)
    • [22].非正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探析[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9(06)
    • [23].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介主体模式探索——以麦家《解密》英译本传播为个案[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7(03)
    • [24].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标准科学 2015(10)
    • [25].双主体模式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研究[J]. 中国市场 2017(09)
    • [26].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党建的四种主体模式[J]. 清江论坛 2018(02)
    • [27].综艺才能展示 演绎生活精彩——高校钢琴人才培养的主体模式[J]. 黄河之声 2014(03)
    • [28].食品安全执法主体模式研究——以宁波市食品安全执法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12(16)
    • [29].关于英语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模式的思考[J]. 思想战线 2010(S1)
    • [30].高职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05)

    标签:;  ;  ;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