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清1刘增强2毛海龙2孙志山2
(1吉林省松原市中医院电诊科吉林松原138003;2吉林油田总医院江北分院功能科吉林松原138003)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263-02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超声造影表现。方法收集有病理诊断的61例子宫肌瘤患者超声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肌瘤超声造影表现:环状增强型52例(占85.3%),同步增强型9例(占14.7%),向心填充型0例(占0%)。子宫肌瘤多为“环状增强型”。结论子宫肌瘤超声造影是其有效影像学鉴别手段,其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子宫肌瘤
近年来超声造影已广泛应用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1],而应用于妇科方面较少。因为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方法不同,所以治疗前的准确鉴别十分重要。普通超声检查是妇科疾病的首选方法,但鉴别诊断仍有很大困难。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观察子宫肌瘤的超声造影表现,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鉴别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有病理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61例的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组年龄21~62岁,平均(34.7±3.1)岁。
1.2造影剂
意大利Bracco公司的声诺维(SonoVue),造影微泡为磷脂包裹的六氟化硫(SF6)。造影剂用量为2.4ml/次,使用时加入5ml生理盐水,用力振摇后形成微泡混悬液,通过肘前静脉团注,继之用5ml生理盐水冲注。
1.3使用仪器
采用东芝SSA-66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频率2~4MHz,具有实时谐波成像技术。
1.4检查方法
普通超声经腹检查子宫,观察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形状、边界、回声强度及病灶的血流及分布情况,作出普通超声初步诊断。启动超声造影双幅显示模式,肘前正中静脉团注声诺维(SonoVue)2.4ml的同时开启计时器,连续实时观察病灶和周围组织的增强动态变化情况,数字信号储存超声造影检查的全过程,时间约5~8min。
2结果
2.1子宫肌瘤超声造影的主要表现方式
(1)环状增强型增强早期:首先灌注病灶周边呈环状高增强,并网状或放射状进入病灶内部。至峰值时整个病灶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增强晚期:病灶内部造影剂廓清早于肌层,呈低增强,而病灶周边消退缓慢,仍然呈环状高增强,有明显包膜感。
(2)同步增强型增强早期:首先灌注病灶供血动脉,呈分支状进入病灶内部。至峰值时整个病灶均匀高增强,与子宫肌层增强时间及水平接近。增强晚期:病灶内部造影剂廓清早于肌层,呈低增强,边界不清晰,无包膜感。
(3)向心填充型增强早期:首先从病灶周边呈不规则结节状或分支状向中心渐进性填充。至峰值时整个病灶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增强晚期:从病灶中心部分开始不均匀廓清,边界不清,与正常肌层界限不清。
2.261例子宫肌瘤中,单发40例,占65.6%,瘤体大小2~10cm。多发肌瘤21例,占34.4%,瘤体大小1~9cm,其中肌瘤变性14例。子宫肌瘤超声造影表现:环状增强型52例(占85.3%),同步增强型9例(占14.7%),向心填充型0例(占0%)。
3讨论
目前,普通超声是子宫肌瘤的最常用检查方法,但因超声图像重叠现象致使鉴别诊断仍存有较大困难;MRI是公认的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因其价格昂贵难以成为常规检查[2];超声造影能敏感反映子宫病灶的微循环灌注情况,大大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对61例子宫肌瘤的超声造影检查,发现病变的微循环灌注具有特征性,为其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参考信息。
本文所用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及相关造影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毛细血管水平的血流灌注,直观地反映子宫病灶的微循环状况。子宫肌瘤为无包膜的实性肿瘤,因其膨胀性生长可使周围的正常子宫肌层受压形成假包膜,边界清晰。子宫肌瘤超声造影的特征性为,增强早期:子宫肌瘤假包膜首先灌注,周边呈环状高增强,并网状或放射状进入病灶内部。至峰值时整个病灶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该特征类似于子宫肌瘤DSA造影图像,与子宫肌瘤的病理学特点相吻合。增强晚期:病灶内部造影剂廓清早于肌层,呈低增强,而病灶周边消退缓慢,仍然呈环状高增强,有明显包膜感。因为假包膜内的血管呈迂曲网状分布,致使造影剂消退较瘤体内部慢,故周边仍呈环状高增强,有包膜感。该特征也符合子宫肌瘤的病理学特点。
子宫肌瘤失去原有典型结构称肌瘤变性。常见分类:玻璃样(透明)变、囊性变、红色变、脂肪变、钙化、肉瘤变。肌瘤变性普通超声难以明确诊断。本研究有2例肌瘤脂肪变,4例玻璃样变,3例囊性变,4例肉瘤样变。此四类肌瘤变性除具有典型的“环状增强型”或“同步增强型”的灌注及消退特点外,还各自有特殊的声像图表现。肌瘤脂肪变时,超声造影表现“同步增强型”增强,但肌瘤组织和周围正常肌层的造影剂灌注明显缓慢,因肌瘤脂肪变后肌瘤内部血流减少所致。肌瘤囊性变及玻璃样(透明)变时,超声造影表现“环状增强型”增强,但变性区域无造影增强,因坏死组织、变性组织无血供所致。肌瘤肉瘤变时,超声造影表现“同步增强型”增强,但瘤体内部支状同步灌注,造影剂分布不均匀,并见充盈缺损区,增强晚期无包膜感,肌层与肌瘤分界不清,因变性多从中心向周围弥漫性播散,常伴有坏死及出血,与周围正常肌层界限不清。
超声造影能够实时显示子宫及病灶微循环灌注的全过程,增强模式的不同是子宫肌瘤的重要造影参数,超声造影是其有效影像学鉴别手段,其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吕明德,谢晓燕,徐辉雄.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参照欧洲指南1015例临床报告[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431-434.
[2]MoghadamR,LathiRB,ShahmohamadyB,etal.Predictivevalueofmagneticresonanceimagingindifferentiatingbetweenleiomyomaandadenomyosis[J].JSLS,2006,10(2):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