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

论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

论文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种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要逐渐减少压制性,增加自治性与回应性。自治型社会或者回应型社会相对压制型社会而言,就是一个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要通过各种方法,包括法律手段,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疏通各种社会怨愤,由此而获得长治久安。刑事政策是国家针对犯罪而采取的防治方略,是人类理性在刑事领域的产物,是社会法制文明程度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刑事政策是否适时适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惩罚和预防犯罪的整体效果,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而我国一贯实行的“严打”刑事政策已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调整当前的刑事政策以合理有效地组织反犯罪方式势在必行。为此,结合世界刑事政策的两极化发展趋势,我国适时提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惩治犯罪,保障人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司法公正高效之目的,发扬民主与法治,实现公平正义,提倡诚信友爱,增强全社会活力,维持安定有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和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章介绍了宽严相济的定义及历史沿革、宽严相济与我国曾提出的“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刑事政策的联系区别及十六大后明确提出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特色,概括叙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第二章在论述构建疏密有致的犯罪网结构和刑罚量设置轻重适当的基础上,从立法上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第三章从定罪和量刑上的体现来论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实现。第四章从非监禁化、社区矫正及非监禁刑三个方面,来论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行刑上的实现并提出立法、司法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概述
  • 2.1 宽严相济的含义及历史演变
  • 2.1.1 宽严相济的含义
  • 2.1.2 宽严相济的历史演变
  • 2.1.3 对传统刑事政策的反思
  • 2.1.4 宽严相济是我国刑事政策的应然选择
  • 2.2 宽严相济与“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刑事政策的联系区别
  • 2.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特色
  • 第3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立法实现
  • 3.1 构建疏密有致的刑事法网结构
  • 3.1.1 “密”的含义,在我国刑法修改完善中的体现
  • 3.1.2 “疏”的含义,对我国刑法修改的影响
  • 3.1.3 构建和谐统一、疏密有致的刑事法网结构
  • 3.2 刑罚量设置轻重适当
  • 3.2.1 罪刑均衡是刑罚适当的原则基础
  • 3.2.2 “轻轻重重”政策是对应现实的有效模式
  • 3.2.3 轻刑化是刑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4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实现
  • 4.1 在定罪上的体现
  • 4.1.1 “宽”的适用
  • 4.1.2 “严”的适用
  • 4.2 在量刑上的体现
  • 4.2.1 “宽”的适用
  • 4.2.2 “严”的适用
  • 第5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行刑上的实现与立法、司法建议
  • 5.1 非监禁化是实现刑罚轻缓的基本途径
  • 5.1.1 罚金刑的应用
  • 5.1.2 缓刑的运用
  • 5.1.3 假释的运用
  • 5.2 以社区矫正为例,谈行刑阶段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5.2.1 社区矫正概况
  • 5.2.2 开展社区矫正试点以来暴露的问题及其原因
  • 5.2.3 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 5.3 提出关于非监禁刑的构想
  • 5.3.1 中间处遇
  • 5.3.2 社区性处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含义及实现思考[J]. 法制博览 2016(27)
    • [2].我国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自足性和不足性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4(33)
    • [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批判性思考[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4)
    • [4].宽严相济,“长短”兼施[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1)
    • [5].严慈相济、自主管理——班主任工作漫谈[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6)
    • [6].浅谈图书馆“宽严相济”的管理艺术[J]. 青春岁月 2017(11)
    • [7].做个严爱相济的班主任[J]. 新校园(中旬) 2017(07)
    • [8].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适用[J]. 智富时代 2016(04)
    • [9].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科学定位[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3(05)
    • [10].浅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运行问题[J]. 大陆桥视野 2020(05)
    • [11].和谐社会构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J]. 法制博览 2015(18)
    • [12].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的量刑情节适用[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司法应用[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 [14].浅析和谐社会理念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影响[J]. 中国市场 2012(31)
    • [15].浅谈行政执法中贯彻宽严相济政策[J]. 法制与社会 2012(22)
    • [16].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实践中的异化——以行贿人实质上的非犯罪化为视角[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06)
    • [17].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处遇问题[J]. 商品与质量 2011(SA)
    • [18].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解[J]. 知识经济 2011(20)
    • [19].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及适用[J]. 法制与社会 2010(02)
    • [20].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发展——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观照[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1].论“宽严相济”与严打政策的关系[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重要内容的法律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0(25)
    • [23].宽严相济 促进社会和谐[J]. 民营科技 2010(10)
    • [24].浅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解与适用[J]. 民营科技 2010(10)
    • [25].完善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推动反渎职侵权工作向前发展[J]. 民营科技 2010(10)
    • [26].论“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0(08)
    • [27].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制度化研究[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0(03)
    • [28].和谐社会语境下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之解读[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 [29].和谐社会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J]. 改革与开放 2009(04)
    • [30].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之价值[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03)

    标签:;  ;  ;  ;  ;  

    论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