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无粘结筋应力增量的计算一直是推广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过程中的十分重要且棘手的问题。过去,人们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量的研究多以试验手段为主。虽然经过试验数据回归得到的计算公式与实际联系紧密,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难以对影响无粘结筋应力增量的诸多重要因素考虑周全。因此,编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板非线性仿真计算程序,进行全面考虑各影响因素的仿真试验,考察无粘结筋的应力增长规律不论是对变形与裂缝验算,还是对结构抗力计算都是十分必要的。由于以往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板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计算方法研究或仅考虑综合配筋指标β0影响,或仅考虑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影响,或仅粗线条地给出取用值,使得按公式所得极限应力预估值与试验值有较大偏差,同时正常使用阶段无粘结筋应力增长规律研究甚少。基于这些问题,该非线性仿真计算程序的编制思路为:在正常使用阶段采用等刚度法进行变形计算,进而确定该阶段无粘结筋应力增长规律;当跨中控制截面出现塑性铰后,通过引入梁的整体变形协调条件解决平截面假定不再适用于无粘结筋这一难题,采用弯矩—曲率非线性分析法,以跨中控制截面压区混凝土外边缘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为简支梁极限承载能力标志,最终确定简支梁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长规律。应用非线性仿真程序,以预应力筋配筋指标βp、非预应力受拉钢筋配筋指标βs、非预应力受压钢筋配筋指标βs’及受压翼缘等效配筋指标βf’、跨高比l /h、加载形式、预应力筋布筋型式等基本因素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试验。基于仿真试验结果,分析了影响正常使用阶段无粘结筋应力增长规律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中无粘结筋等效折减系数α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量计算公式,与相关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公式的适用性。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部分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粉煤灰混凝土简支梁承载特性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 2017(07)
- [2].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跨度简支梁技术研究[J]. 铁道建筑 2015(10)
- [3].钢平台在简支梁施工中的应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4(06)
- [4].基于曲率模态差值的简支梁损伤识别研究[J]. 河南科技 2015(18)
- [5].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跨度简支梁技术分析[J]. 四川水泥 2017(03)
- [6].预应力混凝土T型简支梁的施工技术[J]. 四川建材 2013(02)
- [7].32m铁路简支梁模板优化设计[J]. 科学之友 2010(23)
- [8].简支梁桥梁病害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 科技风 2010(03)
- [9].荷载惯性对简支梁动态响应的影响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6(04)
- [10].简支梁梁体病害防治措施[J]. 技术与市场 2012(02)
- [11].关于重物对简支梁冲击问题的讨论[J]. 工程与试验 2018(04)
- [12].基于动力测试的简支梁火灾下振动分析与试验研究[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8(06)
- [13].基于曲率模态理论的简支梁损伤辨识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14].非保守简支梁的非线性振动与混沌现象[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15].叉形简支梁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 2010(12)
- [16].浅谈公路桥简支梁转连续梁的施工工艺[J]. 才智 2013(05)
- [17].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的简支梁力学分析[J]. 力学与实践 2019(02)
- [18].凉水河大桥预应力混凝土T形简支梁施工技术[J]. 铁道建筑技术 2013(S1)
- [19].三类简支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 低温建筑技术 2010(06)
- [20].钢混简支梁加载损伤后耗能特征试验研究[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09(01)
- [21].ANSYS对简支梁的数值模拟[J]. 低温建筑技术 2009(12)
- [22].旋转简支梁的局部限制失稳分析[J]. 应用力学学报 2016(05)
- [23].中小桥预应力简支梁板施工技术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08)
- [24].简支梁板中碳纤维筋应力增长影响因素[J]. 低温建筑技术 2013(01)
- [25].智能简支梁的模糊控制及仿真实现[J]. 价值工程 2011(15)
- [26].考虑初应力效应的简支梁模态仿真[J]. 低温建筑技术 2011(07)
- [27].简支梁模态参数方法的研究[J]. 山西建筑 2019(21)
- [28].预张拉CFRP加固简支梁的动力特性分析[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7(05)
- [29].基于S变换的简支梁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8(09)
- [30].仪器化多轴冲击和简支梁冲击标准与试验技术的比较[J]. 广州化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