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论文-张运茂

碱性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论文-张运茂

导读:本文包含了碱性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孔碳,燃料电池,Pt基催化剂,甲醇氧化

碱性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论文文献综述

张运茂[1](2017)在《基于多孔碳基纳米材料的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高转换效率、燃料易存储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但其阳极催化剂仍存在着成本高、催化活性低等问题,制约了其商业化应用。近年来,多孔碳基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形貌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而被认为是一种极其具有应用前景的载体材料,用于制备高活性Pt基电催化剂。本论文采用模板法合成了叁种多孔碳基纳米材料,并将其作为载体制备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同时深入考察了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及组成对于碱性条件下电催化甲醇氧化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以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前驱体制备多孔氮掺杂碳及其用于电催化氧化甲醇由于离子液体具有熔点低、热力学性质稳定、蒸气压低等优点,选用离子液体同时作为碳源和氮源,二氧化硅纳米球为硬模板,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将离子液体包裹在二氧化硅球表面,碳化后除去硬模板二氧化硅,制备多孔氮掺杂碳材料。通过表征发现该碳材料具有较好多孔结构,氮含量为2.92 wt%,比表面积高达1515 m~2 g~(-1),约是商业化Vulcan XC-72R(254 m~2 g~(-1))的4倍。将其负载上Pt后,Pt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载体表面,用于碱性条件下的甲醇氧化中,并与商业化Vulcan XC-72R负载Pt(Pt/C)催化剂比较,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这可能由于多孔结构有利于物质的扩散,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金属颗粒的分散,掺杂的氮元素有利于与金属颗粒的相互作用。2.以多巴胺为前驱体制备多孔氮掺杂碳球及其用于电催化氧化甲醇为了进一步提高氮含量,简化材料制备过程,使用多巴胺为碳、氮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_(173)-b-PEO_(170)为软模板,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氮掺杂碳球。物理表征结果表明,氮掺杂碳球具有均一的粒径,约为200 nm,氮含量为6.9 wt%,同时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为554 m~2 g~(-1)。将其负载上Pt后,Pt纳米颗粒直径约为2.5 nm,且均匀分散在碳球表面,用于碱性条件下的甲醇氧化中,其氧化甲醇的峰值电流密度为101 mA cm~(-2),比商业化碳载体Vulcan XC-72R负载Pt得到的Pt/C(29 mA cm~(-2))高约3倍,显示出高的催化活性,这可能由于蜂窝状的多孔结构和氮元素的掺杂共同作用决定的,尤其氮元素的掺杂更有利于高分散和高活性Pt纳米颗粒的形成。3.多孔碳负载Pt-Pd合金催化剂用于电催化氧化甲醇由于Pt催化剂有着易CO中毒的缺点,在改进载体的基础上,将Pt-Pd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制备双金属合金催化剂,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以酚醛树脂为碳源,二氧化硅纳米球为硬模板,制备多孔碳材料作为载体,然后负载上不同原子比的Pt和Pd。物理表征发现多孔碳比表面积高达458 m~2 g~(-1),金属颗粒很好的分布在其表面。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当原子比Pt比Pd为3比1的时,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和抗CO中毒能力。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提高可能是由于多孔碳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及Pt-Pd的协同效应共同作用结果。(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6-01)

佟月宇[2](2016)在《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镍磷复合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过渡金属磷化物材料具有价格低廉、电化学活性高、储量丰富、易于制备等优点,被广泛研究,尤其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材料领域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大量目光。本论文以镍磷复合催化剂(Ni-P)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出多种简易可控的制备方法,包括海绵模板法、化学镀法、化学浴沉积法、水-DMF溶剂热法。通过对催化剂材料的多孔化、纳米化和复合化的设计,制备并分析了镍磷复合催化剂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组成及其对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海绵模板法和化学镀法,采用两步法制得NiO/Ni-P复合催化剂。调控化学镀时间,将非晶态的Ni-P合金镀在清洁海绵上得到不同结构的前驱体,再将前驱体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500℃热处理得到以晶态镍磷合金空心管为支架,不同形貌NiO(纳米颗粒、纳米薄片)为二级结构的复合催化剂。研究发现化学镀时间对表面NiO二级结构的形貌调控具有显着作用。经测试,以NiO纳米颗粒为二级结构的NiO/Ni-P复合催化剂含有16.2wt.%的Ni-P和83.8wt.%的NiO,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210.03m2g-1),最高的电催化氧化甲醇峰电流密度(~467Ag-1)和最好的催化稳定性(≥20000 s)。采用水-DMF溶剂热法,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和磷源,通过调控反应物中镍源和磷源的摩尔比合成了叁种叁维Ni-P-O复合催化剂:星形胶质细胞网络状Ni-P (Ni-Pan)、蚕茧状Ni-P (Ni-Psc)和微球状Ni-P (Ni-Pm)。其中由直径约4 nm的非晶态纳米线组装而成的星形胶质细胞网络状Ni-Pan催化剂,表现出最大的比表面积(500.5 m2 g-1)。在碱性介质中,Ni-Pan的电催化甲醇氧化峰的电流密度可达1490 Ag-1。采用水-DMF溶剂热法,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和磷源,通过调控反应体系中CoCl2·6H2O和NiCl2·6H2O的摩尔比,合成了四种Ni-Co-P-O复合纳米催化剂材料。其中,由纳米线自组装而成的海胆结构NiCoPO-2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540.5 m2 g-1)及多级孔结构。在碱性介质中经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NiCoPO-2的电催化甲醇氧化峰电流的密度可达1567Ag-1。通过上述的结构和成份设计,叁种催化剂均具有多孔纳米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催化剂与电解液的接触面和反应的活性位点,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电催化甲醇氧化活性;结构和成份的复合化则使材料具有更好的电极易接近性、更快的电荷转移和更好的长期稳定性(≥20000s)。(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1-17)

史冉冉[3](2015)在《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电化学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碱性甲醇氧化反应催化剂的高Pt利用率、高活性和稳定性,采用诱导电沉积法制备出Pt-on-Au/CNTs催化剂并对其活性和催化机理进行分析。为考察Pd替代Pt可能性,采用诱导电沉积法制备出Pd-on-Au/CNTs催化剂,并与Pt-on-Au/CNTs进行活性和稳定性比较,进一步设计出Pt-on-Pd类催化剂,该催化剂对碱性甲醇、乙醇氧化的活性和稳定性比Pt/CNTs、Pd/CNTs都要好。用诱导电沉积法制备出不同Pt含量的Pt-on-Au系列催化剂,催化碱性甲醇氧化反应(MOR)。该系列催化剂对MOR表现出极高质量活性,催化机理可能涉及Pt与Au之间协同作用,其中Pt提供Pt-OH可氧化Au表面活性位上吸附的甲氧基吸附质(CH3O-)。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并认识催化机理,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系列催化剂如Pt-on-Au/CNTs、Pd-on-Au/CNTs、Pt-on-Pd/CNTs、Pt-on-Pd-on-Au/CNTs、Pd-on-Pt/CNTs等。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Pt-on-Au/CNTs催化剂活性高于Pd-on-Au/CNTs,而后者稳定性更好。鉴于此,结合Pt和Pd组分各自优点制备出Pt-on-Pd-on-Au/CNTs和Pt-on-Pd/CNTs催化剂。这两种催化剂活性均高于Pd-on-Au/CNTs和Pd/CNTs,而稳定性优于Pt-on-Au/CNTs,表明在催化甲醇氧化反应中Pt和Pd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含有相当低含量Pt的Pt-on-Pd/CNTs催化剂对甲醇氧化反应的总质量活性与Pt/CNTs催化剂相当。为拓展催化剂对其它燃料在碱性条件氧化催化的可能应用,测试了Pt/CNTs、Pd/CNTs催化剂对碱性甲醇、乙醇、甲酸钾氧化催化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表明温度增加对甲醇氧化活性提高最明显。对甲醇或乙醇电氧化,Pt活性均高于Pd,但Pt在乙醇中失活较Pd快。催化剂Pt-on-Pd对甲醇和乙醇的氧化峰电流和计时电流比Pt和Pd高,表明其活性和稳定性更佳。(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5-05-01)

郑艳[4](2014)在《加成型降冰片烯共聚物催化合成及其季铵功能化改性制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碱性阴离子交换膜》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是一种能把化学能有效地转化为电能的清洁能源装置,它发展主要分为质子交换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EM-DMFCs)和阴离子交换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AEM-DMFCs)。相对于PEM-DMFCs在酸性介质下工作要使用昂贵的Pt催化剂做电极材料,且活性和稳定性差等缺点,新型的AEM由于是在碱性条件下工作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由于碱性AEM在水相中本身存在电导率差的缺陷,要获得高传导性能的碱性AEM关键在于通过设计合成具有高离子交换容量(IEC)的聚合物来提高OH-传导率。加成型聚降冰片烯材料因主链是显刚性的双环结构,材料具有易脆、柔韧性不足、溶解性差等缺点,但是通过对聚降冰片烯进行合理的改性就可以使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课题设计合成一系列不同插入率的侧链带有柔性基团和可反应基团的降冰片烯共聚物,并对其进一步的后功能化得到具有高热稳定性、良好的机械性能、优异的介电性、高阻醇性和化学稳定的碱性阴离子交换膜。首先,成功合成了5-降冰片烯-2-亚甲基丁基醚(BN)和5-降冰片烯-2-亚甲基-4-丁基苯醚(PhBN),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定。并以双(苯并环己酮苯胺)镍(Ⅱ)为主催化剂、B(C6F5)3为助催化剂的二元催化体系催化了两种单体的共聚合,该催化体系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104gpolymer/(molNih)左右),且共聚物的分子量较高(1.33-2.72×105)。通过GPC与核磁确定了得到的是共聚产物而不是均聚物的混合物;同时通过调节投料比,有效获得了5-降冰片烯-2-亚甲基-4-丁基苯醚插入率分别为22%、40%、77%的共聚物;同时,通过对共聚物的溶解性和成膜性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能很好的溶于四氢呋喃、氯仿、环己烷等有机溶剂,且可以通过流延成膜得到柔性好的、透明性佳的膜材料,证明我们所合成的共聚物具有很好的加工性。另一方面,我们合成的降冰片烯共聚物的侧链中含有苯环,且得到了不同苯环含量的共聚物,在后续的工作中可以依靠苯环对该共聚物进行改性,比如通过接枝氯甲基、季铵化或是通过磺化等可以得到具有阴离子传导或质子传导能力的共聚物,并将其应用于离子传导膜材料,能够有效地拓宽其应用领域。其次,我们通过对前文中所合成的加成型降冰片烯共聚物进行后功能化改性,成功的得到了氯甲基化程度分别为87%、71%、64%的加成型降冰片烯共聚物,并通过季铵化、配制8%的聚合物溶液进行流延成膜、碱化水解等过程的进一步后功能化得到降冰片烯共聚物基碱性阴离子交换膜;并通过透射电镜证明了该梳状聚合物的主侧链形成了亲-疏水微相分离结构。同时通过调节苯环的含量以及接枝不同的季铵盐来考察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结构对其吸水性、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氢氧根离子传导率、甲醇渗透率等的影响。我们发现所制得的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均具有很好的尺寸稳定性,其平面溶胀度基本维持在0.9-3.3%之间;且该组离子交换膜有很高的离子交换容量,最高可达1.83mmol/g。同时通过耐碱性测试发现制备的膜有很好的碱稳定性,将其在室温下浸泡于6mol/L的NaOH溶液中,一个星期内其离子电导率衰减较小;浸泡一个月后膜的机械强度依然很好。通过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对阴离子交换膜QC6P(BN/PhBN)-22的氢氧根电导率测试,发现其在纯水中的离子电导率为0.66×10-6S/cm,且随着电解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一系列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电导率发现,其同样会随着温度或IEC的升高而增加,其中膜QC12P(BN/PhBN)-77的离子电导率最佳,达4.14×10-3S/cm(80oC)。所制得膜甲醇渗透率均较低(1.97-20.4×10-7cm2/s),最好的是QP(BN/PhBN)-22系列膜,其甲醇透过率约为2×10-7cm2/s,远低于商业的Nafion膜。我们得到了一种可阴离子传导且耐用的带有长烷烃侧链或不同PhBN(22-77%)插入率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且制得的膜材料具有低溶胀度、低甲醇透过率、高离子交换容量等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材料的高甲醇透过率、溶液膨胀、离子交换容量低等问题。但是目前制备的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电导率低,这可能与膜的吸水率过低有关,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在聚合物结构上引入更多的亲水基团或与功能化的纳米粒子掺杂共混来提高其离子电导率。(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4-06-30)

张燕梅,方军,严格,庄永泽[5](2011)在《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含氟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叁氟乙酯为单体,经过自由基聚合反应、成膜和碱化3个步骤制备氢氧型的DMAEMA/TFMA聚合物阴离子交换膜,系统表征该聚合物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其电导率可达10-2 S.cm-1;该膜的甲醇渗透系数低于10-7 cm2.s-1;以该膜组装的单电池在室温下的最大功率密度为43.2 mW/cm2,在燃料电池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2011年01期)

张燕梅,方军,伍永彬[6](2010)在《用于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新型含氟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含氟聚合物膜,如全氟磺酸聚合物Nafion系列膜,因其导电性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已广泛地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0-10-13)

杨春,王海人,王金海,尚玉明,谢晓峰[7](2010)在《金属双极板在模拟直接甲醇碱性燃料电池环境中的电化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甲醇碱性燃料电池(DMAFC)由于采用了碱性电解质膜,许多在酸性介质中无法使用的非铂金属成为可选的催化剂已经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双极板,特别是金属双极板作为DMAFC中一个关键材料对电池的输出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腐蚀性的大小决定了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长短。迄今为止,金属双极板在DMAFC中的研究国内外少见报道。本文对比研究了不锈钢316L和石墨作为双极板在模拟DMAFC中的电化学性能。动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结果表明:不锈钢316L腐蚀电流低于石墨,其极化电阻明显高于石墨,恒电位实验结果与Tafel曲线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动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的实验结果。说明在碱性环境中,金属双极板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反应活性比石墨双极板低,为拓宽不锈钢316L在DMAFC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0年08期)

吴亮,徐铜文[8](2007)在《应用于碱性阴离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氯乙酰化聚苯醚/湨化聚苯醚共混膜的热交联改性:热交联过程的探讨及其对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溴化聚苯醚(BPPO)和氯乙酰化聚苯醚(CPPO)均具有热交联的性质,首先分别利用离子交换容量(IEC)和核磁共振(~1H NMR)对纯组分的热交联过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CPPO在70℃即发生热交联而BPPO却在100℃以上才发生明显的热交联.利用这一性质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使CPPO交联而BPPO不交联来制备不需外加交联剂的半互穿网络结构的共混膜,测试表明该膜具有好的相容性,较高的IEC(2.19~2.79 meq/g),较高的机械强度(56.4~87.1 MPa),较高的氢氧根离子传导性(0.015~O.029 S/cm),低的甲醇渗透(0.37×10~(-7)~1.06×10~(-7)cm~2/s).(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期刊2007-10-15)

王瑾,王诚,董国君,毛宗强[9](2007)在《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醇及非贵金属在碱性介质中的氧化特点和高活性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即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ADMFC)。综述了ADMFC的特点、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电池》期刊2007年04期)

王美丽[10](2007)在《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d基阳极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用浸渍法制得NiO,溶胶凝胶法制备Ce_xPr_(1-x)O_(2-δ)稀土复合氧化物,水热法制备MnO_2 ,然后再以液相还原法将所得的氧化物与Pd复合制得PdMOx/C(M=Ni、CexPr1-x、Mn)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比表面分析(BET)、循环伏安(CV)、计时电流、计时电位以及交流阻抗等多种测试表征技术对所制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于PdNiO/C催化剂,以下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还原温度70℃,Pd、Ni原子比8:2,NaBH4作为还原剂。在以上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与具有相同Pd载量的Pd/C相比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更好的抗毒化能力。热处理可使NiO从Pd的晶格中脱离出来,增大催化剂粒径,升高结晶度,降低分散度和催化活性。循环伏安曲线中甲醇氧化的起峰电位和KOH溶液中生成(OH)ads的起峰电位一致,说明(OH)ads为甲醇氧化的活性物种。PdCe_xPr_(1-x)O_(2-δ)(x=0.7)催化活性有高到低依次是:900℃>700℃>500℃>不经热处理得到的催化剂。Ce:Pr=7:3,Pd与复合氧化物比值为2:1的催化剂活性最高。x=0.7时,PdCe_xPr_(1-x)O_(2-δ)中Pr离子完全进入CeO2晶格中。加入Pr6O11使催化剂中形成大量的氧空穴,有利于形成高分散性,粒径较小的催化剂。以上各种因素使得PdCe_xPr_(1-x)O_(2-δ)(x=0.7)复合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催化活性和对CO的氧化能力比PdCeO2和PdPr6O11大得多。但加入Pr6O11并不能增加催化剂真实表面积。对于PdMnO_2催化剂,当KMnO_4和MnSO4的比值为3:1(at. %),Pd与MnO_2比值为5:1时制得的催化剂性能最好。与Pd/C催化剂相比,优选的PdMnO_2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抗CO中毒能力。不同电位下交流阻抗图形状有所不同,不同电位下在高频区出现的圆弧的形状相似,直径基本相等。(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7-06-01)

碱性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过渡金属磷化物材料具有价格低廉、电化学活性高、储量丰富、易于制备等优点,被广泛研究,尤其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材料领域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大量目光。本论文以镍磷复合催化剂(Ni-P)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出多种简易可控的制备方法,包括海绵模板法、化学镀法、化学浴沉积法、水-DMF溶剂热法。通过对催化剂材料的多孔化、纳米化和复合化的设计,制备并分析了镍磷复合催化剂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组成及其对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海绵模板法和化学镀法,采用两步法制得NiO/Ni-P复合催化剂。调控化学镀时间,将非晶态的Ni-P合金镀在清洁海绵上得到不同结构的前驱体,再将前驱体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500℃热处理得到以晶态镍磷合金空心管为支架,不同形貌NiO(纳米颗粒、纳米薄片)为二级结构的复合催化剂。研究发现化学镀时间对表面NiO二级结构的形貌调控具有显着作用。经测试,以NiO纳米颗粒为二级结构的NiO/Ni-P复合催化剂含有16.2wt.%的Ni-P和83.8wt.%的NiO,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210.03m2g-1),最高的电催化氧化甲醇峰电流密度(~467Ag-1)和最好的催化稳定性(≥20000 s)。采用水-DMF溶剂热法,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和磷源,通过调控反应物中镍源和磷源的摩尔比合成了叁种叁维Ni-P-O复合催化剂:星形胶质细胞网络状Ni-P (Ni-Pan)、蚕茧状Ni-P (Ni-Psc)和微球状Ni-P (Ni-Pm)。其中由直径约4 nm的非晶态纳米线组装而成的星形胶质细胞网络状Ni-Pan催化剂,表现出最大的比表面积(500.5 m2 g-1)。在碱性介质中,Ni-Pan的电催化甲醇氧化峰的电流密度可达1490 Ag-1。采用水-DMF溶剂热法,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和磷源,通过调控反应体系中CoCl2·6H2O和NiCl2·6H2O的摩尔比,合成了四种Ni-Co-P-O复合纳米催化剂材料。其中,由纳米线自组装而成的海胆结构NiCoPO-2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540.5 m2 g-1)及多级孔结构。在碱性介质中经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NiCoPO-2的电催化甲醇氧化峰电流的密度可达1567Ag-1。通过上述的结构和成份设计,叁种催化剂均具有多孔纳米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催化剂与电解液的接触面和反应的活性位点,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电催化甲醇氧化活性;结构和成份的复合化则使材料具有更好的电极易接近性、更快的电荷转移和更好的长期稳定性(≥20000s)。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碱性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论文参考文献

[1].张运茂.基于多孔碳基纳米材料的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7

[2].佟月宇.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镍磷复合催化剂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

[3].史冉冉.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电化学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

[4].郑艳.加成型降冰片烯共聚物催化合成及其季铵功能化改性制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碱性阴离子交换膜[D].南昌大学.2014

[5].张燕梅,方军,严格,庄永泽.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含氟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电化学.2011

[6].张燕梅,方军,伍永彬.用于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新型含氟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表征[C].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2010

[7].杨春,王海人,王金海,尚玉明,谢晓峰.金属双极板在模拟直接甲醇碱性燃料电池环境中的电化学行为[J].化工进展.2010

[8].吴亮,徐铜文.应用于碱性阴离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氯乙酰化聚苯醚/湨化聚苯醚共混膜的热交联改性:热交联过程的探讨及其对膜性能的影响[C].第叁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2007

[9].王瑾,王诚,董国君,毛宗强.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J].电池.2007

[10].王美丽.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d基阳极催化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

标签:;  ;  ;  ;  

碱性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论文-张运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