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奥运会是国际性、综合性的体育赛事。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奥委会就开始提出环保方面的要求,在国际体育界率先采取一系列维护环境的措施,并将环境保护逐渐政策化。随后,《奥林匹克宪章》增加了一个新的条款,提出申办奥运会的所有城市必须提交一份环保计划。此后,国际奥委会将环境作为在体育和文化之后第三个衡量举办奥运会的组织工作的标准。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重大课题,奥运会更是一项超大规模的综合性赛事,要想组织好,运作好包括环保在内的各项工作,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此,我选择“悉尼雅典奥运环保中的政府职能对北京奥运环保中政府职能的启示”这个研究内容,从政府职能在环保中如何制定计划,如何保证实施这个角度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的环保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政府在环保中的职能具有以下特点:权威性、普遍性、合法的强制性、引导性。具有以下特权:禁止权、处罚权。政府在环保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政府应统观全局,制定科学的全面的战略规划;政府制定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加速技术创新,给予充足的人财物保障;协调组织公众参与,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2.悉尼奥运会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绿色”的奥运会。其亮点主要体现在:在保护生态多样性方面,是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在节水方面,从一个整体的系统来全方位考虑,统筹安排,并将生态保护和节约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生活垃圾的处理方面,分为赛前、赛中、赛后分别管理,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缺陷主要是在比赛场馆采取了不利于环境的空调和制冷设施,没有尽力减少汽车污染。3.雅典奥运会在环保中的亮点主要是宣传教育工作和改善交通状况、减轻汽车对空气的污染。雅典政府在协调组织公众参与,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普及全民环保意识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并且专门成立了奥运环保网络联合会,从而使政府部门和奥组委共同参与到奥运环保中来,更好地实施和监督环保工作。雅典奥运会在绿色能源利用和节水方面遭受了较多的指责。作为太阳能、风能具有极大优势的雅典却没有重视并好好利用这一点,反而采取了污染环境的空调系统。4.北京2008年要实现“绿色”奥运,优势和挑战并存。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中国政府已向世界承诺将实现“绿色奥运”,并且提供了丰富的人、财、物以及政策法规的保障。但是,北京的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大气污染、城市交通、水资源等诸多方面的现状还存在许多问题,尽管北京市这些年来做了巨大的努力,但形势依然严峻。5.北京要实现2008年的“绿色”奥运,应借鉴悉尼奥运会中的节能、节水的优点,雅典在宣传教育和改善交通方面的优势,同时避免他们的不足之处,真正实现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争做环保小卫士[J].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 2008(Z1)
- [2].奥运环保接力[J]. 百姓 2008(10)
- [3].“绿色奥运”扎根于学校、社区[J]. 环境教育 2008(07)
- [4].环境保护部联合六省区市开展奥运环保督察工作[J]. 环境教育 2008(08)
- [5].雍严格通过“绿色奥运环保地球卫士”可口可乐奥运火炬手选拔[J]. 陕西林业 2008(02)
- [6].后奥运环保时代已经来临[J]. 环境教育 2008(07)
- [7].今天你环保了吗?[J]. 环境教育 2008(07)
- [8].奥运环保亮点:“可拆卸”的伦敦碗[J]. 地理教育 2012(Z2)
- [9].世界看到了北京的绿[J]. 环境与生活 2008(08)
- [10].八月环境保护大事记[J]. 环境保护 2008(18)
- [11].揭秘奥运环保元素——节水[J]. 环境教育 2008(01)
- [12].首钢全力做好奥运环保工作[J]. 工会博览 2008(09)
- [13].中国奥运冠军倾情演绎“奥运环保公益广告片”北京首映[J]. 环境教育 2008(07)
- [14].事件[J]. 环境 2008(01)
- [15].中国的环境规制:政策及其成效[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01)
- [16].王小明 为首都环保宣教作贡献[J]. 环境教育 2012(07)
- [17].享运动 享生活 “虎都生活运动”后奥运时代的营销新典范[J]. 时尚北京 2008(10)
- [18].NEC电子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成果应用于北京奥运环保客车[J].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8(09)
- [19].下游需求疲软 焦化行业显露寒意[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08(11)
- [20].谁不说咱“村”里好[J]. 现代保健 2008(07)
- [21].悉尼奥运的环境保护及对广州亚运的启示[J]. 城市观察 2010(02)
- [22].事[J]. 环境与生活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