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年轻群体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因素研究

影响年轻群体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支付方式的革新,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能给消费带来方便、快捷、多样化的服务,而且能带动相关战略产业的整体发展。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终端用户群,移动支付市场潜力巨大,然而,相比日韩等移动支付服务已相当普及的国家,我国的移动支付业务还处于市场导入期,并不为消费者所广泛认可和接受。在此背景下,研究影响消费者,尤其是移动支付业务的主要消费群体——年轻群体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已成为必须,论文将对此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结合移动支付的特点和国内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实际,集成科技接受理论、创新扩散理论、认知风险等理论,构建了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提出了相关的假设。然后,根据所提出的模型,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来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论文利用Lisrel软件对模型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个人创新性、社会影响和感知有用性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有显著负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社会影响对使用意向不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向产生间接影响;成本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没有显著影响。对用户移动支付使用意向影响效应最大的四个因子依次是个人创新性、社会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风险。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移动支付业务的开发和营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回顾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现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意义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3.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移动支付的相关文献
  • 2.1.1 移动支付的定义
  • 2.1.2 移动支付的分类
  • 2.1.3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 2.2 科技接受理论
  • 2.2.1 理性行为模型
  • 2.2.2 计划行为模型
  • 2.2.3 TAM 原始模型及其扩展模型
  • 2.3 创新扩散理论
  • 2.3.1 理论介绍
  • 2.3.2 消费者创新性
  • 2.4 感知风险理论
  • 2.4.1 感知风险的定义
  • 2.4.2 感知风险的构成因素
  • 2.4.3 移动支付与感知风险
  • 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 感知有用性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影响
  • 3.2 感知易用性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影响
  • 3.3 社会影响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影响
  • 3.4 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
  • 3.5 社会影响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
  • 3.6 感知风险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影响
  • 3.7 成本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影响
  • 3.8 消费者创新性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影响
  • 4 研究设计与调查
  • 4.1 问卷设计
  • 4.1.1 问卷结构
  • 4.1.2 指标设计
  • 4.1.3 试调查
  • 4.2 大样本问卷调查
  • 4.2.1 调查情况说明
  • 4.2.2 样本特征
  • 4.2.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 结构模型分析
  • 5.1 结构方程模型的引入
  • 5.2 测量模型
  • 5.3 结构模型
  • 5.4 研究结果讨论
  • 5.4.1 假设检验
  • 5.4.2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 5.4.3 研究结论
  • 5.4.4 结果讨论
  • 6 研究总结与建议
  • 6.1 研究总结
  • 6.2 营销建议
  • 6.3 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影响年轻群体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