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 ——以先秦诸子为中心

中国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 ——以先秦诸子为中心

论文摘要

狭义“政治法”是指由宪法学界所称的“宪法性法律”1构成的法律部门,广义“政治法”是指由宪法、行政法和“宪法性法律”三部分构成的法律部门。承认“政治法”同时具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的含义,就是综合的“政治法”观。“政治法”研究的核心是政权根本问题、民主、限制权力、保护权利四方面内容。成熟形态的“政治法”现象是近代西方才产生的,但是具有“政治法”现象特征的类似规则、实践活动和思想古已有之。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古代近东地区、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封建社会(中世纪),都出现过不成熟形态的“政治法”规则、实践活动和思想萌芽。因此,“政治法”现象有成熟形态和不成熟形态之分,这就是“政治法”形态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条件为“政治法”思想萌芽的产生创造了适宜的土壤。在先秦诸子的思想中,可以发现许多有关“政治法”核心内容的思想萌芽,这就是本文研究的中心。秦汉之后,中国进入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社会,像先秦“诸子百家”那样思想活跃的盛况再没有出现过,后世零星出现的“政治法”思想萌芽都是对先秦“政治法”思想萌芽的继承和发展,明清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也是从先秦“政治法”思想萌芽中吸取了大量养分。因此,研究先秦诸子思想中的“政治法”思想萌芽能够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的基本面貌,是该研究领域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人性善恶”的问题关乎“政治法”思想的许多方面,值得研究。先秦诸子思想中出现了丰富的“人性论”思想萌芽,孔子思想中最先产生了“人性善”思想萌芽,孟子将“人性善”思想进一步理论化。荀子首先提出“人性恶”思想萌芽,而其学生韩非子将“人性恶”思想理论化。这些内容丰富、价值多元的人性论思想,都与各家各派的治国方略紧密相联。人性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善的一面加以合理引导可使人步入良好轨道。人性恶的一面,就要求我们要对所有的权力行使者制定完善的监督制度,避免因为过于信任“人性善”而失于防控。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东西方的“人性论”思想并非水火不相容,如果能够形成良好互动,都可以为研究“政治法”及其思想提供助益。政治权力合法性何在?政治权力如何产生、如何变更?什么样的治国方略才是最好的治国形式?这些是“政治法”思想需要回答的问题,先秦诸子思想中已经出现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面对“旧的社会秩序失范、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的局面,诸子百家著书立说阐明各自主张。对现实政权组织形式进行否定的,有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庄子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对现实政权组织形式提出改良建议的,有儒家的“德治”、法家的“法治”以及墨家的“代表平民利益”的治国主张。《吕氏春秋》一书兼容并蓄,在综合以上各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德治”理论,该理论确实对以前的思想进行了有益的扬弃。中国先秦时期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但是这个时期“民本”思想并非与民主思想完全对立。发展现代民主事业,我们需要从更加宽广的视野中来吸取“民本”思想中的精华。“民主”作为一种与“专制”相对的国家形态,包括三个内涵,即价值理念、制度规范和操作程序,其中价值理念是决定性因素。不管哪种形态的现代“民主”,其首要的价值理念应该是“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与尊重”,即把人当做人来看待,否则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先秦儒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尊重人的价值、把人当作人来看待的一系列观点。人民与政府有两个基本关系,第一层关系是政府的产生、决策、行动应该符合“民意”,第二层关系是政府一切决策与行为都应该符合“民利”,“民本”思想在这两方面都有所体现。其中第一层关系中还包含了人民对政府“监督”和政府诚信问题。中国文化十分强调对传统秩序的尊重,这样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民本”与“尊君”虽有矛盾,亦有沟通,从尊君角度来讲,也可以给我们今天研究“政治法”问题提供思路上的(而不是具体制度上的)启示。此外,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注重执政者的道德品质的思想也能为我们思考“政治法”问题提供有益借鉴。西方民主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石,中国“民本”思想是以“集体主义”为根基,二者迥然相异。西方民主理论及实践与中国“民本”思想各自内部都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二者相互借鉴融合,才是全人类“民主思想与民主制度”的最终走向。先秦“民本”思想中提供的关于集体主义(社群主义、社团主义)的思想,为人类民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财富。成熟有效的“限制权力”思想是近代西方的产物,但是先秦诸子思想中已经出现了限制权力的思想萌芽。限制权力既包括对最高权力的限制,又包括对其他权力的限制。先秦时期,虽然没有产生限制最高权力的有效制度,但是,已经产生了限制最高权力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连年混战造成民不聊生,而各级统治者残暴人民、鱼肉百姓的行为也比比皆是,于是诸子各家的言论中产生了许多“限制权力”的思想萌芽。这些思想萌芽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专制和权力滥用的问题,但是,其对于权力限制问题的思考是具有积极价值的。对权力的限制既可以通过和平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暴力革命方式来实现,前者是常规方式,后者是特别方式。保护人民权利的思想萌芽也是先秦诸子著作中重要的内容。保护人的权利前提是要承认“人”的主体地位,先秦各家分别出现了对“神”的价值的批判、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对“人民”主体性的思考以及对“民为国本”的思考。这些思想为思考“保护人的权利”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各家都提出了本学派“保护权利”的思想体系。更为可贵的是,这个时期还产生了有关保护人民平等权、自由权、民主权、生命权的“政治法”思想萌芽。先秦诸子传世文献中丰富的“政治法”思想萌芽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从前代思想中继承了非常宝贵的思想精华,它们在后世也并非完全销声匿迹。它们对后世的人性论思想、平等思想、民主思想、保护权利思想和限制权力的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思想在明清启蒙思想家那里得到了极大发挥。同时,如果抛开成熟形态下“民主、限权、保权”的刻板印象,而从这些制度的最本质要求来看,先秦“政治法”思想萌芽对后世“民主、限权、保权”相关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也产生了影响。综上,对于先秦诸子“政治法”思想萌芽的全面研究能够反映中国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的基本面貌。而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意义和价值的,这个研究刚刚开始,还需要不断完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回顾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思路及创新
  • 六、研究意义:重蹈覆辙还是理论升华?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政治法”的概念
  • 一、“政治法”概念的提出
  • 二、狭义:“政治法”是宪法的下位法
  • 三、广义:“政治法”是宪法等法律部门的统称
  • 第二节 综合的“政治法”观
  • 一、确立综合的“政治法”观的意义
  • 二、“政治法”思想的构成
  • 第三节 “政治法”形态论
  • 一、“政治法”现象的历史考察
  • 二、“政治法”现象的各种形态
  • 第四节 “政治法”思想的萌芽
  • 一、“政治法”思想是人类文明的普遍现象
  • 二、先秦时期产生“政治法”思想萌芽的条件
  • 三、“政治法”的发展与民族文化
  • 第二章 “人性论”思想萌芽
  • 第一节 “人性善”思想萌芽
  • 一、“人性善”思想的萌芽
  • 二、“人性善”思想的系统化
  • 第二节 “人性恶”思想萌芽
  • 一、“人性恶”命题的提出
  • 二、“人性恶”思想的系统化
  • 第三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人性论”
  • 一、“人性论”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 二、“人性论”与“政治法”的关系
  • 三、中西“人性论”思想比较
  • 第三章 关于“政权根本问题”的思想萌芽
  • 第一节 有关政权的产生与变更的思想萌芽
  • 一、有关自然状态的思想萌芽
  • 二、有关“自然法”的思想萌芽
  • 三、有关法律、政权产生的思想萌芽
  • 四、有关政权变更问题的思想萌芽
  • 第二节 对现实治国方略的否定
  • 一、顺道安民的“无为而治”思想
  • 二、世界上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思想
  • 第三节 对现实治国方略的改良
  • 一、以道德教化为主的治国方略
  • 二、以刑法威慑为主的治国方略
  • 三、代表平民利益的治国方略
  • 第四节 综合百家之长的“新德治”思想
  • 一、“新德治”范畴论
  • 二、“新德治”要素论
  • 三、“新德治”原因论
  • 四、“新德治”的体系论
  • 第四章 关于“民主”的思想萌芽
  • 第一节 “中国式民主”概念初探
  • 一、“广义民主”概念之界定
  • 二、“西方式民主”与文化冲突
  • 三、“中国式民主”与本国资源
  • 第二节 先秦“民本”思想的发展与沿革
  • 一、从远古到西周时期
  • 二、春秋战国时期
  • 第三节 关于“民本”与“民主”关系的争论
  • 一、近代以来的争论
  • 二、当今学界主张二者冲突的主要观点
  • 第四节 “民本”与“民主”思想沟通之可能
  • 一、研究视角的扩大
  • 二、民主的哲学前提:人格独立与人格平等
  • 三、民主的基本价值:民意与民利
  • 四、民主的追求目标:秩序与和谐
  • 五、民主的未来走向: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互鉴
  • 第五章 关于“限制权力”的思想萌芽
  • 第一节 以和平方式限制权力的思想萌芽
  • 一、“天鬼监督”的思想萌芽
  • 二、“舆论监督”的思想萌芽
  • 三、“道、德监督”的思想萌芽
  • 第二节 以暴力方式限制权力的思想萌芽
  • 一、武力反抗暴政的思想萌芽
  • 二、关于“人民反抗暴政理由”的思想萌芽
  • 第三节 限制权力具体主张方面的思想萌芽
  • 一、限制君权的思想萌芽
  • 二、限制吏权的思想萌芽
  • 三、限制政府权力的思想萌芽
  • 第六章 关于“保护权利”的思想萌芽
  • 第一节 “人道主义”思想萌芽之产生
  • 一、老子对神的价值之否定
  • 二、孔子对个人价值之尊重
  • 三、墨家对人民主体性之承认
  • 四、孟子对“民为国本”之思考
  • 第二节 各学派关于“保护权利”的主张
  • 一、道家:依道保护权利
  • 二、儒家:保护权利的完整体系
  • 三、墨家:兼顾人民的政治与经济权利
  • 第三节 保护具体权利的思想萌芽
  • 一、保护自由权的思想萌芽
  • 二、保护平等权的思想萌芽
  • 三、保护民主权的思想萌芽
  • 四、保护生命权思想萌芽
  • 第七章 先秦诸子“政治法”思想萌芽的承继及影响
  • 第一节 对前代思想的承继
  • 一、“重视人事”的思想萌芽
  • 二、重视人民权利保护的思想萌芽
  • 三、接受“舆论监督”的思想萌芽
  • 第二节 对后世思想之影响
  • 一、人性论思想萌芽之影响
  • 二、“政权根本问题”思想萌芽之影响
  • 三、民主思想萌芽之影响
  • 四、限制权力思想萌芽之影响
  • 五、保护权利思想萌芽之影响
  • 第三节 对后世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之影响
  • 一、人性论思想萌芽之影响
  • 二、“政权根本问题”思想萌芽之影响
  • 三、民主思想萌芽之影响
  • 四、限制权力思想萌芽之影响
  • 五、保护权利思想萌芽之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民本”思想话语的发展与创新[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04)
    • [2].从儒家“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伟大胜利——共产党员在贯彻群众路线中提升党性修养[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0(08)
    • [3].论古代“民本”思想对高校廉政建设的启示[J]. 学理论 2017(10)
    • [4].孟子[J]. 好家长 2016(49)
    • [5].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窥探杜甫的慈悲情怀[J]. 中学语文 2017(18)
    • [6].心无百姓莫为官[J]. 时代报告 2017(04)
    • [7].浅议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J]. 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研究 2011(05)
    • [8].“民本”思想解析[J]. 湖北社会科学 2008(05)
    • [9].试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哲学基础[J]. 华夏文化 2017(04)
    • [10].浅析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品牌(下半月) 2015(12)
    • [11].范长江的“民本”思想——纪念范长江诞辰100周年[J]. 青年记者 2009(33)
    • [12].论朱德人民利益思想的理论渊源[J]. 时代教育 2012(13)
    • [13].民心乃万世永赖之基——我国古代“民本”思想述略[J]. 共产党员(河北) 2016(03)
    • [14].“民本”思想下民众的情感基础和幸福指数[J]. 学理论 2012(13)
    • [15].5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毛泽东“民本”思想[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6].清華簡《厚父》“天降下民”句的觀念源流與豳公盨銘文再釋——兼說先秦“民本”思想的起源問題[J]. 出土文献 2015(02)
    • [17].先秦“民本”思想检论[J]. 浙江学刊 2011(01)
    • [18].民心何足恃——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一个解释困境[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9].中国共产党对“民本”思想的创造性发展[J]. 社会科学战线 2013(10)
    • [20].中国早期“民本”思想与商周的有限王权[J]. 人文杂志 2019(01)
    • [21].基于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分析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中国化[J]. 长江丛刊 2018(18)
    • [22].孟子“民本”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3].《商君书》的“民本”思想体系[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9)
    • [24].贾谊的“民本”思想[J]. 史学史研究 2013(03)
    • [25].试论孟子的“民本”思想[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04)
    • [26].论杜甫诗歌中的“仁政”和“民本”思想[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2(04)
    • [27].孟子的“民本”思想[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9(06)
    • [28].从“民惟邦本”到“执政为民”:路径、理念和方法[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9].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8(02)
    • [30].简论我国先秦“民本”思想[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2(03)

    标签:;  ;  ;  ;  ;  

    中国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 ——以先秦诸子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