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网络的虚拟仪器测试平台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曲鑫璐[1](2021)在《圆筒式服装微气候仪的开发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服装微气候仪是测试服装热湿指标的重要测试工具,本文在参照“Walter”暖体假人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被动式出汗的圆筒式微气候仪,该仪器不仅可以“一步法”测试服装的热阻和湿阻等热湿指标,还可以研究风速变化和衣下空气层厚度变化等因素对服装热湿指标的影响,更加符合人体穿着实际情况。本文首先开展对比试验确定了仪器选用不锈钢作为筒体材质和半包围的服装穿着方式,然后通过测试仪器裸态条件下的温湿度场的分布和将本仪器测试织物的热阻值与出汗平板仪测试数值进行对比,表明该仪器周围形成的温湿度场分布均匀,且测试的热阻数值与出汗平板仪数值存在明显相关性,证明该自制仪器测试数据可靠。随后利用该圆筒式微气候仪测试了棉、涤纶、桑蚕丝和羊毛等八类不同服装面料的热湿指标,研究了织物种类、织物厚度和织物透湿率对服装热湿指标的影响情况并建立了织物厚度、织物透湿率与服装热、湿阻值的回归曲线。最后通过调节风速和着装空气层厚度来研究外界对流条件和衣下空气层厚度对纯棉服装面料的热、湿阻值的影响,建立了风速与织物热、湿阻值的回归曲线,衣下空气层厚度对服装热、湿阻值的影响则较为复杂,但在一定厚度下热、湿阻值都达到了最大值。本研究可为着装人体在外界环境变化条件下如何选择服装面料及款式等方面提供了数据支撑。
穆远博[2](2020)在《基于LabVIEW的仪器标定平台运动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通过振动测试平台来模拟仪器的测量环境,进而对仪器性能进行评价,是多种地震科学仪器在研发、生产和调试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仪器测试平台运动过程中的精度会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随着地震科学仪器的不断发展,仪器精度不断提高;新的高精度传感器也促进了仪器的更新换代进程,这些因素都对测试平台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分析多种运动控制方法,参考国内外已有测试平台的研制经验,针对影响仪器精度的主要因素,选择适合的技术与产品,设计振动平台各关键装置,搭建基于LabVIEW的运动控制系统,对于通过振动平台实现仪器的精密标定,保证产出数据的真实可靠,促进包括地震学、重力学等在内的固体地球物理学科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1-3]。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方面内容:(1)对多种运动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在对包括模拟振动台、重力仪标定平台等多种振动台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其基本工作原理和方法;针对其局限性,采用先进的运动控制理论结合伺服电动缸,控制平台运动,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2)基于虚拟仪器软件平台LabVIEW搭建了振动台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初步整定PID参数;由于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以及振动台本身结构较为复杂,难以辨识和计算精确的传递函数,为使伺服控制性能达到较高水平,采用模糊PID参数整定方法,实现了较好的实时参数整定,使平台能够在指令下实现较高精度的运动效果;论文研究成果可以总结为,为满足仪器测试平台高精度的运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LabVIEW的伺服电动缸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运用虚拟仪器技术构建闭环运动控制系统;为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对PID参数进行整定。搭建完成了测试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运动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的特点,为仪器测试平台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汪琦[3](2020)在《燃料电池车用空压机测试系统设计》文中认为空压机,即空气压缩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空气压缩设备。空压机的种类繁多,大型空压机可作为船用柴油机的启动、风洞实验、爆破采煤等,小型空压机可用于车辆制动、仪器控制等。在燃料电池系统中也需要空压机作为输送高压氧气的零部件。燃料电池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对氧气输送的流量稳定性要求很高,因此空压机的性能好坏决定了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的优良。作为燃料电池系统的重要零部件,在空压机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对性能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以此来优化空压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空压机的测试技术发展起步较晚,针对燃料电池空压机的相关测试标准没有制定,因此目前各厂商对于空压机的测控实验都停留在摸索阶段,并且对于空压机性能指标也只是相较于产品需求来设计,缺乏规范。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存在测试精度不高,实验方法不科学,测试成本过大等问题。本文针对燃料电池空压机测试系统进行设计实验,能够满足对空压机产品的测试需求,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准度,简化测试人员的操作,并在各类空压机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本文将虚拟仪器测试技术应用到燃料电池空压机测试系统当中,对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做出较为完善的设计并加以实现。在硬件系统中,根据罗茨空压机的性能参数进行包括冷却水路、空气回路的台架设计、传感器选型和测试需求定义,明确了对于空压机流量、气体温度、冷却水温、进出气压力、空压机转速等参量进行采集的目标。在软件层面编写了一套基于Lab VIEW软件的虚拟仪器测试程序,能够实现人机交互、数据采集、故障报警、数据存储等功能,并且作为可以二次开发的空压机测试上位机,本套测试系统对于后续燃料电池车用空压机的测试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使用CAN总线技术作为连接硬件系统和上位机的通讯标准,为虚拟仪器技术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仅降低开发成本,而且能够和其他开发软件将结合,在数据解析的过程中不再具有局限性。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MATLAB中BP神经网络工具箱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训练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并利用Lab VIEW中的MATLAB script框图实现Lab VIEW和MATLAB的交互,对于空压机故障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完善了空压机测试系统功能。
王海东[4](2019)在《L-Ka波段射频模块自动测试平台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射频类电子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射频模块是射频电子产品中的关键部件,关系着射频电子产品的质量好坏。传统的射频模块测试多为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仪器利用率低,不太灵活,测试数据为初始数据而不是用户所需要的最终测试数据。射频依据信号频段分为各个波长其中有L段、S段、C段、Ka段等,对应于各个波段的射频模块。公司项目具有大量的L段到Ka波段的射频模块需要测试,论文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研究了L段到Ka段的射频模块的自动测试发展技术,设计了L-Ka波段射频模块自动测试平台。1.研究了L-Ka波段射频模块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射频模块实现了将输入射频信号转换为输出射频信号。L-Ka波段射频模块主要完成L波段到Ka波段信号区间内的变换,其主要的射频测试指标有:增益测试、1 dB压缩点测试、杂散测试、相位噪声测试、频响等。分析了这些射频指标的手动测试过程,建立了手动测试流程,结合自动测试技术,完成自动测试平台的需求分析。2.完成了自动测试平台的总体设计与硬件设计。总体设计中,分析了总体测试流程与总体设计方案。总体设计分为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硬件设计是基于GPIB总线的,包括了硬件总体设计、硬件选型和平台构建,实现了仪器通信,确定了自动测试平台的各项技术参数。然后,研究了自动测试平台的软件开发,建立了软件开发的总体测试流程和总体测试方案。3.自动测试平台的软件设计包括用户界面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用户界面需要测试的项目多、信息量大,采用分界面替代单一主界面的方式解决。功能测试模块中,研究了自动测试算法,增益测试、1 dB压缩点测试、杂散测试、相位噪声测试、频响测试中增加了平均算法程序,提高了测试的精度与稳定性。在1dB压缩点测试中,增加了步进循环算法,将测试精度由0.95dBc提高到了0.995dBc,理论的精度为1dBc。最后,分析了自动测试平台的调试过程,对各项功能指标进行了实验验证。应用了统计软件Minitab分析了手动测试数据与自动测试数据,很好地验证了以上结论。4.论文所完成的自动测试平台已通过了公司实际的项目验收,较于手动测试平台,优化了测试算法,提高了测试精度与稳定性。共计测试L-Ka波段射频模块6000多套,并获得了2018年中电54所五小创新奖和2018年中电54所微组装中心高效二等奖。
韩鲁靖[5](2019)在《微波自动测量系统分析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系统在军用和民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微波元器件的性能指标提出更为严格要求。作为微波元器件性能参数的有效检测手段,微波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设备质量的重要保障,已成为衡量微波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的一个重要标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测量方法由于其测试流程繁杂、人为因素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等因素的存在,使其已无法适应现代微波测量需求,急需新型测量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与网络控制理论的丰富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微波测量与自动控制的有机整合,极大促进了微波微量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自动测量技术已成为微波测量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引起业界同行的热切关注。本文正是基于微波自动测量技术,深入分析对比与之相应的软件开发技术,结合现有仪器设备,合理配置软件资源,依据实验测量需求构建了一个综合微波测量平台。其中,包括:“带通滤波器自动测量系统”与“紧缩场天线自动测量系统”两个分系统,实现了对滤波器和天线性能参数的自动测量与测试数据处理,简化了操作程序,提升了测试效率,具有较高的通用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介绍了微波自动测量技术理论基础和硬件设备,深入研究了测量平台的仪器远程控制、总线接口通信、资源配置及软件开发等相关技术。结合实际测试需求,合理选配测量仪器与软件平台构建测量系统,以增强系统的兼容性与通用性。2.研究设计了“带通滤波器自动测量系统”。基于带通滤波器的设计理论,从微波网络矩阵角度深入分析了带通滤波器的滤波机理。基于计算机技术,合理优化了硬件平台与软件控制,实现了仪器测量的智能化,大大简化测试流程,降低人工干预,保证性能测量质量。3.有效构建了“紧缩场天线自动测量系统”。依据天线参数测试性质,合理选择测量方法,提升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重点研究了测量仪器与天线转台的远程控制技术,基于软件开发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天线性能的智能化测试,为测量系统的高效、快速、精准测试提供了技术支援,极大拓展了微波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空间。相较于远场测量技术,该系统的测量方法则显得更为简捷,易操作。本文的研究内容表明,设计的自动测量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可操作性,不仅克服了传统微波测量中存在的技术瓶颈,而且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微波自动测量技术理论,为后续在军事科技和社会经济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李冬宁[6](2019)在《基于测试模型的可重构测试技术研究及其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动测试系统最早出现在军用领域,如今在军事、民用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自动测试系统依然存在测试程序集移植性差、信息共享能力弱等问题。因此业界提出ATML(自动测试标记语言)、STD(信号与测试定义标准)等一系列规范实现自动测试系统的模型化描述,模型化的信息包括测试仪器、适配器、被测对象等测试模型。标准统一的测试模型描述提高了测试系统间测试信息的共享、交互能力,有利于实现测试程序的可移植,是实现自动测试系统可重构技术的基础。因此本文针对测试模型的标准描述方法及建模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被测对象实体、测试序列、适配器及测试仪器的标准描述方法及建模实现研究当前的可重构测试技术以及被测对象实体、测试序列、适配器和测试仪器的标准描述方法,提出相应的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元素模型结构。开发了一款测试模型建模软件,通过该软件对测试模型信息进行编辑,将测试模型封装为XML描述文件。2)研究测试资源分配方法设计测试仪器自动匹配的方法以及测试路径搜索算法。以被测对象实体、测试序列、测试仪器和适配器的模型描述文件为基础,实现测试需求与测试仪器之间的自动匹配。3)验证模型描述方法及仪器自动匹配方法研制了硬件适配器,并搭建测试硬件平台。以机载成品为被测对象建立它的实体、测试序列描述文件,硬件平台解析测试序列文件从测试动作中获取测试需求,再从测试仪器描述文件确定仪器资源且驱动仪器完成对机载成品的测试。统一标准化的测试信息描述文件奠定了测试程序集可移植的基础,采用XML语言建模提高了自动测试系统建模的开发效率。仪器资源自动分配的方法提高了系统测试仪器资源分配效率及测试效率。硬件平台通过实例验证了测试模型标准描述的方法及仪器自动匹配的有效性、可行性。
陆玥[7](2018)在《脱扣单元电路板功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所有电子器件都装配有具有各种功能的电路板,其统称为PCBA,是电子器件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各种功能测试,如果采用传统方式,则会存在人工参与多、测试效率低下和测试结果不可靠的问题。因此,各生产厂家都希望引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测试系统,在严格控制生产成本的同时,缩短系统和产品研发周期。论文课题结合用户具体需求,在认真研究国内外相关测试系统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虚拟仪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脱扣器线路板功能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对用户的脱扣单元电路板上的各项功能进行自动和精确的测试,该系统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产品测试和生产效率。论文课题研究和实现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概括如下:(1).阐述了课题背景以及来源。针对脱扣单元电路板测试的具体需求,介绍和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内容。(2).具体描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在分析测试需求的基础上,完成了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和规划。(3).研究和设计了系统的硬件模块。在系统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对各关键部件和元器件进行了正确的选型,并最终完成了系统电气原理图的设计。(4).设计并实现了测试软件。针对测试需求,基于系统硬件设计,设计和实现了系统各硬件控制模块,并对系统软件模块进行了划分、设计和最终实现。本项目该系统已经经过用户的验收流程,用户生产现场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用户的各项技术需求,系统总体工作状态稳定。
叶思掀[8](2017)在《面向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的虚实一体职业能力测评系统研发》文中研究表明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产业链内的高技能职业人才,毕业学生的教育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制造业、信息产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的整体水平。目前教育部门主要通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来衡量学生职业能力水平,但由于开展技能竞赛资源投入高,通常是以少部分精英人才代表学校参加竞赛,因此其结果数据往往到达不了可以监控教学质量的信度、效度要求,造成教育部门不能很好的对校与校和区域间的毕业生整体职业能力水平进行评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引入了K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并且结合了虚拟仪器技术,研究虚实一体的电工电子专业职业能力测评系统,最终要实现职业能力测评开展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同时能对所有参加测评的学生在教育部门所要求掌握的职业能力内容进行分析并且为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层级量化,为教育部门的教学改革提供全面的职业能力水平数据。本文首先从职业能力模型内容维度出发对测评专业教与学过程中的职业能力测评内容进行划分,同时确定内容的测评指标与流程;其次本文通过虚拟仪器技术将职业能力的测评环节中需要用到的测试仪器工具虚拟化,同时对职业能力的实操测评模块化设计,保障了测评的经济性和拓展性。最后构建了在测评环节中的自动化测评系统,可以对专业能力的实操硬件的能力得分点进行数据采集与评价,以提高测评的效度。本文对构建的测评系统在电工电子专业面向人人职业能力大赛中进行实证应用研究。根据构建的内容开发了一套该专业的虚实一体能力测评系统,介绍了职业能力测评的硬件构成与开发流程。通过赛后的数据总结分析出了虚实一体的能力测评系统在测评时间效率、准确率、资源投入上的具有明显优势,得出基于虚实一体的职业能力测评系统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的。
罗宜周[9](2017)在《某特种车辆电气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虚拟仪器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将“软件即是仪器”这一思想融入其中,并借助于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以及高效灵活的软件,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应用,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和测试测量领域。此外,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虚拟仪器中,让分布式测量、跨地域控制、及并行计算成为可能。本文以某型号特种车辆的电气测试系统需求为依据,设计实现了基于XML的测试描述模型和基于Python语言的分布式自动测试框架,并对测试网络中多节点数据共享方式和可视化数据分析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综述了虚拟仪器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着重对网络化虚拟仪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可能使用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2.以特种车辆的测试要求为依据,对测试系统的组成,工作流程和软件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明确测试系统组成和软件需求的基础上,从总体角度制定测试系统的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案。3.通过对系统架构分析,从测试方式实现的角度入手,合理构建了以电源测试设备、信号测试设备、总线测试设备为主的测试系统,并对系统内每台测试设备的硬件选型进行了合理的统筹设计及协调,使各设备满足最大的接口设计。4.借鉴ATML(Automatic Test Markup Language自动测试标识语言)测试描述模型,设计了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识语言)的测试描述模型,并实现了将XML测试描述模型和Python脚本相结合的自动化测试框架。5.使用WCF技术和Data Socket技术,构建了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相分离的通信机制,使得对远程资源访问和数据传输变得更加可靠。6.同时使用C#编程语言和基于.NET平台的虚拟仪器开发工具Measurement Studio,实现了测试系统的自动测试、远程监控、数据波形显示、电源信号频谱分析等功能。7.最后通过和某个型号特种车辆的联试,相应的测试结果符合设计指标,满足预期要求。本文所研究的测试系统能够完成自动测试、远程数据监视、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测试项目,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和网络化特征,为同类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宋鹏飞[10](2014)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可重构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仪器的出现与快速发展引发了测量仪器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可重构虚拟仪器技术同移动终端相结合,并且融入到移动互联网络测量领域中,已成为测量领域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围绕基于移动互联网可重构虚拟仪器系统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研究可重构虚拟仪器测量系统架构理论,分析移动互联网络虚拟仪器测量模式,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可重构虚拟仪器模型。运用移动终端,按照需求对虚拟仪器进行重构,从而形成新的测量系统。第二,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测量系统通讯体系结构,对动态重构协议进行规范,从智能传感节点、测量资源分布式采集、数据采集设备网络通信方面对网络通讯系统进行研究和实现。第三,针对测量系统动态重构管理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构件的移动终端的虚拟仪器建立模型,建立虚拟仪器构件组态化表述规范,便于虚拟仪器之间、虚拟仪器同网络空间数据交换。第四,利用软件集成化模型,采用构件化虚拟仪器可重构装配模型和XML描述语言,同嵌入式系统相结合,开发出一套适合移动终端并且支持网络节点动态加入、虚拟仪器动态配置的可重构虚拟仪器构件库。本课题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发了移动终端可重构虚拟仪器系统平台,并搭建基于WIFI无线通讯的局域互联网络。给出矿用立柱、千斤顶密封性能试验、单体液压支柱让压性能试验、立柱拆装机无线监测试验等无线网络测量实例系统,验证了本文研究理论及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二、基于网络的虚拟仪器测试平台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网络的虚拟仪器测试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圆筒式服装微气候仪的开发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服装微气候仪 |
1.2.2 风速对服装热湿舒适性的影响 |
1.2.3 衣下空气层厚度对服装热湿舒适性的影响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服装微气候仪的研制 |
2.1 仪器测试原理 |
2.2 服装微气候仪测试系统的整体结构 |
2.2.1 仪器测试组件的结构 |
2.2.2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
2.3 仪器测试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服装微气候仪的验证 |
3.1 热湿指标计算公式的确定 |
3.2 人工气候模拟舱 |
3.3 仪器筒体的材质 |
3.3.1 筒体材质选择 |
3.3.2 对比试验 |
3.4 仪器裸态的温湿度场分布 |
3.5 服装面料的穿着方式探讨 |
3.6 与出汗平板仪测得热阻数据的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装面料对服装热湿指标的影响实验 |
4.1 实验设计 |
4.2 实验操作 |
4.2.1 试样基本规格测试 |
4.2.2 织物热湿指标测试 |
4.3 实验数据 |
4.3.1 八种织物主要测试数据 |
4.3.2 织物种类对织物热湿指标影响实验 |
4.3.3 织物厚度对织物热湿指标影响实验 |
4.3.4 织物透湿性对织物热湿指标影响实验 |
4.4 数据分析 |
4.4.1 织物热湿指标与织物种类的关系 |
4.4.2 织物热湿指标与织物厚度的关系 |
4.4.3 织物热湿指标与织物透湿率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速与空气层厚度对服装热湿指标的影响实验 |
5.1 实验准备 |
5.1.1 试样基本规格测试 |
5.1.2 风速的设定 |
5.1.3 空气层厚度的设定 |
5.2 实验操作 |
5.3 实验数据与分析 |
5.3.1 风速与空气层厚度影响实验数据 |
5.3.2 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服装微气候仪测试装置的研究成果 |
6.1.2 服装热、湿阻值与织物性能关系的结论 |
6.1.3 风速与衣下空气层厚度对织物热湿指标的影响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基于LabVIEW的仪器标定平台运动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运动控制技术 |
1.2.2 伺服控制 |
1.3 虚拟仪器与LabVIEW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振动平台控制运动系统基本原理 |
2.1 振动平台工作原理 |
2.2 运动控制技术 |
2.2.1 PID控制 |
2.2.2 PID参数整定 |
2.2.3 模糊PID控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
3.1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模型建立 |
3.1.1 基本结构 |
3.1.2 伺服电动缸 |
3.1.3 模型建立 |
3.1.4 倾角传感器 |
3.1.5 伺服控制系统硬件平台 |
3.2 运动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振动平台运动控制系统实现 |
4.1 基于LabVIEW搭建系统 |
4.2 运动控制系统 |
4.2.1 运动控制方式及原理 |
4.2.2 控制系统设计 |
4.2.3 PID参数整定 |
4.4 模糊PID控制器 |
4.4.1 输入和输出变量的模糊化 |
4.4.2 建立模糊推理规则 |
4.5 其他功能模块的LabVIEW实现 |
4.5.1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分析 |
5.1 实验 |
5.2 测试项目 |
5.2.1 稳定性 |
5.2.2 波形失真度 |
5.2.3 重复定位精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燃料电池车用空压机测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燃料电池系统介绍 |
1.3 燃料电池空压机国内外发展综述 |
1.4 虚拟仪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 空压机测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6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虚拟仪器与数据采集技术 |
2.1 虚拟仪器技术 |
2.1.1 虚拟仪器概述 |
2.1.2 虚拟仪器结构 |
2.1.3 虚拟仪器的总线标准 |
2.1.4 虚拟仪器开发平台 |
2.2 数据采集技术 |
2.2.1 数据采集原理 |
2.2.2 采样相关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压机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3.1 测试内容和要求 |
3.2 空压机性能参数 |
3.3 硬件系统设计概述 |
3.3.1 硬件测试需求 |
3.3.2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 |
3.4 软件系统设计概述 |
3.4.1 软件设计需求 |
3.4.2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硬件测试系统设计 |
4.1 传感器的选择与台架设计 |
4.2 数据采集与通讯设备 |
4.2.1 CAN总线技术 |
4.2.2 数据采集卡 |
4.3 抗干扰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测试系统设计 |
5.1 人机交互界面 |
5.2 自动工况模块 |
5.3 CAN接收模块 |
5.4 数据存储模块 |
5.5 故障报警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实验及故障诊断 |
6.1 性能测试实验 |
6.2 燃料电池空压机故障诊断 |
6.2.1 空压机故障现象 |
6.2.2 主成分分析概述 |
6.2.3 空压机性能参数主成分分析 |
6.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压机故障诊断 |
6.3.1 BP神经网络概述 |
6.3.2 构建BP神经网络诊断模型 |
6.3.3 LabVIEW与 MATLAB交互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L-Ka波段射频模块自动测试平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L-Ka波段射频模块与自动测试需求分析 |
2.1 L-Ka波段射频模块 |
2.1.1 工作原理 |
2.1.2 性能指标 |
2.2 自动测试需求分析 |
2.2.1 手动测试 |
2.2.2 自动测试需求分析 |
2.3 Lab VIEW开发平台 |
2.3.1 平台特性 |
2.3.2 平台构架 |
2.4 Minitab平台验证工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测试平台总体设计和基于GPIB总线的硬件设计 |
3.1 自动测试平台总体设计 |
3.1.1 总体测试流程 |
3.1.2 总体设计方案 |
3.2 基于GPIB总线的硬件设计 |
3.2.1 硬件设计方案 |
3.2.2 硬件选型 |
3.2.3 仪器连接 |
3.2.4 仪器通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ab VIEW平台的自动测试软件设计 |
4.1 软件总体设计 |
4.1.1 软件设计流程 |
4.1.2 软件架构设计 |
4.2 用户界面的设计 |
4.2.1 测试操作界面 |
4.2.2 参数设置界面 |
4.2.3 射频模块系统界面 |
4.2.4 测试电路故障模式界面 |
4.3 功能测试模块的开发 |
4.3.1 公共功能实现 |
4.3.2 增益测试模块 |
4.3.3 1d B压缩点测试模块 |
4.3.4 杂散测试模块 |
4.3.5 相位噪声测试模块 |
4.3.6 频响测试模块 |
4.3.7 测试结果输出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测试平台测试结果分析与应用验证 |
5.1 测试样品与方法 |
5.1.1 测试样品 |
5.1.2 测试流程 |
5.1.3 测试参数 |
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1 增益测试 |
5.2.2 1d B压缩点测试 |
5.2.3 杂散测试 |
5.2.4 相位噪声测试 |
5.2.5 频响测试 |
5.2.6 测试效率 |
5.3 应用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微波自动测量系统分析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微波测量技术发展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自动测量系统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自动测量系统基础 |
2.1 引言 |
2.2 自动测量技术 |
2.2.1 自动测量发展 |
2.2.2 自动测量系统 |
2.3 系统硬件平台 |
2.3.1 仪器接口总线 |
2.3.2 硬件仪器设备 |
2.4 系统软件平台 |
2.4.1 测试开发环境 |
2.4.1.1 面向过程或对象的编程语言开发环境 |
2.4.1.2 图形化编程语言开发环境 |
2.4.2 仪器程控标准 |
2.4.2.1 可编程仪器标准命令SCPI |
2.4.2.2 虚拟仪器软件架构库VISA |
2.4.3 软件平台选择 |
2.4.4 测试程序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带通滤波器自动测量系统 |
3.1 引言 |
3.2 微波网络 |
3.3 带通滤波器设计理论 |
3.3.1 滤波器概述 |
3.3.2 滤波器技术指标 |
3.3.3 带通滤波器设计 |
3.3.3.1 低通滤波器原型 |
3.3.3.2 频率与阻抗变换 |
3.3.3.3 带通滤波器设计步骤 |
3.4 自动测量系统平台设计 |
3.4.1 硬件平台构建 |
3.4.1.1 VNA测量原理 |
3.4.1.2 测量系统硬件结构 |
3.4.2 系统软件设计 |
3.4.2.1 SQLite数据库 |
3.4.2.2 仪器控制技术 |
3.4.2.3 软件界面设计 |
3.4.3 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紧缩场天线自动测量系统 |
4.1 引言 |
4.2 紧缩场测量理论 |
4.2.1 紧缩场概述 |
4.2.2 测量原理 |
4.2.3 天线测量基本参数 |
4.2.3.1 方向图 |
4.2.3.2 方向系数(Directivity) |
4.2.3.3 增益系数(Gain) |
4.2.3.4 波瓣宽度 |
4.3 紧缩场天线自动测量系统设计 |
4.3.1 系统硬件结构 |
4.3.2 系统软件设计 |
4.3.2.1 转台控制 |
4.3.2.2 界面设计 |
4.3.3 实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测试模型的可重构测试技术研究及其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与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测试模型描述方法与测试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可重构测试技术研究 |
2.2.1 可重构硬件技术 |
2.2.2 可重构软件技术 |
2.3 ATML与 STD标准 |
2.3.1 ATML标准体系 |
2.3.2 STD标准结构 |
2.4 测试模型描述方法研究 |
2.4.1 UUT实体模型标准化描述 |
2.4.2 测试序列模型标准化描述 |
2.4.3 测试仪器模型标准化描述 |
2.4.4 适配器模型标准化描述 |
2.5 仪器资源自动分配方法研究与仿真 |
2.5.1 仪器资源自动分配方法研究 |
2.5.2 测试路径建模与路径搜索算法研究仿真 |
2.5.3 仪器调度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模型建模软件开发设计 |
3.1 引言 |
3.2 测试模型建模软件总体设计 |
3.2.1 软件架构及建模的工作流程 |
3.2.2 描述文件的封装与解析技术 |
3.3 测试模型建模设计 |
3.3.1 UUT实体建模设计 |
3.3.2 测试序列建模设计 |
3.3.3 测试仪器建模设计 |
3.3.4 适配器建模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重构测试硬件平台搭建与验证 |
4.1 引言 |
4.2 硬件平台设计 |
4.2.1 硬件平台验证方案 |
4.2.2 硬件适配器设计 |
4.3 硬件平台测试验证 |
4.3.1 测试方案 |
4.3.2 测试问题及解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脱扣单元电路板功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以及研究目的 |
1.2 脱扣单元及其电路板概述 |
1.2.1 断路器 |
1.2.2 脱扣单元 |
1.2.3 脱扣单元电路板 |
1.2.4 测试技术的概念 |
1.3 脱扣单元电路板测试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虚拟仪器技术概述 |
1.4.1 虚拟仪器概念 |
1.4.2 虚拟仪器的组成与特点 |
1.4.3 虚拟仪器的硬件开发环境 |
1.4.4 虚拟仪器的软件开发环境 |
1.5 课题选题依据、研究内容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概述 |
2.2 系统构成及功能 |
2.3 虚拟仪器测试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
2.4 系统总体设计 |
2.4.1 硬件总体设计 |
2.4.2 软件总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测试系统硬件设备结构设计 |
3.2 测试系统主要电气元件 |
3.2.1 工控机(IPC) |
3.2.2 KeySight数据采集器——34970A和34901A |
3.2.3 KeySight 33511B波形发生器 |
3.2.4 KeySight MSOX 2012A示波器 |
3.2.5 数字量采集卡 |
3.2.6 KeySight直流电源6613C |
3.2.7 工业相机acA3800-10gm |
3.2.8 图像采集卡PCI-1428 |
3.3 计算机控制单元设计 |
3.3.1 总体设计 |
3.3.2 基于GPIB接口的硬件设计 |
3.3.3 基于串行接口的硬件设计 |
3.4 电气回路设计 |
3.4.1 主回路 |
3.4.2 安全保护回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数据库设计 |
4.2 硬件控制模块设计 |
4.2.1 串行通信流程 |
4.2.2 数字量输入输出控制模块 |
4.2.3 示波器控制模块 |
4.2.4 波形发生器控制模块 |
4.2.5 电源控制模块 |
4.2.6 产品MODBUS RTU通讯协议控制模块 |
4.2.7 LCD画面显示测试处理模块 |
4.3 自动测试模块 |
4.3.1 系统初始化 |
4.3.2 正常测试 |
4.4 维护模式 |
4.5 用户管理 |
4.6 参数设置 |
4.6.1 测试参数 |
4.6.2 添加产品型号 |
4.7 测试历史记录查询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脱扣单元电路板功能测试设备实物图 |
致谢 |
(8)面向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的虚实一体职业能力测评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总体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现状、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职业能力 |
2.2.1 职业能力的提出 |
2.2.2 职业能力的概念 |
2.2.3 职业能力的组成 |
2.3 虚拟仪器技术 |
2.3.1 虚拟仪器的概念 |
2.3.2 虚拟仪器的发展 |
2.3.3 虚拟仪器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工电子专业虚实一体职业能力测评系统构建 |
3.1 虚实一体的职业能力测评系统构建原则 |
3.2 虚实一体的职业能力测评系统框架 |
3.3 职业能力测评内容与指标 |
3.3.1 职业能力模型 |
3.3.2 职业能力评测的内容 |
3.3.3 职业能力评测标准 |
3.4 职业能力自动测评系统构建 |
3.4.1 专业实操能力测试的自动化测评 |
3.4.2 专业理论能力与社会、方法能力的自动化测评 |
3.5 虚拟测试仪器资源 |
3.5.1 虚拟仪器硬件资源构建 |
3.5.2 虚拟仪器软件资源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实一体的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开发与应用 |
4.1 开发工具与开发流程 |
4.1.1 硬件开发工具 |
4.1.2 软件开发工具 |
4.1.3 软硬件开发流程 |
4.2 职业能力测评硬件实现 |
4.2.1 硬件实现 |
4.2.2 硬件控制流程与关键代码 |
4.3 自动化测评功能实现 |
4.3.1 实操能力自动化测评硬件实现 |
4.3.2 实操能力自动化测评硬件控制流程与关键代码 |
4.3.3 实操能力自动化测评软件实现与关键代码 |
4.3.4 理论能力与社会、方法能力的自动化考试系统实现 |
4.4 虚拟测试仪器实现 |
4.4.1 硬件实现 |
4.4.2 硬件控制流程与关键代码 |
4.4.3 软件实现与关键代码 |
4.4.4 拓展控件实现 |
4.5 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应用 |
4.5.1 应用背景 |
4.5.2 对比分析 |
4.5.3 对虚实一体的能力测评系统的设计及有效性评价 |
4.5.4 对学生能力完整度的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某特种车辆电气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技术介绍 |
1.3.1 WCF技术 |
1.3.2 DataSocket技术 |
1.3.3 PXI总线技术 |
1.3.4 ATML技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测试系统需求分析 |
2.1 测试系统一般功能需求 |
2.2 总体设计需求 |
2.2.1 电源电网测试设备功能 |
2.2.2 信号测试设备功能 |
2.2.3 电缆测试设备功能 |
2.2.4 总线测试设备功能 |
2.2.5 测试软件功能 |
2.3 测试系统组成 |
2.4 测试工作流程 |
2.5 测试系统软件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选型与设计 |
3.1 仪器控制总线选择 |
3.2 测试设备硬件结构与组成 |
3.2.1 前端测试设备内部结构 |
3.2.2 电源测试设备硬件组成 |
3.2.3 信号测试设备硬件组成 |
3.2.4 总线测试设备硬件组成 |
3.3 电源/电网测试电路设计 |
3.3.1 交流电源测试电路 |
3.3.2 直流电源测试电路 |
3.3.3 电源监视电路 |
3.4 时序信号测试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测试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1 测试软件架构 |
4.2 软件模块划分 |
4.3 测试描述模型 |
4.3.1 测试项目文件 |
4.3.2 测试用例文件 |
4.3.3 测试脚本文件 |
4.4 自动测试框架与流程 |
4.4.1 测试脚本执行控制 |
4.4.2 自动测试数据交互 |
4.5 网络数据传输 |
4.6 电源信号的谐波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测试系统软件实现 |
5.1 开发环境介绍 |
5.2 硬件配置模块实现 |
5.2.1 硬件配置工具实现 |
5.2.2 虚拟资源解析模块实现 |
5.3 服务端模块实现 |
5.4 客户端模块实现 |
5.4.1 用户主界面模块实现 |
5.4.2 测试用例模块实现 |
5.4.3 测试脚本模块实现 |
5.4.4 数据分析模块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6 电气测试系统测试与验证 |
6.1 功能测试 |
6.1.1 测试所需仪器 |
6.1.2 测试用例功能测试 |
6.1.3 自动测试功能测试 |
6.1.4 数据监视功能测试 |
6.1.5 时序分析功能测试 |
6.1.6 谐波分析功能测试 |
6.2 联试验证 |
6.2.1 联试环境准备 |
6.2.2 自动化测试 |
6.2.3 交流电源信号的谐波分析 |
6.2.4 多路关键信号时序分析 |
6.2.5 信号状态监视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完成工作总结 |
7.2 存在的不足 |
7.3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可重构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虚拟仪器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虚拟仪器研究现状 |
1.2.2 虚拟仪器发展趋势 |
1.3 移动互联网络在测量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1 网络化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2 移动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
1.3.3 移动互联网络在测量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
1.4 本学位论文主要创新点 |
1.5 本论文框架和主要研究工作 |
2 基于移动终端的可重构测量系统架构 |
2.1 可重构虚拟仪器定义 |
2.2 可重构虚拟仪器测量系统整体结构 |
2.2.1 可重构测量虚拟仪器模型 |
2.2.2 可重构测量仪器系统组成 |
2.2.3 测量仪器动态重构过程 |
2.3 移动终端虚拟仪器测量模式 |
2.3.1 移动终端网络化虚拟仪器 |
2.3.2 移动终端测量仪器结构 |
2.4 移动互联网络虚拟仪器网络化测量结构 |
2.5 动态可重构测试系统架构 |
2.5.1 移动终端可重构测量模式 |
2.5.2 基于移动终端可重构网络测量系统架构 |
2.6 可重构虚拟仪器测量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2.6.1 可重构虚拟仪器数据通讯实现 |
2.6.2 虚拟仪器同网络测量资源的数据交换 |
2.7 本章小结 |
3 移动互联网络测量系统通讯实现 |
3.1 移动通信网络测量系统通讯体系 |
3.1.1 移动通信网络测量通讯系统组成 |
3.1.2 网络化测量动态重构协议 |
3.1.3 网络化测量信息数据交换 |
3.2 基于WiFi的无线通信网络 |
3.2.1 移动终端无线通讯技术对比 |
3.2.2 WiFi网络拓扑结构 |
3.3 网络节点分布式数据交换 |
3.3.1 测量资源分布式网络化测试 |
3.3.2 网络化数据资源获取 |
3.4 网络设计及实现 |
3.4.1 可重构的智能传感节点 |
3.4.2 数据采集设备网络通信实现 |
3.5 小结 |
4 移动终端可重构测量系统平台 |
4.1 移动互联网络测量系统与可重构虚拟仪器关联 |
4.2 可重构虚拟仪器集成化建模 |
4.3 可重构虚拟仪器软件体系结构 |
4.3.1 构件模型的建立 |
4.3.2 可重构虚拟构件的动态管理 |
4.3.3 可重构虚拟仪器组态化描述 |
4.3.4 可重构虚拟仪器构件间通讯实现 |
4.4 可重构虚拟仪器应用管理及实现 |
4.4.1 可重构虚拟仪器数据传输模型 |
4.4.2 基于Android系统的可重构平台的应用框架结构 |
4.4.3 基于XML语言的可重构虚拟仪器构件布局 |
4.4.4 基于Fragment/SurfaceView可重构虚拟仪器构件开发 |
4.5 可重构虚拟仪器构件选择与创建 |
4.6 网络化可重构终端平台测量数据管理 |
4.7 可重构虚拟仪器构件库构件显示 |
4.8 小结 |
5 原型系统与实例验证 |
5.1 移动通信可重构虚拟仪器系统平台概述 |
5.1.1 软件运行平台 |
5.1.2 软件功能设计 |
5.2 案例分析 |
5.2.1 矿用液压设备网络环境搭建 |
5.2.2 矿用立柱、千斤顶检测试验 |
5.2.3 矿用单体液压支柱让压性能检测试验 |
5.2.4 立柱拆装机无线监测系统应用实例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基于网络的虚拟仪器测试平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圆筒式服装微气候仪的开发与性能研究[D]. 曲鑫璐.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LabVIEW的仪器标定平台运动控制方法研究[D]. 穆远博.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0(01)
- [3]燃料电池车用空压机测试系统设计[D]. 汪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4]L-Ka波段射频模块自动测试平台的设计[D]. 王海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5]微波自动测量系统分析与实现[D]. 韩鲁靖. 南昌大学, 2019(02)
- [6]基于测试模型的可重构测试技术研究及其验证[D]. 李冬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脱扣单元电路板功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陆玥. 苏州大学, 2018(05)
- [8]面向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的虚实一体职业能力测评系统研发[D]. 叶思掀.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1)
- [9]某特种车辆电气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罗宜周.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3)
- [10]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可重构测量方法研究[D]. 宋鹏飞. 河南理工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