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性的污秽》是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于2000年推出的一部小说,是其“美国三步曲”的最后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假借犹太身份的美国黑人重塑自我,又回归本我的“美国梦”式的故事,探讨了种族、道德、战争、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揭示了人性的孤独、脆弱、和黑暗面。小说情节构思巧妙,主题沉重而引人深思,既是美国一段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射,也是作者对全人类所共有的“污秽”的一次窥探。本文的论述主要包括主题和技巧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小说主要人物的剖析从人人皆孤独、人人皆虚伪、人人皆可悲三个逐步递进的层面揭示了人性的软弱与污浊;二是对作家一些特殊创作手法的介绍,包括罗斯对于其代言人“祖克曼”的再次起用,“元小说”概念,以及他所擅长的反讽手法的运用。小说的基调是黑暗的,但本文的结论却是明朗的——“人性的污秽”并不是人性固有的而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的产物,小说中各个人物的悲剧不单单属于个体而是具有普遍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在审视人性时才更需要有一种人道主义的理解与关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性的污秽》在中国的研究述评[J]. 文化学刊 2019(11)
- [2].以存在主义研究《人性的污秽》[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12)
- [3].《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抉择——畸形社会中的“道德碰撞”[J]. 中外企业家 2017(14)
- [4].白人的肤色 黑奴的思维——论《人性的污秽》的种族创伤书写[J]. 名作欣赏 2017(21)
- [5].希望的破灭——从创伤理论探究《人性的污秽》中科尔曼父亲之死与科尔曼身份危机[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4)
- [6].《人性的污秽》中的多重创伤叙事[J]. 作家天地 2020(12)
- [7].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典范之作——评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英文)[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7(01)
- [8].浅析《人性的污秽》中主人公的悲剧根源[J]. 作家 2014(04)
- [9].“污秽”与“净化”——解读《人性的污秽》[J]. 作家 2008(02)
- [10].从新精神分析角度解读《人性的污秽》[J]. 中国民族博览 2015(10)
- [11].交织的复杂性——从二元对立看《人性的污秽》的主题凸显[J]. 牡丹 2018(11)
- [12].《人性的污秽》中匿名信的话语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2)
- [13].《人性的污秽》中科尔曼的自卑情结[J]. 怀化学院学报 2013(12)
- [14].以需要层次理论解读《人性的污秽》[J]. 长城 2013(10)
- [15].人性污秽的背后——解读菲利普·罗思的《人性的污秽》[J]. 作家 2008(02)
- [16].《人性的污秽》的创伤叙事[J]. 文学教育(上) 2014(03)
- [17].殊途同归——《人性的污秽》中三段破碎的美国梦[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
- [18].《人性的污秽》的新现实主义解读[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10)
- [19].论《人性的污秽》中的不可靠叙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12)
- [20].求科尔曼内心阴影的面积——荣格人格理论视角下的《人性的污秽》[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6)
- [21].《人性的污秽》中的“异化”母题[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2)
- [22].《人性的污秽》的新现实主义三要素解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3(01)
- [23].净化与摧毁——试析《人性的污秽》[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
- [24].《人性的污秽》中幻灭的“美国梦”[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5].人性的污秽[J]. 当代外国文学 2011(02)
- [26].美国校园知识分子的现状——读《人性的污秽》[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4)
- [27].用存在主义解读《人性的污秽》[J]. 科技信息 2011(32)
- [28].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读《人性的污秽》[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5)
- [29].假面人生的荒谬与毁灭——试析《人性的污秽》中个体的生存困境[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30].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解读《人性的污秽》[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