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作为为所属企业集团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成立有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性,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跟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也暴露了其很多的先天不足,比如其股本、资金、人员结构、运行管理等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描述分析、探索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模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根据国外财务公司的先进经验得出对我国财务公司的启示,最后对我国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设想。这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为我国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对财务公司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包括产融结合、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分工、会计理论还有金融功能理论,之后阐述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模式历程并剖析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现状、业务范围有限;封闭的运行方式限制了财务公司的发展;资金的规模小、来源少;产品同质化及金融产品短缺;管理模式不足;过多的政策约束和行政干预;分支机构缺乏统一规范管理;信用风险防范制度的缺失;整体缺乏竞争优势;与集团财务部门关系即具有统一性又具有矛盾性。之后通过分析国外主要国家的财务公司模式对我国得出启示。最后对于财务公司发展模式提出设想——企业集团内部混业银行模式:吸引外部资金入股,增强股本实力;整合企业集团内其它金融机构,扩大资金来源,实行集团内混业经营;对企业集团资金进行集约管理,统一调配集团资金头寸;企业集团以财务公司为对外统一账户;财务公司金融业务集成化;对企业集团客户提供信用支持并且管理信用;为企业集团提供投行以及理财顾问服务;为企业集团开发出合适的金融产品;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个性化综合服务,提供的金融服务最好能延伸到供应链;完善业务运作能力评价体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正确协调与集团财务部的关系。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引言1.1 选题背景1.2 目的和意义1.2.1 实践意义1.2.2 理论意义1.3 文献综述1.3.1 国外文献综述1.3.2 国内文献综述1.4 研究方法1.5 论文结构安排1.6 创新之处1.7 本文对财务公司的界定2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理论依据2.1 产融结合理论2.2 交易成本理论2.3 信息不对称理论2.4 分工理论2.5 会计理论2.6 金融功能理论3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模式历程及存在的问题3.1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产生的现实依据3.2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历程3.2.1 初期模式(1987~1996年)3.2.2 模式调整(1996~2000年)3.2.3 模式突破时期(2000~2004)3.2.4 新的形势时期模式(2004~至今)3.3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模式问题分析3.3.1 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现状、有限的业务范围3.3.2 封闭运行方式限制了财务公司发展3.3.3 资金的规模小,来源少3.3.4 产品同质化及金融产品短缺3.3.5 管理模式不足3.3.6 过多的政策约束和行政干预3.3.7 分支机构缺乏统一规范管理3.3.8 信用风险防范制度的缺失3.3.9 整体缺乏竞争优势3.3.10 与集团财务部门微妙关系4 世界主要国家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4.1 世界主要国家财务公司的发展4.1.1 美国财务公司4.1.2 英国财务公司4.1.3 德国财务公司4.1.4 日本财务公司4.1.5 香港财务公司4.2 国外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4.2.1 公司附属型与银行附属型4.2.2 英国模式与美国模式4.3 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模式问题的启示4.3.1 政府部门应该引导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4.3.2 企业集团应当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建设4.3.3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应当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4.3.4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应当加强人力资源建设5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模式设想5.1 企业集团内部混业银行模式原因分析5.1.1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机遇5.1.2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挑战5.2 企业集团内部混业银行模式可行性分析5.3 企业集团内部混业银行模式的作用5.4 企业集团内部混业银行具体模式5.4.1 股本5.4.2 资金5.4.3 金融服务5.4.4 业务运作能力评价体系5.4.5 风险管理体系5.4.6 人力资源管理5.4.7 与财务部关系6 结论参考文献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论文; 产融结合论文; 交易成本论文; 发展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