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母上市 价值投资扬帆(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思[1](2020)在《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全球货物资本的加速流动,大型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国证券公司也纷纷开始布局海外业务网络。作为中国境内证券公司的领导者,中信证券是第一家开展国际业务的中资券商,积累了一定的海外运营经验,有能力成为世界级的中国投资银行。本文首先回顾了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历程和现状,并以发行H股和并购里昂证券对中信证券产生的短期和长期绩效进行分析,反映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成果。其次,综合分析了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对中信证券目前所处的国际与国内环境和中信证券内部条件有所了解,并总结了目前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经营模式和布局不成熟、业务结构不均衡、国际化人才短缺以及逆全球化趋势加重的问题。而后,通过对老牌一流投行高盛、和中国地理文化相近的日本野村证券、经历跌宕起伏的德意志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分析,借鉴国外成熟投行国际化发展经验。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得出适用于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建议:中信证券应选择在与本国文化和地理位置相近的区域、客户导向市场、新兴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全球金融中心等地进行国际化布局,并根据所要进入的市场,灵活选取不同的进入模式;业务选择要依托自己的优势领域,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并利用优势业务发展全能型业务;同时要吸取德意志银行的经营教训,注意风控和合规经营,特别是面对目前不确定性因素激增的国际市场,以保障国际化经营顺利推进,打造成国际一流的中国投行。本文选取中信证券公司做为中国证券公司的代表,通过对其国际化经营进行分析,提出有益于中信证券未来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中资券商有所帮助。
罗少珍[2](2018)在《NC供水公司薪酬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薪酬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所在,管理者都追求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符合企业特点并行之有效的薪酬管理办法,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达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塑造人才的管理目标;另一方面能够优化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国有企业在我国现代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国有经济的发展与成长关乎我国经济素质的整体走向,因而国有企业的薪酬管理也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部分国有企业也积极响应政策进行了薪酬管理制度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摈弃了一些旧有制度的弊端,然而受一些历史经济因素的影响,目前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改善。本文以NC供水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发现并分析该公司作为国有市政公用型企业在薪酬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结合薪酬管理基础理论,以NC供水公司的战略目标为导向,对企业现行薪酬管理制度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包括企业薪酬结构、岗位评价、绩效考核、内在薪酬等方面的调整建议,以期能合理有效的激励员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达到员工自身成长与企业战略发展双赢的目标。本论文力图通过调查研究,为NC供水公司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薪酬管理优化对策;为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优化提供一些思路;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一个案例。
山明[3](2008)在《铑钿:新股投机第一人(一)》文中研究说明在价值投资理念盛行之际,也却独举投机大旗,崇尚索罗斯的投机理念。秉承"3518"的投机之道,恪守"控制风险,理性投机,赢得暴利"的宗旨,凭借独特的思维,超人的胆识与魄力,博弈在"炒新"的"战场",被誉为"炒新第一人"!
王桂丽[4](2008)在《QFII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抗拒的主旋律,资本要素的对外开放也必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陆证券市场也必然会逐渐融入到对外开放的进程当中,QFII制度正是一项我国开放资本项目和证券市场的过渡型制度。但是,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国内证券市场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推出QFII制度,必然会对国内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QFII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作者通过对已有的关于QFII制度的文献的总结,发现当前对QFII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QFII制度的介绍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等方面。很少涉及到QFII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即使涉及也是只言片语,没有进行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分析。针对这一空白,本文首次系统性的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QFII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可能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QFII及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主要介绍了QFII的内涵、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实施意义以及投资流程。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QFII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路径分析,主要分析了两大主要传导渠道: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QFII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因素分析,分析了QFII通过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两条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各个因子产生的具体影响。第四部分针对QFII对货币政策的相关影响,提出进一步完善QFII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刘彬[5](2007)在《当前环境下的某水电集团上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某水电集团于2004年12月底正式成立,代表省政府统一行使地方电力省级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是地方电力省级国有资产的出资人代表,负责投资、经营、管理地方电力省级国有资产,是地方电力系统组织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电气化县建设、缺电县电力建设、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等省级投资的总业主,是全省农村水电建设的投资主体、融资载体和经营实体。公司首期注册资本24.4148亿元。某水电集团面临发展的良好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当前的经济环境是流动性泛滥,资本市场面临空前发展机会。国家政策鼓励国有大型企业上市,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对某水电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会。利用资本市场来实现电力改革的突破对某水电集团有重要意义。新的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政策为某水电集团对上市公司并购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股权分置改革纠正了扭曲的市场机制,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化,大规模的上市公司清欠工作,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证券行业逐步走出了低谷,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各上市公司陆续完成股改,证券市场的格局也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全流通市场将逐步发展成型,在此环境下上市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有发行新股、借壳上市等方式,借壳上市是一种有效的资本运作形式,许多企业通过借壳上市达到了企业迅速扩张的目的。而通过股权划转或拍卖购买方式拥有公司股权来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资产重组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式。新的环境下新发行上市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有发行规章的变化,再融资方式的增加,再融资盈利门槛的降低。整体上市在新的环境下盛行起来,整体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将其主要资产和业务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进行上市的做法。整体上市的主要模式有通过整体改制后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方式,借助其控股的上市公司,以吸收合并或资产重组的方式实现经营性资产的整体上市等。在当前环境下控制权争夺变得重要起来,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指的是各个不同的管理集团为夺取某个公司的决策控制权而采取的种种策略及行为。公司控制权争夺的主要方式有购并与代理权争夺两种。在当前环境下,并购和反并购斗争日益激烈,决策层务必保持对市场各构成因素的敏感性,谋划各种并购及反并购策略,为收购行为及反收购行为做好准备。对于某水电集团而言,要想上市,就必须深刻理解当前的环境,选取好并购对象,做好上市的安排,整合资产,做好控制权争夺和反并购的安排,最后还要有一系列的保证措施。
本刊编辑部[6](2004)在《众星捧月着风流 扬帆远航正当时》文中提出
张艳[7](2005)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经营绩效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产重组是企业资本经营的核心内容,也一直是各国证券市场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各国经济和金融学家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并购重组能否为上市公司创造价值。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活动层出不穷。这些资产重组是否真的改善了上市公司的业绩,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资产重组的绩效,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因此,有效地评价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找到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整体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分别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活动的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资产重组总体上能够带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从各种不同重组方式的绩效情况来看,重组绩效最好的是资产剥离类型,最差的是资产置换类型,收购兼并与股权转让两种类型的居中;重组类型、股权结构、重组规模、重组前总资产和行业这几个因素能对重组绩效产生显着的影响,而重组次数对重组绩效不存在显着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针对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决策者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求出稳定性指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1996年—2003年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数据,来考察我国上市公司1999年与2000年所发生的资产重组事项的经营绩效。(2)在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时,选用更加合理的输入输出指标;(3)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资产重组经营绩效大小的主要因素。
二、航母上市 价值投资扬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航母上市 价值投资扬帆(论文提纲范文)
(1)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金融机构国际化理论研究 |
1.2.2 券商国际化动因及影响因素 |
1.2.3 国内外券商国际化经营的对比研究 |
1.2.4 关于券商国际化战略选择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信证券的国际化经营历程 |
2.1 中信证券的国际化历程 |
2.1.1 国际化准备阶段 |
2.1.2 区域国际化阶段 |
2.1.3 国际化布局加速阶段 |
2.1.4 向全球范围经营推进阶段 |
2.2 中信证券的国际化现状 |
2.3 中信证券的国际化经营绩效 |
2.3.1 海外交叉上市的绩效分析 |
2.3.2 海外并购的绩效分析 |
第3章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环境分析 |
3.1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外部环境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内部环境 |
3.2.1 中信证券的经营规模 |
3.2.2 中信证券的股权治理结构 |
3.2.3 中信证券的业务构成 |
3.2.4 中信证券的人力资源构成 |
3.3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主要问题 |
3.3.1 国际化经营的布局不成熟 |
3.3.2 业务结构不均衡 |
3.3.3 国际化人才短缺 |
3.3.4 逆全球化趋势明显 |
第4章 国外投行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投行的国际化经营进程 |
4.1.1 高盛集团的国际化进程 |
4.1.2 野村证券的国际化进程 |
4.1.3 德意志银行的国际化进程 |
4.2 对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启示 |
第5章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建议 |
5.2.1 国际化经营的基本原则 |
5.2.2 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定位 |
5.2.3 国际化经营的市场布局 |
5.2.4 国际化经营的业务选择 |
5.2.5 国际化经营的风险防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NC供水公司薪酬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薪酬内涵 |
2.1.1 薪酬的概念及构成 |
2.1.2 薪酬的作用 |
2.2 薪酬管理相关理论 |
2.2.1 薪酬管理及其发展 |
2.2.2 薪酬管理基本理论 |
2.3 影响薪酬管理的因素 |
2.3.1 外部因素 |
2.3.2 内部因素 |
2.4 薪酬管理发展新趋势 |
2.4.1 全面薪酬 |
2.4.2 “以人为本”薪酬管理 |
2.4.3 宽带型薪酬结构 |
2.4.4 技能薪酬体系 |
3 NC供水公司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
3.1 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
3.2 企业人力资源概况 |
3.3 企业薪酬管理现状 |
3.3.1 职工岗位设置 |
3.3.2 职工薪酬结构 |
3.3.3 管理人员年薪制 |
3.4 企业薪酬管理满意度调查 |
3.4.1 调查目的 |
3.4.2 调查方法 |
3.4.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3.5 NC供水公司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5.1 管理层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5.2 职工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 NC供水公司薪酬管理优化对策 |
4.1 NC供水公司薪酬管理优化的目标和原则 |
4.1.1 NC供水公司薪酬管理优化的目标 |
4.1.2 NC供水公司薪酬管理优化的原则 |
4.2 NC供水公司薪酬管理优化的基本思路 |
4.3 NC供水公司薪酬管理优化的对策建议 |
4.3.1 进一步优化薪酬结构 |
4.3.2 完善岗位价值评估体系 |
4.3.3 建立科学可行的绩效考核机制 |
4.3.4 重视增加员工内在薪酬 |
5 NC供水公司薪酬管理优化对策的实施保障 |
5.1 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 |
5.2 高层领导重视,各层次员工参与 |
5.3 强化制度保障 |
5.4 提高参与者的专业能力 |
6 结论及文章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企业薪酬制度满意度问卷调查 |
致谢 |
(4)QFII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QFII 制度的概述 |
第一节 QFII 制度的涵义及发展历程 |
一、QFII 制度的涵义 |
二、QFII 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QFII 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实施意义 |
一、QFII 制度的理论基础 |
二、QFII 制度实施的意义 |
第三节 QFII 制度的投资流程 |
一、资金汇入汇出的流程 |
二、证券买卖的流程 |
第二章 QFII 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路径分析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及传导机制 |
一、货币政策目标 |
二、货币政策工具 |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第二节 QFII 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的路径一:外汇市场 |
一、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二、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
三、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
四、对国家外汇监管体系的影响 |
第三节 QFII 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的路径二:资本市场 |
一、托宾q 理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二、财富效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三、流动性效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第三章 QFII 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QFII 制度通过外汇市场渠道产生的影响 |
一、对国内利率水平的影响 |
二、对供应量的影响 |
三、对内外平衡的影响 |
四、对国内价格的影响 |
第二节 QFII 制度通过资本市场渠道产生的影响 |
一、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
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
三、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
第四章 完善QFII 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优化QFII 制度的外部环境 |
一、加强国内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 |
二、构筑有效的监管体系,完善市场监管 |
三、强化汇兑及外汇储备管理 |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QFII 制度的具体政策 |
一、相对放宽资格准入条件 |
二、适度放宽资金锁定期 |
三、扩大投资范围,降低股票投资的比例限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当前环境下的某水电集团上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某水电集团的简介及当前的环境分析 |
(一) 某水电集团的简介 |
(二) 经济环境分析 |
(三) 当前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
(四) 后股改时代资本市场分析 |
二、当前环境下上市的主要手段和形式研究 |
(一) 借壳 |
(二) 新发行上市 |
(三) 整体上市 |
三、当前环境下某水电集团上市的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
(一) 控制权争夺 |
(二) 反并购的研究 |
(三) 某水电集团控制权争夺及反并购研究 |
(四) 某水电集团上市的保障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经营绩效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1.2.2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资产重组概述 |
2.1 资产重组的概念 |
2.2 资产重组类型及其财务特性 |
2.2.1 股权转让 |
2.2.2 收购兼并 |
2.2.3 资产剥离或所拥有股权的出售 |
2.2.4 资产置换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产重组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决策单元集合的选择 |
3.2.2 输入输出指标的选取 |
3.2.3 经营业绩评价模型 |
3.2.4 重组绩效评价指标的计算 |
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3.1 资产重组的总体绩效 |
3.3.2 不同重组类型的重组绩效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产重组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的建立 |
4.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启示与建议 |
5.1 鼓励上市公司的实质性重组 |
5.2 减少对重组活动的行政干预 |
5.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5.4 选择适当的重组方式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1999年样本的绩效指标值 |
附录C 2000年样本的绩效指标值 |
四、航母上市 价值投资扬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分析[D]. 王文思. 吉林大学, 2020(08)
- [2]NC供水公司薪酬管理优化研究[D]. 罗少珍. 江西财经大学, 2018(01)
- [3]铑钿:新股投机第一人(一)[J]. 山明. 股市动态分析, 2008(29)
- [4]QFII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 王桂丽. 新疆财经大学, 2008(06)
- [5]当前环境下的某水电集团上市研究[D]. 刘彬. 西南财经大学, 2007(04)
- [6]众星捧月着风流 扬帆远航正当时[J]. 本刊编辑部. 中国三峡建设, 2004(06)
- [7]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经营绩效实证研究[D]. 张艳. 湖南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