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审计市场声誉与监管研究

证券审计市场声誉与监管研究

论文摘要

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而维持其稳定、有序运行的关键在于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建立健全审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机制。注册会计师制度产生以来,资本市场上的审计合谋、审计失败等现象从来没有消亡,反而不断造成巨大的损失。投资者利益保护是资本市场管制的最高目标,会计信息不透明意味着巨大的投资风险,社会公众呼唤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证券审计市场具有“柠檬”市场的特征,即首先它具有公共品的特征,审计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不随消费者的使用而下降;其次它具有信任品的特征,审计质量难以直接观察,没有专业背景的使用者只能相信它,而且,只有违规现象被发现时才知道审计质量有问题;再次,审计服务的付费人是上市公司本身,而报告的主要使用人却是社会公众。审计师和社会公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由此引发道德风险问题。从曾经是中国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天勤的倒闭,到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公司的黯然关门,因信托责任而形成的审计市场反而面临者严峻的信任危机。审计声誉存在已久但又被资本市场各界忽略的现象。对声誉的研究也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结合审计市场实际,全面分析审计市场的声誉问题,引起各界对审计声誉的关注是本文意图达到的一个目标。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审计声誉的历史文献及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了解研究现状及估算研究工作可能进行到的深度。二是建立对审计声誉的研究问题链,围绕问题链,采用演绎推理、实证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什么是审计声誉、审计声誉是否存在、审计声誉如何形成、审计声誉如何产生效应、审计声誉如何评价、如何利用审计声誉改变监管思路等问题。从审计声誉的文献分析来看,声誉效应、声誉机制是研究的热点,理论界把审计声誉与“质量溢价”、“IPO折价”、“毁誉效应”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关于审计声誉机制的内涵、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也形成了一些观点。本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密不可分。首先,结合审计产品具有信用品的特征,分析审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审计市场失灵,进而探讨审计声誉机制的作用,审计市场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构成本文研究的基础;其次,根据委托代理理论阐述了审计活动的两种激励机制,将博弈论作为研究的分析工具。围绕上述审计声誉问题链,本文重新梳理和定义了审计声誉范畴,在理清信任、信誉、声誉等概念的基础上,加入了投资者利益保护等相关元素。通过数学模型的演绎,深入探讨了审计声誉的形成与作用机理,提出新的结论。本文采集证券审计市场的相关数据,进行审计声誉效应、审计声誉排名的实证分析。通过研究证明了:①委托人对审计声誉的期望与审计人的成本、期望概率、折现率、正常偏好相关;②高质量审计成本越小,审计人欺骗委托人的动机越弱;③审计费用高,则带来对审计声誉的更高要求;④审计人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业绩收益、边际声誉收益之和等于边际努力的成本;⑤审计声誉具有显著的吸附效应和筛选效应。本文对审计声誉与市场监管的效率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声誉缺失会导致市场管制效率低下,进而提出了基于声誉的监管策略。为了给审计声誉监管提供评价工具,本文构造了一个审计声誉评级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不同的排名结果,为审计声誉评价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这将有助于审计声誉评价工作的发展和监管水平的提升。总之,本文通过对审计声誉问题链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深入研究,探讨了审计声誉的形成和作用机理,证实和阐发了审计声誉效应,通过审计声誉与监管效率关系的研究,探讨提出了审计声誉监管策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审计声誉的内涵
  • 1.3 审计声誉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审计市场
  • 2.3 社会审计的委托代理理论
  • 2.4 法律缺失下可供选择的经济治理方式
  • 3 审计声誉机理
  • 3.1 审计声誉与审计声誉机制
  • 3.2 审计声誉的形成机理
  • 3.3 审计声誉的作用机理
  • 3.4 小结
  • 4 审计声誉效应实证分析
  • 4.1 审计声誉效应的内涵与范畴
  • 4.2 审计声誉的吸附效应——审计市场集中度实证
  • 4.3 审计声誉的筛选效应实证分析
  • 4.4 小结
  • 5 基于声誉机制的审计市场监管
  • 5.1 审计责任与监管责任
  • 5.2 审计市场声誉缺失与管制效率
  • 5.3 审计声誉监管的政策含义
  • 5.4 小结
  • 6 审计声誉的评价
  • 6.1 审计声誉评价概述
  • 6.2 审计声誉评价方法
  • 6.3 审计声誉评价指标体系
  • 6.4 审计声誉评价实证分析
  • 6.5 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2006 年需求方评价审计声誉总排名
  • 附录3 2006 年基于供给方评价的审计声誉排名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企业高声誉的负面效应的心理学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03)
    • [2].中国畜产品质量声誉形成机制理论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S2)
    • [3].大学社会声誉的学理考察:国外研究进展及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 2020(04)
    • [4].中国畜产品民间质量声誉形成机制及实证检验[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9)
    • [5].发展中国家的大数据与共享经济:信任与声誉作为伦理考量[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20(05)
    • [6].消费者视角的电子商务企业声誉测度研究[J]. 软科学 2016(11)
    • [7].企业声誉和券商声誉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J]. 会计之友 2017(09)
    • [8].电子商务卖家声誉评价研究综述[J]. 现代情报 2016(01)
    • [9].大学声誉制度研究——基于制度主义的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 2016(03)
    • [10].产业声誉自治中的困境及治理[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08)
    • [11].从声誉角度谈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文化建设[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18)
    • [12].员工个人声誉对其内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J]. 商 2016(35)
    • [13].后危机时代信用评级机构声誉资本分析[J]. 征信 2014(11)
    • [14].领导者,管理好你的声誉[J]. 商学院 2015(08)
    • [15].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声誉创建机制研究[J]. 亚太教育 2015(28)
    • [16].一场雪,让大地的声誉慢慢纯洁,慢慢变白(组诗)[J]. 诗林 2018(04)
    • [17].美国房地产业声誉降低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J]. 宏观经济研究 2013(12)
    • [18].中小企业领导者声誉对客户购买意愿的影响[J]. 珞珈管理评论 2011(01)
    • [19].高信任、高声誉诉求与民营企业家治村中的捐赠行为[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0(01)
    • [20].用户—产品二部分网络中用户声誉实证研究[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20(01)
    • [21].基于声誉与基于网络结构的用户聚类比较分析[J]. 计算机仿真 2020(02)
    • [22].高管腐败曝光后的声誉恢复行为及其经济效应[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20(03)
    • [23].卖方分析师与基金的声誉隐性交换研究[J]. 市场周刊 2020(07)
    • [24].网购平台声誉影响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20(10)
    • [25].声誉对服务供应链的价值探索[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04)
    • [26].考虑声誉的公私合作项目监管演化博弈分析[J]. 系统工程学报 2017(02)
    • [27].官司、声誉与上市企业更名[J]. 经济研究 2017(01)
    • [28].企业社会责任、声誉与融资关系研究[J]. 山东纺织经济 2016(07)
    • [29].会计师事务所声誉能有效降低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吗?[J]. 审计研究 2014(05)
    • [30].媒体负面披露与声誉共同体——以丰田召回案例为例[J]. 财政监督 2014(29)

    标签:;  ;  ;  

    证券审计市场声誉与监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