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摘要』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血清中的表达,探讨VEGF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法)检测31 例EM 患者术前和术后一周及24 例正常妇女(对照组)血清中VEGF 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3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32 份在位内膜、33 份异位内膜及26 例对照组中正常内膜VEGF 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 方法检测33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32 份在位内膜、33 份异位内膜及26 例对照组中正常内膜VEGFmRNA 的表达。结果:①EM 患者术前血清中VEGF 含量为255.58±89.26pg/ml,较正常对照组106.89±49.52pg/ml 显著升高(P<0.05);术前血清VEGF 水平显著高于术后一周VEGF水平(P<0.05), 术后血清VEGF 含量为154.38±49.52 pg/ml;I-II 期内异症患者血清VEGF 为177.98±22.51pg/ml, III-Ⅳ期内异症患者血清VEGF 含量为304.59±80.13 pg/ml,III-Ⅳ期患者血清VEGF 含量明显高于I-II 期患者(P<0.05);②VEGF 蛋白表达在位内膜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和EM 异位内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EM 异位内膜组VEGF 的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月经周期中:EM 在位内膜组分泌期和增殖期的VEGF 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两组分泌期VEGF 蛋白表达均高于同组的增殖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M 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VEGFmRNA 表达阳性率为60.61 %,在位子宫内膜阳性表达率为71.88%,对照组VEGFmRNA 阳性表达率为69.23%,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M 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VEGFmRNA 相对表达强度(0.63±0.09)与在位子宫内膜(0.77±0.11)比较,水平较低(P<0.05),但高于对照组(0.63±0.09) (P<0.05);在位子宫内膜与对照组比较VEGFmRNA 相对表达强度较高(P<0.05)。在不同月经周期中: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增生期和分泌期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 75.00%,71.43% ,66.67%。各组间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分泌期VEGFmRNA 相对表达强度为(0.86±0.07)和(0.71±0.04)表达高于增生期(P<0.05),增生期的相对表达强度为(0.71±0.06)和(0.57±0.08)在位内膜组分泌期和增生期的VEGFmRNA 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M 患者VEGF 水平受女性性激素周期性调节;VEGF 是导致EM 发生特别是在位内膜血管活性增强、异位内膜种植、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机制,提示血管生成是EMs 发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VEGF 可能不仅参与EM 的形成,并与进一步发展存在关系,提示血管生成在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浸润中可能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是EM 发病的必要环节;VEGF 是反映EM 侵袭生长、转移潜能、预后的有效生物指标,提示通过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或抗血管生长因子抗体,来阻断血管生成,极有可能成为EM 在现有药物和手术治疗基础上的一种有效治疗策略和靶点。

论文目录

  •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EM 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和诊治
  • 1.1 EM 的发病机制
  • 1.2 EM 的临床病理表现
  • 1.3 内异症的诊断
  • 1.4 内异症的治疗
  • 2 血管生成和EM
  •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 EM
  • 4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
  • 第二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 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三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 VEGF 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四章 血清VEGF 含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病变研究进展[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17)
    • [2].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孕激素受体及黏蛋白-1的表达[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14)
    • [3].正常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的对比研究[J]. 海南医学 2011(13)
    • [4].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病变研究进展[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0(06)
    • [5].人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培养及形态[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6(01)
    • [6].PI3K和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J].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0(02)
    • [7].氧化应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容受性的影响[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6(12)
    • [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13)
    • [9].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7)
    • [10].β-连接素和生存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表达及意义[J]. 军事医学 2012(12)
    • [11].MC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的表达[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05)
    • [12].水通道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24)
    • [13].骨桥蛋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17)
    • [14].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后在位子宫内膜的变化[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6(02)
    • [15].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疼痛关系的研究[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2(08)
    • [16].内异康复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和在位内膜血管形成相关因子的实验研究[J]. 环球中医药 2010(05)
    • [17].来曲唑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22)
    • [18].sflt-1、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14(36)
    • [19].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凋亡特性[J]. 中国妇幼保健 2011(22)
    • [20].体外培养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细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表达[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09(06)
    • [2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9(04)
    • [22].内异康复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和在位内膜细胞色素C和生存素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02)
    • [2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J]. 解剖学报 2009(03)
    • [24].组织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广东医学 2015(12)
    • [25].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J]. 重庆医学 2015(28)
    • [26].雌激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4(04)
    • [2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8(08)
    • [28].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和在位内膜中水通道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03)
    • [29].层粘连蛋白和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26)
    • [30].孕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J]. 广东医学 2008(05)

    标签:;  ;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