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洪水预报论文-李杨俊,罗思武,索赓,郝晋

河道洪水预报论文-李杨俊,罗思武,索赓,郝晋

导读:本文包含了河道洪水预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预报方法,发展趋势,叁门峡库区

河道洪水预报论文文献综述

李杨俊,罗思武,索赓,郝晋[1](2019)在《叁门峡库区河道洪水预报方法和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叁门峡库区各河段不同的河道特性和洪水演进规律,采用不同的洪水预报方法,使洪水预报精度有所提高。随着水情分中心的建设和区间降雨量自动采集和实时传输系统建成,使水情信息采集和传输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得到提高,为提高洪水预报的现代化水平,增长预见期和拓宽预报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8期)

董湃[2](2018)在《基于水文-水力学耦合的辽河中游河道洪水预报及不确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辽河中游干流内主要支流和干流的洪水演算采用MIKE11水动力学模型进行预报,而流域上游及区间的入流预报采用新安江模型,并以此构建辽河中游河道用水预报分析方案。结合2000—2015年期间的典型洪水场次实测资料,分别对模型参数和系数采用SCE-UA法进行验证和率定,采用HUP法对耦合模型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所构建的洪水预报模型的不确定程度较低并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相关成果可为相似流域的洪水预报及防洪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8年05期)

覃建明,陈洋波,李明亮,王幻宇[3](2018)在《河道数据对流溪河模型预报中小河流洪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琴江流域构建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流溪河模型,分别从河道断面形状、断面尺寸和河道分级的角度定量评估了河道特征数据对应用流溪河模型开展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道分级越多,模型模拟洪水的洪峰流量峰值越大、次洪径流系数越大、洪峰出现时间越早,模拟的洪水过程效果越好;在构建流溪河模型时,假定河道断面为矩形,采用卫星遥感影像估算河道断面尺寸的方法是可行的,模型模拟的洪水过程精度可以满足实际洪水预报的精度要求;利用改进的流溪河模型进行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时,以3级河道构建的模型洪水模拟精度最好,可很好地模拟中小河流洪水过程。(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8年12期)

黄华平,侯博,梁忠民,李彬权,王军[4](2018)在《黄河中游吴堡—龙门段河道洪水概化预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洪水过程模式概化与支持向量回归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逐时段更新的河道洪水概化预报方法。以黄河中游吴堡—龙门段河道洪水预报为例,根据龙门站1980—2000年28场洪水过程资料概化出典型洪水模式,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构建洪峰流量与洪水历时的预报模型,根据逐时段洪峰流量/洪水历时的预报结果,对概化的典型洪水模式进行缩放,实现了龙门站洪水过程主要特征的概化预报。对2001—2006年5场洪水的预报检验结果表明:随着逐时段资料的更新,该方法的预报精度逐步提升,且涨水阶段的预报结果已能较好地展示整场洪水过程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8年06期)

王泽华,孙颖娜,张一丁[5](2018)在《河道洪水预报的不确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线性特征河长演算法为基础,应用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对河道洪水预报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建立了蓄量系数为随机变量的河道洪水预报模型,并在理论上给出蓄量系数服从正态分布时出流过程的统计特征值。结果表明,考虑洪水预报中的不确定性,可以确定出流过程的不确定度,为防洪决策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麻荣永,梁晖[6](2018)在《基于区间入流预报的右江河道洪水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右江如果发生大洪水,将对郁江和南宁市的防洪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右江洪水演进分析对南宁市的防洪具有重要意义。选出百色水文站洪峰流量依次增大的5场洪水,用右江百色-田东河段区间内的小流域作为代表性流域率定新安江模型参数,对区间入流洪水进行了预报。根据预报结果采用经参数试错法率定后的马斯京根模型对5场洪水进行了演进,计算了田东水文站断面的流量。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流量相对误差较小,相关性系数较大,说明试错法对于马斯京根模型参数求解精度较高。(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8年03期)

李大洋,梁忠民,周艳,黄一昕[7](2017)在《基于水文—水力学耦合的淮河中游河道洪水预报及不确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淮河王家坝至鲁台子的中游干流,河道平缓,复式断面特征明显,单纯以传统的水文模型进行洪水预报难度较大。为此,利用新安江模型进行上游及区间入流预报,采用MIKE11水动力学模型进行主要支流及干流洪水演算,从而建立了淮河中游河道洪水预报方案。选取1990~2012年间的场次洪水资料,采用SCE-UA优化算法分别对新安江模型参数和MIKE11的糙率系数进行率定与验证,并使用水文不确定性处理器(HUP)对预报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报结果具有较高精度,不确定程度较小,并可提供某一置信度的预报区间,为实时作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7年12期)

王汉明[8](2017)在《济南市河道洪水预报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城市区域突发的强降雨频发,多次引发城市洪涝灾害,城市洪涝灾害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济南市南部是山区,主城区位于北部较平坦的平原,且只有小清河一条排水通道,一旦遇到强降雨,城区河道不能及时将洪水排出极易引发城市洪涝灾害,造成极其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建立济南市河道洪水预报系统,提前、准确预报重点河道断面水位、流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转移人员及财产从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造成损失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城市区域的产汇流特性分析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城市区域产流、地表汇流、管道汇流、河道汇流的特点,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构建了济南市的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对济南市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并利用Visual Studio2012,结合ArcGIS Engine开发组件与数据库设计构建了集水雨情查询、预案查询、河道洪水预报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济南市河道洪水预报系统。本文首先建立了能够模拟城市产汇流的数学模型。在构建城市产汇流模型时用到了叁种目前常用的计算产汇流的模型,水文学模型HEC-1(计算产流及地表汇流),水动力学模型SWMM(计算管道汇流)、FLDWAV(计算河道洪水演进)。采用松散耦合的方式将水文学模型与水动力学模型进行耦合,水文学模型与水动力学模型单独进行计算,并通过接口程序将其集成起来。通过该集成模型利用ArcGIS对济南市部分区域进行水文分析提取相关信息结合其它相关资料建立济南市河道洪水预报模型。通过多场实测降雨及河道实测水文数据验证模型参数选取的合理性以及模型的可靠性。根据济南市历史雨情信息,推求出适合济南市的长历时和短历时设计降雨过程。并基于设计的降雨及历史典型降雨,利用建立的济南市河道洪水预报模型,模拟不同降雨强度下济南市降雨径流过程,计算重点河道断面各个时段的水深流量过程,建立济南市河道洪水预报预案库。从系统总体结构和功能需求出发,以Visual Studio 2012为开发工具,结合Arcgis Engine开发组件与数据库设计以建立的济南市河道洪水预报模型为核心开发济南市河道洪水预报系统,并实现了地图查看、加载,水雨情查询,河道洪水预报预案查询,河道洪水实时预报等相关功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9)

丁海蛟[9](2016)在《基于LS-SVM的河道洪水预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洪水灾害发生频繁,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洪水预报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防洪减灾的非工程措施,在制定防洪减灾方案的工作过程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地区水文对象以及水系关系进行了分析,应用了河段洪水预报中的两种方法:水位预报和流量预报。另外,因为一些外在因素产生的影响,天然河道的水位和流量的数据在采集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误差,所以就需要剔除这些误差数据来提高河道水位和流量的预测精度。本文根据上述目标主要做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分析了样本数据中误差数据产生的原因、误差的分类以及水文测验中误差的主要特点,采用了误差处理方法中的改进的拉依达准则法(3σ)和肖维勒准则法(Chauvenet)来处理样本数据中存在的误差数据。(2)比较了最小二乘法(LS)、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这四种算法,得出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预测能力最好的结论,所以本文中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构建预测模型。(3)通过比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四种核函数的预测效果,得出了RBF核函数的预测效果最好的结论,所以本文中采用的核函数为RBF核函数,并且应用网格搜索法优化模型的参数。(4)结合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地区的相关水位和流量数据资料构建了叁种预测模型,通过对历史样本数据的学习和训练,得到所建立的叁种预测模型的输出数据,根据《水文情报预报规范》(SL250-2000)为依据来评定此叁种模型的预测精度。根据实验结果和《水文情报预报规范》(SL250-2000)得到:建立的叁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都比较好,并且双输入单输出(水位和流量—水位)预测模型要比单输入单输出(水位—水位)预测模型和单输入单输出(流量——流量)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说明:如果输入的影响因子增多,那么得到的预测模型就会越精准。该结果可以为研究河段的水位和流量的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6-03-01)

闫宝伟,康爱卿,黄凯旋,汤川[10](2015)在《洪水预报误差在河道演算中的传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入流过程洪水预报误差的随机性,基于Nash汇流理论建立了河道洪水演算的随机模型,在预报误差近似独立且服从正态分布时,推导了出流过程的计算公式和方差函数,定义了洪水预报误差随机性的传递函数,分析了洪水预报误差的随机性在河道洪水演算过程中的传递特征。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上游入流的洪水预报误差经过河槽调蓄或经由Nash汇流模型演算后,其不确定性会大为降低。同时,根据建立的河道洪水演算随机模型,还可以确定出流过程的置信区间,从而为估计河道防洪控制断面可能出现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5年07期)

河道洪水预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对辽河中游干流内主要支流和干流的洪水演算采用MIKE11水动力学模型进行预报,而流域上游及区间的入流预报采用新安江模型,并以此构建辽河中游河道用水预报分析方案。结合2000—2015年期间的典型洪水场次实测资料,分别对模型参数和系数采用SCE-UA法进行验证和率定,采用HUP法对耦合模型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所构建的洪水预报模型的不确定程度较低并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相关成果可为相似流域的洪水预报及防洪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道洪水预报论文参考文献

[1].李杨俊,罗思武,索赓,郝晋.叁门峡库区河道洪水预报方法和发展趋势[J].东北水利水电.2019

[2].董湃.基于水文-水力学耦合的辽河中游河道洪水预报及不确定性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8

[3].覃建明,陈洋波,李明亮,王幻宇.河道数据对流溪河模型预报中小河流洪水的影响[J].人民长江.2018

[4].黄华平,侯博,梁忠民,李彬权,王军.黄河中游吴堡—龙门段河道洪水概化预报研究[J].人民黄河.2018

[5].王泽华,孙颖娜,张一丁.河道洪水预报的不确定性分析[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8

[6].麻荣永,梁晖.基于区间入流预报的右江河道洪水演进[J].人民长江.2018

[7].李大洋,梁忠民,周艳,黄一昕.基于水文—水力学耦合的淮河中游河道洪水预报及不确定性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7

[8].王汉明.济南市河道洪水预报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7

[9].丁海蛟.基于LS-SVM的河道洪水预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

[10].闫宝伟,康爱卿,黄凯旋,汤川.洪水预报误差在河道演算中的传递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5

标签:;  ;  ;  

河道洪水预报论文-李杨俊,罗思武,索赓,郝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