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例心律失常经电复律抢救后护理对策

19例心律失常经电复律抢救后护理对策

刘艳梅(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034000)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心律失常经电复律抢救后护理方法。方法:将1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经电复律抢救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复律成功并不意味着抢救成功,复律后出现的诸多并发症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结论:恶性心律失常经电复律抢救后,对其进行及时地发现与护理,对维持抢救成果,非常重要。

【关键词】恶性心律失常电复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072-02

恶性心律失常又称致命性心律失常,是指有血流动力学后果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在短时间内迅速导致死亡的心律失常。而心脏电复律的疗效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生存率,是不可逆病因所致心脏骤停患者的首选治疗[1]。但复律成功并不意味着抢救成功,复律后出现的诸多并发症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对其进行及时地发现与护理,对维持抢救成果,非常重要。本人总结了19例经电复律抢救后患者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5月-2011年5月入住心内科的住院病人中,经复律抢救获得成功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其中11例为室颤病人除颤,5例为持续性室速病人复律。2例为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室上速转律,1例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1.2方法

均采用100J到360J同步或/和非同步电复律。

2结果

复律后每例病人都有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发生,其中发生心律失常13例,急性肺水肿1例,心律失常合并急性肺水肿2例(死亡1例),胸部皮肤灼伤者2例,肺栓塞者1例。

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复律成功后,立即入住CCU,行24h持续多参数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严密监测患者的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示波情况,每15min记录1次,如有异常立即记录,以便留下保贵的资料备查和做为治疗的依据。

3.1心律失常观察与护理

3.1.1快速心律失常是电复律的指针,同时电复律又可诱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发生,如窦性停搏或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传导阻滞,心室颤动,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等,如果发现不及时,常危及病人的生命。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电图,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备好急救药品,除颤器,简易呼吸器,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每15min测量血压、心电1次。

3.1.2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要仔细观察,如若伴有心率大于120次/min或/和BP低于80/50mmHg者,应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西地兰静脉推注,随时准备再次电复律。

3.1.3对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心脏传导阻滞、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如果伴有BP低于80/50mmHg或/和心率低于50次/min,应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异丙基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并做好安装临时起搏器的准备;对再次发生室颤者,立即行360J非同步电复律。

3.1.4密切监测血清电解质的变化,血清钾过低,影响心肌的代谢,导致快速心律失常;血清钾过高,导致缓慢型心律失常,甚至于心脏停搏,因此在抢救期间,每小时急查血清钾浓度1次,以便保持血清电解质的正常水平。注意从静脉补钾时应选择较粗的血管进行,避免疼痛。本组病人中有1例反复出现室颤,经电除颤6次终获抢救成功,康复出院。

3.2急性肺水肿观察与护理

3.2.1观察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30~40次/min,强迫坐位,病人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频繁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重者可出现神志模糊,救治不及时常危及患者生命。

3.2.2护理

3.2.2.1发现病人有呼吸困难、烦躁时,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高流量6~8L/min氧气吸入,监测生命体征。

3.2.2.2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是否发绀,痰的性状和颜色,立即将病人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做血流动力学监测。

3.2.2.3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平喘对症处理;同时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对清醒者给予心理安慰。

3.2.2.4在应用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物时,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不要与镇静剂同用一条静脉通路[2],以免造成血压骤降。本组1例急性肺水肿者,经以上治疗康复。对于心律失常合并急性肺水肿者,必须仔细观察积极救治,如果这个合并症反复发作,示预后不良,本组2例反复多次突发,终因顽固性心衰而抢救无效死亡。

3.3体循环栓塞和肺循环栓塞观察与护理

3.3.1观察除颤易使心腔内新形成的栓子脱落,而造成栓塞。右心腔栓子脱落易造成肺循环栓塞,左心腔栓子脱落,易造成体循环栓塞。护士应观察患者肢体的运动及血液循环情况,如有无肢体水肿,青紫,疼痛,皮肤温度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肢体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为猝死性,症状多样性及非特异性,因此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3]

3.3.2护理

3.3.2.1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强弱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监测指端血氧饱和度,心电示波,必要时做血气分析。一旦发现有栓塞形成,应卧床休息,严格控制探视,禁止搬动病人,防止栓子再次脱落。

3.3.2.2遵医嘱给氧,保证氧流量。

3.3.2.3使用抗凝血药物治疗时,每4~6h检测APTT1次,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本组有1例,肺尖部栓塞,因发现及时,经溶栓治疗后康复出院。

3.4胸部皮肤灼伤

3.4.1胸部皮肤灼伤多因为使用导电糊做偶合剂时,电极板上涂抹不完全引起。

3.4.2对于复律,用生理盐水小毛巾作导电介质好[4]。经改为生理盐水纱布代替导电糊后,无此现象发生。本组病人有2例出现皮肤灼伤:其中1例面积为1cm×1.5cm块状、1例为线型灼伤,经给予烧伤湿润膏2次/d涂抹患处,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磨擦,1周内痊愈。

3.5健康教育

3.5.1除颤同时也是一种心肌电损伤,病人会感到全身乏力,应卧床休息24h,清醒后2h内避免进食,以免恶心,呕吐[5]。

3.5.2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保证病人充分的休息与睡眠。

3.5.3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盐摄入量4g/d,病情稳定后可根据心功能分级,指导病人活动。

3.5.4复律抢救成功后,病人有频死的恐惧感,出现焦虑,害怕再次复发,护士应取得病人的信任,以消除恐惧,必要时给予镇静剂。选派有经验的护士,经常去给病人讲解与病人相同病情经抢救获成功的病人的病例和药物控制的有效性,安慰鼓励病人,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5.5针对患者的慢性病史,向其家人及其本人反复讲解诱发病情加剧的因素。如各种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劳累、饮食不当,如饱餐或过咸饮食,排便用力等均可加重心脏负担而加重病情。保持大小便通畅;活动量以不引起心慌,胸闷为度;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遇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应立即就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反复发作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应尽早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9月.1393

[2]康占菊.心肺复苏持续生命支持阶段病人的护理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9,15(5):

[3]许业珍.江朝光主编.重症加强护理学第1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184

[4]卢瑞华.两种除颤导电介质效果比较实用护理杂志,2000,16(2):22

[5]尤黎明.吴英主编.内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4月183

标签:;  ;  ;  

19例心律失常经电复律抢救后护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