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云气候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藏高原,降水云,红外辐射温度,气候特征
云气候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潘晓,傅云飞[1](2015)在《夏季青藏高原深厚及浅薄降水云气候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98-2007年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和可见光/红外扫描仪VIRS的融合资料,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深厚降水(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及浅薄降水的水平分布、垂直结构及红外信号特征,并对其日变化特点和降水的经向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高原降水主要以深厚弱对流降水为主(67.8%),浅薄降水次之(26.4%),深厚强对流降水出现最少(5.8%)。不同云顶红外辐射温度的平均降水廓线表明,深厚降水从雨顶高度至近地面高度均经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而浅薄降水只有增大过程。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的降水频次峰值均出现在16:00(地方时,下同),降水强度峰值分别出现在18:00和13:00,其中深厚强对流降水强度在00:00还出现次峰值。浅薄降水的降水频次及强度峰值均出现在20:00,呈现夜雨特点。深厚降水和浅薄降水的云顶红外辐射温度日变化特征相似,最低值均出现在19:00。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降水具有明显的东移特征,其中深厚弱对流降水的东移特征更为明显,而浅薄降水无明显的经向传播特征。(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5年05期)
潘晓,傅云飞[2](2014)在《夏季青藏高原深厚及浅薄降水云气候特征分析(S12)~-》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和可见光/红外扫描仪(VIRS)1998-2007年的融合资料,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深厚降水(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及浅薄降水的水平分布、垂直结构及红外信号特征,并对其日变化特点和降水的经向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高原降水主要以深厚弱对流降水为主(67.8%),浅薄降水次之(26.4%),深厚强对流降水出现最少(5.8%)。不同云顶红外辐射温度的平均降水廓线表明,深厚降水从雨顶高度至近地面高度均经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而浅薄降水只有增大过程。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降水频次峰值均出现在16时(当地时,下同),降水强度峰值分别出现在18时和13时,其中深厚强对流降水强度在0时还出现次峰值。浅薄降水的降水频次及强度峰值均出现在20时,呈现夜雨特点。深厚降水和浅薄降水云顶红外辐射温度日变化特征相似,最低值均出现在19时。研究还表明,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降水具有明显的东移特征,其中深厚弱对流降水的东移特征更为明显,而浅薄降水无明显的经向传播特征。(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期刊2014-11-03)
李义华,韩志刚,姚志刚,赵增亮[3](2011)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云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5年(1983.7—2008.6)的ISCCP D2云气候资料,统计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总云量时空分布特征,并根据高原地形特征、大气环流形势等作出了合理解释。(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1年33期)
韩(韦华),田丽,李爱东[4](2007)在《大连机场春季灾害性低云气候特征及形成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大连机场1997—2006年共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春季(3月—5月)出现的灾害性低云进行统计,总结出春季灾害性低云天气的基本气候特征,归纳出春季出现灾害性低云天气的形成条件,以期对实际预报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气象水文海洋仪器》期刊2007年04期)
于淑秋,张光智,王继志[5](2007)在《近50年北京大气云气候特征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北京1949—1999年以来有关城市发展的发布信息以及1949-2000年温度、湿度、降雨、云观测等逐月资料,采用叁次样条函数拟合方法,分析50年来北京低云量与总运量的变化以及首都北京城市发展几类指标的变化,讨论其与大气云气候的特征关系,研究北京作为超级大城市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可能反馈影响。结果表明,60年代中期以后到20世纪初北京地区城市发展各有关指标,包括常住人口、住房、建筑面积增加,城市公路长度增加等,与低层大气污染增加带来低云量呈现显着增加呈现一致的趋势。还与北京50年来气温升高和降雨减少趋势的年代际波动也具有一致的趋势。分析还发现总云量的历史变化与低云量变化位相相反,即近50年来北京总云量呈现减少趋势,总云量的减少无疑从影响太阳辐射等可反馈影响气候变化。城市柏油路长度增加、占用土地的城市建筑的增加表征的北京大城市的发展与云气候变化表现出趋势的一致。表明近50年来北京大气云气候特征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显着。本文的初步分析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7-11-01)
刘瑞霞,刘玉洁,杜秉玉[6](2004)在《中国云气候特征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 1 983年 7月至 2 0 0 1年 8月的ISCCP卫星总云量资料 ,分析了我国总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并将全国用 1 93个网格点表示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 ,按照总云量年内变化规律相同的原则将中国分为 3个区 ,逐区讨论了总云量的年内变化特征 ;同时 ,分析了 1 8年来中国总云量的变化趋势。最后利用奇异值分解法 (SVD)找到了我国青藏高原冬季总云量与全国夏季降水的高相关区 ,证明青藏高原总云量与我国东北降水正相关密切(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刘瑞霞,刘玉洁,杜秉玉[7](2003)在《中国云气候特征及青藏高原云量与中国降水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利用1983年7月—2001年8月的ISCCP卫星总云量资料,分析了我国总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将全国用193个网格点表示,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按照总云量年内变化规律相同的原则将中国分为3个区,逐区讨论了总云量的年内变化特征;分析了18年来中国总云量的变化趋势;最后利用SVD找到了我国青藏高原冬季总云量与全国夏季降水的高相关区,证明青藏高原总云量与我国东北降水正相关密切。(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3-10-01)
刘瑞霞,刘玉洁,杜秉玉[8](2002)在《利用ISCCP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云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 ISCCP提供的 1 983年 7月— 1 993年 1 2月 3 h一次的月平均卫星总云量资料 ,将整个高原分为 3 9个网格点 ,分析了高原总云量的年、季节、日变化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并根据高原水汽条件和地形动力影响以及环流特征作出一定的科学解释。将 ISCCP总云量与地面观测总云量分布形势作了比较 ,证明了 ISCCP- D2资料的合理性。对总云量与 OLR进行相关分析 ,发现夏季相关好 ,冬季相关差(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方宗义,刘玉洁,朱小祥[9](1994)在《卫星云参数处理方法和1991年的云气候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考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和目前出现的几种云参数处理方法 ̄([1][2]),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东亚和热带海洋地区的云参数处理方法,并着重进行了总云量的反演.处理的资料取自GMS-4的S·VISSR资料 ̄[3],覆盖范围为50°N-30°S,80°-175°E.时间为1991年的1、4、7、10四个月.使用上述方法对卫星资料计算得到了日、旬、月的平均云量,通过与其它资料和处理结果的对比分析,对处理方法和处理结果的真实性进行了初步检验。利用1991年4个典型月份的处理结果,研究了大范围云的季节变化,如赤道辐合带云系和副热带高压少云区的纬向移动,季风云系的爆发等;研究了一些局地区域云的季节分布;并对处理区域内云量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云气候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和可见光/红外扫描仪(VIRS)1998-2007年的融合资料,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深厚降水(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及浅薄降水的水平分布、垂直结构及红外信号特征,并对其日变化特点和降水的经向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高原降水主要以深厚弱对流降水为主(67.8%),浅薄降水次之(26.4%),深厚强对流降水出现最少(5.8%)。不同云顶红外辐射温度的平均降水廓线表明,深厚降水从雨顶高度至近地面高度均经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而浅薄降水只有增大过程。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降水频次峰值均出现在16时(当地时,下同),降水强度峰值分别出现在18时和13时,其中深厚强对流降水强度在0时还出现次峰值。浅薄降水的降水频次及强度峰值均出现在20时,呈现夜雨特点。深厚降水和浅薄降水云顶红外辐射温度日变化特征相似,最低值均出现在19时。研究还表明,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降水具有明显的东移特征,其中深厚弱对流降水的东移特征更为明显,而浅薄降水无明显的经向传播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云气候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潘晓,傅云飞.夏季青藏高原深厚及浅薄降水云气候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5
[2].潘晓,傅云飞.夏季青藏高原深厚及浅薄降水云气候特征分析(S12)~-[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014
[3].李义华,韩志刚,姚志刚,赵增亮.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云气候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
[4].韩(韦华),田丽,李爱东.大连机场春季灾害性低云气候特征及形成条件[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7
[5].于淑秋,张光智,王继志.近50年北京大气云气候特征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C].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2007
[6].刘瑞霞,刘玉洁,杜秉玉.中国云气候特征的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4
[7].刘瑞霞,刘玉洁,杜秉玉.中国云气候特征及青藏高原云量与中国降水关系分析[C].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2003
[8].刘瑞霞,刘玉洁,杜秉玉.利用ISCCP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云气候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
[9].方宗义,刘玉洁,朱小祥.卫星云参数处理方法和1991年的云气候特征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