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论文旨在对目前所能搜求到的文献和考古发现的有隋一代的塔铭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隋代塔铭中内容比较集中、涉及数量相对较多的舍利塔铭和支提塔铭两大类进行专题研究,以隋仁寿舍利塔下铭、安阳灵泉寺隋代塔铭为中心,将文献和考古发现相结合,利用金石书籍和地方志文献,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入的论述,力争寻找到其中的特点,为一些时代或地域不清的佛教石刻找到可比照的标尺,内容涉及塔铭分类、文体特征、塔铭置放位置以及与其它随葬品的瘗埋方式和组合规律,通过整理使学界对隋代塔铭这种石刻文献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填补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为隋代佛教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和线索。论文弁言主要陈述了本文的研究范围、意义、目前研究的状况以及资料的来源情况。第一章,以搜集到的12方隋代仁寿舍利塔下铭为主要资料,概述了塔下铭的基本情况,着重对仁寿舍利塔的样式、瘗埋方式、置放位置等进行探讨,认为仁寿舍利塔可能为多级木塔,而仁寿奉安舍利的活动虽是统一的行动,但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舍利的瘗埋方式并不完全统一,舍利塔下铭的形状和尺寸也不尽相同,其置放的位置也有一定的区别。第二章,以河南安阳灵泉寺的6方支提塔铭为中心,对以往著录和图录中的错误进行了纠正。同时,借助对灵泉寺唐代塔铭的分析探讨结果,从塔名含义、所处地域、塔铭行文格式和具体刻写方位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灵泉寺塔铭刻写方式有其地域特色的结论,提出这一特殊性可能与地域和当地的三阶教有关。结语部分主要陈述了本文写作的缘起和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对下一步研究的思考和展望,指出隋代塔铭的深入研究必须拓展思路,突破时代限制,上溯北朝、下及李唐,尤其要重视唐代塔铭的研究成果,两者研究的紧密结合才有可能科学全面地揭示塔铭这种石刻类型出现后发展、定型、演变的轨迹,丰富石刻文物研究的领域,为隋唐历史及宗教研究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